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施工员专业管理实务第一章土方工程.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171010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员专业管理实务第一章土方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施工员专业管理实务第一章土方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土方工程 第一节土的工程分类与现场鉴别 一、单选题 1. 从建筑施工的角度,根据土的(C),可将土分为八类。C.坚硬程度 2. 现场开挖时需用锹、锄头挖掘,少许用脚蹬的土可能是(A )类土。A.松软土 3. 现场开挖时需主用镐,少许用锹、锄头挖掘部分用撬棍的土可能是(C)类土。C坚土 4. 砂土的现场鉴别时约有1/4以上颗粒超过2mm (小高梁粒大小),干燥时颗粒完全分散,湿润时用手拍击表面 无变化,无黏着感觉,可能是(A ) A .粗砂 5. 砂土的现场鉴别时大部分颗粒与粗粒米粉近似,干燥时颗粒大部分分解,少量胶结,部分稍加碰撞即散,湿润 时用手拍击表面有水印,偶有轻微黏着感觉可能是(C)细砂 6. 湿润时用刀切,切面光滑,有黏力阻力。湿土用手捻摸时有油腻感,感觉不到有砂粒,水分较大,很黏手。干 土土块坚硬,用锤才能打碎;湿土易黏着物体,干燥后不易剥去。湿土捻条塑性大,能搓成直径小于0.5mm的长 条(长度不短于手掌),手持一端不易断裂,的土可能是(B ) B.黏土 二、多选题 7. 从建筑施工的角度,根据土的开挖难易程序(坚硬程度),将土分成(A、C、E)等八类土。A.松软土 C.普通土E.坚土 8. 砂土按颗粒粗细程度可分为(A、B、C、E) A. 粗砂B.中砂C.细砂E.粉砂 9. 细砂现场鉴别时具有(A、C )的特征。 A .干燥时颗粒大部分分散C .部分稍加碰撞即散 三、判断题 10. 从建筑施工的角度,根据土的开挖难易程序(坚硬程度),将土分为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大理 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共八大类土。(^) 11. 砂土现场鉴别中在观察颗粒粗细进行分类时,应将鉴别的土样从表中颗粒最粗类别逐渐级查对,当首先符合 某一类的条件时,即按该类土定名。(^) 12. 人工填土时的现场鉴别具有特征是:灰黑色有臭味,夹杂着草根等植物遗体,夹杂物经他细观察可以发觉, 构造常呈层状;浸入水中外观无显著变化,在水中出现气泡;湿土搓条一般能搓成直径3mm 土条(至少长 30mm ),容易断裂,干燥后体积显著收缩,强度不大,锤击时呈粉未状,用手指能捻碎。(x ) 13. 人工填土,无固定颜色,夹杂有砖瓦碎块、垃圾、炉灰等,夹杂物显露于外,构造无规律。(^) 14. 泥炭现场鉴别时呈深灰或黑色,夹杂有半腐朽的动植物遗体,其含量超过20%,夹杂物有时可见,构造无规 律。(x ) 第二节基坑(槽)土方量计算 一、单选题 15. 某基坑坑底面积为2.4m*3.6m,室外自然地面标高一0.45m,基底标高为一2.45m,四边放坡开挖,坡度系数为 0. 45基坑开挖土方量为(C)C. 30.24诵 16. 某工程60个混凝土独立基础,基坑坑底面积为2.4m*3.6m,室外自然地面标高一0.45m,基底标高为一2.45m, 四边放坡开挖,坡度系数为0.45每个基础体积为6.9 n3,则回填基坑土的预留量(松散状态)(D )。土的最初可松 性系数Ks=1.20,最终可松系数K" =1.05。 D. 16.46 n3 二、判断题 17. 基槽通常根据其形状(曲线、折线、变截面等)划分成若干计算段,分别计算土方量,然后再累加求得总的土 方工程量。(^) 三、计算题或案例分析题 (一)某钢筋混凝土单层排架式厂房,有42个C20独立混凝土基础,基础剖面如下图所示,基础底面积为24 (宽)*32(长),每个C20独立基础和C10素混凝土垫层的体积共为12.37 m3,基础下为C10素混凝土垫 层厚10。基坑开挖采用四边放坡,坡度为1: 0.5。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1.10,最终可松性系数为K: =1.03。(单选题)SS 18. 基础施工程序正确的是(D) D.⑤定位放线②开挖土方⑦验槽④浇垫层①立模、扎钢筋⑥浇混凝土、养护③回填 19. 定位放线时,基坑上白灰线长、宽尺寸(D )D. 47mm (宽)*55mm (长) 20. 基坑土方开挖量(B ) B. 1465. n3 21. 基坑回填需土(松散状态)量是(B)。B. 19.71 n3 22. 回填土采用(C)。 C.有机质含量为2%的土 第三节土方工程的准备和辅助工作 一、单选题 23. 一般排水沟的横断面和纵向坡度不宜小于(D ) D. 0.5m*0.5m,0.2% 24. 施工场地内主要临时运输道路路基底层可铺砌(C)厚的块石或卵(砾)石层作简易泥结石路面。C. 20~30m 25. 山坡地区,在离土方边坡上沿(D )处,设置截水沟、排洪沟,阻止坡顶雨水流入开挖基坑区域内。D. 5~6m 26. 土方工程施工前通常需完成一些必要的准备性工作不包括(A)A.垂直运输机械的进场 27. 施工场地内主要临时运输道路路面按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D )D. 7m 28. 排水沟和集水井应该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集水井每隔(B)设置一个,其直径和宽度一般为0.6m~0.8m。 B. 20m~40m 29. 管涌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D ) D.承压水顶托力大于坑底不透水层覆盖厚度的重量 30. 下面防治流砂的方法中,(D )是根除流砂的最有效的方法。D.井点降水法 31. 含薄层粉砂的粉质黏土若降低水位深度2~6m,宜采用(A)降水。A .单层轻型井 32. 某沟槽的宽度为7.8m,轻型井点的平面布置宜采用(C)布置形式。C.双排井点 33. 采用轻型井点降水时,若沟槽宽度和降水深度分别不超过(C)时,平面布置可用单排线状井点。 C. 6m, 5m 34. 若采用管井井点进行基坑外降水时,其埋设深度和间距一般为(D )D. 5~10m,10m~50m 35. 某基槽宽度为3.5m,自然地面标高为一0.5m,槽底标高为一4.5m,地下水为一1.0m,放坡开挖坡度系数为0.5m, 采用轻型井点降水,井点管距槽上边坡0.7m,则井点管的埋深H需大于等于(C)。C. 6.05m 36. 回灌井点应布置在降水井的外围,两者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C ) C. 6m 37. 回灌井点的回灌水必须具有规定压力,一般不小于(B ) MpaB。B.0.05 38. 回灌井点的回灌总管的注水阀应位于总管的中间,且总管应(D ) D.中间高两头低 39. 井管降水完毕,井管可用倒链或卷杨机将井管徐徐拔出,所留孔洞用砂砾填实,上部(A)深用粘性土填夯 实。A . 5mm 40. 土方的边坡系数是指(A )A. 土方底宽与开挖深度之比 41. 轻型井点环状布置,计算埋设深度H时,地下水降落坡度I取值为(D ) D. 1/10 42. 轻井点施工工艺流程中,放线定位后,安装井点管、填砂砾滤料、上部填粘土密封前所进行的工作是(A ) A .铺设总管冲孔 43. (A )适于能保持直立壁的干土或天然湿度的黏土类土,地下水很少,深度在2m以内的支撑。A.间断式水平 支撑 44. 基坑支护中属于透水挡土结构的是(B ) B. 土钉墙支护 45. 基坑支护中属于不透水挡土结构的是(C)C.深层搅拌水泥土桩 46. 在下列支护结构中,可以抵抗土和水产生的水平压力,即既可挡土可又档水的支护结构是(A )。A.深层搅 拌水泥土墙 47. 移挖作填以及基坑和管沟的回填上,当运距在1m以内时,可采用(B)施工。 B .推土机 二、多选题 48. 一般排水沟的横断面不小于(B ),纵向坡度一般不小于(D )。平坦地区,如出水困难,其纵向坡度可减至 (C)B. 0.5m*0.5mC. 0.1%D. 0.2% 49. 在工程施工中设置区域测量控制网,包括(B、C、D ),做好轴线桩的测量和校核工作。B.控制基线C.轴线 D .水平基准点 50. 施工场地内主要临时行车路面按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B ),最大纵向坡度应不大于(E ),最小转变半径应 不小于(C)B.7mC. 15mE. 6% 51. 土方开挖前需做好准备工作,包括(A、B、C、D )等。 A. 清除障碍物B.设置排水设施C.设置测量控制网D.修建临时设施 52. 山坡地区,在离土方边坡上沿5~6m处,设置(A、B ),阻止坡顶雨水流入开挖基坑区域内,或在场地周围 (在需要的地段),修筑(C ) A排洪沟B截水沟C挡水土坝 53. 流砂防治的具体措施有:(A、B、C、E)及井点降水法等。 A .水下挖土法B.枯水期施工法C.抢挖法E.打板桩 54. 井点降水各种方法的选用,可根据土的(A、B、D、E)及经济技术比较等具体条件选用。 A .渗透系数B.降水深度D.工程特点E.设备 55. 轻型井点系统由(A、B、C)及抽水设备等组成。 A. 井点管B.联接管C.集水总管 56. 当基坑(槽)挖土至地下水位以下,若土质是细砂或粉砂,且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浮重度时,宜采用 (B、C、D )降低地下水。B.轻型井点C管井井点D深井井点 57. 集水总管一般用1mm~ 127mm的钢管分段联接,每节约长4m其上装有与井点管相联接的短接头,间距 (B、C、D )。 B. 0.8mC. 1.2mD .1.6m 58. 轻型井点系统的平面布置主要取决于基坑的平面形状和开挖深度,应尽可能将基坑内各主要部分都包围在井点 系统中,一般采用(C、D、E )形式。 C. 单排线状井点D.双排线状井E.环状井点 59. 井点降水抽水设备宜(C、E ),使与总管两端距离相等。 C.地下水的上游 E.设在总管的中部 60. 管井的井点管埋设可采用(C、D ) C用泥浆护壁冲击钻成孔D泥浆护壁钻孔方法 61. 轻型井点布置完毕,一般抽水3d-5d后水位降落漏斗渐趋稳定。出水规律一般是(BC ) B.先大后小C.先浑后清 62. 以下属于透水挡土结构的是(A、B、C)A. H型钢桩加横挡板 B.挡土灌注桩 C .土钉墙支护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