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树德中学高 2022 级高三上学期 11 月半期测试历史试题A农业商品化生产受到重视B小农经济呈现繁荣景象C农牧民族交融的时代态势D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命题人:张艳梅 审题人:张雷、赵枝刚、牟洪兵第 I 卷(选择题)5唐开元年间,关中农业的收成非常好。于是,开元二十五年(737)敕曰:“宜令户部郎中郑防,殿中侍御史郑章,于京畿据时价外,每斗加三两钱,和籴粟三四百万石,所在贮掌。江淮漕运,固甚烦劳,务在安人,宜令休息。其江淮间今年所运租停。”据此可知,唐朝一、单选题(每题 3 分,共 16 题,48 分)距今约 8000 年的辽河流域兴隆洼遗址房屋排列整齐,同时期黄河流域裴李岗遗址墓葬秩序井然
2、1A漕运贸易退出历史舞台B政府对物资流通进行理性干预距今五六千年的良渚古城,城垣宽而低矮,主要功能应是防水而非军事防御。青铜在亚欧草原主要用于制造武器和工具,在中国则主要铸造礼器。以上考古成果实证中华文明在起源阶段C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显现D官民交易具有强制和掠夺色彩6描绘北宋都城的水陆交通及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图中,缺乏两种市井常见动物马和羊,画面上,开封的大车都用黄牛或水牛拖拉。对这一信息解读合理的是,宋代A崇尚秩序与稳定B避免冲突与战争C追求集权与礼制D从事游牧与渔猎A交通工具的落后导致马匹供不应求B政府严格执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边患使政府加强对战备物资的控制2夏以后,随着朝代兴亡,九鼎先后
3、为商和周所得。战国时,东周灭亡,九鼎不知去向。有传言九C文人阶层对市井生活缺乏基本常识鼎落于彭城(今徐州)泗水,秦始皇东巡琅琊时,动用大量人力寻找打捞,但未果(见下图)。对上述史实评论正确的是7明清阅读海图长卷遵循自右而左的顺序。明朝海图方位“以海为上”,沿海编排依次为广东、福建、浙江、直隶(江苏)、山东、辽阳(辽东);而清中期以后,海图方位“以陆为上”,沿海编排依次为盛京(辽东)、直隶、山东、江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据此可知A明朝仍遵循天朝上国的传统B清朝海防严峻局势得以缓解C制图理念背后彰显时局变迁D清朝海图绘制呈现转型特征8针对“功利之毒沦泱于人之心髓”的社会现实,王阳明提出“致
4、良知”思想。他认为,“良知”是圣人贤人和愚夫愚妇所共有的判断善恶的能力,只要人们的“良知”能够“发用流行”,就没有任何事物能阻碍人们弃恶从善。这种思想旨在A继承朱熹格物致知的理论B批判社会追求功利的风气C倡导人应具有自我约束力D宣扬一定的民主平等精神9军机处是清朝重要的中枢机构,对其职能有不同的表述(见如表)。对表认识最准确的是表述出处与作者承旨诸大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汉代画像石上的泗水捞鼎檐曝杂记(成书于乾隆年间)赵翼A秦打算通过九鼎为统一做舆论准备 B秦始皇巡游天下造成了沉重的赋役C统治者重视政治传统的延续和继承D画像石确证了九鼎记载的真实可信军机大臣除有面
5、奉谕旨,书成文字,并予3汉代在开辟与西域的商路后,派遣宗室公主与丝绸之路上的大国君主和亲日益受到重视;此外还转发的职责外,还可以和皇帝面议政事,有参 雍正传(出版于 1985 年)冯尔康议的职责和权力组织学者围绕西域风土人情等著书立说,这些举措提升了汉朝在丝绸之路上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最终促使汉王朝成为西域诸国朝贺纳贡的“天朝”。这表明汉代乾隆年间,军机处成为辅助皇帝批答奏折 清代军机处职权的来源及其演变(出A丝绸之路与拓展外交空间相契合B边疆治理仰赖于经济发展的专门机构,军机处得以全面参与清廷政务版于 2018 年)宋希斌C华夏认同观念萌发促成国家统一D各民族间实现和谐与平等4下面是北魏齐民要
6、术中的关于羊、牛等与谷物的部分记载。这些记载折射出当时A时人记载更加客观真实B史学研究推动历史认识的深化C三则史料可以相互印证D缺乏考古依据的结论皆不可信“三四月中,种大豆一顷,杂谷并草留之,不须锄治。八九月中,养羊篇早稻篇10据统计,1858 年,浙江人口约 3127 万,但至 1865 年,浙江人口减至 1497 万,“昔时温饱之家,刈作青芰。凡秋刘草,非直为羊然,大凡悉皆倍胜”大半成为饿殍”,号称“天堂”的杭州,居民由 80 余万减至数万。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其土黑坚强之地,种未生前遇旱者,欲得令牛羊及人履践之;A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B洋务运动的失败湿,则不用一迹入地。稻既生,犹欲
7、令人践拢背。践者茂而多实也”C列强持续侵扰沿海地区D国内局势的动荡第 1 页 共 3 页 1119 世纪 60、70 年代,总理衙门“分别办理在案”的国际活动如下表,上述材料说明当时16下图为学者焦震衡专著拉丁美洲地名考察的目录(部分)。这主要体现了拉丁美洲五印第安语和西班牙语结合而成的一从美洲、拉丁美洲、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岛名称说起二拉美国家的国民、国都名、州(省)名及其首府名时间名称清政府的应对地名1867 年法国巴黎博览会总理衙门“行知三口及上海各通商大臣,并札行总税务司转饬各商遵照”, 政府并未派员六源于葡萄牙语的地名七源于英语的地名来源三源于印第安语的地名四源于西班牙语的地名八源于法语
8、的地名11873 年876 年奥地利维也纳博览会美国费城世博会清政府指示海关派员负责从各通商口岸收集采购商品前往参展九源于外国地名的地名A多元融合的传统文化B别具特色的人文景观清政府指示粤海关税务司赫政等人“就便派为在美国公会处所照料一切”, 并“将如许陈设之件送与议会作为施济之用”。C开放包容的宗教信仰D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共 4 道小题,52 分)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 分)A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清政府不断调适与国际社会的关系C清廷通过世博会拓宽中外贸易渠道 D外交活动有助于提升中国国家形象2欧洲“绘画之父”乔托的画作虽然大
9、多以宗教为题材,但克服了中世纪生硬呆板的画风,注重对1人物个性进行细致入微的刻画;达芬奇则将科学法则融入绘画要素,使现实主义绘画技巧臻于完善,人物的心理和性格被刻画得细微传神。这体现出A世俗文化取代了宗教文化B科学助推人文内涵深层发掘C经济发展为思想解放奠基D绘画题材技法发生根本变革13在 16 世纪之前的欧洲,胡椒是等同于黄金或白银的稀有之物,常被用作借贷和纳税的媒介,也被人们认为是神药。在 1627 年荷兰画家彼得卡兹创作的静物画中,将胡椒面与盐、牡蛎、橄榄等食物共同呈现在画面中。此时,画中的胡椒粉随意地与食盐一起撒在盘面上,已由“神药”回归调料本位。这一变化反映了A民众消费观念发生变革B
10、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C商业革命冲击传统市场D全球物种的广泛交流1419 世纪下半叶,起源自大学的足球变成了一项和拳击一样的平民运动。足球之于英国工人就好比赛艇、板球和高尔夫之于上流社会。1863 年英国足球进入职业化;8 年后,争夺总冠军的俱乐部增加到了 15 支。1901 年,11.1 万人观看了英格兰足总杯决赛。材料反映了英国临清卫设置大事记至元二十七年(1290),即会通河开通第二年,“改利津海道运粮万户府为临清御河运粮上万户府”。A文艺事业的迅猛发展B工业化的深入发展皇庆元年(1312),枢密院议“各处都府并总管高丽、女直、汉军万户府及临清万户府,秩三品”,C社会贫富差距逐渐缩小D体育运
11、动的多样化专门规定了临清万户府总管的品级为正三品。15巴黎公社成立后,街头随处可见笑逐颜开的人们。男女老少载歌载舞,革命歌曲响彻街头,大家洪武六年(1373)十一月,明廷“命置仓于临清以贮转运粮储,仍以军士三千守之”。正统十一年(1446)二月,“宜易临清千户所为守御千户所,除吏目一人,以便会鞫”。正统十四年(1449)十一月,明廷命“徙山东济宁左卫于临清,改为临清卫,以临清守御千户所”。都热情地互相打着招呼:“你好啊,公民!”过去皇室成员生活的宫殿向公众开放,门票钱被用来护理伤员。据此可知,巴黎公社A践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B表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已成熟摘编自胡雪艳等明代临清卫与运河漕运C呈现出人
12、民主权的特征D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临清卫设置的背景。(5 分)2)根据材料,判断临清卫应位于图中的(从中选填一个序号),并说明理由。(5 分)第 2 页 共 3 页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 分)(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评述明清时期基层治理的变化?(8 分)孔庙的历史沿革材料二 近代以来,西方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基层治理的管理。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镇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镇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
13、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英国在 1835 年颁布市政法案,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法案规定自治市政府和议会都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地方征税所得也由自治市自主开支,但必须接受选民监督。公元前 478 年,鲁哀公将孔子三间旧居改作庙堂,这是中国第一座曲阜孔庙,当时是集“家庙”与祭孔合一的建筑。产生初建汉初,汉高祖亲临曲阜孔庙祭孔,首开帝王祭孔先河;东汉汉桓帝任命由国家管理孔庙的行政长官,使孔庙成为“国庙”。唐初,唐高祖下诏国学立孔庙,“四时致祭”,显示出“庙学合一”的功能;贞观年间唐太宗下诏:“天下学皆各立周、孔庙。”自此孔庙遍及全国。我国现存孔庙中始建于宋的占 70%,如苏州的文庙、南京的夫子
14、庙等。据侯晓光村民自治研究整理发展鼎盛(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与中国基层治理相比,指出近代西方基层治理制度发展趋势的不同,并简要分析其原因。(8 分)明太祖下诏全国的孔庙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至清初孔庙成为享有皇家宫殿形制的建筑。清末,全国的府、州、县设立的孔庙数量达 1560 多处。日本江户时代,各地建立了很多孔子庙,至今还保留了 30 多座仿中国式样的孔庙;按照中国的庙学模式,朝鲜普遍兴建了孔庙,历史上,朝鲜曾有 362 座孔庙。2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材料一 1861 年 3 月 2 日,容揆出生于广州府新会县。1872 年,容揆进入位于上海的预科学校,随后入选第
15、二批留美幼童名单,于 1873 年抵达美国。1880 年,因与吴嘉善(吴嘉善于 1876 年开始在美管理留美幼童,思想比较保守)的理念等产生冲突,遭到关押并被遣返,但之后容揆在培根牧师帮助下回到美国,考入耶鲁大学,学习期间他剪去发辫。18841896 年,容揆逐步从学校走向美国社会。这一时期他经历了学生、公使馆翻译人员、纽约中华会馆经理、自由撰稿人、报社创始人和中国基督教俱乐部经理等多重身份,为中美文化的相互理解做出了贡献,在美国排华盛行的环境中坚持传播中国文化,并尽力帮助当地华人社群,对于侨务工作和留学生教育事业上颇有贡献。材料二 1871 年,在容闳(第一位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
16、的建议下,曾国藩、李鸿章经商讨后向清朝建议:自次年起,分四次向美国派遣幼童在美国学校学习,以图学成后有裨国家自强,同时规定,学习期限为 15 年。留美幼童成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过程中的重要群体。(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孔庙的变迁”,自拟论题,并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晰,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10 分)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分)材料一 从岳麓书院收藏的秦简尉卒律(内容多为秦统一前后的律令)的规定来看,秦在里吏任用上有意避开地方豪强,推行里吏与帅豪(地方的社会领袖)分离、行政权与社会性权威分离的新政策。商君书有去强说民弱民三篇,文句相关,主旨相近,都是讲治国为
17、君要干预和削弱民间社会共同体内部的自治秩序,使之无力抗拒国家统治,从而为国所用。就制度设计而言,秦的立法者为了控制基层社会,希望在官僚行政系统之下塑造出一个驯服的里吏层级,他们的权力完全来自上级,因而绝对服从,为上级监管邑里,控制民众.明清时期,为了更好地处理乡里纠纷,地方的士绅们会共同研商,制定处理民事纠纷的乡规乡约,送呈给县衙并取得地方官的承认,以此让乡民共同遵守。同时,由于地方官希望政简刑清,不愿花费太多的功夫在处理诉讼案件上,也会常常将诉讼的双方送回乡里,让他们找人仲裁。下表是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明朝徽州地区部分乡村纠纷处理方式史料出处据(驻美公使)陈兰彬奏折称:“惟上年
18、十一月,恭亲王奕:奏请撤回留美学吴嘉善特来华盛顿,面称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 生肄业学生折(1881 年)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饬,亦觉防范难周,极应将局裁撤。”(时任耶鲁大学校长朴德 1881 年手笔)总理衙门鉴:“贵国派遣之青年学生,自抵美以来,人人能善用其光阴,以研究学术。以故于各种科学之进步,成绩极佳。论其道德,尤无一人不优美高尚。其礼貌之周至,持躬之谦抑,尤为外人所乐道。”容闳:西学东渐记“户婚田土无需向地方提诉便在乡村解决的纠纷向地方官提诉的诉讼钱债”等事经各种调停和仲裁解决的事 经谈判解决的事 地调停和解的诉 地方官裁定解决的诉讼5 例官府
19、解决的纠纷 5 例摘编自陈侃理秦汉里吏与基层统治、崔晶基层社会治理的构建基于明清时期国家法与习惯法互动的视角当事人之间提诉后在当在法庭上经上述材料据许兆捷留美幼童的多重面向:以容揆为例的分析改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史料价值?(4 分)例例讼38 例5 例27 例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幼童赴美留学的时代背景,归纳表中奕等人和朴德对民间调停解决的纠纷 70 例留美幼童态度的差异及其原因?(12 分)第 3 页 共 3 页 - 树德中学高 2022 级高三上学期 11 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6.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
20、据本题时间1.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距今 8000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马和羊是重要的战备物资,马匹是必不可少的征战和交通工具,羊皮则用于制作军服、营帐,北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对峙,使宋朝不得不加紧对战略物资的控制,因此“清明上河图中缺乏马和羊”“开封的大车都用黄牛或水牛拖拉”,D 项正确;据材料“开封的大车都用黄牛或水牛拖拉”可见日常交通不用马匹,可见 A 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A 项;宋代抑商政策出现了一定的松动,排除 B 项;文人阶层对市井生活有基本常识,C 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C 项。故选 D 项。
21、年前后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辽河流域兴隆洼文化的聚落内部房屋“排列整齐”,黄河流域裴李岗文化等的墓地内部墓葬“秩序井然”,良渚古城的主要功能是防水而非军事防御,青铜在中国主要是铸造礼器,由此可见,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崇尚秩序与稳定的生活,A 项正确;“避免冲突与战争”的说法与题意无关,排除 B 项;材料无法得出追求集权的特征,排除 C 项;材料未涉及游牧与渔猎的生活状况,与题意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A 项。2.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7.C【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清时期。根据材料及
22、所学可知,明代沿海全图大都采用“海上陆下”的绘法,体现了明人的“内夏外夷”的观念,自广东至辽东,海岸被绘为一字型长线,重视东南海疆主要缘于倭患及海外贸易影响;而明清易代后,清政府将“夷夏之防”转变为“满汉一家、中外一体”的民族观,同时由于东南海疆平定、强化清朝发祥地盛京在文化礼仪方面的地位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清代海图绘制方法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系列的“海下陆上”的海图,C 项正确;明清时期都遵循天朝上国的传统,与题意无关,排除 A 项;清朝中后期,海防局势面临的威胁日益严峻,排除 B 项;清代海图方位“以陆为上”,并不能体现出社会转型的特征,排除 D 项。故选 C 项。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
23、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大禹所铸的九鼎成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此后历代都将找寻九鼎视为重要的事情,反映了统治者重视政治传统的延续和继承,C 项正确;材料强调统治者重视政治传统的延续和继承,未体现秦打算通过九鼎为统一做舆论准备,排除 A 项;材料强调统治者重视政治传统的延续和继承,未涉及秦始皇巡游天下的影响,排除 B 项;D 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 D 项。故选 C 项。3.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这些举措提升了汉朝在丝绸之路上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最终促使汉王朝成为西域诸国朝贺纳贡的天朝。”和
24、所学知识可知,汉代注重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建立和平关系,通过和亲、著书立说等方式在这条古道上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全方位的往来,极大地促进了与沿线各国的密切联系,这与汉武帝扩大外交空间的意愿高度契合,A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丝绸之路的对外交往,而非边疆治理和民族交往,排除 B 项和 D 项;丝绸之路开辟时,汉代已经是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且华夏认同观念早在先秦时便已产生,排除 C 项。故选 A 项。8.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王阳明针对社会上推崇功利的现实,提出“致良知”思想,认为良知人人具
25、有,应发挥其作用,弃恶从善,可见其倡导人应具有自我约束力,C 项正确;心学与朱熹的格物致知不同,后者讲研究事物规律并掌握它,排除 A 项;B 项夸大了王阳明理论的社会影响,当时商品经济发达,重利思想盛行,其“致良知”思想不足以纠正社会风气,排除 B 项;民主思想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 D 项。故选 C 项。4.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三四月中,种大豆一顷非直为羊然,大凡悉皆倍胜”可知,农业生产完成后不必除草,等到秋天时再割草,能成为羊的重要饲料,这表明畜牧业要想有更高的发展,需要农业的
26、支持与配合。材料“其土黑坚强之地,种未生前遇旱者践者茂而多实也”反映出春季翻土时,牛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齐民要术中的这些记载,反映出北魏时期农业与畜牧业相互融合、相辅相成,以求达到以农供牧、以牧养农的效果,对游牧与农耕生产方式互补性有了深刻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鲜卑作为游牧民族,经济结构主要以游牧为主,但随着鲜卑民族不断南下进入中原地区并建立王朝,其经济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传统粗放的游牧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C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民族交融的情况,未体现出这些农、牧生产所得进入市场流通,排除 A 项;由于政治局势动荡不安,魏晋南北朝小农经济不断遭到破坏而萎缩,排除 B 项;材料只体现出农业与
27、游牧生产方式相互影响,无法体现区域开发,排除 D 项。故选 C 项。9.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代(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军机处职能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入,这说明史学研究推动历史认识的深化,B 项正确;时人的记载不一定更加客观真实,排除 A 项;三则史料可以相互印证并不是材料要反映的主旨所在,排除 C 项;缺乏考古依据的结论皆不可信说法绝对化,排除 D 项。故选 B 项。10.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8581865 年,浙江人口大量下降,人民生活贫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1864
28、 年的太平天国运动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损失,江浙地区的生产力受到巨大的破坏,故D 项正确;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不是这期间浙江人口急剧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 A 项;洋务运动是 19 世纪 6090 年代进行的,排除 B 项;18561860 年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但第二次鸦片战争并没有造成江浙地区的人口锐减,排除 C 项。5.B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11.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材料“行知三口及上海各通商大臣,并札行总税务司转饬各商遵照”
29、清政府指示海关派员负责从各通商口岸收集采购商品前往参展”“就便派为在美国公会处所照料一切”体现的是伴随着中国同国际社会交往的加深,清政府也在不断调整同国际社会的关系,B 项正确;材料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无关,排除 A 项;材料仅体现的是同国际社会关系的调整,非通过世博会拓宽中外贸易渠道,排除 C 项;海关行为不属于外交活动,排除 D 项。故选 B 项。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中国)。由材料“开元二十五年其江淮间今年所运租停”可知,由于关中地区农业收成好,所以政府决定根据京城市场粮食的价格,就地购买粮食物资进行储存,不再利用漕运把江南物资转运过来,具有理性色彩,体现了政府对物资流通的理性干预,B
30、项正确;A 选项漕运退出历史舞台不符合史实,元明清时期漕运依旧发挥了重要作用,排除 A 项;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安史之乱之后(763 年),与材料的时间背景不符合,排除 C 项;官民交易的强制和掠夺色彩与材料中的据时价,加钱购买相违背,排除 D 项。故选 B 项。12.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1 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本题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为切入点,考查人文主义思想的深入发展。结合乔托和达芬奇的绘画技巧及其成就,可知这些进步得益于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B 项正确;虽然绘画题材发生变化,但宗教文化
31、依然存在,排除 A 项;C 项说法正确,但题干并未体现,排除 C 项;D 项中的“根本”不符合史实,排除 D 项。故选 B 项。这缘于自西汉中期后,孔子倡导的儒学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国家推广实施儒学教育;唐宋时期以儒家经典为主要考试内容的科举取士,孔庙成为传播儒学的圣地;“庙学合一”的官方儒家学校,是培养文化人才、官员的摇篮。(4 分)总之,孔庙地位提升折射了汉朝独尊儒术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孔庙功能的变化反映了唐宋科举制的发展等时代变化。(1 分)13.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16 世纪
32、之前的欧洲,胡椒是等同于黄金或白银的稀有之物己由神药回归调料本位”并结合所学可知,胡椒价值地位的下降缘于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由地中海逐渐转移至大西洋沿岸,大量亚洲香料由海上直接输入欧洲,从而导致欧洲香料价格大幅下降,成为大众化的消费品,回归调料本身,C 项正确;胡椒回归调料本位并不是民众的消费观念变化导致的,而是归功于新航路开辟,排除 A 项;1718 世纪,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排除 B 项;胡椒价值的变化缘于新航路开辟商业革命的开展,与物种交流无关,排除 D 项。故选 C 项。(如学生从孔庙的建筑规格、形制不断提高,孔庙的地域分布等角度展展开阐释也可给分)19.(1)评述:明清时
33、期基层治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治理主体由以政府为主到政府与民间共同治理;治理人员由避开地方豪强到借助地方有名望的士绅;治理依据由依据法律到同时借助乡规乡约。(任答两点 2 分)这些变化源于明清时期,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疆域版图的奠定,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社会经济的新发展)士绅力量的壮大;政府重视发挥教化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儒家伦理向基层渗透;(4 分)明清的这些变化强化了基层治理,整合民建力量,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2 分)14.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根据材料内容可知,19 世纪下
34、半叶已经是工业革命时期,此时足球在英国平民之间广泛传播,说明英国的平民有了更多的娱乐生活,这是工业化深入发展,影响和改变平民生活的表现,B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体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是文艺事业的发展,排除 A 项;仅根据足球的传播无法说明社会贫富差距逐渐缩小,排除 C 项;材料仅反映了足球事业的发展,无法体现多样化,排除 D 项。故选 B 项。(2)趋势:基层治理向规范化、法治化、民主化方向发展。(2 分)原因: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在继承地方自治传统的基础上,加强对基层治理的管理;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工业革命的开展,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民主
35、思想的不断传播;(6 分)。20.(1)容揆的经历可以用于研究清政府幼童赴美留学计划的兴起与夭折;可以用于研究近代中美教育交流;侧面印证了洋务运动推动教育的近代化历程以及冲击旧思想的作用,映射了中国近代社会的曲折发展;(任达 2 点 4 分)15.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采取多种举措激发民众革命激情,且过去皇室成员生活的宫殿向公众开放,门票钱被用来护理伤员,这彰显了无产阶级政权属性,呈现出人民掌权的特征,C 项正确;巴黎公社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排除 A 项;当时法国
36、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条件并不成熟,排除 B 项;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排除 D 项。故选 C 项。(2)背景:国际:美国结束内战,实现统一;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时代,国力强盛。(2 分)国内:当时清政府深处内忧外患,以李鸿章、曾国藩为首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标,开展洋务运动,创办军用企业、编练新式海军,需要各类新型人才;而传统儒学教育无法培养,故清政府选派幼童,赴美留美。(2 点 4 分)16.D【详解】根据“五印第安语和西班牙语结合而成的地名;六源于葡萄牙语的地名;七源于英差异:奕等人批评,耶鲁大学校长赞扬。(2 分)语的地名;八源于法语的地名;九源于外国地名”等内
37、容可得出拉丁美洲地名考察的目录反映出拉丁美洲的被殖民过往,D 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多元融合,排除 A 项;人文景观、宗教信仰都没有体现,排除 BC 项。故选 D 项。差异原因:奕等人站在封建统治者的立场上,从维护封建制度的视角批评留美学生沾染恶习,抛弃了儒家传统;而耶鲁大学校长则站在美国的立场,从学生的个体发展去赞扬学生成绩优秀、品德高尚,谦恭守礼。(4 分)17.(1)背景:地理位置优越,南北运河交汇之地;漕运发达,需要维护粮食安全;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蒙古威胁明朝内陆边疆,运河的军事战略地位不断提高;元代的临清万户府为明代临清卫的建立奠定了基础。(5 分)(2)。(1 分)理由:会通河开通后,临清御河运粮上万户府设立,据此可知临清与会通河的开通密切关联;根据材料“徙山东济宁左卫于临清”,可知临清位于图中的济南附近;(4 分)18.示例:论题:孔庙沿革与时代变迁(1 分)解读:春秋时期到汉朝,孔庙由“家庙”演变成“国庙”,这是因为汉武帝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学在政治上取得“正统”地位;而孔子“仁”和“礼”的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准则;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4 分)唐宋时期,孔庙的功能增多,由祭祀功能演变成祭祀和儒学教育相结合,具有庙学一体的特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