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过渡(缓冲)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三篇.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171446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渡(缓冲)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过渡(缓冲)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过渡(缓冲)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过渡(缓冲)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过渡(缓冲)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过渡(缓冲)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三篇过渡缓冲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篇 一、目的 按照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强化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0169号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完善发热门诊和医疗机构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507号等文件要求,医院设置应急隔离区/过渡缓冲病房。就诊的急、危、重症患者,做到不推诿、不拒收、保持生命至上原则,在科学论证、充分做好防控防护基础上,开拓绿色通道,优先抢救生命。 为规范应急隔离区/过渡缓冲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严格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降低发生感染的风险,保证医患安全,特制定该管理制

2、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需要急诊入院、待排查新冠肺炎可能的患者收治在应急隔离区/过渡缓冲病房,该病区工作人员以及到该病区会诊、抢救、保洁或转运等工作人员均应执行该制度。 三、具体要求 一急诊患者且不能排除新冠病毒感染时,可按照接诊疑似患者做好防护,先抢救治疗。 二新收入院患者,单人单间收治,固定陪护人员,在应急隔离区/过渡缓冲病房排除新冠肺炎可能后再转入一般病区进一步住院治疗,降低潜在院内交叉感染风险。 三应急隔离区/过渡缓冲病房内设置污染区、潜在污染区和清洁区,分区明确。配足必要的防护用品详见附件。 四医务人员进入污染区前,在清洁区穿防护用品;离开污染区时,通过缓冲间脱去防护用品,并进行手

3、卫生。 五应急隔离区/过渡缓冲病房应有显然标识,并限制无关人员出入。 六患者的诊疗、护理工作和病人的生活活动必需在病室内完成,直到核酸检测结果阴性排除新冠肺炎后再转至一般病区。 七医护要及时对患者及陪护进行健康教育:严禁探视,不串病房,自觉规范佩戴口罩,正确实施咳嗽礼仪和手卫生。 八医务人员应强化个人防护和消毒隔离观念,在抢救或处置不同患者时医护人员应相对固定。如人员紧张无法固定专人时,在处置不同患者之间应马上进行手卫生,改换防护用品,紧急状况下可改换外层隔离衣、外层口罩和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九应急隔离区/过渡缓冲病房,应符合隔离要求,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用接触隔离、飞沫隔离和空气隔离等

4、措施。进出隔离病房,应当严格执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医务人员穿脱防护用品的流程,正确实施手卫生及穿脱防护用品,防止污染。 十个人防护标准应依据国家及省相关要求做好防护。 1.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按照相关防护标准严格执行穿脱防护用品流程,正确穿脱个人防护用品2.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隔离衣、防护服、手套、鞋套和胶靴等防护用品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时应当及时改换。 3.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穿防护用品前、戴手套前、脱去手套或隔离服后应马上进行手卫生。 4.下班前进行个人卫生处置。 5.严格执行新冠职业暴露及锐器伤防范措施。 十一消毒要求: 1.空气消毒:按照医院空气净化管理

5、规范,强化病区走廊和病室通风换气,每日至少4次;治疗室等每日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2次。 2.地面、墙壁消毒:每日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或喷洒消毒至少4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地面假设有显然的血渍等体液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的喷壶对准血渍等沿四周方向向中心喷洒;作用30分钟后用一次性毛巾清洁,用后此毛巾作医疗废物处理。 3物体表面消毒:诊疗设施设备表面以及床围栏、床头柜、家具、门把手、呼叫按钮、监护仪、微泵、门把手、计算机等物体表面、转运车辆、担架等运输工具等使用完之后马上消毒,每日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2次,作

6、用30分钟后清水擦拭干净。有血渍体液污染时处理同前。 4.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应采纳专门容器收集,使用5000mg/L的含氯消毒剂作用2h后处理污染物。 十二应当尽量选择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医疗器具和护理物品执行专人专用。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盛装,做好标识,密闭运送至洗衣房或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处理。 十三患者外出检查应戴外科口罩,检查完成后检查室应马上消毒;运送车辆应改换一次性床单或座椅套,并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十四确诊患者使用过的床单、被套、枕套用双层黄色医疗废物袋盛装,袋外贴上新冠字样,一次性使用,按照感染性废物处理

7、 十五患者排除新冠可能转入一般病区后,对其病室应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终末消毒。 十六患者未排除新冠或已确诊新冠的患者死亡,对尸体应当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3000mg/L的含氯制剂棉球或纱布填塞尸体口、鼻、耳、肛门等所有开放通道;用双层纱布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通知殡仪馆专用车辆及时火化处理。 十七应急隔离区/过渡缓冲病房产生的废弃物,包括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均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盛装,不得与其他医疗废物混装,要与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单独交接。 十八每日对病区医务人员的体温柔症状进行监测,如有发热或出现呼吸道症状则应马上报告医务科/护理部。 过渡缓冲病房医

8、院感染管理制度二篇 一、严格消毒和防护下,减少并固化,活动空间减少并固化物品接触,减少并因固化人员接触-每个人:医护,其他必需工作人员,患者,陪护,事前均清楚自己的网格规范,自觉参加管理 二、病房 1.疫情期间,陇海医院XX科病房消杀制度、物品改换制度 2.治疗区域消杀制度 3.工作区域的消杀制度 4.缓冲隔离管理制度 5.病区隔离管理制度 6.病房隔离管理制度 7.标识与宣扬方案 8.医疗垃圾转运制度 三、工作人员 1.出入病区通道及消杀管理 2.上下班更衣制度 3.饮食解决方法及注意事项生活指导 4.大小便注意事项 5.工作会议制度原则上不要三人以上聚集查房与交接班制度 6.查房制度查房与

9、交接班制度 7.陪同专家查房制度查房与交接班制度 8.治疗操作治疗每一种具体制度 9.疫情期间洗手的要求如何正确洗手及标准预防 四、外出病区治疗的要求,原则不外出,如化验抽血在病房完成医疗垃圾处理必需外出如放射科,每个科室制度定制度会接触空间和物品处理 五、患者 1.院前流行病学了解提问,了解社区无需隔离状况 并记录 2.不可以公共交通来院 3.活动范围病房 4.饮食注意事项生活指导 5.陪护人同患者,在诊疗过程中,陪护人尽量回避 6.出入院路径及办理方法 过渡缓冲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三篇 新冠病毒疫情期间,托幼机构应当及时设立临时隔离室。对可疑人员采用有效的隔离措施。隔离室内环境物品应便于实

10、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控制传染病在托幼机构内的续发和突发。 一、设置标准 1临时隔离室设置应相对独立,不得设在紧靠教室、食堂以及儿童易到达的场所,采光、通风、保暖设施齐全,有独自通向园外的出口,不与其他室内区域有空气流通。 2设立醒目的临时隔离室标识,门前有闲人免进等提醒标识,避免其他人员误入隔离观察区域。有足够的空间供被观察的人员使用。 3隔离室内应配备儿童床、桌椅、塑洗用具、便盆、消毒液、洗手盆、毛巾、压舌板、听诊器、手电筒、体温表、玩具、书籍、成人隔离衣等,最好有单独使用的卫生间和洗手设施,隔离室用品一人一用一消。 4建立临时隔离室管理制度,配备适量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工作人员,专人负责,使

11、命明确。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 5对临时隔离室天天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如假设有可疑病例或发热人员进入,需在疾病控制部门指导下,对临时隔离室进行规范彻底消毒处理。 6同一室内不能同时安排不同病种的病例。 二、工作制度 1临时隔离室设置应符合标准要求,每周进行常规清洁消毒。临时隔离室由卫生保健人员具体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擅自进入。 2托幼机构内发现可疑传染病,启用临时隔离室暂为隔离,隔离人不能随意离开隔离室,在卫生保健人员的指导下,可在制定范围内活动,并尽快前往定点医院诊治。 3隔离室的物品专用,使用后必需对墙面、地面、隔离室内物品等严格的消毒处理后方可再用,做到物品摆放整齐无杂物、无污染、无安全隐患。患传染病儿童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必需经过消毒再排入下水道。 4卫生保健人员进入隔离室必需穿隔离衣、带工作帽和口罩,接触患者后必需及时洗手。 5隔离室每周进行紫外线消毒一次,照耀时间不少于30分钟,并及时进行紫外线消毒灯使用登记。 6隔离室建立使用登记本,一旦启用必需进行具体登记。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