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春季学期学校学生返校学习工作方案为统筹推进全市教育系统常态化疫情防控和2022年春季学期中小学校(幼儿园)、中职学校学生返校(园)学习工作,根据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关于做好2022年春季学期全省学生返校学习有关工作的通知和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2年春季学期全省中小学校(幼儿园)、中职学校学生返校(园)学习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序推进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和中职学校复学复课,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省教育厅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始终将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教育教学工作规律,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坚持精准防控、稳步
2、推进,坚持责任落实、保障落实,依法依规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学生返校(园)学习工作,做到一手抓常态化疫情防控,一手抓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确保全市师生身心健康。二、基本原则(一)坚持确保安全、统筹兼顾。在确保师生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前提下,统筹做好学校(幼儿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学生返校(园)学习工作,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二)坚持错时错峰、稳步推进。遵循错时错峰返校(园)要求,分时段、分批次组织学生有序返校(园),防止大规模集中返校(园)。全市普通中学、中职学校非毕业年级学生先行返校,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幼儿园幼儿随后返校(园)。(三)坚持责任落实、保障落实。落实属地管理
3、责任、教育部门主管责任、学校(幼儿园)主体责任及师生员工和家长的自我防护责任,确保防控措施和物资保障到位。三、时间安排5月11日,全市普通中学和中职学校非毕业年级学生返校学习;5月18日,全市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返校学习;5月25日,全市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幼儿园幼儿返校(园)学习。特殊教育学校返校时间另行确定。四、工作要求各地各校(园)要认真按照省教育厅、省卫健委关于精准做好全省学生返校前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及XX市中小学、幼儿园2022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预案要求,落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各项准备工作到位。(一)完善条件保障1. 制度建设到位。各地各校(园)要按照“一县一案”“一校(园
4、一案”的要求,制定学生返校(园)学习工作方案,完善师生管理、教学管理、服务管理、行政管理、疫情管理制度和措施,做到要求明确,确保责任落实。2. 人员排查到位。各地各校(园)要继续保持警惕,坚决防止麻痹厌战思想和侥幸心理,务必筑牢校园疫情防控安全网。要通过“江西省校园疫情防控信息系统”,精准掌握每一名师生员工的身体状况,重点加强无症状感染者、已治愈人员复阳患者、境外归国人员和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返校人员的管控,对重点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坚决防止疫情输入校园。3. 物资设施到位。各地各校(园)要按照要求,配齐配足疫情防控所需的罩、体温枪(计)、洗手液、消毒液等防控物资。4. 培训演练到位。各地各校(
5、园)要组织全体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和疫情处置预案实地演练,查缺补漏,完善预案,让每一位教职员工掌握疫情防护、报告等工作标准要求,熟悉各项制度、疫情处置流程。5. 核查验收到位。各地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报请属地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组织人员,对学校(幼儿园)的准备工作逐一进行核查验收,凡验收未通过的一律不得组织学生返校(园)学习。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组织学生返校(园)学习:人员排查管理不到位的、校园环境整治不彻底的、防疫物资储备不充分的、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二)强化教育管理1. 加强闭环管理。学生返校(园)学习后,学校(幼儿园)实行封闭式管理。要认真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闭环管理
6、工作,细化实化闭环管理的各项措施,严格返校(园)路途管理、校园闭环管理、应急处置闭环管理和实习闭环管理,把好闭环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防止疫情向校园输入扩散。所有人员进入学校(园)时,一律核验身份、检测体温,家长及一切与学生学习、生活保障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寄宿学生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学校,提倡有条件的学校教职工和走读生进校后完成当日所有教学、工作或学习任务后离校。师生员工在校须佩戴罩。2. 加强人员管理。师生员工要积极应用“江西省校园疫情防控信息系统”和个人健康码等信息平台,每日报告自身健康信息。各校(园)要积极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重点加强对师生员工中“四类人员”、无症状感染者、已治愈人员复
7、阳患者、境外入浔人员和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返校(园)人员的管控,严格按要求分类管理,各校(园)健康信息报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3. 加强区域管理。学校(幼儿园)校园按照“网格化”要求,实行划区划片管理,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个人的防控管理体系,以班级为基本单位,做到学习、生活空间相对固定,接触人员相对固定。4. 加强教学管理。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让学生分散就座。在疫情结束前,暂停大型聚集活动,图书馆暂不对外开放,必要时停止使用功能室、实验室等。5. 加强就餐管理。师生在校就餐实行分段错峰和分餐制,自带餐盒或使用一次性餐盒,尽量减少人员聚集。寄宿生一律在校内就
8、餐,不得在校外餐饮店就餐。视情况学生可分批返回教室、宿舍就餐,或分餐配送至教室。条件允许的学生,可以回家就餐。6. 加强住宿管理。寄宿学生必须一人一床,有条件的学校每间宿舍人数较平时减半安排。学生宿舍实行封闭管理,进出必须实名验证;宿舍之间不允许串门,避免人群交叉。严禁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无独立洗浴间的学生宿舍实行学生分批次隔位洗浴。7. 加强专题教育。各地各校(园)要认真组织开展以“普及防疫知识、弘扬抗疫精神”为主题的战“疫”专题教育,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注重教育效果,给学生上好一堂“人生成长大课”。要组织开展“返校复学第一课”,加强防疫知识和生命教育,加强战“疫”先进典型教育,加强爱国主义和
9、民族精神教育,增强学生防护意识和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增强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充分激发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8. 加强卫生管理。各校(园)要在当地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在学生返校(园)前完成校园全覆盖式卫生整治,确保不留死角。要按照市教育局、市卫健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XX市医疗机构结对服务学校复学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继续做好全市医疗机构结对服务学校复学疫情防控工作。日常按照标准进行卫生清洁和消毒,并认真做好记录。对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保持通风换气。9. 加强关心关爱。各地各校(园)要切实做好防疫一线人员子女、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及学习上有困难学生的学习指
10、导和关爱帮扶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对不能按照返校或尚在隔离期间的学生,学校要通过线上教学等方式,继续指导做好学习辅导,返校(园)后要通过专门的个别辅导,确保学生跟上教学进程。要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做好学生的辅导帮扶工作。10. 加强家校合作。指导学生和家长做好家庭防护,尽量减少外出活动,不走亲不访友,不开展、不参与家庭外的聚会聚餐活动,不到人员密集的场所,减少与外人接触,家庭成员出现疫情疑似症状时立即报告班主任。11. 加强路途防控。城镇有公交的地方,要统筹整合现有公交资源,开通接送师生的专线专用公交;鼓励有条件的家长用私家车接送孩子上下学;学生家住学校附近可以步行的,鼓励其步行上下学
11、12. 加强应急处置。发现新冠病例(含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时,学校(幼儿园)和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暂时停课并配合疾控机构流行病学调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五、工作保障(一)落实工作责任各地各校(园)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卫生健康、发展改革、公安、交通运输和宣传等部门的共同参与下,依法依规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学生返校(园)学习相关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切实履行主管责任,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建立学校(幼儿园)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督促指导学校(幼儿园)全面落实学生返校(园)学习的各项防控措施和准备工作。学校(幼儿园)要落实主体
12、责任,学校(幼儿园)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建立完善学校、年级、班级三级防控网络工作体系,确保任务明确、措施到位、责任到人。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要积极参与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和健康教育,并按照有关部门要求,如实向学校(幼儿园)报告假期旅行轨迹和健康状况,养成良好卫生行为习惯,做好返校(园)、上下学途中和居家防护工作。要严格全员责任制,做到学校(幼儿园)严格要求、教职工以身示范、学生自觉遵守、家长密切配合。(二)加强督导检查各地各校(园)对在疫情防控和学生返校(园)的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及弄虚作假等严重作风问题,要严肃查处。市教育局将牵头组织对各县(市、区)和市直学校(幼儿园)学生返校(园)准备情况进行核查、督查,重点对返校(园)学习工作预案、人员排查和管理、校园环境整治、防疫物资储备和防控措施落实等情况进行检查,对不敢担当、作风漂浮、落实不力的,甚至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的要严肃问责,依法依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