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某地中小学第四季度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制度(经典版).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61048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中小学第四季度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制度(经典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某地中小学第四季度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制度(经典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地中小学第四季度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制度 (经典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文件精神,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课外读物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XXXXXX 成员:图书管理人员、各班主任 二、指导思想 为了加强学校管理,净化校园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号)精神和省教育厅工作要求,进行调查问卷,摸排目前学校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及问题,依据问题,针对学生年段特点,成长需求和时代发展要求,制定符合中小学生发展的手机管理办法,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手机。 三、具体要求 (一)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 (二)控制教辅种类。坚持一科一辅的原则,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选用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学习之友》,一二年级语文、数学不征订购买教辅资料。禁止教师、家委会推荐或要求学生统一购买其它种类的教辅资料。 (三)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 学校始终坚持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1)举行校园读书节活动。每一学年的四月份是学校的悦读月,开展主题式悦读节活动,通过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习惯。 (2)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师生读书交流会,师生共读一本书,共情共读,带动学生读书的热潮。学校主张亲子共读,通过家校委员会的示范作用,带动整个校园的亲子共读,将读书辐射到每个家庭。 (四)重视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 各班要结合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一,坚持绿色上网。 (五)开展书香校园系列活动,加强日常好书推荐,保证每天有一定的阅读时间,让每个孩子在书香中成长。 (六)学校课外读物推荐工作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坚持以下原则 (1)方向性。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2)全面性。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3)适宜性。符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课外读物应使用绿色印刷,适应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需求。 (4)多样性。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 (6)适度性。中小学校和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要严格把关、控制数量。 (七)学校推荐的阅读书目,由家长自愿、自行购买,任何教师都无权干涉购买数量及途径。 (八)严格图书管理严格遵守图书室和班级图书增新剔旧和进室、进班审查制度,及时补充更新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 (九)严格管理,失职问责 全校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课外读物出现问题者,对当事人严肃问责。 三、制定制度,分工落实 (一)加大校图书馆建设力度,提升服务能级 学校根据图书馆建设相关标准,加大空间改变、资源配置和信息化环境建设力度,提升图书馆服务能级。积极参加图书馆评估活动,争创示范图书馆,提升图书馆品质。积极扩充馆藏图书数量,有序引进数字出版产品,确保和提升馆藏图书品质,让学校图书馆成为学校教育资源的“配送中心”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文献中心”,把图书馆办成学生最喜欢的学习空间。 (二)推进校园阅读良好氛围创建 课外阅读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自我发展。学校要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可设立读书角、读书栏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学校要不断创新形式,积极开展阅读工程、整本书阅读、读书交流会、名师大家进校园等丰富的校园阅读活动,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通过家委会、家长会等机制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鼓励学校建立阅读激励机制,采用适当的形式表彰阅读活动表现突出的师生。 (三)重视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 各年级各班要结合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频,坚持绿色上网。 (四)有效管理各类读书活动。学校不得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对任何形式进校园的读书活动学校都要审核活动方案,按照 《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对相关书目进行把关。 (五)健全机制,提升校外读物进校管理水平 1、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一次校园课外读物全面排查,全面清理不符合要求的课外读物,并加强课外读物进校园过程的监管。 2、严格按程序组织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各种刊物进入校园,须报请校长批准,教务处备案,经学校批准后方可进入校园,进入校园后由图书管理员签收,并按要求摆放与发放。 3、对学生读物管理进一步细化,满足不同学生阅读需求。 4、建立阅读激励机制,大力倡导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采用适当的形式表彰阅读活动表现突出的师生。 五、课外读物管理与评价 (一)坚持育人为本,方向正确。 课外读物的推荐与选用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要严把政治关,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梳理源头,分类管理。 学校是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责任主体,负责组织本校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把控进校课外读物主要渠道,实行分类管理。学校组织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对于各类进校课外读物按照“凡进必审” “凡荐必审”的原则,根据教 育部、市教委批准推荐书目,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统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 (三)全面性。 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四)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 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六、建立课外读物监测、问责制度 (一)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符合本校实际的五项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的管理检查。 (二)各班在每学期从第二月开始,每月向家长开放一次教育教学家长开放活动(观摩课),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 “五项管理”监督工作。 (三)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五项管理管理常态化。 学校成立五项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学生五项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五项管理工作良性发展。 (四)每学年开学初召开全校新生家长会,宣传“五项管理”工作的意义、目的和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