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铁路中间小站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64728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43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中间小站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铁路中间小站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路中间小站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   针对目前铁路中间小站在安全管理模式上存在的管理滞后、缺乏连续性等弊端,提出建立安全检查及信息反馈新途径,强化班组建设,提升人员素养,运用激励手段保证职工安心工作,倡导职工在站积极的休班方式等安全管理对策,创建中间小站优良的安全环境。      我国铁路点多线长,车站数量庞大,其中大多是为了提升区间通过能力,保证运输安全而设置的四、五等中间小站,同时也为沿线城乡人民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服务。这些中间小站作业牵涉面广、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强化铁路中间小站的安全管理,对提升运输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以及整个铁路运输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铁路中间小站安全管理现状      由于中间小站地理位置偏僻等客观原因,目前基层站段对中间小站的安全管理并未做到充分融人生产岗位及生产过程,存在安全管理被动和"以罚代管'等现象,安全专职人员对中间小站的各种业务指导、安全检查,在很大程度上以完成量化要求为目的,一般发生严重违章事故后才进行总结分析。同时,中间小站远离上级管理部门,其管理人员对车站的日常安全管理存在"好人主义'、"形式主义'等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中间小站安全管理的"外紧内松'。这种滞后的经验型安全管理模式,削弱了中间小站的安全基础,使安全工作处于被动局面。针对这种状况,提出强化铁路中间小站安全管理的对策。      2、建立安全检查及反馈新途径      要认真落实安全管理"预防为主'的方针,站段就必须合计到中间小站地理位置偏僻、人员少的现状,而且现有中间小站的管理细则,有些并不符合车站实际,车站职工对一些规章制度的理解与上级或邻站有出入等。因此,对中间小站不能用对区段站(及较大中间站)的安全管理方法,必须调整现有安全管理模式,深入分析违章背后的各种倾向性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探究更切合实际的安全管理模式。上级安全管理决策者和专职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对各种安全影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必须在第一时间掌握所有车站的日常生产状况、安全管理信息,并进行系统评价。为及时掌握现场的安全现状和倾向性问题,上级单位安全专职部门应通过安全检查表、抽检联控录音和召开班后座谈会等各种形式开展安全检查,对当班人员作业标准做出客观的书面评价并进行沟通,不能只是采用下发整改通知书或通报考核等一般措施。安全管理人员应充分重视违章(或事故)包涵的信息价值,深入分析形成的根本原因及彼此间的内在联系,而不可急于定责罚款。尤其当检查中发现的违章、违纪是由于双方对规章制度的理解偏差等特定原因造成时,更要认真对职工进行讲解、分析并听取看法。安全管理的施行证实,安全检查表能够提升安全检查质量,避免检查时出现规定不明确、缺乏计划性和漏检等弊端。因此,要完善铁路中间小站的安全检查表制度,规范安全专职人员和车站管理人员的检查行为,安全检查表的制定要经过事先严密的研究和合计,结合中间小站的作业实际,使其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安全现状。在对铁路中间小站的安全管理中,安全检查还应尽量消除当事人的不满情绪,追求安全管理的后续效果。对各种检查发现的倾向性问题要及时解决,并与车站管理人员挂钩,在一定间隔时间后,由检查人员对当事人进行 询问并听取反馈看法,促进整改措施的落实,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为进一步加强对中间小站安全管理的实际效果,必须同时注重促进车站管理人员自觉改善日常管理,树立人本管理的理念。作为一线的基层车站管理人员对所接收的安全信息应进行认真辨识分析、归类汇总,并做到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和汇报到上级部门,这是改善中间小站安全管理重要的一环。   3、创建中间小站的安全环境      3.1、提升班组人员素养      近年来,有关团队工作绩效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保证班组人员能够形成有效互控,并能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对自然班组人员的安排应充分进行调查分析,了解职工之间的人际关系及各自的自控能力、业务素养,充分合计各种安全影响因素。车站管理人员要在上级安全专职人员的指导下,依据岗位实际、人员状况妥善安排班组人员,要尽量兼顾到年龄、个性、爱好、工龄、互控能力等影响因素,发现问题要及时沟通、调整。做到班组人员的性格互补、能力互补,形成团结保安全的优良班组氛围。由于班组直接参加运输生产的全过程,因此必须强化班组的自控能力。要紧密结合创建安全自控型班组活动,以班组团结协作和使命互补为基础,促使班组内职工严格落实作业自控、互控和他控,努力规范职工的作业行为。      3.2、发挥激励机制作用      部分铁路中间小站地处偏僻地区、条件艰难,部分职工可能会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到岗位作业安全。为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完善对中间小站职工的激励机制尤为重要。上级部门应充分利用各种激励手段,激励中间小站人员自觉遵守作业标准、强化业务学习,真正担负起安全生产责任。      3.3、为职工创造健康的休闲方式      部分铁路中间小站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娱乐设施落后,造成职工文化生活单调,甚至产生一些不健康的休闲娱乐方式,直接影响到当班时的安全生产。为确保当班人员精力充沛、情绪稳定,无论从安全心理学,还是从行为科学的角度,都必须对职工在站休方式进行积极干预和引导,车务段中心站应充分利重视站人员在站的休班生活,联合工会、团委等部门筹集资金,积极完善各种文化体育设施,提倡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减少职工的枯燥感。同时,可充分利用在站休班时间大力推动职工进行各种有益的学习,力争打造"学习型班组',提升职工综合素养以适应铁路的快速发展和设备更新。      4、结束语      目前铁路中间小站的安全管理模式存在着管理滞后、缺乏连续性等弊端,不能形成有效的反馈和控制回路,削弱了铁路运输安全基础。要积极改变现状,安全决策者必须从大局出发,迅速调整现有中间小站的安全管理模式,同时推动人本管理,打造中间小站优良的安全环境。安全是一个系统概念,必须要众多层面的合计和确保,尤其对安全关键环节的控制更为重要。铁路中间小站的安全管理只有做到因地制宜、超前防范,消除对安全生产的各种不良影响因素,才干实现安全的有序可控。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铁路地铁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