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72770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下(R版)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存与运用(28分) 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元勋(xūn)  奠基(diàn)  选聘(pìn)   心不在焉(yān) B.挚友(zhì) 迭起(dié) 咳嗽(sou) 鲜为人知(xiān) C.卓越(zhuó) 校对(xiào) 薪金(xīn) 气冲斗牛(dǒu) D.硕果(shuò) 轻率(shuài) 悠然(yōu) 潜心贯注(qiǎn) 2.以下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彷徨    深宵    锋芒毕露    契而不舍 B.调羹 呜咽 马革裹尸 妇儒皆知 C.镐头 昼夜 慷慨淋漓 目不窥园 D.独裁 吩咐 一反即往 深恶痛绝 3.以下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庞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B.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荆楚大地上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C.小明是我们的班长,他天天都要处理班级的事务,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D.老师批评了他,他还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显然没有熟悉到自己的错误。 4.以下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回忆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等数不清的出色人物,他们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将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集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的精神文明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 ②凡是走进这宫殿,一件件认真观赏这些精神作品的人,必定会被这光辉所映照,会在这光辉中获得光明与力量。 ③读优秀的书,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广阔、深邃、博大。 ④这宫殿与物质的宫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这宫殿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是在时间的大幕中,悄悄地燃烧着、永不休止地散发着精神的光辉。 ⑤因为优秀的书,不仅是知识的结晶,更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花朵与果实。 A.③⑤①④②  B.③⑤①②④  C.①②④⑤③  D.①④②③⑤ 5.以下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要贡献。 B.《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结构严谨,开篇总领全文,先表现闻一多“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一多“革命家的方面〞,在上下两部分之间,用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文章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在《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她所知道的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琐事的描写,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更和气、更随和、更真实的鲁迅,并借此来抒发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D.《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断代史《资治通鉴》。本文用对话表现人物形象,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大有所益〞,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6.受传统文化熏染,中华英雄辈出,各领时代风骚;20年初的特别事件改变了人们学习生活的方式,但阻止不了年轻一代继往开来的步伐。让我们一起走进以“传承·梦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7分) (1)【传承经典国学】请阅读下面文字,运用对联知识,依据画线句子内容,补充下联,使之成为本次活动的宣扬标语。(2分)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国学宝藏,异彩纷呈,历久弥香。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其展现永久魅力,增添时代风采。要让经典国学引领我们在新时代健壮成长,助圆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梦想。 上联:传统文化展魅力添风釆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致敬英雄人物】“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校刊《襄江韵》准备以“致敬英雄人物〞为主题出一期专刊,请仿照栏目一、栏目三,再制定两个栏目名称。(2分) 栏目一:英雄故事最励志    栏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三:英雄歌曲最响亮 栏目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引领生活新风】综合探究下面两则材料,说说你的发现。(3分) 材料一:科学研究说明,病原微生物可以借助筷勺传播,引起交叉感染。合餐为健康埋下隐患,可使多种病毒、细菌在就餐者之间传播,在互相夹菜时不经意地传染给他人。 材料二:某网站对公众分餐状况先后进行了三次调查,近万名网友积极参加。下面是调查统计表: 分餐状况调查统计表 调查时间 1月15日 2月8日 3月26日 居家分餐占比 5.8% 27.9% 40.4% 外出分餐占比 10.7% 45.6% 65.2% 我的发现: 7.名句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_________。 (《晚春》) (3)岑参《逢入京使》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偶遇返京的使者,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4)古代有许多表现“思乡〞的诗作,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探究(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选自《资治通鉴》) 8.解释以下句中的加点词。(4分) (1)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得独私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寿流涕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 10.文中吕蒙与唐太宗有什么相同的品行?能反映这种品行的历史故事还有不少,试举一例。(3分) 11.【甲】文“结友而别〞与【乙】文“相寿流涕而去〞各有什么妙处?(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那些年,教过我的魔性老师 小林老师 ①我出生的时候,老爸很兴奋,想了半天想不出我的名字,于是跑去请教村里的大爹。 ②大爹是小学退休老师,脑壳光光的,走路很慢,是村里最有学问的人。大爹说,状元公最喜爱杜甫的诗,他的书斋名字就叫“浣花溪馆〞,这个“浣〞字很少人用。于是我就有了一个很穿越的名字,林帝浣。 ③大爹的书法是村里最好的。逢年过节,他都要颤巍巍地走到祠堂去,写很多对联横幅。 ④乡下没有幼儿园,我三四岁的时候,常常光着屁股在村里乱跑,每次跑到祠堂,正在祠堂写字的大爹就会扯住我说:“来教你个字。〞我说:“学字有什么用,我要吃糖。〞大爹说:“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说:“颜如玉有什么用,我要吃糖。〞大爹说:“你长大了就知道颜如玉比糖好多了!〞然后我被大爹按住,学会一两个字。直到四五岁,我被大爹逮住无数次,学了不少字,常常去镇上给零食小摊表演写字,骗了不少糖和饼干来吃。 ⑤很多年之后,大爹默默地去世了。祠堂里再也看不到他颤抖着手写出来的端庄肃穆的正楷。 ⑥因为没上学就会写很多字,老爸觉得我大可培养,八岁就把我送到在城里工作的姑妈那里借读。从此我开始了十年的“城市乡村走读生〞的生涯,每年上学待在城市里,寒暑假才回乡下。老爸则年年在乡下,为我的学费发愁。 ⑦那时小学课程也就语文数学,不像现在课程这么眼花缭乱,也读不到什么课外书。没有课外书读,也没什么零花钱,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开始常常跑废品收购站。 ⑧收购站老板是个戴高度眼镜的胖子,已经忘记叫什么名字了。为什么去废品收购站呢?因为在那可以论斤称买到很便宜的书和杂志。那时的阅读真是包罗万象,文学、哲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地摊小报……胖子老板也很爱读书,我很怀疑他就是为了看书才开的废品收购站。去得多了,老板看到我来,就指着角落那一堆说,那里。关于求知假设渴的我来说,自然会挑那些内容最出色刺激的。老板不管我,自己拿本知音杂志在那看。 ⑨每次称完付钱,老板总会再额外扔给我一两本,比如沈从文的《边城》、鲁迅的《故事新编》、《徐霞客游记》、蔡志忠的《庄子说》、萨特的《存在主义》…… ⑩胖子老板给我的赠书,都成为我最后留在书架上的书。有几本到现在已经相当破旧碎烂,当年那股废品收购站的气味早因岁月飘逝,只余下旧书淡淡的好闻的霉味。 ⑪胖子老板没跟我说多少话,但我觉得他是我很重要的一个老师,虽然他只是个收废品的胖子。 ⑫高中,我严重偏科,语文数学巨好,拿了好几届的全国数学联赛奖(当时的奥数),英语巨烂,几乎惨不忍睹。很不幸的是,我们的班主任是教英语的黎老师。 ⑬有一次,黎老师点评试卷,最后他举着一张卷子说:“这位同学算是奇葩,四选一的选择题,100分他竟然考了18分,我蒙上眼睛也能考25分啊,我对这位同学的英语学习和运气表示深切的失望。〞而那位考18分的同学,就是我。 ⑭我当时羞愧得很。终于熬到高二,班主任还是黎老师,看来他是跟定我们三年了,以我的英语水平,高考下场必定非常悲惨,当时最不敢想的是在乡下辛辛劳苦给我挣学费的老爸。 ⑮高二突然要求交建校费,乡村户口的走读生都得交。我记得大概是每学期八百元,这对当时的我家来说是一笔天文数字。我非常痛苦,甚至都不敢跟家里提。纠结了好久好久之后,终于到了要交学费的前一天晚上,我徘徊许久,终于去敲开黎老师的家门,吭吭唧唧了很久,才低声说家里可能没钱交建校费。黎老师说,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⑯第二天交学费,黎老师假设无其事,没跟我提建校费的事。高三还是黎老师做班主任,也没提建校费的事。许多年之后,我再见到他,提起此事,他已经没有印象了。 ⑰这事之后,我发奋恶补英语,终于考出了我所在中学五年历史里的高考最高分,英语在全省平均线以上,最后上了全国最好的医科大学之一——中山医科大学。 ⑱这位黎老师,他叫黎光宁,就是今年这道高考作文漫画题里老师的原型。这么多年,我还欠黎老师一句正式的感谢,在这里我想对黎光宁老师说:“谢谢您!〞 (有删改) 注:小林老师是一位大学老师,也是一位漫画家。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Ⅲ的作文题是小林老师的一幅漫画。 12.本文按什么顺序来安排材料?有什么作用?(3分)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中几位“魔性老师〞给“我〞的成长带来的影响。(3分) 14.文中画横线句子“当年那股废品收购站的气味早因岁月飘逝,只余下旧书淡淡的好闻的霉味〞中“霉味〞与“好闻〞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15.本文写的是几位老师,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老爸则年年在乡下,为我的学费发愁〞似乎与主题不符,可不可以删除?为什么?(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6分) 我是吴宓教授 ①天天早上七点半,《欧洲文学史》教授吴宓准时来到教室,开始在黑板上书写。很快,讲义抄了满满一黑板,具体写着参照书、著者、出版社、出版年代等。同学上前偷看,发现他所写的,竟全凭记忆。 ②课堂上的吴教授,常穿一袭灰布长袍,一手拎布包袱,一手拄手杖,戴一顶土棉纱睡帽就走上讲台。装扮虽然古板,讲的却是纯英文诗歌。而且开讲时,对笔记或纸片看都不看一眼,所有内容均脱口而出,讲到得意时,还要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一重地敲着地面。 ③课堂上这番潇洒,是吴宓花了苦功夫才换来的。半夜时分,别人都睡下了,室友钱穆常常看见他埋头备课,抄写小纸条。第二天一早,别人还没醒,他已经在“室外晨曦微露中〞反复诵读。 ④当他任教东南大学时,清华大学四年级同学梁实秋曾旁听他的课,回校后半是羡慕半是嫉妒地埋怨:内容丰富,有条不紊,学校未能罗致,“宁非憾事哉〞。 ⑤他像一座钟。他给同学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写下的外文字母及数字,笔画粗细,好像印刷的一样整齐。一次,有个青年教师不当心把上课用的教科书丢了,吴宓要求他上课前必需找到。当晚,宿舍熄灯睡觉,吴先生前来敲门,高声问:“教科书找到没有?〞这名不耐烦的教师只好骗他:“找到了,吴先生,请放心吧。〞这才过关。 ⑥这位老师,给同学们留下的印象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上课像划船的奴隶那样卖劲〞。这些同学中,许多人后来大名鼎鼎:钱锺书、曹禺、吕叔湘、李赋宁……与他们相比,老师吴宓一度不那么出名。 ⑦比起课堂上的严谨,同学们更爱回忆吴宓课下的关爱。一次,他和同学们一起走在街上,对面开来一辆汽车,他赶忙举起手杖,一面挡住车,一面催着女同学们排成一字站在人行道上,这才让开道路。 ⑧类似的故事口耳相传,让古板的吴教授在后人的记忆里鲜活起来。不久前,在他曾任教的清华大学的BBS上,一个女同学略带羡慕地提到,当年在清华课堂上,看见有女生站着听课,吴先生总是会跑出去替她们找来凳子坐。又有人追忆起吴先生点名,点到“金丽珠〞这个名字时,他不由自主 地说:“这个名字多美。〞全班大笑。 ⑨这位教授经济并不宽裕,他身上的长衫年岁太久,磨损得布纽扣都要掉了,也舍不得换,但他却很舍得请同学吃饭。每次在小馆子里坐下,他都神情严正地拿过菜单,用正楷在小纸片上写下要点的菜及价格,一笔一笔算清楚,估量口袋里的钱够用,这才交给跑堂的。 ⑩同学李廷先最难以忘怀的,是与老师“月下湖畔、吟咏啸傲〞的往事。而钱锺书也把老师课堂上的风采学了几分。正如学者江弱水所言,除了老师这个身份,怎么来描画吴宓其实都不到位。从东南大学,到西南师院,数也数不清的讲堂上,作为“老师〞的吴宓“划过了动荡不已的时代,也划过了他的一生〞。 ⑪惋惜,到这一生要结束的时候,他已经不能当老师了。后来,吴宓因身体原因回到陕西老家,听说一些中学因为没有英语老师而不开英语课,便急切地问:“他们为什么不请我啊?我还可以讲课。〞 ⑫没有人记得他的教授身份,除了他自己。据说,弥留之际,他不停地喊着:“我是吴宓教授。〞 (选文有删改) 16.第④段中,加点词语“嫉妒〞的正确读音是(    ),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7.本文记叙的是吴宓教授的事迹,却在第⑥段写他大名鼎鼎的同学钱锺书、曹禺、吕叔湘、李赋宁,这运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手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8.阅读全文,完成下表。(4分) 吴宓教授的特点 具体表现 (1) 讲课时不看资料,所有内容脱口而出 勤奋 (2) (3) 批改同学作业,字迹工整 关爱同学 (4) 19.请你阅读全文,分析文章结尾画线句子的作用。(5分) 三、作文(50分) 20.请以《你__________的样子,真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④不少于500字。 答案 一、1.A 点拨:B项“鲜〞应读xiǎn;C项“校〞应读jiào;D项“潜〞应读qián。 2.C 点拨:A项“契而不舍〞应为“锲而不舍〞;B项“妇儒皆知〞应为“妇孺皆知〞;D项“一反即往〞应为“一反既往〞。 3.C 4.A 5.D 点拨:《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不是断代史。 6.(l)示例:经典国学引成长圆梦想 (2)示例:英雄电影最感人 英雄形象最高大 (3)示例:合餐不利健康,分餐的人越来越多。 7.(1)深林人不知 (2)惟解漫天作雪飞 (3)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4)示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二、(一)8.(1)到,等到。 (2)犯……罪。 (3)偏爱。 (4)离开。 9.(我)担心每个人都依仗您的偏袒(而枉法),(这)足以让那些行为端正的人恐惧。 10.都善于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示例:战国时齐王听取邹忌的建议,出现各诸侯国“皆朝于齐〞的局面。 鲁庄公听取曹刿的建议,取得“长勺之战〞的胜利。(任意一个即可) 11.都是侧面描写,起到衬托的作用。鲁肃与吕蒙“结友〞,是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意与其深交,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相寿流涕而去〞是因为唐太宗没有帮他官复旧职,以他离开时的失望痛苦,衬托唐太宗虚心听取劝谏、不徇私枉法的深明大义。 【乙参照译文】濮州刺史庞相寿犯贪污罪而被解除职务,他自己说曾经在唐太宗做秦王时在他手下工作。皇上同情他,想让他官复原职。魏征规劝说:“秦王身边宫内宫外的故人很多,(我)担心每个人都依仗您的偏袒(而枉法),(这)足以让那些行为端正的人恐惧。〞皇上欣然接纳了他的看法,对相寿说:“我从前做秦王,是一府的主人;现在做皇帝,是整个国家的主人,不能够偏私故人。魏征等大臣都保持这个观点,我怎敢背离!〞皇上赐他帛后打发他走。相寿流着眼泪离开了。 (二)12.时间顺序。文章回忆了“我〞从幼年到高中求学经历中三位老师的故事,按时间顺序记叙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给读者留下清楚的印象。 13.第一位“老师〞是村里的大爹。他给“我〞取了名字,教“我〞认了字,是“我〞的启蒙老师。第二位是废品收购站的胖老板。他爱读书,也送了许多书给“我〞,开阔了“我〞的视野,使“我〞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第三位是“我〞的高中班主任黎老师。他激励“我〞学习英语,并且一直未向“我〞提建校费。因为感激黎老师,所以“我〞发奋读书,最终考上了全国最好的医科大学之一。 14.不矛盾。因为这些书是旧书,时间久远,有霉味很正常。这些旧书曾经丰富了“我〞的少年时光,让“我〞的业余生活出色起来,并开阔了“我〞的视野,“我〞喜爱这些书籍,所以觉得“好闻〞。这句话也体现出“我〞对那个胖老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15.不能。这句话交代“我〞家庭贫困这个背景。因为家庭贫困,“我〞才会去废品收购站买旧书看,熟悉了爱读书的胖老板,由此而博览群书。另外,因为家庭贫困,黎老师后来一直未向“我〞提建校费,为下文埋下伏笔。 (三)16.jí dù 梁实秋对吴宓教授非常钦佩,为清华大学当时没能聘请他感到遗憾 17.侧面烘托 特别吴宓教授学识之渊博、教学成就之高 18.(1)潇洒 (2)半夜备课,早起诵读 (3)一丝不苟 (4)为同学拦车,为女生找凳子,请同学吃饭 19.吴宓教授弥留之际反复强调“我是吴宓教授〞体现了他内心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及对无法从事教学的不甘之情。作者用该句作为全文的结尾,表达了他对吴宓教授的敬佩和赞美之情。 三、20.思路点拨: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是关键,可以说决定着作文的成败。补全题目常用方法:①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补题时,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②化大为小。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③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要用上修辞,使文章题目更灵动,更有吸引力。《你__________的样子,真美》这个题目首先要弄清“你〞指的是什么。可以是自己身边的人——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可以是历史人物——屈原、李白、岳飞、董存瑞等;可以是物——一只小猫、一条小狗、一株小草、一部书等。“真美〞,表达的是欣赏、赞美之情。可以是外表的美,也可以是内在的美,当然选择内在的美来立意更为恰当。具体写作时,从自己记忆中搜索那些道德品质美好的亲朋好友或深有感触的人和他们令人感动的闪光片段,叙写自己的情感体验或心得,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体裁上看,这个题目写记叙文或散文相对来说容易些。 例文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