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衰病。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心力衰竭。(二)诊断依据。1. 根据ACC/AHA美国成人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修订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欧洲急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疗指南(2016修订版)。左室射血分数(LVEF )降低性心力衰竭诊断主要依据:LVEFC40%:有心力衰竭典型症状如气短、乏力、夜间咳嗽、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踝部水肿;以及典型体征如颈静脉怒张,肺部 音、第三心音奔马律,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以及双下肢水肿等;NT-proBNP或BNP升高。LVEF保留性心力衰
2、竭诊断主要依据:LVEF250%,且左心室不大;有典型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有相关结构性心脏病存在的证据(如左心室肥厚、左心房扩大)和(或)舒张功能不全;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心瓣膜病,并可排除心包疾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性(浸润性)心肌病等;NT-proBNP或BNP升高。LVEF中间范围心力衰竭:LVEF4050%。2.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心衰病(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II级)临床常见证候:(1)气虚血瘀证(2)气阴两虚血瘀证(3)阳气亏虚血瘀证(三)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心力衰竭疾病编码。2. 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
3、病诊断,且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四)标准住院日。标准住院日:10天。(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1. 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生化全项(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凝血功能、CRP、NT-proBNP/BNP、肌钙蛋白T/I、心、肌酶谱、动脉血气分析、甲功三项、尿蛋白/肌酐比值;(3)胸片、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心脏超声。2.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冠脉CT或造影、心脏核磁、腹部超声、双下肢动、静脉超声、颈部血管超声、甲状腺超声、心肌灌注核磁显像、负荷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
4、心动图、某些特定心力衰竭患者应进行血色病或HIV的筛查,在相关人群中进行风湿性疾病、淀粉样变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性检查、心肌活检等。(六)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血管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9年),ACC/AHA美国成人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2013修订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欧洲急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诊疗指南(2016修订版)。1. 一般治疗:坐位,必要时吸氧,心电、血压和指端血氧饱和度监测。必要时限盐,适当限制液体入量。2. 针对病因和诱因的治疗:(1) 病因治疗:积极治疗和控制基础心血管病变,针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瓣膜病、先心病等
5、病因治疗,治疗前后负荷增加或心肌病变等病因引起的心力衰竭。(2) 诱因治疗:消除心衰的诱因,如抗感染、抗心律失常、控制血压,改善心肌缺血等。3. 纠正心衰的药物治疗:(1) 根据病情使用吗啡。必要时解痉平喘。(2) 应用利尿剂消除体循环和/或肺循环淤血症状和/或体征。常规利尿剂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静脉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常规利尿剂治疗效果不佳、有低钠血症或有肾功能损害倾向患者,可考虑应用或合用托伐普坦。(3) 血管扩张剂的应用:用于急性心衰早期阶段,根据血压水平决定。(4) 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或充分药物治疗仍有严重心衰症状患者可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洋地黄制剂的应用:无禁忌证、必要时可使用。(
6、5) 严重血压降低状态,可使用血管活性药物。(6) 拮抗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改善预后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0受体阻滞剂;必要时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无禁忌症、患者耐受情况下使用。(7) 其他心肌营养及能量药物。4. 心衰的非药物治疗:必要时可给予无创/有创辅助呼吸、血液滤过或超滤、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等循环支持。根据患者适应症决定是否植入ICD或CRT/CRTD等器械治疗。5. 其他伴随疾病和合并症的治疗,如心律失常、肾病、呼吸系统疾病、贫血、睡眠呼吸障碍、甲状腺疾病等。6. 辨证选择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 气虚血瘀证:补益心肺、活血化瘀。(2) 气
7、阴两虚血瘀证:益气养阴,活血化瘀。(3) 阳气亏虚血瘀证:温阳益气,活血化瘀。(4) 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7. 中医菲药物治疗。(七) 出院标准。1. 症状缓解,无典型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2. 生命体征稳定。3. 胸片显示肺水肿、肺淤血征象明显改善或正常。4. 恶性心律失常得以控制。5. 停用静脉用药。6. 原发病得到有效控制。(八) 变异及原因分析。1. 病因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确定者。2. 病情危重,需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3. 合并严重肝功能不全,或严重肾功能不全需血液超滤或血液透析。4. 合并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需行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5. 合并严重感染不易控制者。6. 等待外科手术。7. 右心衰竭为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