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完善企业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65630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完善企业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如何完善企业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完善企业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 1、DBB模式 所谓的DBB模式就是制定―招标―建设模式,这是最传统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国际也是最为同用的。这个模式的特点是强调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按照制定有一个阶段结束后另一个阶段才干开始。并且该模式的通用性。 2、CM模式 CM模式即建设-管理模式,又称阶段发包方式。就是在采纳快速路径法进行施工时,从开始阶段就雇用具有施工经验的CM单位参加到建设工程实施过程中来,以便为制定人员提供施工方面的建议且随后负责管理施工过程。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缩短工程从规划、制定到完工的周期,节约建设投资,减少投资风险,可以比较早地取得收益。 3、DBM模式 DBM模式即制定-建造模式,就是在项目原则确定后,业主只选定唯一的实体负责项目的制定与施工,制定―建造承包商不但对制定阶段的成本负责,而且可用竞争性招标的方式选择分包商或使用本公司的专业人员自行完成工程,包括制定和施工等。这个模式的优点是可以业主首先选择一家专业咨询机构代替业主研究、拟定拟建项目的基本要求,授权一个具有足够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人作为业主代表,与制定―建造承包商联系。提升效率,减小风险。 4、BOT模式 BOT模式即建造-运营-移交模式。BOT模式是上世纪80年代在国外兴起的一种将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依靠私人资本的一种融资、建造的项目管理方式,或者说是基础设施国有项目民营化。此模式的优点BOT方式不增加东道主国家外债负担,又可解决基础设施不够和建设资金不够的问题。 5、PMC模式 PMC模式即项目承包模式,就是业主聘请专业的项目管理公司,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假设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此模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2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工程项目管理程序中缺乏相应的控制 工程项目的程序管理,指的是在建设程序中的各个阶段,管理执行者都应该要处于一种主动的地位,比如在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制定阶段、建设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完工验收阶段等,都应该要进行积极主动的控制,但是当前的工程项目程序管理过程中,相关的领导者没有发挥相应的功能,导致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欠缺。 (二)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的配置存在一定欠缺 在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的重点过程,项目管理队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都是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因素,关于整个项目的建造和实施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当前的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由于人力资源的配置上存在一的欠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水平还比较低,导致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较落后,对工程建设的进度有很大影响。 (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较落后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有很多种,在工程项目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种适应不同工程类型的项目管理模式,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模式逐渐变得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工程建设过程,导致工程项目管理效率不高。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完善 1、更新观念,加强意识。所谓意识决定行为,对一个企业而言,高层管理者的经营管理理念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只有适应新时期的社会现代化发展必须求,企业才干又好又快的发展。由于建筑产品基本都具有建设周期长、面积和体积大、生产经营的过程也具有流动性、阶段性、季节性等特点,风险较难合理被控制,这势必要求建设项目的管理模式应符合建筑产品的要求。管理者必须意识到现代社会的转型,因此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利润观,采纳科学决策管理理念,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的手段提升企业的价值。 2、强化人员合理配置。优化企业组织建构的调整,完善各个职能部门的岗位设置。目前我国建筑企业的组织结构基本上都是采纳直线管理制。职能制的组织架构模式一般适用于小企业、不必须要涉及其它部门的配合,因此,必须要更加专业的技术人才。因此,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的必须求,必须要建立一种新型的、符合产业结构调整原则的组织架构,强化对建筑工程类人才的培养和开发,建立建筑工程项目负责人的胜任力模型,完善建筑项目的人才梯队等都是目前建筑行业必须要强化的。 3、实施项目经理责任制。项目经理责任制主要是国际上的做法,也是可以从根本上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管理的执行状况。主要是在国家宏观经济的调控下,经理人对建设项目的前期筹划、筹集资金、招投标、工程造价管理以及施工单位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全方面的、全过程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负责和控制,参照国家规定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并对其进行严格监督检察以及绩效管理相结合的奖惩制度。具体如下:(1)建立优良的公共市场主体,形成开放的市场机制,针对项目经理人进行自我决策、约束、并承当相应风险的运行机制。(2)形成对建设项目从方案制定到交付验收等全过程的法律责任和风险,做到谁决策谁负责的目标责任机制。(3)避免模糊决策,资源的浪费。筹集并合理运用项目资金,控制并整合资源,对项目的质量、完成的工期、工程造价等提升效率。(4)充分运用有效的法律法规和国家经济政策手段来规范并约束工程项目的管理全过程,从而促进建筑行业规范化的管理。 4、合理监督控制项目施工环节。建设项目施工的过程,主要是按照前期的制定方案,通过招标到合适的施工团队进行具体的施工。而整个施工阶段工程投资的控制就是把工程项目的承包价格,由专业的造价工程师编制预决算,将项目的费用控制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并力求在规定的合同期内按期交付。按照甲方的要求进行施工、选择承包商,利用监理对施工环节进行合理的监督和检测,同时优化施工组织的结构制定、选择最正确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整合项目资源,严格控制工程。 如何完善 企业 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模式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完善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