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最后一课—阿尔萨斯省一个小孩的自述》.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168640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后一课—阿尔萨斯省一个小孩的自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最后一课—阿尔萨斯省一个小孩的自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最后一课—阿尔萨斯省一个小孩的自述 教学制定 1教学目标 1、分析小说塑造人物时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2、 体会文中表现的激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情分析 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对故事情节进行了梳理。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显示了一个深入的主题——爱国主义。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调皮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一般教师,他们都表现出激烈的爱国情,同学们已经感受了这一深入主题。 3重点难点 对小说主要人物的分析。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导入 通过对上节课知识的回忆复习,引入本节的主题及学习目标。 活动2【讲授】讲清知识要点 一、让同学有目的地找出描写小弗郎茨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1〕分析第一阶段。——幼稚、怕提问 *“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怕提问。 *“这些景象〞指什么?觉得“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 明确:指“画眉在树林……正在操练〞。幼稚。 *“又出了什么事啦?〞设置悬念, *这一部分内容与文章中心的表达有什么关系? 明确:巧妙地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并且为下面的情节和小弗郎茨的性格 发展埋下了伏笔。 〔2〕分析第二阶段。——疑惑、诧异 今天的情形和平常有什么区别?说明了什么? 平常上课 最后一课 气氛“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一切都安宁静静的,整个教室都有一种不平常的严正氛。〞 同学“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上课前,同学们已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 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 教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迟到,会遭到先生的责骂。“哈默尔先生踱来踱去,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 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的穿戴。 今天迟到,先生却很温柔地叫小弗郎茨“快坐好〞。 极端宁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柔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校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茨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正、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3〕分析第三阶段。——难受、后悔 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茨的思想感情与平常有哪些不同?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这句话,单独成节,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课后学习二: 1、 说明小弗郎茨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起,开始熟悉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 2、 说明小弗郎茨加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 3、 说明小弗郎茨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激烈愿望和庞大动力。 4、 这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郎茨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求。 〔4〕分析第四阶段。——悲愤、懂事 “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 明确:指哈默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茨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5〕小结: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茨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茨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后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特别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二、分析哈默尔先生人物形象。 〔1〕 讨论:作者描写哈默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写:\'哈默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四周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这写出了哈默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动作描写:……充分地表现了他爱祖国、恨敌人的全部思想感情,把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推到了最高峰。 语言描写:…… *指导朗诵: 深沉缓慢的语调来读,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难舍。 *\'我们必需把它铭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铭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激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同学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结尾部分三个破折号的作用: 明确:解释说明;声音的延长;意思的递进。 〔2〕完成课后学习三。 〔3〕讨论:在\'最后一课\'中,哈默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 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正\'的语调说话。\'柔和\'说明他对祖国、同胞、同学的满腔深情;\'严正\'说明亡国的悲伤。当课上小弗郎茨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不责备同学,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同学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深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 \'深情、悲伤——思索、内疚——深思、悲愤\'是哈默尔先生感情的变化,从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 形成板书: 情节 人物 小弗郎茨 哈默尔先生 上学路上〔序幕〕 幼稚、怕提问 课前〔开端〕 疑惑、诧异 线 深情、悲伤 课上〔发展〕 难受、后悔 索 思索、内疚 下课〔高潮和结局〕 悲愤、懂事 深思、悲愤 心理 肖像、动作、语言 活动3【作业】续写 写一段话〔60字左右〕,把小弗郎茨放学后悲伤的心情描写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