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古诗词阅读答题技巧
一、咏史怀古诗鉴赏要点
①弄清史实。关于作品所涉及的史实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我们要积存一些历史知识。在阅读一首诗时,一定要读好注解。
②要体会意图。 后代作家对尘封的往事发思古之幽情,一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慨的媒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赤鼻矶也可以说是触发诗人感想的媒介。
③体会感情。诗人怀古咏古,大致有这样几种状况:一种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索。二种状况是把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搏击社会现实。第三种状况是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有意借题发挥。
④分析写法。在构思上,怀古咏史诗可以说百花齐放,有以景衬情的;有议论引发的.在章法上,或作正对比,或侧面烘托等。
二、即事感怀诗鉴赏要点
①弄清诗人感慨的事由。这类诗用往往因一点事由而发感慨,所以鉴赏这类作品,必须了解诗人感慨的事由。诗人抒发感慨的事由不一样,诗人抒发的感情和采纳的笔法也不一样。
②赏析"事'与"怀'的结合。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诗人的故园情思是由一曲《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声满城飞扬,再写故园之思深浓,"事'与"怀'结合紧密、自然熨帖。
③体味诗人所抒之"怀'的深挚感人。特别是思乡、念亲、怀友、离别之佳作,其情必感人至深,绝不矫情造作。
三、送别诗的鉴赏要点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士大夫们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经常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送别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纳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诗人写的较多。
2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解题技巧
第一,就整体空问的欣赏读物而言,诗歌的意境、主旨、感情基调等,必须要考生着眼全诗整体揣度。例如,1999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第2小题,要求考生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与读物一样,写了四个景物且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选项。这典型地体现了从全局整体理解诗歌的要求。原读物主要借月、灯、鹭、鱼等四个景点描述了幅恬静美妙的图画。表达了杜甫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所给四个选项中有三项或只有两个景点(a项),或只有三个景点(b项),或表面虽有四个景点但又是局部有两个景点合作成一景,实则仍是三景(d项)。它们均不符合题目要求。如果没有对全诗的全方位的"扫瞄'"滤析',考生是不能准确得到以上结论的。
第二,就局部层面的欣赏读物而言,某些关键词、句往往就是所在诗歌的"诗眼',或是所在诗歌的语言障碍。分析这些词、句的含义,也要求考生拥有整体思索的意识、能力。例如,1999年试卷中有关艾青的一道现代诗歌鉴赏题中,d选项将结尾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解释成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从整体上看,这两句是全诗(节选)的点题之句。此前,诗人以"鸟'作喻,从多个侧面间接抒发了对祖国的深情,而作结时,这两句诗恰恰是在向读者直抒胸臆,"我'已不再指喻体"鸟',而是指"诗人自己'了。此例说明,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即使是在理解细小的词、句内容方面设题,也对考生提出了整体思索要求。
第三,其次说形式欣赏。就整体空间的欣赏读物而言,有些诗歌全篇以某种表达方式(方法)见长,命题者常于此设题,要求考生予以整体思索。仍以1999年试卷为例、杜甫的《漫成首》诗,典型地运用了以动写静的反衬笔法诗的第二、四两句所写的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景反衬了一、三两句的静景。命题者有意将其说成"对比',如此理解便不能特别诗歌的安谧的意境。此题巧妙地引导考生在思索反衬与对比的修辞功用时,很好地欣赏了诗歌的整个意境。
3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
一、边塞诗的主要特点:
(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 ( 穷兵黩武)将士 (生活艰难)
(2)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
(3)风格雄壮豪迈。
(4)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5)常用词语:金鼓旌旗 烽火羽书 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 胡 羌 羯 夷 夜郎 长云秋月 雪山孤城 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二、边塞征战诗的鉴赏方法
第一,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接触这类诗歌时,如果能对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体会作品的内容和的感情肯定是大有帮助的。
第二 、注意区别各自的思想内容感情特点。有的写建功立业的渴求,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的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的反映对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有的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第三,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异彩纷呈的不同艺术风格。
三、哲理诗鉴赏要点
第一要注意形与神。哲 理诗中形与神的关系,就是艺术形象与哲理的关系。哲理是艺术形象的灵魂,而艺术形象则是哲理的躯壳。哲理总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我们应由形悟神,探求诗中的意蕴,理解诗的哲理美。
第二要注意情与理。哲理诗中的"情'与"理',是诗人的情感与理性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不少古诗往往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
第三要注意理与趣。理与趣的关系,是诗中的理性内容与审美特征关系的一种特别表现。出色的哲理诗都具有"理趣',既富于哲理性,又富于艺术趣味性。因此,我们应在生动形象、理趣盎然的艺术趣味中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4高考语文诗词鉴赏技巧
技巧型题考查方式
1 ①这首诗(两首诗或句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技巧)?并作简要分析。②从某个角度(如动与静、情与景、修辞等)来赏析这首诗。
2 解题提示
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古诗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①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②描写手法:A.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B.侧面描写;C.虚实结合;D.象征手法等。③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
3 解题秘诀
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②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运用这种手法;③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
常用术语:
这首诗采纳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特别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表达方式有:表达、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衬托、对比、用典等。
表现手法有:象征、想象、联想、照顾、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感情有: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 遵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作用:深入意境 深入主旨 意境深远 意境优美 意味深长 发人深省 言近旨远等。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