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工程施工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172913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施工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工程施工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施工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 不同的企业面对不同的必需求,在短时间内要完成一个复杂的工程,都必必需利用交叉作业来完成。如供电部门要对高压线路进行建设和维护,超高压线路往往每年只能停电一次。这样线路建设、设备运行维护、检修都必必需在短时间内一起展开,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大型复杂停电、多个施工单位、多个班组同一地点交叉作业。再如城市地铁的运营,天天运营超过18小时,而能常年稳定运行,靠的只是天天晚上6小时的窗口时间去做线路设备的维护,这也是必必需在众多不同专业交叉协作才能完成的。 交叉作业是指两个以上生产经营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交叉作业又可以分为立体交叉作业和平面交叉作业。立体交叉作业是一种快速的施工组织方法,在施工过程中,把室内和室外、底层和楼层部分的土建、水电和设备安装等各项工程结合起来,执行上下左右、前后内外、多工种多工序互相穿插、紧密衔接。同时进行施工作业,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尽量减少以至完全消除施工中的停歇现象,从而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平面交叉作业是不同的作业方都必必需在同一个的平面内展开作业,在区域和空间上显然冲突的条件下展开的作业。 交叉作业的特点和危害 两个以上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施工作业,因作业空间受限制,人员多,工序多,机械设备多,物料存放多。所以作业干扰多,必需要配合、协调的作业多,现场的隐患多、造成严重后果。可能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触电,火灾等。目前许多单位对交叉作业中的相关作业程序规定还不完善,不免在进行这类作业时会出现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为: 各种作业开始前缺乏沟通。各工种由于专业分工不同,在办理作业令时往往只合计了本专业作业的注意事项,在进入同一作业区域时只是互相打个招呼,而对可能影响到其它工种作业的事项缺乏预想。 进入同一区域作业工种过多。由于作业时间有限,在同一区域内有时要进入几个工种作业人员,而批准作业的部门为了完成作业计划也可能在同一个时间段内批准了多个工种作业。 先结束作业人员对未完成作业人员缺乏交接。在同一区域或设备上作业的多个工种,有的先完成了作业任务,就直接撤出,有的甚至在作业完成后改变了设备原有状态就直接撤出,这关于其他作业人员在不知情的条件下继续作业也是一种妨碍。 交叉作业现场没有统一管理。现阶段由于正在作业中的许多设备还在售后服务期间,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时,经常要同厂家售后人员一起作业,而厂家人员对现场作业规范的理解和本单位职工又不同,对这些人员的管理与职工的管理也不同,这对确保作业安全也是一个不利因素。 交叉作业的管理原则 施工各方在同一区域内施工,应该互相理解,互相配合,建立联系机制,及时解决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并尽可能为对方创造安全施工条件、作业环境。干扰方应向被干扰方提供施工计划,被干扰方据此提前安排施工,以减少干扰所带来的损失;如双方无法协调一致,或被干扰方必必需停工时,须请上级部门帮助协商解决。 在同一作业区域内施工应尽量避免交叉作业,在无法避免交叉作业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作业。双方在交叉作业或发生互相干扰时,应依据该作业面的具体状况共同商讨制定安全措施,明确各自的使命。 各方应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自我保护意识,预防事故发生的应急措施和综合应变能力。 双发在交叉作业施工前,应当互相通知或告知对方本班施工作业的内容、安全注意事项。当施工过程中发生冲突和影响施工时,各方要先停止作业,保护相关财产、周边建筑物及水、电、气、管道等设施的安全;由各自的责任人或安全管理负责人进行协商处理。施工作业中各方应强化安全检查,对发现的隐患和可预见的问题要及时协调解决,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交叉作业的安全措施 各方单位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高处作业、模板安装、脚手架搭设拆掉时,应在施工作业前对施工区域采纳封闭、隔离措施,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警戒线或派专人警戒指挥,防止高空落物,施工用具、用电危及下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起重吊装作业时;应充分合计对各方工作的安全影响,制定起重吊装方案和安全措施。指派专业人员负责统一指挥,检查现场安全和措施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起重吊装作业。与起重作业无关的人员不准进入作业现场,吊物运行路线下方所有人员应无条件撤离;指挥人员站位应便于指挥和瞭望,不得与起吊线路交叉,作业人员与被吊物体必必需保持有效的安全距离。 假设在同一作业区域内进行焊接作业时,施工单位必必需事先通知对方做好防护,并配备合格的消防灭火器材,消除现场易燃易爆物品。无法清除时,应与焊接作业保持适当的距离,并采纳隔离和防护措施。上方动火作业应注意下方有无人员、易燃、可燃物质,并做好防护措施,遮挡落下焊渣,防止引发火灾。焊接作业结束后,作业单位必必需及时、彻底清理焊接现场,不留安全隐患,防止焊接火花死灰复燃,酿成火灾。 施工各方应共同维护好同一区域作业环境,切实强化施工现场消防、保卫、治安,文明施工管理;必必需做到施工现场文明整洁,材料堆放整齐、稳固、安全可靠。确保设备运行、修理、停放安全;设备修理时,按规定警示标志,必要时采纳相应的安全措施,谨防误操作引发事故。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