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66609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 到了高中阶段,很多教师认为同学对数学学习有了冷静、客观的熟悉,能够自觉、主动投入到学习探究中去,课堂的趣味性不再像义务教育阶段那么重要。然而,心理学研究说明:兴趣是人们熟悉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最大驱动力,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期推动作用,同学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中数学知识相对深奥且具有一定的枯燥性,教师要针对学习内容的特点创设富有情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 比如,在学习排列组合时,教师先从生活问题创设情境:同学们,当我们听到买彩票中大奖的新闻后,是否也有发笔意外之财的幻想呢?有个人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将不同排列或组合方式的彩票都买下来,就一定能中奖了。但是这个人能发财吗?请同学们自学"排列组合'部分的内容,并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接近同学生活的学习情境,立即激发起同学的探究兴趣。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种能引人入胜的学习开端,使同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激烈的求知欲望和求知行为,对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同时,教师还要采用赏识激励策略来营造优良的课堂氛围,来提升同学的学习兴趣,作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辅助手段。 优化课堂各种教学资源,创建有效课堂 创建有效课堂,必须要教师优化各种教学资源,促使课堂各要素和谐一致,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创建有效课堂的首要条件是老师有效备课、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在授课前要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教学方式、教学预设有科学的制定,还要对班级学情、同学思维习惯要全面的了解和分析,促使教师的"教'和同学的"学'能和谐一致,进而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教师在备课环节,还必须对每个教学环节作出多种可能预设,准备相应的情形下应如何处理的方法,以期在已有的教学预设下产生最大的教同学成。 教学过程中,同学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些错误既是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也能成功转化为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课堂资源。教师不但要善于发现同学学习中的错误,更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在历届同学都爱犯错误的知识点上设置提问"陷阱',让同学在"落入陷阱'和"走出错误'的过程中强化对知识的熟悉和理解。教师还要更新教育理念,熟悉到同学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且是一种复杂的学习资源。教师只有创设不同层次同学都能积极主动学习的机会,使不同层次的同学可依据自己的学情,在课堂上思索、质疑、学习、进步,课堂的教学实效才干得以真正的优化和全面的提升。 2建立和谐的数学课堂氛围 采纳启发式教学,提升课堂的注意力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的精心准备,结合同学的实际状况,因势利导,让同学在老师的诱导下,通过师生双边活动逐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式。恰当的课堂启发能激发同学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的注意力,引导同学获取知识,启发思维。比如学习"等腰三角形性质'时,我〔制定〕了以下问题:(1)假设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等于75;则它的顶角是多少度?(2)假设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5,则它的每一个底角各是多少度?(3)假设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75,则它的其余角各是多少度?(4)假设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110,则它的其余的角各是多少度?(5)假设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N,则其余的角各是多少度?这样,同学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就能按部就班。 同时教师要严格把握时机,当同学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时,要安排具有启发意义的提问。要善于了解同学的疑难,激励他们质疑,作深层次思索。使同学从有疑到无疑,逐个解决疑点、难点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依据实际必须要有的放矢、灵活应用,切忌固守一道、生搬硬套。通过合理、巧妙的课堂启发,做到于无疑处觅有疑,于有疑处求新知,是达到启迪心智、激活思维,化未知为已知的有效途径。 开发情感因素,创设优良的心理条件 现代情感教育论认为,情感作为主要的非认知因素,指导着认知学习,大量施行也证实,优良的情感可推动人趋向学习目标、激发人的想象力,使人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反之则会压抑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心里对同学有真挚的爱,课堂上积极的激励、会心的微笑、殷切的期望,为同学创设的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必定会给孩子们创设优良的心理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旦教师的真情被同学所理解,就一定能转化为同学内在的积极因素,产生有效的"正迁移',变为学习的动力。有实验说明,同学对"最喜爱的老师'与"最感兴趣的学科'的一致性高达99%。因此可以说,教师对同学的热爱,是数学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总源泉。中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而且要重视情感教育,使认知技能和情感互相促进,和谐发展。 3营造数学课堂氛围 一、创设和谐的心理环境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对同学有全面的了解,善于理解同学的心理状态和言行举止,走近同学,走进同学的心里,与同学形成优良的师生关系,让同学乐意接受自己。平常要多发现同学的闪光点,随时抓住一切契机,想方设法培养同学的学习自信心,灌输"我能行'、"不轻易放弃'的思想。当发现同学有渴求成功的迫切愿望时,赶紧设法为他们获得成功创造条件,让他们常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即使在对同学批评指责时,也要让同学认为老师是为了帮助他们,如果认为他们朽木不可雕,甚至出言不逊伤害了同学的自尊心,使同学产生了逆反心理,那么什么办法也难以引起同学的情感共鸣。另外,我还通过博客中的特定区域,建立了家校〔沟通〕平台。家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的疑惑都可以在这一区域畅所欲言,我与家长之间不分彼此,他们可以诚相待,我更是有问必答,当有碰到解决不了的教育问题,我们都是共同探讨,或者求助于一些教育名人。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我发现孩子们身上一些"毛病'不见了,孩子们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向我倾诉,我真正的走入了他们的心灵,成为了他们的大朋友。 二、创设图像的"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这种直观"是一种发展观察力和发展思维的力量,它给熟悉带来一定的情绪色彩。'这种情境在同学头脑里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想、情感和内心的感受。这一切必将促使同学积极进行研究活动。例如,教学10的加减法时,有的教师运用〔电脑〕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制定制作了动画片:"小鸡吃食'的故事情境。即一个小朋友拿出两个食盘喂小鸡,出现左盘4只,右盘6只的画面。依据所供画面要求同学讲述故事情节,再依据画面提出10以内的加、减法问题,怎样列式,引出新课内容。在巩固学习时,又出现了"小松鼠背松果回家,一路走一掉'"套圈游戏'等画面,引导同学列式计算,激发了同学主动参加研究的积极性。 三、营造倾听的氛围。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入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现代社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协作、共事,是否善于倾听。不仅体现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还关系到能否与他人建立起正常和谐的人际关系。而优良的倾听习惯和能力,必须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在课堂上培养。如:同学汇报时,教师认真板书;同学说想法时,教师走到发言者的身旁侧身倾听,并对发言者说"你说的我听懂了,你说的很好',为同学树立了倾听的榜样。 4吸引同学学习数学 教师要善于把生活问题引入数学教学,激发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于小同学来说,他们关于有用、有趣,成功的东西才感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从同学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为他们制定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使同学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喜爱数学,加强同学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下册的《统计》一课时,对教材进行了重组,尝试让同学从实际必须要出发,感受统计的必要。我是这样教学的:先让两个小组的同学依次报自己的年龄。报完后,教师问:你们知道7岁的有多少人?8岁的有多少人?9岁的有多少人吗?同学们面面相觑。 教师追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同学们马上议论纷纷,有人说再报一次,有人说分年龄段数人数大家觉得都不是很好,最后一致认为必须要在每人报年龄时作记录,于是让同学每人再报一次,其余两组认真做记录,做完后,教师抽几个同学的展示,有画"o',有画"、/',有写"正'字的。显然,这几种记录方法都是对的。怎样把同学引导到"正'字统计法上来呢?教师接着问:这些记录方法中哪种能很陕知道各年龄段的人数呢?同学通过讨论、比较、发现:数符号要一一地数,慢!而一个"正'字五画,快且简便,很自然就接受了新"正'字统计法。再让同学依据记录制统计表,依据统计表提数学问题。然后再利用投玻弹比赛再次激发同学兴趣,活跃气氛,巩固"正'字统计法。最后,再依据各组今天的表现所得的小红旗数制成统计表,并问:你们看到这个统计表想说些什么?整节课,同学都在一步一步产生的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的指引下,主动去探究、获取知识的,这样同学始终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学习效果当然不错了。 创设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引导同学会"用'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包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数学教学就是要引导同学自己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把课堂通向社会,把同学引向社会,提升同学的施行能力,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教师应避免枯燥的数学运算和死板的公式运用,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让同学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施行中的问题,这样同学会感觉数学是很有用的,并且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之后会产生成就感,这样会促使同学对数学产生深厚的兴趣,从而自发地学习数学、研究数学。 例如:学校要组织师生郊游,同学226人,老师16人,车站有大客车和面包车两种,大客车有45座,天天租金900元,面包车18座,天天租金400元,如果让你去联系,你该怎样租车?这样就把所学知识〔拓展〕到了生活中,使同学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价值和数学对生活的重要,从而加强了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培养了同学自觉运用数学的习惯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