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卡车刮电缆桥事故的分析及预防
在以单斗——卡车为开采工艺的露天矿,卡车刮电缆桥是生产过程中比较容易发生的事故。它不仅会造成卡车、电缆桥、电缆的损坏以及停电影响生产,而且对卡车司机人身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分析此类事故的原因,对预防此类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卡车刮电缆桥事故分类
依据我矿及其他矿的事故案例,卡车刮电缆桥事故可归纳为如下几类:
(1)卡车举斗运行。
(2)卡车司机疲惫作业、瞌睡迷糊。
(3)电缆桥四周修路、施工或为故障车打掩指挥不当或监护不到位。
(4)电缆桥四周道路不平、路滑,卡车通过时侧滑。
(5)电缆桥四周灰尘大或天气原因视线不清。
(6)电缆桥移设不及时或摆放位置不合理。
(7)电缆桥高度不够,卡车装大块超高。
(8)卡车自身故障失控举斗。
上述8类卡车刮电缆桥事故中(1)、(2)、(3)类比较多见,也是应该重点预防的。
2卡车刮电缆桥事故的原因
造成卡车刮电缆桥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3方面:第一,卡车司机的违章行为;第二,卡车的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电缆桥高度不够或摆放位置不合理;第三,电缆桥四周生产环境差,施工指挥不当或监护不到位。
2.1 卡车司机的违章行为
(1)习惯性违章举斗运行是造成卡车刮电缆桥事故的直接原因也是主要原因。有些司机在排土场、破碎站卸完货后,不按规程落斗,而是边落斗边行驶,斗落一半或根本没落斗就匆忙作业,结果导致刮电缆桥事故的发生。
(2)卡车司机疲惫作业、瞌睡。有些司机班前没休息好,在作业过程中瞌睡迷糊,冒险作业,往往是刮了电缆桥后才清醒。这种状况多发生在零点班。
(3)安全意识淡薄,重产量轻安全。卡车司机的奖金是按车数分配的,有些司机为了抢时间多拉车数,忽视了安全,结果忙中出错,造成刮电缆桥事故的发生。
2.2 卡车安全保护装置失效
卡车的安全保护装置有很多,其中不落斗没牵引、不落斗警告指示灯亮,对预防卡车刮电缆桥事故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它们失效就很容易导致刮电缆桥事故的发生。
2.3 电缆桥高度不够或摆放位置不合理
由于制作或安装的原因导致电缆桥高度不够,特别像钢绳软挂桥,如果张力不够就会垂度增大,如遇卡车装有大块通过时,就会导致刮电缆桥事故的发生。电缆桥如摆放在坡底、转弯处或两个相邻电缆桥距离太近,这都会对卡车运行不利,容易导致刮电缆桥事故的发生。
2.4 电缆桥四周生产环境差,施工指挥不当或监护不到位
电缆桥四周如果灰尘大、道路凹凸不平、或因洒水过多路滑,卡车通过时就很容易导致刮电缆桥事故的发生。电缆桥四周施工,或给故障车打掩等,如果没有严密的计划、得当的现场指挥和监护,就会导致刮电缆桥事故的发生。
3卡车刮电缆桥事故的防范措施
针对上述原因提出如下八点防范措施:
(1)深入开展反“三违〞活动,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使卡车司机执行标准化、规范化操作。管理人员深入现场,对举斗运行等行为,及时、就地严肃处理,杜绝违章。开展标准化作业考核,对不合格者坚决执行离岗培训,直至合格为止。
(2)强化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意识,正确处理好产量和安全的关系。
(3)保证卡车司机班前休息好,上车作业不瞌睡。组织卡车司机家属参观作业现场,使其了解亲人工作的艰难和危险,与其签定联保协议,开展“好矿嫂、贤内助〞活动,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创造优良的家庭休息环境,为预防卡车刮电缆桥事故筑起第二道防线。
(4)保证卡车安全保护装置齐全有效,为安全运行提供物质保证。教育司机常常检查卡车的安全保护装置,发现损坏或失效及时修复或改换。机电和安监部门对卡车的安全状况定期进行检查,使卡车始终处于无险状态。
(5)创造优良生产环境,保证安全生产。常常维护电缆桥四周的道路,洒水灭尘;随着生产位置的推动适时移设电缆桥;对已经不用的电缆桥及时搬离道路;把电缆桥放在平直无弯路、坡路的位置。关于变形和高度不够的电缆桥予以处理。
(6)保证电缆桥四周的施工有严密的计划,得当地进行现场指挥和监护。
(7)强化联防互保。我矿卡车已安装了车载台,为联防互保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即使有的司机忘记落斗,在卡车到达电缆桥之前,假设被同伴通过车载台发现险情,可予以制止,避免刮电缆桥事故的发生。
(8)调整卡车司机奖金分配方案。按车数分配奖金,确实能调动司机的生产积极性,但容易形成抢产量、拼设备的局面,不利于安全。如果在分配奖金时综合合计产量、安全、文明驾驶、出勤等因素,既能调动卡车司机的生产积极性,又能保证安全,对预防卡车刮电缆桥事故十分有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