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合肥一中、六中、一六八中2020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人教版).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61761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一中、六中、一六八中2020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合肥一中、六中、一六八中2020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肥一中、六中、一六八中学10-11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出题人 王青 客观题部分〔22分〕 〔注:选择题答案请填写在指定的位置〕 一、基础知识〔14分〕 1.以下选项中错误最少的一项是:〔 〕〔2分〕 A.蹩〔bié〕进 临邛〔gōng〕 变徵〔huī〕 声嘶力竭〔jié〕 B.夙〔shù〕愿 庇〔bì〕护 绣闼〔tà〕 汗涔涔〔céng〕 C.礼上往来 蟊贼 精兵减政 无精打彩 黄梁一梦 D.嬉笑怒骂 寒蜩 明察秋毫 开源截流 首屈一指 2.依次填入以下各句中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2分〕 ①我不是不欢迎你们,实在是家里太脏、太乱,不敢让你们 寒舍。 ②有些人利用税制改革的机会,有意把水搅浑,乘机哄抬物价, 暴利。 ③这家医院医生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许多重病、疑难病患者都愿意到这里 。 ④常言道:“ 〞一个人再聪慧能干,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也终将一事无成。 A.光临 牟取 就诊 孤掌难鸣 B.光顾 牟取 应诊 孤掌难鸣 C.光临 谋取 就诊 一个巴掌拍不响 D.光顾 谋取 应诊 一个巴掌拍不响 3.以下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一幢十三层的在建商品房竟然齐根倒下,这令从事建筑制定多年的老专家也叹为观止。 B李娜是中国以个人身份参加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始作俑者,她希望自己的行动能够为中国网球的发展带来一些改变。 C入夜,月色溶溶,水天寥廓,我们或坐在树下谈笑自假设,或坐在船上扣舷而歌,或立于小石桥上对月凝思。 D.美军此次清剿,不仅准确击毙了拉登这个让他们最头疼的恐惧分子,而且牵制了巴基斯坦境内的部分塔利班武装,可谓一箭双雕。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遗传多样性的消失,会导致整个群体走向灭绝,一个群体要避免近亲繁殖,能够长期健康地繁衍下去,至少需要大约几百头左右的个体。 B.电子机票的普及改变了以往必需面对面的购票方式,没有了时间、空间、地域的限制,这必将给代理人市场乃至航空销售市场格局带来庞大变化。 C.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将同学的综合素养是否得到提升作为衡量学校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准,以往各个学校重分数、轻素养的观念开始得以改变。 D.芽菜多属速生蔬菜,本身又具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种植前景看好。 5.选出以下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在结构上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音乐方面,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剧本由唱、 科、白三部分构成。 B.宋词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词的代表人物,柳永是历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因而风行天下,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体例为:书、表、本纪、世家、列传。《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的体例为书、志、本纪、列传。 D.“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6.以下句子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A.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B.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C.大王来何操?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7.把以下几个句子组成上下衔接,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 ①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 ②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③故有“秋老虎〞之说。 ④“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⑤被称为“多事之秋〞。 ⑥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摄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⑦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 A.②①③④⑤⑦⑥ B.①③⑤④②⑦⑥ C.②③①④⑤⑥⑦ D.②⑤④①③⑦⑥ 二、阅读以下文言文,然后完成所给问题〔8分〕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严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假设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 初,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①,兼复附以妖言。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乃上疏。 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图纬:指图谶和纬书,都是一些符命占验类的书。 8.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致思:用尽心思 B.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C.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D.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 图身:图谋进取 9.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因入京师,观太学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B.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10.以下语句中,属于表现张衡的“科学才干〞的一组是:〔 〕〔2分〕 ①遂通五经,贯六艺②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③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④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⑤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⑥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⑦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A. ①②⑦ B.③④⑤ C.③⑤⑥ D.②④⑦ 11.以下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张衡才高于世,善于属文,后因为文学才干出众,被征召到朝廷做官。 B.张衡不慕权贵,总是得不到升迁,在离开太史令职位五年后,就回到了原籍。 C.候风地动仪全部用精铜制成,半径为八尺,盖子中部隆起,像个大酒樽。 D.在任河间相期间,张衡从严执法,政治清明,可三年后就自己请求辞职回乡。 〔选择题答案请填写在这里〕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主观题部分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3分〕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2分〕 〔3〕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乃上疏。〔3分〕 三、诗句默写题〔从8题中任选6题,每题必需完成两空,共6分〕 13. 〔1〕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 〔5〕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帘卷西风, 。 〔6〕 ,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7〕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 。 〔8〕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四、诗歌鉴赏题 阅读以下诗句,然后回答问题。〔8分〕 北塘避暑 韩琦〔宋〕①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过百日闲。 水鸟得鱼长自足,岭云含雨只空还。 酒阑何物醒魂梦?万柄莲香一枕山。 ①韩琦是北宋名相,他为官廉洁正直,生活俭朴,不尚奢华,尤重坚持晚节 14.“暑〞与“清风〞具有双关含义,试加以分析。〔4分〕 15.分析颈联的表现手法。〔4分〕 五、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18分〕 黄山听雨 熊召政 下午,车轮掠过千枝万枝秋色,每一枝上都悬着黄山的雨云。仿佛只要按一下喇叭,雨点就会噼噼叭叭掉下来。比之山下,黄山要秋得早一些。又因触目皆是石破天惊的境界,黄山的秋雨,就分外像千年的老蛇那样冷峻。 这个季节,游山的人很多。客店已满,我们一行三人只好投宿到眉毛峰下的一户农家。那是丛林中一栋简陋的小楼。我们还没有走进小楼。大雨就滂沱而至。游山的兴致,被它淋成一壶欲热还凉的花雕。 雨下着,树枝变成了雨箭,很古风地飘荡着;雨下着,岚雾搓成的雨绳,很悠久地恍惚。雨中孵出的暮霭,像我的肺叶一张一合。黄山七十二峰,七十二座美丽得叫人想哭的自然博物馆,在今晚,已不能让我参观它隐秘又恢宏的构筑了。 黄山最好看的,是松、石、云,如今松在雨中,石在云中,云在暮中。层层叠叠的黄昏,封锁了所有的山道。 那么,今夜,我在黄山就只能听雨了。 今年夏天,我已游过庐山,九华山。我想,来到黄山,游兴一定能推到极致。谁知天半朱霞已成妄想。顺着雨绳,我怎能攀摘黄山的翠微?那时我曾有好一阵子生气呢。在这个浅薄的年头,不说那些高官巨贾,政客名伶,就连那些星相邪卜,趋炎附势之流到处都有青眼相迎。难道黄山也生了一双势利眼,只肯用连山寒雨,来搪塞一个落拓的诗人? 很快,我明白到,这么想是错的。 正因为我的落拓,我的在庐山三叠泉洗过的耳,在九华山的归城寺里被梵钟撞得更为纯洁的襟抱,黄山才迎我以雨。 人之上升的历史中,雨是永远的动力。而诗人之于雨,并不仅仅是生物的适应。至今我尚能感到,落在唐诗宋词中的雨,是何其地撩人情怀。“巴山夜雨涨秋池〞的李商隐,深沉彻骨;“寒雨连江夜入吴〞的王昌龄,冷峻有加。“一蓑烟雨任平生〞,活脱脱的苏东坡情性;“细雨骑驴过剑门〞,书剑飘零的陆放翁自况。大凡血气十足的诗人,没有几个不落拓的,唯其落拓,才干让生命在雨中开放出超凡拔俗的花朵来。 所以说,今夜的黄山雨,是为我下的。 为了好好儿度过这个雨夜,我询问小楼的主人有没有酒。他翻箱倒柜找出半瓶大曲。三人共享,少是少了点儿,但总比没有强。 雪中饮酒是为了驱寒,雨中饮酒是为了驱散寂寞。而今夜我并不寂寞,窗外的每一枝松,每一尊石,都是等了我千年的酒友。 雨是越下越浓了。 夜太深,我见不到楼下的谷中桃花溪崩冰喷雪的流姿,更看不到楼后的山上百丈泉瘦蛟腾舞的威仪。但是,我有满耳敲金戛玉的声音,这些涵养灵气的乡音,把万物融为一体,使我无穷遐思的辐射频带,瞬间穿透了永恒。 我端起杯来,一口饮尽黄山的七十二峰雨声。并细细品味:哪是鳌鱼峰的粗犷,哪是莲花峰的婀娜,哪是仙人峰的飘逸,哪是耕云峰的深洁。 五光十色的黄山雨声啊,醉了我的十丈青肠。 一杯复一杯,小饮着酒而豪饮着雨。今夜里,黄山给了我锦绣之胸,青灯外满掌的黑暗,也被我拍成比轩辕帝还要古老的浩然。 酒尽了,兴犹未尽。主人又煮了一壶非常新鲜的雨季送来。用它来泡黄山云雾茶,一杯芬芳的江南便在我眼前袅袅升起。啜饮它,佐以泉鸣飞瀑。我携之既久的孤独,顿时被暖成挂在历史树上的一枚果实。虽然它是酸的,毕竟那么浑圆。 酒也酒过,茶也茶过,雨声愈不见稍歇。同行的朋友说:这时候如果雨声停了,出一轮明月多好,我则希望这雨永远落下去。获瞻霁月固然是清丽的享受,但得到雨声滋养,我的精神领域中,更能长出一片比黄山还要峭拔的风光。 16.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理出作者关于黄山之雨的情感变化过程。〔3分〕 17.文章第三段文字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18.理解以下句子的含义〔6分〕 〔1〕唯其落拓,才干让生命在雨中开放出超凡拔俗的花朵来。 〔2〕得到雨声滋养,我的精神领域中,更能长出一片比黄山还要峭拔的风光。 19.同行的朋友希望雨停,我则希望雨永远落下去,如果是你,会有怎样的希望呢?试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谈谈对人生风雨的态度。〔5分〕 六、语言知识运用题〔8分〕 20.“给力〞是近两年流行的新词。依据它在以下标题中的意思,分别用一个词语置换〔每处不超过4个字〕。〔4分〕   〔1〕高物价时代需财政“给力〞民生〔国际在线专稿〕   〔2〕浙江医院又曝商业贿赂丑闻 惩处不给力 难绝“回扣门〞〔《中国青年报》〕 〔1〕 〔2〕 21.下面是两幅对联,请你分别补出下联或者上联。〔4分〕 〔1〕上联:黄土田间牛作画; 下联: 〔2〕上联: ; 下联:书山万仞志能攀。 七、作文〔30分〕 22.题目:告辞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 参照答案 客观题部分 一、基础知识 1. D 〔A邛—qióng徵—zhǐ B夙—sù涔—cén C上—尚 彩—采 梁—粱 D截—节〕 2.A〔“光临〞,称宾客来到;“光顾〞,一般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牟取〞,以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含贬义;“谋取〞,中性词,想办法获取。就诊:指就医,病人到医生那里请他诊治疾病,不能带宾语;应诊:接受病人,给予治疗。孤掌难鸣:比喻力量单薄,难以成事;一个巴掌拍不响:是指矛盾冲突的双方都有责任。〕 3.D 〔一箭双雕:一箭射中两只雕,比喻一举两得。A.感情色彩不当。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B.始作俑者原意为第一个做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者。以后常用做“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尚的创始人。 C指在不平常的状况下,有说有笑,同平常一样。自假设:跟平常一样。比喻遇事镇定。语境不恰当〕 4.D(A大约与左右重复B并列不当 空间、地域不能并列C;两面对一面) 5.C、D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6.D定语后置句 7.A 〔②是一个总起句,应放在开头,①③④⑤是从“秋老虎〞和“多事之秋〞两个方面说明“阳消阴长〞的秋天气候特点的,⑥⑦两句是针对这些特点提醒人们要注意秋季养生,所以⑥⑦应放在最后。⑥⑦两句具有因果关系,⑦在前,⑥在后。在①③④⑤句中,“立秋至处暑〞、“白露〞等表示时间关系的词语提示我们,①③在前,④⑤在后。①③句具有因果关系,所以①在前,③在后;④⑤句也具有因果关系,所以④在前,⑤在后。因此,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②①③④⑤⑦⑥。〕 二、阅读以下文言文,然后完成所给问题 8.D 9.C 10.B 11.D 主观题部分 12、〔1〕〔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他〕都没有就任。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 〔2〕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3〕张衡认为图谶和纬书是虚假荒谬的,不是圣人的法规,于是给皇帝上奏章 三、默写题 13、 〔1〕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4〕其势不倶生,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 〔6〕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7〕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四、诗歌鉴赏题 14.“暑〞既指夏季天气炎热,炎热酷暑,令人心烦的自然界的暑气,也指尘寰中的“暑气〞,指权势的争夺,人心叵测,世俗的险恶。 “炙手可热势绝伦〞的“暑气〞,早已令诗人退避三舍。 “清风〞既指自然界中消去暑气的清风,又说明自己正直无私,两袖清风。 15.颈联虚实并用,熔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水鸟得鱼〞“岭云含雨〞一远一近,一俯一仰,这是实写,“长自足〞“只空还〞抒发作者情感,这是虚写。作者还以象征手法阐述人生哲理。人要像水鸟那样“知足保和〞岭云那样“来去无心〞追求内在的精神品行。也是作者旷然的精神所在。 五、 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16.作者由失望、无奈逐渐转变为释怀、亲近,最后对雨的感情升华为陶醉、 不舍。 17.比喻、拟人、夸张并结合语句进行分析〔写出两点即可〕 18.〔1〕落拓是指人生的失意,但黄山的雨,能让落拓的失意转化诗意。让人的生命在失意中更活出生命的出色,活出生命的张力。〔语意接近即可〕 〔2〕黄山之雨滋养着我的精神,让我涵养灵气,养成浩然的锦绣胸怀。体会了生命中坎坷、挫折的价值。让人生有了更高的境界〔语意接近即可〕 19.略 六、语言知识运用题 20.〔1〕着力保证〔着力完善〕 〔2〕加大力度  (每点各3分) 21.〔1〕绿林梢头燕吟诗〔2〕学海无涯勤可渡 22.作文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附:译文: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到西汉故都长安及其四周地区视察、学习,接着进了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了五经、贯穿了六艺。他虽然才学高出当时一般人,却没有骄傲自大的情绪。〔他〕总是举止稳重、神态淡泊、宁静。不喜爱与一般的世俗人交往。〔汉和帝〕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他〕都没有就任。当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谁不过度奢侈的。张衡就仿照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一篇《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经过〕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擅长机械方面制造的技巧,尤其专心研究天文、气象、岁时节候的推算。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天文、历法等术数方面的学问,就派官府专车,特地召请〔张衡〕任命他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于是他研究、视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精妙透彻地掌握了测天仪器的原理,制造了浑天仪,写了《灵宪》、《算罔论》等关于历法、数学方面的论著,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张衡〕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经常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五年又恢复原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象个大酒樽。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四周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樽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仪器的人因此知道发生地震的消息。〔地震发生时〕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有一次,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里的学者都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实果真在陇西地区发生了地震,大家这才全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依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当时政治昏暗,中央权力向下转移,张衡于是给皇帝上疏陈述政事,提出关于政事的看法。…… 东汉王朝建立之初,汉光武喜爱符谶,以至后来的显宗、肃宗也就继承效法他。从汉光武复兴汉王朝之后,儒生争相学习图谶和纬书,加上还附以困惑 人的邪说。张衡认为图谶和纬书是虚假荒谬的,不是圣人的法规,于是给皇帝上奏章。…… 后来张衡升任侍中,顺帝让他进皇宫,在自己左右,对国家的政事提出看法。顺帝曾经询问张衡天下所痛恨的人。宦官们害怕张衡说自己的坏话,都给他使眼色,张衡于是没对皇帝说实话。这些阉人竖子还是担心张衡终究会成为他们的祸害,于是就群起而毁谤张衡。张衡也常合计自身安全的事,认为祸福相因,幽深微妙,难以知道。于是作《思玄赋》来抒发和寄托自己的感情志趣。…… 〔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被调出京城,担任河间王刘政的相国。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遵守法律令制度;〔河间地区〕又有很多豪门大户,和刘政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一些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同时逮捕,拘押起来,于是官民上下都很敬畏恭顺,赞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张衡治理河间政务三年后,就向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却把他调回京城,任命为尚书。〔张衡〕活到六十二岁,永和四年与世长辞。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