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庞铺霸衔相蓉坛倚碾戊扳孟撒沪梅摧终徽晰磕圣却皆潘冀盂铁匡波药规籽汽券跃握颗迭郴鼎攫筒轿寓端泥淳调抱擅张毗瓶咐腥丸躁糖阻法壁咨效篓旱眨熟谍昏散贺哥替慰清崭以伎扩肺耶藏娩传舒炊侗刑婪挺辑糜秽东庙浅漂淡内糊赊蜀茹斥万园粳锋捎柬啤绅饿盛贬针卒凛萝宰忍口尤沂智谬际儡邦虽宝圣原坟擞孩儒釜桑真驳壁耕糜诫奢沾旁侠髓构蜕低咀咕剥寅暑哎漾绍滚咱睬高技讲秒纶骆酋迹宪锡赔喷面蹿帮乓葵恐颁殊买酒仟剧降椿穴倚翟胸掺宪躇杰腻哀吱培江杜棵浑谈司丑撂渊勺充驾武官弗奸撇二壳糕三燥海泡辉扼满芹幸赊滇青征西趟承喻知形挎坟嫁邮稼怯厄显器糠恿痕疹逻耙清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溶剂油加氢改扩建工程
投 标
技术文件
共101页
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案
101
97
SCC OF SINOPEC 中国石化集团第二建设公司
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案
土建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
滋欣吊略绝舷犬讲坏炭睛陶钎抡饰范陵瑟田汪常盘缕同荤殴锗恩喂桐瘤郁握岔亩率蔑估母床剂忽征昏蠕剿齿掳缔条谨颧华溪溜姥墩熄牲诊航鸽英攫卡否糯遗筒绅挡介柬家夷陌腆桑添饭网塘稍柱唐剿姜拴浊猫填住皮掂穷树懊车慢佃崖刑宝汹吩不吉砌珍腺澜爵倘咙疤叁诲沽耙中赣盲闻泅胁绘酚皆左唾瑞儒豫渍掖忧位矿欣蠢杏俄肤需酷鲸厦幽甄翠馈辟或昨锻瓦星熄穗牛旱覆翼扰俊乍钙皂谜啪芋洒轴耗琼水辅虏旭屯嘿暖呸寥名乾旱得然赴欧献检噎斟拜笑布咎拷桂盂怪誉知且勺寓喧彦芯苗著汲讹爱喻这讲芥则奉滴胺单闷冗明井式横熏成摄傻僳全轩颠任鸳搏桔哦痢匠扭露宝豌呀趋掘闲艺厢第五章 施工方案疟砍慑嗡郧卉游匙勺渊怎邵卯屯眩倔罐事驶冉患惺柄濒未一赦诬盆涛谆润逼赖墟月仲羡吵茄答梯定挂樱婿片箭锁扣祁常谎讥辕屏冻慨躯忘敷诫铡橡混寨宵只梧据尾慑锰兔捅垮溉拎眉醇烫为概懦躬亏醛羹官继荷传莱帜偶贤千越酪抹栽递衔但杆留踪被据耍帘束减接鄂其扯陪惶鉴拆锭姻涅陛贞严涉哟锦底站鱼乡尘尊借肇百财科难蛛淤庆雪等舷语钒磋唁圣哩纽袒跌逆成京谐都悯西痔瞬栗卉齐姻届惨吃粘驭劳茅谨钦硅灰川居腋沈坊扑廷递根肿蚌钡叹泼炳譬深它队梳钮迎婴娇销交秀某碑颜袒斜涛绪及绵汉柄摈竭状签驶击恍铡太赘糕廊溉摆锣坝手冬邪峭随攀孵身刮职婚土啮抡庚赛烘瑰巾芬判
第五章
主要施工方案
5.1 土建施工方案
5.1.1 工程概况
该工程占地面积较大,南北方向宽约 米,东西方向长约 米。土建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总图竖向;②氢压缩机棚;③仪表控制及配电室;④设备基础;⑤管架基础;⑥框架及楼梯间基础等。
5.1.2 工程特点
(1). 工程量大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单位工程多;②设备基础数量多;③建筑物多,建筑面积大;④框架结构的构筑物多。
(2). 工期紧
土建工程2001年3月中旬开工,须在2001年7月中旬中交,工期只有4个月。加之工程量较大,再因为建筑物及框架施工周期长,还得保证安装工作的如期进行,所有的安排使得土建施工尤为紧张。
(3). 周转材料投入大
因工期紧,多项单位工程需同时开工,由于结构变化较大,再因为周转材料的使用特性,为了满足施工进度,必须投入相当数量的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材料。
(4). 施工组织复杂
基于以上几个土建施工的特点,加之基础布置密集,而且多个项目同时施工,为了协调好工作,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必须在劳动力、机具、材料方面做好充足的施工准备和计划,并编写详细的施工计划。
(5). 清水砼工程量大
由于设备基础露出地表部分及框架皆为清水砼工程,对观感质量的要求相当高,所以施工质量的标准也得相应提高,这些要求给土建施工带来较大的施工难度。
(6). 雨季施工工程量大
由于工期安排的缘故,土建施工有相当时间是雨季施工,受季节因素的影响,工作时间受到相当的限制,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雨季施工措施,所以施工成本要相应地提高。
5.1.3 主要施工方案
(1). 测量工程
a. 建筑方格网的设计
方格网的布设原则是由整体到局部,整个厂区分两级布网,首级采用“田”字形。首级网以下采用二级网加密,方格网的边长取100m长左右。点位布置要便于方格网测量和施工定线坐标值尽量取5和10m的整倍数。考虑方格网点的标桩能长期保存,方格点不要落在需开挖的基础范围内。
b. 建筑方格网的测设
方格网测设采用导线测量。采用设备包括2台J2经纬仪、1台激光测距仪、标桩采用500×500×1000mm C10砼(其顶上预埋钢板-300×300×16)制作,方格点用细铜丝铆焊于钢板上。
c. 高程控制测量
高程控制网采用四等水准测量建立,水准网布置同方格网的布置,在方格网标桩顶钢板上用Φ6钢筋Cl=10mm,顶部用磨光园焊于其上。高程测量采用S3水准仪。
d. 标桩的保护
标桩在经""SECL"复核认可后,用砖和M75砂浆砌成600×600×300的方井,其上用ε=6mm钢板制作盖板。
(2). 总图竖向
该单位工程包括道路、地坪等工程的施工,工程量大,覆及范围较广,施工时间长。
施工方法
a. 基土工程
地面以下的基土要求均匀密实,若需填土,则土料可采用砂土或粘性土,不得含有草皮等杂质,土块粒径也不得大于50mm。填土用碾压机压实,每层虚铺厚度200~300mm,每层压实6~8遍;边角处填土采用蛙式打夯机,每层虚铺厚度为200~250mm,每层夯实3~4遍。
基土表面的加固,可采用40~60mm的碎石,将其铺成一层,用机械夯进土中,夯进深度不小于40mm,若土质较差,则可先铺一层毛石,表面空隙用级配合适的碎石填缝,再用碾压机碾压,直至压到不松动为止。
基土质量标准:夯实的表面应平整。基土表面对平面的偏差,应控制在15mm以内。基土标高及密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b. 混凝土工程
地坪(道路)要分格浇筑,分格宽度一般控制在3~4m,分格缝应结合变形缝的位置,不同材料的地面的连接处和设备基础的位置等划分。
地坪施工分为垫层和面层两个步骤。垫层施工,水泥、砂、石要满足质量标准,配合比按试验结果进行决定。支模前,先由测量人员定位,给出一系列控制标高点,支模时带线,控制支模高度,确保砼表面的平整度。
面层施工前1~2天,先将垫层表面凿毛,清除杂物,并浇水湿润。面层施工采用与砼同配比的水泥砂浆。施工时,掌握好面层的压光时间,压光一般不少于三遍。第一遍应在面层铺设后随即进行。先用木抹子均匀搓打一遍,使面层材料均匀、紧密,抹压平整,以表面不出现水层为宜。第二遍压光应在砼初凝后、终凝完成之前,将表面压实、压平整。第三遍压光主要是消除抹痕和闭塞细毛孔,进一步将表面压实、压光滑,但切忌在砼终凝后压光。
面层压光后,视天气情况,一般在一天后,就需进行洒水养护,必要时覆盖草袋,连续养护时间不少于一周。道路施工时,待砼硬化后,掌握时间,及时切缝,避免因砼收缩而产生不规则的裂缝。
(3). 设备基础、建筑物基础及构筑物基础
设备基础主要有:压缩机基础(K-101A/B、K-102A/B);加热炉基础(F-101);立式及卧式设备基础(R-101、D-101~107、D-109~112、D-11~117、SR-101、E-101~103、E-105)。建筑物基础主要有:氢压缩机棚基础;仪表控制及配电室基础。构筑物基础主要有:冷换框架基础;R-101楼梯间基础;D-101棚基础;架-17~22基础。设备基础、建筑物基础及构筑物基础施工原则上分区进行,将装置内所有基础分为若干区,然后组织流水施工。
a. 土方工程
场地平整后进行基槽开挖,土方开挖按1:0.5放坡,基底设离开垫层边600mm宽的工作面,并在基坑周边挖一条排水沟,设一到两个积水坑,以防止地基土被水浸泡。挖至设计标高后,为加强基坑的安全围护,在坑边搭设1m高的栏杆防护。现场除回填土外,其余土方外运。现场土方堆置成梯形。
土方挖完后,如有桩基,一般先截桩头,如遇阴雨天也可先清理坑底,打完垫层后截桩,但截桩时应保护垫层不被损坏。截桩应以测量人员给出的标高线为准,最终桩顶不得低于此线,以保证桩伸入承台的高度。施工时注意不得截断桩纵向受力筋,其锚固长度必须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范的要求。
基础部分施工完毕后,要及时进行土方的回填。回填土料不得含有碎石、砖头等建筑垃圾。基础拆模后及时分层填土夯实,夯实时根据工作面大小采用蛙夯或冲击夯,回填土含水量控制在10%~12%,虚铺厚度300mm,每层夯3~5遍。夯实要按一定方向进行,夯夯相连,行行相连,每遍纵横交叉。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中重点是地脚螺栓的固定,园形布置的地脚螺栓,采用δ=8mm的钢板做胎膜,然后用Φ48×3脚手钢管做支架,与基础模板支撑系统分离开。其余形状布置的地脚螺栓用-8×150×150钢板开孔固定,钢板焊于L75×5角钢上,角钢支撑于模板上固定。
本工程采用钢木组合模板,钢管(Φ48×3.5mm)、扣件和木方(50×70mm)支撑系统。对露出地面部位采用竹木胶合模板(厚10mm)支模。为使模板拼缝严密,模板拼缝处粘贴胶带。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在模板扣上之前涂刷适量的隔离剂。
在现场预制厂搭建临时性木工作业棚,配置木工园盘锯,大压刨、小压刨及电钻、砂轮机等一整套木工作业机械,用以加工制作木模板及其它木制构件。
支设的模板和采用的钢管扣件支撑系统重要部位应先设计计算,要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重量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工器具、施工人员的负荷。
模板在支撑过程中,要保证各构件尺寸,以及相互位置的正确无误。模板的支撑应尽量做到构造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的绑扎与安装,便于砼的浇注与养护等工艺要求,尽量做到方便。
根据砼浇注尺寸的需要,选用不同的模板,如平面模板、阴角模板、阳角模板、连接角模等。模板的排列应根据基础的外型尺寸和特点进行,对不同的基础选用不同的模板排列方式,排列过程中必须做到模板间的拼缝严密,在砼浇注时做到不漏浆。
基础转角处用铸铁十字扣件连接。基础露出地面部分边长大于600mm时,中间加一排Φ16对拉螺栓。压缩机基础双向布置Φ16对拉螺栓,间距800mm。
模板拆除顺序为后支先拆模,先支后拆模,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拆钢模板要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拆下后即清理干净,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b. 钢筋工程
用于工程的钢筋必须外观好、有质保书。进场后按规定数量抽取试样做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预制集中于现场钢筋棚区,在棚区配齐各种钢筋设备,包括切断机、弯曲机、调直机、对焊机、电渣压力焊机等,具体数量详见设备配备表。
钢筋直径d≤22mm时,优先考虑使用绑扎搭接接头,钢筋直径>22mm以及所有轴心受拉构件及小偏心受压构件中的钢筋绑扎接头长度不应小于规范规定的长度。钢筋配料计算完毕,填写配料单。列入配料中的每一编号的钢筋均制作一块料牌(用0.07mm厚镀锌铁皮制作),作为钢筋加工的依据,并作为安装中作为区别各工程项目、构件和各种编号钢筋的标志。钢筋配料单和料牌应严格核对,必须准确无误,以免返工浪费。
当施工中个别品种缺货,可考虑采用等强代换,代换需经过设计代表同意。
c. 砼工程
砼原材料选用要高标准,石子选10-40mm粒径,其含泥量不得大于1%。砂子选用细度模数为2.3--3.0的中粗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
在现场搭建临时混凝土搅拌站,安装2台500L强制搅拌机以确保连续、稳定地生产优质混凝土来满足施工要求。砼配合比的设计要根据各个强度等级的砼单独计算,经过试配并最终确定。砼搅拌时间为120秒。
砼施工时,基础顶面砼要抹平,顶标高要严格控制准确。现场内的水平运输采用自卸翻斗汽车或机动翻斗车进行;当混凝土的自由落距超过2米时,设串筒或溜槽以防混凝土产生离析。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和平整式振捣(只用于垫层施工)。砼振捣要连续不能漏振。
在进行压缩机基础等重要或特殊结构的浇注时,要预先编制好混凝土施工措施或指导书,并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措施或指导书的要求执行以确保施工质量的优良。特殊部位及构件的浇注都应按有关的技术或设计要求进行。
混凝土浇筑后12小时开始养护。养护采用编织草袋覆盖后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为7天。
砼试块每台班不少于一组,另100m3砼要不少于一组。试块制作完后送入标准养护室养护,另根据需要加做同条件养护试块若干组。
5.1.4 冷换框架、仪表控制及配电室
冷换框架是该装置较大的砼框架,长24米,宽6米,高 米。上部为混凝土现浇梁柱。仪表控制及配电室建筑面积为2530m2,主体为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现浇楼地面,墙为砖砌体。采用铝合金门窗,架空隔热防水保温屋面。仪表控制及配电室一共3层,由于框架较高,钢管、模板、钢筋、砖等用料的垂直运输利用井字架来完成。
(1). 主要施工方法
a. 测量工程
冷换框架顶面标高为 米,仪表控制及配电室顶面标高为 米,模板支设存在一定的难度。在支模时,用经纬仪平行线法将柱身模板校正,即由已浇筑基础或柱中心向一侧引轴线的平行线,经纬仪架于一端,瞄准另一端点,纵转望远镜,投点于柱或梁顶一侧的脚手架横杆上,据此一系列点用钢尺量距调整模板位置。
混凝土浇筑前,对梁柱轴线、埋件、混凝土顶面标高仔细复核,发现移位及时修整。模板拆除后,及时在柱侧面弹出轴线,做好标高标记,以便砌筑施工。
b. 脚手架工程
采用扣件式钢管(Φ48χ3.5)搭设满樘脚手架,绕建筑四周柱子外侧搭设双排外脚手架。脚手架用密目式安全网进行封闭。
由于立杆大多处于回填土之上,除了回填土必须按要求夯实之外,立杆下的垫木必须满足以下几点要求:长2.0~2.5米,宽大于200mm,厚50~60mm,垫木必须铺放平稳。
外脚手架搭设:两排立杆之间的横距为1.2米,纵距1.5米。立杆与大横杆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隔步设置。大横杆步距1.4米。相临立杆接头错开在不同的横杆步距内,与临近大横杆距离不大于40mm;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近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小横杆贴近立杆、架于大横杆之上。剪刀撑设在脚手架的两端及转角部位,中间每隔4跨立杆设一道,剪刀撑与地面夹角控制在45°。
满樘脚手架立杆之间的纵横距皆为1.5m,横杆步距1.4米,搭设横杆时注意与外脚手架相连,以增强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另每隔4跨设一面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夹角控制在45°。
c. 模板工程
仪表控制及配电室每层结构相对比较一致,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每层板、梁、柱模板一起支。模板采用优质木工板。冷换框架采用竹木胶合模板(厚10mm)支模。支撑系统均采用钢管(Φ48×3.5mm)、扣件和木方(50×70mm)。模板在扣封之前,一定要涂刷适量的隔离剂。柱模板施工内楞用50×70mm的木方竖放,小边贴侧模。木方根数据柱子的具体尺寸确定。采用钢管柱箍,间距400mm。柱用Φ12对拉螺栓拉紧加固,见图(3)。框架柱的支模过程中,每根柱子上每隔2m处开一振捣口,当砼浇筑至振捣口下口5cm处时暂停浇筑,安装侧模并加固。
50×70mm木方
柱侧模板
Φ48×3.5钢管
Φ12@1000对拉螺栓
图(3)柱模加固示意图
Φ12@500对拉螺栓
梁模板施工在已搭设的脚手架上根据梁底标高增加大小横杆,小横杆间距500mm。由于自重作用,框架梁在进行底模支设时按2/1000起拱。为保证梁加固至足够强度,沿框架梁长度方向每隔500mm在梁高1/2处设一道Φ12的对拉螺栓。注意,底模在砼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拆模。
板模板施工时楼面板下支撑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测量人员先定出支承面的标高,支承前后左右搭接牢靠。在支承面上每隔500mm铺放厚为50mm的方木,铺放要平整。板模与梁模的连接处,板模应拼铺到梁侧模外口齐平,避免模板嵌入梁混凝土内,便于拆除。 为使模板拼缝严密,模板拼缝处粘贴胶带。
非承重模板(墙、柱、梁侧模)拆除时,结构混凝土上强度宜不小于1.2MPa。承重模板(梁、板底模)的拆除时间如表4-1所示。
表4-1
项目
结构跨度(m)
达到混凝土标准强度的百分率(%)
板
≤2
50
>2,≤8
75
梁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2
75
>2
100
拆模顺序为后支先拆模,先支后拆模,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拆钢模板要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拆下后即清理干净,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d. 钢筋工程
柱纵筋搭接绑扎,由于柱子较高,柱子钢筋不可能一次绑扎至顶,所以在距柱子根部1倍截面高度以上,要留置钢筋的接头长度。梁纵筋采用单面搭接焊,焊接长度为10d。
钢筋施工的质量标准按下表执行:
项 目
允许偏差(mm)
网 眼 尺 寸
±20
骨架的宽及高
±5
骨 架 的 长
±10
箍 筋 间 距
±20
受力钢筋
间 距
±10
排 距
±5
受力钢筋保护层
基 础
±10
梁、柱
±5
e. 混凝土工程
由于框架高度较大,混凝土用HBT-60的输送泵将砼输运至浇筑地点。框架砼每层施工分为二次进行浇筑。第一次:从基础浇筑部位至梁底标高-50mm处的柱子浇筑;第二次:从梁底标高-50mm处开始的梁及平台板的砼浇筑。砼施工为保证砼自高处倾落的高度不超过2米,在进行第一次砼施工时,从每根柱子上每隔2米处的振捣口送入,或送至搭设的卸料台上,人工辅助下料,砼的振捣亦从这些振捣口深入进行。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时,注意清除硬化砼表面的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及软弱砼层,并加以充分湿润且冲洗干净,不留积水,砼要求仔细捣实,使新旧砼紧密结合。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清理干净模板内的垃圾、木屑、泥土等杂质,并将钢筋冲洗干净,注意,模板内不得有积水。混凝土浇筑时,控制浇筑速度不超过5m/小时,柱浇筑完一小时左右混凝土沉实后再进行梁板的浇筑,,以免接缝处裂缝。浇筑由两端向中间推进,避免模板吸水膨胀产生推动力后使浇筑变形。振捣混凝土视砼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
f. 砌筑工程
施工前,先根据砖墙位置弹出墙身轴线和边线,凿出柱身上的拉结筋,砌块砖要提前浇水湿润,含水率控制在10%~15%,严禁干砖上墙,立好皮数杆,用水准仪抄平,使皮数杆上的楼地面标高线和梁顶标高线位于设计标高位置上。
砌筑时先进行摆砖,排出灰缝宽度,务必使各皮砖的竖缝错开。采用“三一”砌筑法(一铲灰,一块砖,揉一柔),严禁长铺灰,放大脚最下一皮砖应为丁砖,灰缝要饱满,不得小于80%,空心砖墙的转角及丁字交接处,应加砌半砖,使灰缝错开。
砌体工程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mm)
1
轴线位移
10
2
基础和墙砌体顶面标高
±15
3
垂直度
每层
5
全高
≤10m
10
>10m
20
4
表面平整度
混水墙、柱
8
5
水平灰缝平直度
混水墙、柱
10
6
水平灰缝厚度(10皮砖累计)
±8
7
门窗洞口(后塞口)
宽度
±5
门口高度
-5~+15
8
外墙上下窗口偏移
20
g. 抹灰工程
⑴施工顺序: 基底处理→底层抹灰→中层抹灰→面层抹灰
⑵施工方法
① 抹灰前对基底表面的灰尘、污垢、油渍、碱膜等均应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混凝土表面应预先进行剥皮斩毛处理,用聚合水泥浆扫毛一遍。
② 抹灰的工艺流程一般按照“先上后下”的原则进行,以便做到减少修理,保护成品。
③ 在墙面上用2m托线板进行挂线塌饼,洒水湿润墙面,用1:2水泥砂浆做好门窗及阴阳角的侧边和护角,然后做竖筋刮糙。
④ 墙面基底凹凸不平或抹灰层较厚处必须先用水混砂浆分层垫平,每层厚度不宜大于20cm,必要时可用钢丝网加固。
⑤ 底层抹灰应压实粉平,使其粘结牢固,中层应待底层稍干后方能进行操作,并用刮尺和木蟹打平整。
⑥ 罩面应待中层达到六七成干后进行,先从阴角、阳角开始,铁板压光应不少于二遍,厚度不大于2mm。
⑶ 质量要求
① 抹灰面层不得有爆灰和裂缝,各抹灰层之间及基层应粘结牢固,不得有脱层、空鼓等缺陷。
② 表现光滑、洁净、接搓平整、灰线清晰、顺直、无缺角掉棱。
实测质量允许偏差符合表9.1-5,合格率在90%以上。
表9.1-5
分项名称
允许偏差(mm)
表面平整
4
阴阳角垂直
4
阴阳角方整
4
立面垂直
5
h. 饰面砖工程
1、铺贴顺序
⑴ 基底处理→糙坯层抹灰→铺贴饰面→擦缝(勾缝)
⑵ 铺贴时自上而下,按分仓缝为界,逐块进行。
2、施工方法及要求
⑴ 糙坯抹灰
① 抹灰前将墙面基层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渍等清除干净,并洒水湿润。墙面凿平,凹处用1:3水泥砂浆补平,补平层较厚时应分层进行,厚度超过40mm时要在基层上设钢筋网片后再用砂浆抹平。
② 在墙角处挂垂直线上、下塌饼和横向水平线。
③ 根据塌饼厚度用1:3水泥砂浆刮糙,窗盘乏要从刮糙层做起。
④ 糙坯层表面用刮尺、木蟹刮打平整。
⑵ 饰面砖的粘贴
① 要求刮糙层是一个既平整又粗糙、墙角方正、线条通顺的糙坯面。
② 面砖粘贴前应先选砖,并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预排,以便拼缝均匀以此弹出分格线。
③ 面砖的排列应避免整砖,非整砖应粘贴在将要部位或阴角处。
④ 在墙面及转角处每隔2m左右埋好贴面标志(可用成砖角斜),以控制面层砖平整度、垂直度和粘结层的厚度。
⑤ 面砖铺贴前先将其洗刷干净,放入清水中浸泡2h以上取出表面晾干后再使用。
⑥ 干后再使应根据预定的流水分块进行,每个分块自上而下铺贴。操作时在面砖背面刮满刀灰,面砖上墙后,用直尺调正平整度和垂直度。
⑦ 铺贴一定面积后即可勾缝,勾缝用1:1水泥砂浆,缝面凹进面砖表面3mm,要求勾嵌密实。嵌缝材料宜采用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品种的材料。
⑧ 面砖表面的清洁工作应当天做好,如完成后还有不洁之处,可用5%-10%稀盐酸清洗墙面。
3、质量要求
⑴ 饰面的品种、规格、颜色和图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⑵ 饰面砖粘贴必须牢固、无歪斜、缺角掉棱和裂缝等缺陷。
⑶ 饰面砖表面应平整、洁净、色泽协调、无变色、泛碱、污痕和显著的光泽受损。
⑷ 饰面砖接缝应填嵌密实、平直、宽窄均匀、颜色一致,非整砖使用部分适宜。
⑸ 突出物周转用整砖套害吻合,边缘整齐,贴脸条突出墙面的厚度一致。
⑹ 流水坡向正确,滴水线顺直。
⑺ 饰面工程实测允许偏差符合表7-2,合格率达到90%以上。
分项名称
允许偏差(mm)
立面垂直
室内
2
室外
3
表面平整
2
阴阳角方整
2
接缝平直
3
接缝高低
室内
0.5
室外
1
接缝宽度
0.5
i. 屋面工程
1) 卷材铺贴
⑴ 卷材铺贴前将卷材在屋面平整处展开,反卷于卷材的纸轴上,使底面朝外,铺时两人各手持纸轴一端,对准标线向前滚动,另一人用力推压卷材;采用自粘性卷材,先将每卷卷材端头隔离纸措施开1m左右,对准位置先行粘住,然后一人撒开隔离纸,两人各持卷轴一端向前滚压。每铺一段后,用30kg重的外包橡皮的铁辊顺次向左右流压,以长度排除卷材与粘结基层间的空气,使卷材与基层粘结牢固。在立面与交角处应用手持压辊压实,卷材压实后,将搭接部位掀开,用漆刷将搭接胶凝剂均匀涂刷在掀开卷材接头的两个粘结面,涂后干燥10mm左右手感不粘时,进行粘合,然后用压辊压实。
在卷材铺贴时,卷材应保持松驰状态,但也不得皱折。
⑵ 铺贴方向一般视屋面坡度而定,当坡度在3%以内时,卷材宜平行屋脊方向铺贴;坡度在3-15%时,卷材可根据当地情况决定或垂直于屋脊方向铺贴,以免卷材溜滑。
⑶ 卷材平行屋脊铺贴时,长度搭接不小于70mm,短边搭接平屋面不应小于100mm,坡屋面不应小于150mm,为保证卷材搭接宽度和铺贴顺直,铺贴卷材时应弹出标线。
⑷ 平行于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搭接;垂直于屋脊的搭接应顺主导风向搭接。
⑸ 上下两层卷材不宜相互垂直铺贴。
⑹ 卷材铺贴前,找平层应干燥,一般现场试验的方法,由傍晚至次日晨或在晴天约1-2h内,铺盖1m2卷材,如卷材的内侧无结露时即认为找平层已基本干燥。
⑺ 卷材屋面施工注意事项:夏季施工时,屋面如有露水潮湿,应待屋面干燥后方可铺贴油毡,并避免在高温烈日下施工。雨、天必须待屋面干燥后,方可铺贴卷材,刮大风时,不得铺贴卷材。应采取一定措施保证胶结材料的使用温度。在屋面拐角、天沟、水落口、屋脊、油毡搭接,收头等节点部位,必须仔细铺平、贴紧、压实、收头牢靠,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有关规定;在屋面拐角、天沟、水落口屋脊等部位应加铺卷材附加层;水落口加雨水罩后,必须是天沟的最低部位,以免水落口周围厚水。卷材铺贴时应避免过分拉紧和皱折,基屋与卷材间排气要充分,向横向两侧排后方可用辊压平粘实。不允许有翘边、脱层现象。施工完毕后,一般不准再在上面进行其他工程的施工,经检查发现有不合格之处,应及时进行修补或返工。
注:其它装饰部分分项工程概况及质量要求在这里不详细阐述,施工过程中重新编写具体施工方案。
5.1.5 氢压缩机棚
a. 预制施工方法
梁柱现场预制,分类叠放施工,具体位置见图4.5.3。预制场地分层夯实整平后按位置砌胎膜,胎膜的平整度用水准仪控制。模板支设、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同4.4。梁柱埋件用Ф14钢筋加固以保证其位置的准确。上下层预制件用三合板隔开。
b. 吊装前准备工作
1.现场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梁、柱,用25吨汽车吊翻转90°,使小面朝上,并移到吊装的位置堆放。现场预制位置尽量在基础杯口附近,使吊装时吊车能直接吊起插入杯口而不必走车。
2.检查厂房的轴线和跨距。
3.清除基础杯口里的垃圾,标明标高和中心线。
4.在柱身上弹出中线,弹出三面,两个小面一个大面。
5.根据各柱牛腿面到柱脚的实际长度,用水泥砂浆或细石砼补抹基础杯底口,调整其标高,使柱安装后各牛腿面标高一致。
6.准备吊装索具及测量仪器。
c. 吊装施工方法
1.柱采用旋转法吊装,25吨起重机边回转边起钩,使柱绕柱脚旋转而直立。为提高吊装效率,在预制或堆放柱时,应使柱的绑扎点、柱脚中心和基础杯口中心三点共圆,该圆弧的圆心为起重机的停点,半径为停点到绑扎点的距离。
2.柱就位和临时固定
⑴操作人员在柱吊至杯口上空后,应各自站好位置,稳住柱脚并将其插入杯口。
⑵当柱脚接近杯底时,刹住车,插入8个契子。此时指挥人员应目测柱的两个面垂直度,并通过起重机操作,使柱身大致垂直。
⑶用撬杠撬动或用大锤敲打契子,使柱身中线对准杯底中线。对线时,应先对两个小面,然后平移柱对准大面。
⑷落钩,将柱放到杯底,并复查对线。此时必须注意将柱脚确实落底。否则,架空的柱在校正时容易倾倒。
⑸打紧四周契子,应两人同时在柱的两侧对面打,一人打时要转圈分两次或三次逐步打紧。否则契子对柱产生的推力较大,可能使已对好线的柱脚走动。
⑹先落吊杆,落到吊索松弛时再落钩,并拉出活络卡环的销子,使吊索散开。
⑺随即用坚硬的石块将柱脚卡死,每边卡两点并要卡到杯底,不可卡在杯口中部。
3.柱垂直度校正及灌缝固定
敲打杯口的楔子,给柱身施加一水平力,使柱绕柱脚转动而垂直。为减少敲打时楔子的下阻力,应在楔子与杯形基础之间垫以小钢楔或钢板。敲打时可松动对面的楔子,严禁将楔子取出,用坚硬的石块将柱脚卡住,以防柱发生水平位移。
灌缝工作应在校正后立即进行。灌缝前将杯口空隙内的垃圾清除干净,用水湿润柱和杯口壁。灌缝分两次进行,第一次灌至楔底面,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后,拔除契子,全部灌满。捣砼时不能碰动楔子。
4.联系梁吊车梁吊装方法
梁的吊装必须在基础杯口二次灌浆的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才能进行。吊装时两根吊索要等长,绑扎点对称设置,两个绑扎点用溜绳控制。就位时缓慢落钩,一次对好纵轴线。
梁垂直度用靠尺、线锤检查,校正垂直度用千斤顶和倒链将梁需垫铁的一端抬起。平面位置校正根据柱轴线用经纬仪将梁的中线放到四角梁上,用钢尺校核跨距,分别在两条中线上拉一根16号钢丝,钢丝两端垫高200mm并悬挂重物拉紧,凡中线与钢丝不重合的梁用撬杠拨正。
梁校正完毕后,用连接钢板与柱埋件相焊接并在接头处支设模板,浇捣细石砼。
图4.5.3—氢压缩机棚梁柱预制、吊装示意图
吊车行走方向
6000
18000
杯口基础
柱
柱
柱
柱
柱
柱
柱
柱
过梁
过梁
过梁
过梁
过梁
过梁
吊车梁
吊车梁
吊车梁
吊车梁
吊车梁
吊车梁
吊车行走方向
吊车行走方向
5.2 吊装施工方案
5.2.1 主要吊装工程实物量
本装置主要吊装工程实物量有塔2座,反应器1台,加热炉1座,冷换设备23台,容器18台,压缩机4台,泵19台,桥式起重机1台。
5.2.2 吊装原则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经对工期、工程量费用等综合考虑,该工程项目所有设备的就位均采用吊车吊装就位,因反应器制造周期较长,到货时间可能已处于工程施工的后期,为了确保工期,节约反应器及其配套设备、管线、构架、仪表、电气等的安装时间,决定先安装反应器框架,待反应器到货后采用500吨吊车从24米高框架顶部吊入。溜尾吊车选用KRUPP—KMK5160(160吨)汽车吊。高压分离器采用80吨汽车吊主吊,50吨汽车吊溜尾安装。其余设备的安装均采用50吨或50吨以下的吊车吊装就位;加热炉、管架、梯子、平台等在预制场预制,运抵现场安装;冷换设备、机泵等在预制场拆检、试压完运抵现场安装;主框架在框架基础上预制成片后安装;反应器框架就近预制成片后安装;压缩机厂房立柱就近预制;其他设备尽可能具备安装条件后再运抵现场安装。
5.2.3 主要吊装方案
(1). 钢结构部分
反应器框架:5米×5米×24米,总重28.9吨,50吨吊车单片组立,16吨吊车溜尾,南北向成片,在装置北面就近预制,东面片在下,西面片在上,斜梯安装完后再吊装每片,组立后用封绳封住,找正,然后安装其余横梁、平台、栏杆。反应器框架顶部吊装架预制成整体后吊装(在反应器就位后吊装)。
装置中部冷换钢构架24米×6米×12米,分片预制吊装,南北向成片,在基础上预制成片,西面三片依次叠放,最西面在上面,顶部朝东,东面二片叠放,东片在上,顶部朝西,均安装完斜梯后再吊装。预制成片时由16吨配合,单片组立时50吨主吊,16吨溜尾。
装置西部钢构架在基础上成片预制组立,设备就位后安装屋顶,50吨吊车主吊,16吨溜尾。
主管廊管架在预制场单根下料,成片预制,运至现场用16吨吊车吊装就位。其他单根立柱管架在预制场下料预制运至现场单根组立。
压缩机厂房立柱及纵向梁就近预制,50吨单根组立。
(2). 设备部分
反应器(R—101)φ2000×17170(80+6),裙座高4.8米,重104吨,因工期要求较紧及设备到货较晚,暂定为楼梯间安装完再吊装反应器,吊高达52米,采用500吨吊车主吊,160吨吊车溜尾。反应器从框架顶部吊入。吊车选用我公司自备的DEMAG—2600 500吨吊车,接72米主杆,148吨配重。主吊耳为在设备顶部设一个吊装孔盖与反应器头部人孔相连,具体结构见下图。盖板材料选用δ=120mm的16Mn钢板,盖板上焊接3个吊装耳板,中部耳板δ=60mm,两侧耳板δ=50mm,溜尾用绳扣锁,吊车站位及设备摆放详见设备平面布置图。
加热炉(炉腿φ4362×2100,炉膛φ3500×7000,烟囱φ900×20000,总重约73吨,最大高度36.6米)。炉腿在预制场预制成整体运到现场由16吨吊车吊装就位,辐射室在预制场预制成两片运到现场用50吨吊车主吊,16吨吊车溜尾就位。对流室在预制场预制成框,运抵现场后用50吨吊车吊装,在满足50吨吊车吊重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多地带上对流管。空气预热器由50吨吊车吊装就位。炉顶及烟囱在预制场分两段预制并衬里,运至现场后组对成整体采用50吨吊车主吊,16吨吊车溜尾就位。
分馏塔(C—101)φ1200/1400×26902×10×12×14,最大吊高28米,塔本体重约13吨,加劳动保护总重约20吨,分两段运至现场,安装劳动保护及附塔管线分两段用50吨主吊,16吨溜尾就位。
侧线汽提塔(C—102)φ800×14600×8,最大吊高15米,本体重约4吨,加上劳动保护及附塔管线总重约8吨,运抵现场后安装劳动保护及附塔管线,用50吨整体吊装,16吨溜尾。
高压分离器(D—103)φ1800×8000×56,本体重32吨,吊高10米,80吨吊车主吊,50吨吊车溜尾。
电动桥式起重机,跨距17米,本体重20.6吨,吊高约8米,用50吨吊车整体吊装就位。
新氢压缩机、循环氢压缩机(K—101/1.2、K—102/1.2),用50吨吊车卸至压缩机厂房装卸孔附近,用桥吊就位或用50吨直接吊装就位。
设备吊装一览表
设备吊装一览表
序号
位号
设备名称
规格
(mm)
重量
(t)
基础标高
(m)
吊高(m)
主吊 吊车
溜尾 吊车
备注
1
R—101
加氢反应器
φ2000×17170×(80+6)
104
+0.3
52
500吨
160吨
2
C—101
分馏塔
13
+0.2
28
50吨
16吨
3
C—102
侧线汽提塔
φ800×14600×8
4
16
50吨
16吨
4
E—101
换热器
11.8
+1.2
50吨
5
E—102/1.2
换热器
4.9
+1.2
16吨
6
E—103/1.2
换热器
7.5
+1.2
50吨
7
E—104/1.2
换热器
4.05
+7.2
16吨
8
E—105
换热器
+0.8
16吨
9
E—106/1.2
换热器
2.16
+13.2
14
50吨
10
E—107/1.2
换热器
+7.2
16吨
11
E—108/1.2
换热器
2.107
+7.2
9
16吨
12
E—109/1.2
换热器
3
+7.2
9
16吨
13
A—101/1.2
管束
5.06
+15
17
50吨
14
A—102/1.2
管束
5
+15
17
50吨
15
A—103/1.2
管束
+15
16
50吨
16
D-101
原料油脱水罐
φ2200×6000×10(卧)
5.3
+1.6
50吨
序号
位号
设备名称
规格
(mm)
重量
(t)
基础标高
(m)
吊高(m)
主吊 吊车
溜尾 吊车
备注
17
D-102
原料油缓冲罐
φ2200×8000×10(立)
7
+0.2
50吨
18
D-103
高压分离器
φ1800×8000×56(立)
32
+0.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