资源描述
暴力倾向患者的护理
一、潜在暴力危险的处理
1. 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评估:潜在暴力行为的预见和干预,及时发现暴力行为的先兆,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把暴力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暴力行为的发生。
2. 如病史提供患者曾有暴力行为或发现患者有明显的焦虑行为(急躁不安、神情紧张、来回走动、拍门、摔东西等)必须采取相应措施。
3. 在开始接触有暴力行为的患者时,病房内一定要有能够及时支持的人员,共同制止。
4. 为患者创造一个无威胁的环境。保持安静,避免嘈杂,杜绝各种危险物品。
5. 建立一个具有合作气氛的会谈环境。以真诚、坦诚、支持的态度,同理性的关心,与患者会谈。
6. 鼓励和指导患者用言语表达其困扰、愤怒等情绪,并允许其有机会宣泄不满情绪,必要时给予适当的限制。
7. 尽量表达护士接纳患者的态度,让患者明白护士所进行的对其行为的指导及限制都是为了协助患者控制其不稳定行为。
8. 护士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反应且要对患者行为干预。
二、暴力行为出现时的处理
1工作人员保持冷静、自控、与患者保持适当距离(1米),侧面面对患者。避免站在角落位置或贴墙站,不可使患者位于出之间而堵塞撤退之路,避免与患者产生正面冲突,应以交谈及聆听作为初步接触,而不要试图以武力控制患者。
2面对即将发生的暴力行为,应立即呼叫其他人员协助,团结协助,护理人员应保持冷静,以简单、清楚、坚定果断的话语提醒患者暴力行为的后果,以制止患者的暴力行为。
3当有攻击他人或破坏物品等暴力行为出现时,要尽快控制场面。
4当患者手持危险物品进行攻击时,不要扮演”英雄“,要及时转移被攻击对象,维持周围环境的安全与安静。
5如语言制止无效。工作人员应有组织地使用暴力管理技能和技巧对患者的暴力行为进行控制。
三、暴力行为处理后的护理
1. 及时给予保护约束,进一步强调约束的目的。待安静合作时解除约束。
2. 对受到暴力伤害的患者或护士应立即进行妥善处理,一旦情况允许,尽早陪同施暴患者向受到伤害者赔礼道歉,恢复和谐的人际关系,如关系依然紧张,需将双方暂时隔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