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Protel 99 SE简介,1.1 Protel 99 SE构成,1.2 Protel 99 SE运行环境,1.3 Protel 99 SE操作环境及特点,1.4 电路板设计基本环节,第1页,1.1 Protel 99 SE构成,Protel 99 SE重要由原理图设计系统、印制电路板设计系统两大部分构成。,第2页,1原理图设计系统,这是一种易于使用品有大量元件库原理图编辑器,重要用于原理图设计。它可认为印制电路板设计提供网络表。该编辑器除了具有强大原理图编辑功能以外,其分层组织设计功能、设计同步器、丰富电气设计检查功能及强大而完善打印输出功能,使顾客可以轻松完毕所需设计任务。,第3页,2印制电路板设计系统,它是一种功能强大印制电路板设计编辑器,具有非常专业交互式布线及元件布局特点,用于印制电路板(PCB)设计并最终产生PCB文献,直接关系到印制电路板生产。Protel 99 SE印制电路板设计系统可以进行多达32层信号层、16层内部电源/接地层布线设计,交互式元件布置工具极大地减少了印制板设计时间。,第4页,同步它还包括一种具有专业水准PCB信号完整性分析工具、功能强大打印管理系统、一种先进PCB三维视图预览工具。,此外,Protel 99 SE还包括一种功能强大基于SPICE 3f5模/数混合信号仿真器,使设计者可以以便地在设计中对一组混合信号进行仿真分析。,同步,它还提供了一种高效、通用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工具。,第5页,1.2 Protel 99 SE运行环境,1运行Protel 99 SE推荐配置,CPU:Pentium II 400及以上PC机,内存:64M,显卡:支持80060016位色以上显示,光驱:24倍速,第6页,2运行环境,Windows NT/95/98及以上版本操作系统。,由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要进行大量运算和寄存,因此对机器性能规定也比较高,配置越高越能充足发挥它长处。,第7页,1.3 Protel 99 SE操作环境及特点,1.3.1 专题数据库管理环境,1.3.2 原理图设计环境,1分层次组织设计功能,2强大元件及元件库组织、编辑功能,3以便连线工具,4高效、便捷编辑功能,5电气设计检测功能,6与印制电路板紧密连接,7自定义原理图模块,8强大而完善输出功能,第8页,1.3.3 印制电路板设计环境,1丰富设计规则,2易用编辑环境,3智能化交互式手工布线,4丰富封装元件库及便简元件库 编辑和组织操作,5智能化基于形状自动布线功能,6可靠设计校验,第9页,1.4 电路板设计基本环节,一般而言,设计电路板最基本过程可以分为如下3大环节。,1电路原理图设计,电路原理图设计重要是用Protel 99 SE原理图设计系统来绘制电路原理图。,第10页,2产生网络报表,网络表可以从电路原理图中获得,同步Protel 99 SE也提供了从电路板中提取网络表功能。,3印制电路板设计,印制电路板设计重要是运用Protel 99 SEPCB设计系统来完毕印制电路板图绘制。,第11页,第2章 原理图设计,2.1 原理图设计环节,2.2 绘制原理图前必要准备,2.3 放 置 元 件,2.4 绘制原理图,2.5 绘制原理图措施总结,2.6 原理图文献管理,第12页,2.1 原理图设计环节,第13页,2,.2 绘制原理图前必要准备,2.2.1 启动Protel 99 SE,第14页,2.2.2 创立原理图设计文献,假如在此之前顾客没有打开任何设计数据库,可以选择主菜单区【File】/【New】选项。,假如在此之前已经打开了一种或多种设计数据库,可以选择主菜单区【File】/【New Design】选项,单击鼠标或按回车键即可。按照上面操作将弹出如图2-5图所示窗口。,第15页,第16页,第17页,2.2.3 启动原理图编辑器,双击【Document】图标,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如图2-8所示。或者在空白处单击鼠标右键,选择【New】会出现如图2-9所示选择类型对话框。,第18页,第19页,第20页,在图2-9所示对话框中单击【Schematic Document】图标,选中原理图编辑器图标,单击【OK】按钮或双击该图标就可以完毕新原理图文献创立,如图2-10所示。默认文献名为“sheet1.sch”,文献名可以修改,例如改为“dzz.sch”。,第21页,第22页,2,.2.4,设置原理图图纸,一般系统默认图纸大小为B号图纸。当构思好原理图后,最佳能先根据构思整体布局设置好图纸大小。当然,在画图中或后来可以再修改也是可以。,有两种措施可以变化图纸大小。,在设计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浮动菜单下文档选项【Document Option,第23页,第24页,2.2.5,装入元件库,首先,打开原理图管理浏览器。在工作窗口为原理图编辑器窗口状态下,单击设计管理器顶部【Browse Sch】标签即可打开原理图管理浏览器窗口,如图2-13所示。,单击【Add/Remove】按钮,出现如图2-14所示添加/删除元件库对话框。,第25页,第26页,第27页,2,.3,放,置,元,件,2.3.1 运用浏览器放置元件,在如图2-17所示中【Browse】选项下拉式选框中,选中【Libraries】项。,然后单击列表框中滚动条,找出元件所在元件库文献名,单击鼠标左键选中所需元件库;再在该文献库中选中所需元件。,第28页,2.3.2 运用菜单命令放置元件,详细实现措施有下面4种。,执行菜单命令【Place】/【Part】。,直接单击鼠标右键,在浮动菜单上选择“Place Part”。,直接点击电路绘制工具栏上按扭。,使用快捷键【P】/【P】。,第29页,执行以上任何一种操作,都会打开如图2-20所示对话框。,输入所需元件名称,然后单击【OK】按钮或按【Enter】键确认,即可出现对应元件跟随光标移动而移动情形。,第30页,第31页,2.3.3,元件删除,可以执行菜单命令【Edit】/【Delete】,当光标变为十字形状后,将光标移到想要删除元件上,单击鼠标左键,即可将该元件从工作平面上删除。,选中所要删除多种元件,然后执行菜单命令【Edit】/【Clear】。,第32页,一、元件移动措施,1.直接用鼠标拖动。,2.执行菜单【Edit】/【Move】/【Move】命令,再用鼠标移动。,3.用鼠标单击选中再移动。,4.用鼠标拖动选择多种元件,再移动。,5.用【Edit】/【Move】/【Move Selection】命令移动。,第33页,二、元件方向调整,【Space】键(空格键):每按一次,被选中元件逆时针旋转90。,【X】键:使元件左右对调。,【Y】键:使元件上下对调。,第34页,2.3.5 变化元件属性,【Attributes】选项卡中内容较为常用,它包括如下选项。,(1)Lib Ref:在元件库中定义元件名称,不会显示在绘图页中。,(2)Footprint:封装形式,应当输入该元件在PCB库里名称。,第35页,(3)Designator:流水序号。,(4)Part Type:显示在绘图页中元件名称,默认值与元件库中名称“Lib Ref”一致。,(5)Sheet Path:成为绘图页元件时,定义下层绘图页途径。,(6)Part:定义子元件序号,如与门电路第一种逻辑门为1,第二个为2等。,第36页,(7)Selection:切换选用状态。,(8)Hidden Pins:与否显示元件隐 藏引脚。,(9)Hidden Fields:与否显示“Part Fields 1-8”、“Part Fields 9-16”选项卡中元件数据栏。,(10)Field Name:与否显示元件数据栏名称。,第37页,第38页,在元件某一属性上双击鼠标左键,则会打开一种针对该属性对话框。如在文字“U?”上双击,由于这是Designator流水序号属性,随即出现对应Part Designator对话框,如图2-25所示。,第39页,2.4,绘制原理图,2.4.1 画导线,执行画导线命令措施可以有如下几种。,单击画原理图工具栏中画导线按钮。,执行菜单命令【Place】/【Wire】,如图2-26所示。,按快捷键【P】/【W】。,第40页,第41页,2.4.2 运用网络标号实现电气连接,在电路图中,有些本该连接元件之间是悬空,取而带之是有标号引出线段,这实际上是一种运用网络标号实现电气连接措施。网络标号实际意义就是一种电气节点,具有相似网络标号元件引脚、导线、电源及接地符号等具有电气意义图件,在电气关系上是连接在一起。,第42页,2.4.3,放置电路节点,放置措施有如下几种。,单击画原理图工具栏上。,执行菜单命令【Place】/【Junction】,按快捷键【P】/【J】。,第43页,2.4.4,放置电源及接地符号,电源元件及接地元件有别于一般电气元件,它们必须通过菜单【Place】/【Power Port】或电路图绘制工具栏上按钮来调用,这时,工作区中会出现伴随十字光标移动电源符号,按【Tab】键,会出现如图2-38所示属性对话框。,第44页,第45页,第46页,2.5 绘制原理图措施总结,原理图绘制并不复杂,重要是要学会纯熟运用,要熟悉工具栏上按钮和元件库某些常用元件。,这里要着重提出是有关画面管理问题。在前面内容中没有做尤其简介,而有关画面管理对于整个绘制过程又是非常重要。,第47页,第,3,章,制作原理图元件,3.1 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启动,3.2 制作元件前准备,3.3 创立原理图元件库文献,3.4 设置工作环境,3.5 绘 制 元 件,3.6 设置元件属性,3.7 保 存 元 件,第48页,3.1 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启动,首先,要启动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单击【Document】标签,进入设计文献夹【Document】,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或在工作区单击鼠标右键选择【New】命令,出现【New Document】对话框。,第49页,双击对话框中【Schematic Library Document】图标,即可创立一种新元件库文献。默认文献名为“Schlib1.lib”,在工作窗口中该文献图标上双击或在设计浏览器中该文献文献名上单击鼠标左键,即可进入如图3-1所示原理图元件库编辑器。,第50页,第51页,3.2,制作元件前准备,3.2.1 编辑器窗口构成,3.2.2 绘图工具,3.2.3 符号工具,第52页,第53页,第54页,3.3 创立原理图元件库文献,3.4 设置工作环境,3.5 绘 制 元 件,一、绘制元件外形,二、放置元件引脚,3,.6 设置元件属性,3,.7 保 存 元 件,第55页,第56页,4.产,生,报,表,4.1 生成网络表文献,生成网络表文献措施可以执行菜单命令【Design】/【Create Netlist】。,第57页,4.2 生成元件列表文献,元件列表重要包括元件名称、序号、封装形式。这样可以对原理图中所有元件有一种详细清单,以便检查,校对。,执行菜单命令【Report】/【Bill of Material】。,第58页,3种列表元件定义格式分别为:,Protel格式,文献后缀名为*.bom;,电子表格可调用格式,文献后缀名为*.csv;,Protel99表格格式,文献后缀名为*.xls。,第59页,4.3,生成电气规则测试汇报,执行菜单命令【,Tools,】,/,【,ERC,】,第60页,4.4 其他报表文献,还可以生成该设计所有内部文献列表,生成措施可以执行菜单命令【Reports】/【Design Hierarchy】,之后会生成后缀为*.rep文献并在目前窗口中自动打开。在该设计系统中可以看到如图4-35所示文献。,还可以执行【Reports】/【Cross Reference】生成如图4-36所示*.xrf文献。,第61页,Protel 99 SE使用,第5章 印制电路板设计,5.1 印制电路板设计规则,5.2 创立PCB图文献,5.3 装载元件库,5.4 设置电路板工作层面,5.5 规划电路板,5.6 装入网络表与元件,5.7 元件布局,5.8 布线和设置布线规则,第62页,5.1 印制电路板设计环节,图5-1 印制电路板设计环节,第63页,5.2 创立PCB图文献,新建一种PCB图文献可以进入设计文献夹“【Document】”,执行菜单命令【File】/【New】或在工作区内单击鼠标右键,选择【New】选项,会弹出如图5-2所示选择文献类型对话框。,第64页,双击该对话框中【PCB Document】图标,即可创立一种新印制板电路图文献,默认文献名为“PCB1.PCB”。在工作窗口中该文献图标上单击、或在设计浏览器中该文献文献名上双击鼠标左键,即可进入如图5-3所印制电路板编辑器。,第65页,5.3,装载元件库,在浏览器组合框中,选择库【Libraries】,如图5-4所示。,用鼠标左键单击【Add/Remove】按钮,将出现如图5-5所示有关引入库文献对话框。,第66页,第67页,5.4 设置电路板工作层面,5.4.1 有关电路板几种基本概念,铜膜线:简称导线,是敷铜经腐蚀后形成用于连接各个焊点导线。印刷电路板设计都是围绕怎样布置导线来完毕。,第68页,飞线:用来表达连接关系线。它只表达焊盘之间有连接关系,是一种形式上连接,并不具有实质性电气连接关系。飞线在手工布线时可起引导作用,从而以便手工布线。飞线是在引入网络表后生成,而飞线所指焊盘间一旦完毕实质性电气连接,则飞线自动消失。当同一网络中,部分电气连接断开导致网络不能完全连通时,系统就又会自动产生飞线提醒电路不通。运用飞线这一特点,可以根据电路板中有无飞线来大体判断电路板与否已完毕布线。,第69页,焊盘、过孔:焊盘(Pad)作用是放置、连接导线和元件引脚。过孔(Via)重要作用是实现不一样样板层间电气连接。过孔重要有3种。,穿透式过孔(Through):从顶层一直打究竟层过孔。,半盲孔(Blind):从顶层碰到某个中间层过孔,或者是从某个中间层通究竟层过孔。,盲孔(Buried):只在中间层之间导通,而没有穿透到顶层或底层过孔。,第70页,单面板:电路板一面敷铜,另一面没有敷铜,敷铜一面用来布线及焊接,另一面放置元件。单面板成本低,但只合用于比较简朴电路设计。,双面板:电路板两面都敷铜,因此两面都可以布线和放置元件,顶面和底面之间电气连接是靠过孔实现。由于两面都可以布线,因此双面板适合设计比较复杂电路,应用也最为广泛。,多层板:不仅可以在电路板顶层和底层布线,还可以在顶层和底层之间设置多种可以布线中间工作层面。用多层板可以设计愈加复杂电路。,第71页,长度单位及换算:Protel 99 SE PCB编辑器支持英制(mil)和公制(mm)两种长度计量单位。它们换算关系是:100mils=2.54mm(其中1000mils=1Inches)。,执行菜单命令【View】/【Toggle Units】就能实现这两种单位之间互相转换。也可以按快捷键Q进行转换。转换后工作区坐标单位和其他长度信息单位都会转换为mm(或mil)。,安全间距:进行印刷电路板设计时,为了防止导线、过孔、焊点及元件互相干扰,必须使它们之间留出一定距离,这个距离称之为安全间距(Clearance)。,第72页,5.4.2,工作层面类型,Protel 99 SE提供了若干不一样样类型工作层面,包括信号层(Signal layers)、内部电源/接地层(Internal plane layers)、机械层(Mechanical layers)、阻焊层(Solder mask layers)、锡膏防护层(Paste mask layers)、丝印层(Silkscreen layers)、钻孔位置层(Drill Layers)和其他工作层面(Others)。,第73页,下面简介各工作层面功能。,1信号层(Signal layers),信号层重要是用来放置元件(顶层和底层)和导线。,2内部电源/接地层(Internal plane layers),内部电源/接地层重要用来放置电源线和地线。,3机械层(Mechanical layers),机械层一般用于放置有关制板和装配措施信息。,4阻焊层(Solder mask layers),阻焊层有2个Top Solder Mask(顶层阻焊层)和Bottom Solder(底层阻焊层),用于在设计过程中匹配焊盘,并且是自动产生。,第74页,5锡膏防护层(Paste mask layers),锡膏防护层作用与阻焊层相似,但在使用“hot re-flow”(热对流)技术安装SMD元件时,锡膏防护层用来建立阻焊层丝印。,6丝印层(Silkscreen layers),丝印层重要用于绘制元件轮廓、放置元件编号或其他文本信息。,7钻孔层(Drill layer),钻孔层重要是为制造电路板提供钻孔信息,该层是自动计算。Protel 99 SE提供Drill guide和Drill drawing两个钻孔层。,第75页,8严禁布线层(Keep Out Layer):,严禁布线层用于定义放置元件和布线区域。,9多层(Multi layers):,多层代表信号层,任何放置在多层上元件会自动添加到所在信号层上,因此可以通过多层,将焊盘或穿透式过孔迅速地放置到所有信号层上。,10DRC错误层(DRC Errors):用于显示违反设计规则检查信息。,11连接层(Connection)该层用于显示元件、焊盘和过孔等对象之间电气连线。,第76页,5.4.3,设置工作层面,设置措施可以执行菜单命令【Design】/【Option】,出现【Document Option】对话框,选择其中【Layers】标签即可进入工作层面设置对话框,如图5-7所示。,第77页,进入【Option】选项卡,成果如图5-8所示。在该选项卡中可对【Grid】(栅格)、【Electrical Grid】(电气栅格)、【Measurement】(计量单位)等选项进行设定。,第78页,1,设置信号层和内部电源/接地层,执行菜单命令【Design】/【Layer Stack Manager】,在屏幕上弹出如图5-9所示工作层面管理对话框。,第79页,5.5 规划电路板,所谓规划电路板,就是根据电路规模以及企业或制造商规定,详细确定所需制作电路板物理外形尺寸和电气边界。电路板规划原则是在满足企业或制造商规定前提下,尽量美观且便于背面布线工作。,第80页,首先设定目前工作层面为【Keep Out Layer】。单击下方【KeepOutLayer】标签即可将目前工作层面切换到Keep Out Layer层面,如图5-13所示。在该层面上确定电路板电气边界位置。,第81页,第82页,第83页,5.6 装入网络表与元件,一、运用设计同步器装入网络表和元件详细操作环节如下。,在原理图编辑器中执行菜单命令【Design】/【Update PCB】,出现如图5-17所示对话框。,第84页,第85页,第86页,第87页,二、运用原理图生成网络表文献装入网络表和元件。,生成网络表措施,可以在原理图设计工作环境下,执行菜单命令【Design】/【Create Netlist】,可以看到随即会出现网络表文献“*.net”。,在运用网络表文献装入网络表和元件时,可以在PCB编辑器中执行菜单命令【Design】/【Load Nets】,出现如图5-22所示装入网络表对话框。,第88页,第89页,第90页,第91页,5.7 元 件 布 局,5.7.1 元件自动布局,Protel 99 SE提供了强大元件自动布局功能,可以通过程序算法自动将元件分开,放置在规划好电路板电气范围内。,元件自动布局实现措施可以执行菜单命令【Tppls】/【Auto Placement】/【Auto Placer】。,第92页,第93页,元件布局要考虑如下几种方面问题:,(1)元件布局应便于顾客操作使用。,(2)尽量按照电路功能布局。,(3)数字电路部分与模拟电路部分尽量分开。,(4)特殊元件布局要根据不一样样元件特点进行合理布局。,(5)应留出电路板安装孔和支架孔以及其他有特殊安装规定元件安装位置等。,5,.7.2,元件手工布局与调整,第94页,第95页,第96页,5.7.3,元件标注调整,对元件进行一系列调整后,元件标注过于杂乱,影响了电路板美观。因此,需要对元件标注进行调整。,顾客可以对元件标注进行移动、旋转和编辑等操作。,第97页,5.8布线和,设置布线规则,在进行自动或手动布线之前,一项非常重要工作就是根据设计规定设定布线参数。,参数包括布线层面、布线优先级别、布线宽度、布线拐角模式、过孔孔径类型、尺寸等。,第98页,第6章 PCB图设计常用操作功能,6.1 放置工具使用,6.2 选用元件与元件浏览,6.3 元件属性编辑,6.4 原件移动删除与剪切粘贴,6.5 元件排列与对齐,6.6 敷铜应用,6.7 补泪滴应用,第99页,6,.1 放置工具使用,Protel 99 SE-PCB绘图工具包括在放置工具栏【Placement Tools】中,打开或关闭放置工具栏措施可以执行菜单命令【View】/【Tools】/【Placement Tools】,打动工具栏如图6-1所示。,第100页,6.1.1绘制导线详细措施有:,执行菜单命令【Place】/【Interactive Routing】;,单击放置工具栏中按钮。,6.1.2放置焊盘措施有:,执行菜单命令【Place】/【Pad】;,单击放置工具栏中 按钮即可。,第101页,6.1.3 放置过孔及其属性编辑,执行菜单命令【Place】/【Via】,;,单击放置工具栏中按钮。,6.1.4 放置字符串,执行菜单命令【Place】/【String】,;,单击放置工具栏中按钮。,第102页,6.1.5 放置元件,除了用网络表装入元件外,顾客还可以将元件手工放置到多种平面上。,放置元件详细实现措施有:,执行菜单命令【Place】/【Component】;,单击放置工具栏上按钮,第103页,第104页,6.1.,6 放置矩形填充,执行菜单命令【,Place,】,/,【,Fill,】,或单击放置工具栏中,按钮。,第105页,6.1.7 放置多边形填充,执行菜单命令【Place】/【Polygon Plane】或单击放置工具栏中按钮,之后,会出现如图6-25所示多边形属性对话框。,第106页,6.2 选用元件与元件浏览,6.2.1 装载与卸载元件库,装载元件措施可以单击浏览器下面【Add/Remove】按钮,或者直接单击主工具栏上按钮。屏幕上出现如图6-29所示对话框。,第107页,6.2.2 浏览元件,单击浏览器【Browse】按钮或直接单击主工具栏上 按钮即可。随即,可以看到浏览元件对话框,如图6-31所示。,第108页,6.2.3 直接选用元件,执行菜单命令【Place】/【Part】或单击工具栏上按钮,即可弹出如图6-32所示对话框,进入元件选用状态。,第109页,6.,3,元件属性编辑,6.3.1 单个元件属性编辑,假如顾客想要对PCB图中某个元件属性进行重新设定,可以执行菜单命令【Edit】/【Change】来实现。随即,光标变成十字形状。将光标移到想要变化属性元件上,单击。将会出现如图6-41所示对话框。,第110页,6.3.2 多种元件属性整体编辑,有时,需要一下子修改多种同类元件属性。当然,可以按照上面措施一种一种加以修改,显然这将是一种巨大工作量。其实,系统自身提供功能可以让我们大大减少这样工作量。下面,就来看看怎样来实现。,可以在上面对话框出现后,单击【Global】按钮,即可出现如图6-42所示对话框。,第111页,第112页,6,.4,元件移动、删除与剪切粘贴,6.4.1 元件移动,移动元件详细操作措施:执行菜单命令【Edit】/【Move】,将会出现如下子菜单,如图6-43所示。,第113页,第114页,6.4.2 元件删除,删除元件措施,可以执行菜单命令【Edit】/【Delete】,6.4.3 元件剪切、粘贴,第115页,6.,5 元件排列与对齐,在PCB图设计过程中,为了元件排列整体美观,必然要做元件排列和对齐工作。而元件排列与对齐往往是用图6-49所示工具栏中按钮来实现。而该工具栏打开或关闭可以通过执行菜单命令【View】/【Toolbars】/【Component placement】实现。,第116页,第7章 创立自己PCB元件,7.1 认 识 元 件,7.2 启动PCB元件库编辑器,7.3 有关PCB元件库编辑器,7.4 创立一种PCB元件,7.5 运用向导创立PCB新元件,第117页,7.1,认,识,元,件,7.1.1,原理图元件与,PCB,元件,第118页,第119页,7.1.2 针脚式元件,所谓针脚式元件,就是元件引脚是一根导线,安装元件时该导线必须通过焊盘穿过电路板焊接固定。因此在电路板上,该元件引脚要有焊盘,焊盘必须钻一种可以穿过引脚孔(从顶层钻通究竟层),下图所示为针脚式元件封装图,其中焊盘属性中Layer板层属性必须设为MultiLayer。,第120页,第121页,7.1.3 表面贴装式元件,表面贴装式元件是直接把元件贴在电路板表面上。它是靠粘贴固定,因此焊盘就不需要钻孔了,因此成本较低。表面贴装式元件各引脚间间距很小,因此元件体积也较小。由于安装时不存在元件引脚穿过钻孔问题,因此它尤其适合于用机器进行大批量、全自动地进行机械化生产加工。下图为表面贴装式元件封装图,其中焊盘Layer属性必须设置为单一板层,如TopLayer(顶层)或BottomLayer(底层)。,第122页,第123页,7.1.4 封装图构造不管是针脚式元件还是表面贴装式元件,其构造如下图所示,可以分为元件图、焊盘、元件属性3个部分,阐明如下:,第124页,7.1.5 元件名称,在实际应用中电阻、电容名称分别是AXIAL和RAD,对于详细对应可以不做严格规定,由于电阻、电容都是有两个管脚,管脚之间距离可以不做严格限制。,直插元件有双排和单排之分,双排被称为DIP,单排被称为SIP。,表面贴装元件名称是SMD,贴装元件又有宽窄之分:窄代号是A,宽代号是B。,电路板制作过程中,往往会用到插头,它名称是DB。,第125页,7.2 启动PCB元件库编辑器,第126页,第127页,7.3 有关PCB元件库编辑器,7.3.1 元件库编辑浏览器,在程序窗口左侧有一种长方形窗口,这就是元件库编辑浏览器,如左图所示。通过它,顾客可以愈加以便来管理元件库。,第128页,7.3.2 PCB元件库放置工具,在自己制作元件时,一般用【Place】菜单下命令来完毕。而与之对应有一种如下图所示放置工具栏。,第129页,7.4 创立一种PCB元件,第130页,第8章 电路板设计规则,8.1 设 计 规 则,8.2 设计规则检查,第131页,8,.1,设,计,规,则,8.1.1 设计规则概述,在PCB窗口中执行菜单命令【Design】/【Rules】将出现下图所示设计规则(Design Rules)设置对话框。,第132页,第133页,8.1.2,布线设计规则设置,1【Clearance Constraint】选项,第134页,2【Routing Corners】选项,第135页,8.1.3 制造设计规则设置,在设计规则中选择Manufacturing选项卡显示下图所示窗口。,第136页,第137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