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蓝园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试卷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总分100分,其中基础61分,阅读29分,书写10分〕
一、积存和运用〔61分〕
1、给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4*0.5=7分〕
淤泥〔 〕 德馨〔 〕曳屋〔 〕 隐逸〔 〕 案牍〔 〕犬吠〔 〕
鲜有闻〔 〕益狎〔 〕亵玩〔 〕 远遁〔 〕 许许声〔 〕
濯 〔 〕 噬 〔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2、解释以下加点字的意义。 〔11*1=11分〕
濯清涟而不妖〔 〕 以为且噬己也〔 〕 谈笑有鸿儒〔 〕
无案牍之劳形〔 〕无白丁 〔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蹄之〔 〕 众妙毕备〔 〕不能名其一处也〔 〕
妇抚儿乳〔 〕 两股战战〔 〕
3、请将本单元作品相关文学常识连线。 〔15*1=15分〕
作品 作者 出处 朝代或评价
《爱莲说》 林嗣环 《周元公集》 清代人
《口技》 周敦颐 《虞初新志》 北宋著名哲学家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全元散曲》 元曲四大家之一
《饮酒》 柳宗元 《陶渊明集》 唐宋八大家之一
《黔之驴》 陶渊明 《柳河东集》 东晋著名诗人
4、翻译以下句子:〔5*2=10分〕
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⑵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⑶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⑷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⑸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
5、课文相关内容理解填空: 〔6*2=12分〕
〔1〕《陋室铭》中通过写交往人物来表现室主人高雅情趣的句子是:
〔2〕《爱莲说》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3〕《饮酒》中说明作者志向蕴含深入哲理的句子是:
〔4〕《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5〕《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早春景色的句子是:
6、找出以下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它所通的字,并作解释。〔6*1=6分〕
①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 〞通“ 〞,意为:
②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 〞通“ 〞,意为:
二、文段阅读训练〔29分〕
〔一〕 〔12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1=4分〕
有仙则名〔 〕 惟吾德馨〔 〕
斯是陋室〔 〕 无丝竹之乱耳〔 〕
2、翻译以下句子。〔2*2=4分〕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B孔子云:何陋之有?
3、作者为什么认为他的陋室不陋?〔2分〕
4、文中的“诸葛〞是指 ,“子云〞是指 〔2分〕
〔二〕 〔17分〕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以下加点字的含义,比较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异同。〔6*1=6分〕
晋陶渊明独爱菊〔 〕 无独有偶〔 〕 鳏寡孤独〔 〕
陶后鲜有闻 〔 〕 寡廉鲜耻〔 〕 屡见不鲜〔 〕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段话有什么寓意?〔2分〕
4、作者借花喻人,文中“菊〞、“牡丹〞、“莲〞分别比喻哪三种人?〔3分〕
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6、分别默写出有关“菊〞“莲〞的诗句各一句。〔2分〕
第六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积存和运用
1.略 2.略3.略4.略
5.〔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 〔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6、“坐〞通“座〞,意为:座位 “止〞通“只〞,意为:仅仅
二、文段阅读训练
〔一〕1、略 2、略。 3、“惟吾德馨〞或精神充实。4、诸葛亮;扬雄。
〔二〕1、独有,仅仅 ; 单独,一个;老而无子; 少; 缺少; 新鲜。 2、略。
3、作者将莲人格化,是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之君子〞。在这里,作者托物寓意,借莲的形象寄寓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4、略 5、表达作者对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之情。
6、例:菊: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牡丹: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第六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积存和运用
1.略 2.略3.略4.略
5.〔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际。 〔6〕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6、“坐〞通“座〞,意为:座位 “止〞通“只〞,意为:仅仅
二、文段阅读训练
〔一〕1、略 2、略。 3、“惟吾德馨〞或精神充实。4、诸葛亮;扬雄。
〔二〕1、独有,仅仅 ; 单独,一个;老而无子; 少; 缺少; 新鲜。 2、略。
3、作者将莲人格化,是把莲作为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赞美她是“花之君子〞。在这里,作者托物寓意,借莲的形象寄寓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4、略 5、表达作者对趋炎附势、追名逐利的恶浊世风的鄙弃之情。
6、例:菊: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牡丹: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莲: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