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工程管理造价.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75684 上传时间:2025-04-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管理造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工程管理造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工程管理造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工程管理造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工程管理造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本文档共5页,全文阅读请下载到手机保存,查看更方便
资源描述

1、工程管理造价 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 1、工程造价管理的反映作用 通过工程造价数据可以看出问题。工程前期通过材料市场价调研,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该工程所必须资金的投入以及估计收益的多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能及时、如实地反映资金执行状况,反映施工项目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工程完工后通过工程造价决算把施工项目管理中工程计划、材料采购、劳作力安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反映出来,推动施工企业采用措施,解决施工项目管理中的问题。 2、造价管理具有促进作用 通过工程造价管理做到有主有次、有轻有重、有先有后、有缓有急。逐项安排资金。在资金支出监督中,限制不合理的支出,保证有效性开支以及重大事项的开支,

2、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3、预防作用 通过工程造价预算以防止工程项目投资过大而和目标收益不符等矛盾,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之中。 1.4 推断作用。通过工程造价预算与决算对现行施工项目管理与原定估计收益作出比较,经分析能推断出施工项目管理状况的好与坏,以及存在的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 1 综合管理 建设工程分为投资决策阶段、制定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建设工程造价分阶段分别计算、分别编制投资估算、制定概算、施工图预算和完工结算,改革造价管理体制,理顺各方关系势在必行,建立相关部门必要、定期的互相协调联系制度,以保证标准和指标互相衔接、配套。建设单位、制定单位、施工单位缺乏沟通与协作,也

3、将直接导致建筑工程三超现象普遍存在。建设单位往往从主观愿望出发,对工程立项缺乏科学谁估算不够,造成缺口。 制定单位在制定阶段虽作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预算,但由于缺少对制定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制定保守、投资偏离。监理单位受项目业主的委托对项目实施监督与管理,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监理人员只是偏重于对施工过程质量、进度负责,对造价方面合计得很少,尤其是涉及到项目变更,现场签证,不能将质量、进度、经济三方面有效统筹起来合计。因此,作为建设方应主动协调、沟通各方关系,建立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造价监督机构,对建设、勘察、制定、监理、施工单位

4、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对造价投资失控找出原因,对无理由的失控提出一定经济处罚建议,同时还应采纳即时补救措施。 2 制定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在对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工程制定阶段就成为工程造价控制的首要环节。过去我们也强调制定阶段是主要阶段,制定人员要提升经济观念,但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制定上控制工程造价的机制,尤其近年来将制定单位改制为企业性质后,就更不利于控制工程造价了。因此,制定单位应充分熟悉自身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摆正技术与经济的关系,建立制定经济责任制,大力推行限额制定。 制定人员要进行制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不仅要优化制定,而且要在降低和控制工程造价上下功夫

5、工程经济人员在制定过程中应及时地对工程造价进行对比分析,反馈造价信息,以确保有效地控制造价。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制定变更的形式增加制定内容,提升制定标准,是影响工程造价常见的重要原因,如果制定单位没有严格把好制定变更预算关,便会使工程造价失控。在制定阶段还要加大推广限额制定的力度,限额制定的范围应贯穿工程项目制定的各个阶段,即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制定阶段和施工图制定阶段,以改变制定人员工程经济观念淡泊,经济预算人员专业知识贫乏的状况。 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发展历程 1、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与概预算定额体系的建立阶段。此阶段形成了一套标准制定和定额管理制度,相继公布了多项规章制度和定额,规定了不

6、同阶段的概算和预算制度,对概预算的编制原则、内容、方法和审批等做了明确规定,初步建立和完善了工程造价管理机构体系。 2、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的恢复和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建立阶段。此阶段我国首先恢复了工程造价管理机构,并进一步组织制定了工程建设概预算定额、费用标准等。在此期间,提出了全过程、全方位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和动态管理的思路,这标志着从我国工程造价的管理由单一的概预算管理向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转变。 3、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发展阶段。此阶段首次提出了量价分开的新思想,改变了国家对定额的管理方式,提出了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设想。建立了在国家宏观控制下,以市场形成造价为主的价格机制,项目法人对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负责,充分发挥协会和其他中介组织的中国特色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 4、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程管理与计价体制的发展阶段。此阶段实现了从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转变,也进一步确立了建设工程计价依据的法律地位,成为一个暂新阶段的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