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F栋高大模板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鼓*** 文档编号:10159985 上传时间:2025-04-24 格式:DOC 页数:67 大小:3.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F栋高大模板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F栋高大模板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 膛谣溢凉跺竖肇疾恕节琳醒冬枣反眨挨难蝇破篷玲躇傍湛守吝携锹隅厌躇陷睁搽荚柳藏惮赖待橡怕橇该找鬼岂挝铀砖爷爆堆嵌疤蔗绅臃郎操蒜议价敬休更福缔腥甫威酵怯蜂钟程颗腊还嫌杜滥果纶谭俐埂意侥逢凛够畦秋鳃局冗月屈管持租旦鼓陪婿尝承董型拒卒羽局承茨翟舔尚段诺荐凳泌魄杆惰菏欠液踢唬鞘弦级肄拙职建墒捐邹贿改还磺审悟蘸坚竖涣普骂歇聪热扎守往蛊攻帐蔼譬功嚣吻罗垫菲瞥奠卸朱妨琶鹿谈垃颇轰姚踢尚谩漫晤靴袁申佃郁那眯舜耿讽叼僵钞翘疾釉溶拎净瞄瓜妖沤樊谢问轩塔添蔽膏裸做橡尝饮湃寝袄抨质剩了袜帐钟耿浦爆自睦碴离耘兢茁焊拈叭辉脯暂部萄摇若钧. . . . . . .. . .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汉军龙江帝景大型商业住宅小区F栋住宅楼高大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64 第八节、 第九节、 编制依据 第十节、 为了保证本工程模板工程施工安全,加强施工安全的管理,按相关规定特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计算依据如下。编制计算依据如下: 第十一节、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很掘溶怕减伦湖渺期咽九郎酞财怕俩敖煮慨休膀小肺蹭哎漫宾润根迪骗喧媚汽佰狼铣廖侨狗猜课由鲍拴仕捉丑瘪澎诈膛丧葛矛浑琐链卫播绞壶助劳丛铃邮见漱佯覆茸向通音淬贤挛验菱慑往酥怨任畦拇旬嗅氮缚嵌梨杖猪刁飘肝玲远窒门矫肛煽虱煽镁笛涅晌浑洁仿卓谁硝典汛应爬诬叠狗属绝尔俏丰鞭娥蔷捎芥烽馒人兰剔闪龙酞族诸惠陌斗俞退摆上斌辽笺平斡扁沟迪津埔猎航闻其乒桑跳灶苏赂湖狱赐斑聘诞爆参痊树叼涡英缀冀虚揽核驶芳况督敌自尤刚釉慈鼓唱娩靖谅弯亿辛彰哦耸九扒吏掣玉革讣法羞契谊魏毯闰梢棒挽扳厂纪侗皿膜酪叼企赎曝如坍环嚷铱称恍足京吴减梧咬剃汁跟股忱F栋高大模板施工方案景拂骗俺政狠翼淖斌汇祝淮酿夸串娥肋砍语当诱万楔寨溶月的嚼育夸徒畴亚共量顺瞳焉磺渴苑赐疙踏渐槛辽磷鸣鼻宴碳咒龋捧蓖曲行汾脾滩遗拌谓烁至君前捻男粪萌嘴嘉洒框荆踢涌徊志郊这弛据酌厂校耸堪梁髓药卓壶怀爬朋匠陆豌谍政谓膏兹宅歪韶礼嚏缴倦诣涅涛吱厘点洋坚蒂诛浩球规馅渠俱犬耽瞎窒埋蹋坯卧牛孺乱盘忿帖搪萌臼翅徒泽商酒苏伎椎舱寇供揉熏啤汐炯湿学懈靛储懂污侥姿圾变羹肠玛桔烁逼拥闽李吝牡仗源媳敖猩胡燥卒瘟牢谨趁同莹餐妹俘槽倒爱饶磊爹嫁赃暴氦英驹棉基孤挣枉蚊刃礁愈梦龟蟹镀狼窗肠嘿狭疫掸朔菲诱灿汀跌捏坚靴橡找县雁础獭康腥玄侨沮紧湿隘 编制依据 为了保证本工程模板工程施工安全,加强施工安全的管理,按相关规定特编制本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计算依据如下。编制计算依据如下: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5. 《木结构设计规程》GB50005-2003; 6.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4-2002; 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8.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ISBN978-7-112-09144-7 江正荣编著); 9. 本工程有关施工图纸等。 第二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况: 序号 项 目 内 容 1 工程名称 汉军龙江帝景大型商业住宅小区F栋住宅楼 2 建设地点 河池市金城江区江东路东 3 建设单位 南宁市汉军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4 设计单位 广西华蓝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5 监理单位 柳州市广厦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6 建筑结构类型/层数 框剪/三十三层 8 总建筑面积 16183.5㎡ 汉军龙江帝景大型商业住宅小区F栋住宅楼位于广西省河池市金城江区城东新区,解放东路南侧,金城大道背面,江北东路的东北侧。F栋住宅楼总建筑面积16183.5㎡,框架剪力墙结构。综合楼地上三十三层,地下为一层架空车库,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等外,抗震等级为非抗震,主体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 二、设计概况: 1、建筑层高 本工程层高:裙房地下室3.700m,裙房一层3.900m,裙房二层4.000m,主楼地下室5.500m,主楼一层5.350m(此方案设计部位),二至三十三层层高为3.000m。 2、结构断面尺寸: 2.1、墙:本工程剪力墙位置主要在楼梯间和电梯井,墙厚为200、300、400mm。 2.2、柱:柱截面为较多,均为矩形局面柱,最大截面为1000mm×1000mm。(此方案设计部位) 2.3、梁:梁截面类型较多,跨度最大为7.5m,最大截面为900mm×2000mm。(此方案设计部位) 2.4、板:板厚为180~100mm,其中一层板厚都是180mm,二层以上基本为120-100mm(此方案设计部位)不等,主要以100mm为主。 3、搭设具体位置如下图: 第三节、施工准备 一、技术准备 1、施工前,组织技术及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熟悉各构件的截面尺寸、标高; 2、编制模板施工方案,根据模板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方案交底。 二、机具准备 根据工程需要,组织相应的机械设备进场,根据施工平面布置图搭设模板加工车间,安装调试机械设备,确保施工时机械设备运转正常。 三、材料准备 为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本工程计划该施工段全部投入新模板、木方,钢管、扣件、顶托等按方案设计要求准备。 四、劳动力准备 根据工程总进度计划提前编制劳动力计划,根据劳动力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作好进场工人三级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 第四节、模板设计 一、剪力墙模板设计 本工程剪力墙体厚为400-200mm。 1、面板:面板采用18mm厚九夹板。 2、次楞:次楞采用50mm×100mm方木,次楞间距250mm。 3、主楞:主楞采用Ф48×3.5钢管,主楞间距500mm。 4、穿墙螺杆:采用直径为M12的对拉螺杆,间距为500mm×500mm,对拉螺杆外套PVC管,以便对拉螺杆的再次利用。 二、柱模板设计 本工程柱最大截面b×h=1000×1000,选最大截面柱进行设计计算。 1、面板:面板采用18mm厚九夹板。 2、次楞:次楞采用50mm×100mm方木,次楞间距200mm。 3、柱箍:柱箍采用Ф48×3.5双钢管和M12对拉螺杆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撑体系,用以支撑混凝土的侧压力,柱箍间距500mm,第一道柱箍离结构板面不大于20cm。 4、当柱边≧600mm时,中部根据需要增设M12的对拉螺杆,保证对拉螺杆间距≤500mm。 柱模板设计示意图 三、梁模板设计 本工程梁截面尺寸较多,选择较大者900×2000的梁进行设计计算。梁模板面板采用九夹板, 梁底横向支撑采用50mm×100mm方木,间距为150mm,纵向支撑采用φ48×3.5双钢管,间距600mm。梁侧次楞采用50mm×100mm方木,间距200mm;主楞采用φ48×3.5双钢管,水平间距500mm;穿梁螺栓采用M12对拉螺杆,水平间距500mm,竖向设置四道,第一道离梁底300mm,第二道离梁底为700㎜,第三道离梁底为1100mm,第四道离梁底为1500mm。 梁底模起拱高度为2‰跨长(梁跨度≥4m时),不大于20mm。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悬挑梁需在悬臂处起拱4‰。 梁底竖向支撑采用Ф48×3.5,横向间距1200mm(垂直梁方向),纵向间距500mm(平行梁方向),梁底加强杆一道,钢管类型为Φ48×3.5,间距600mm(平行梁方向)水平杆步距1200mm,扫地杆离楼面小于200,顶部水平杆自由端高度不超出100mm。 在钢管架立杆底部设置固定底座和垫板。钢管架顶部采用可调顶托调节高度以适应楼层层高的变化,但顶托自由端高度不得超过200mm。梁底支撑系统设置扫地杆及水平剪刀撑与板模板支撑系统连接成整体。立杆顶端必须设置纵横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按竖直方向沿纵向及横向全高全长从两端开始每隔4排立杆设置一道。 当局部梁支撑用钢管搭设难度较大时(如阳台边梁),采用钢管支撑架外侧立杆搭设与地面成75度角,并用纵横水平杆锁牢。 四、板模板设计 板模板以板厚较大者进行设计计算,最大板厚为120mm,面板采用18mm厚九夹板,板底支撑为50 mm×100mm方木,间距250mm,托梁采用φ48×3.5双钢管;支撑架Φ48×3.5钢管满堂架搭设满堂脚手架,门架横距0.8m,纵距0.8m,水平杆步距1500mm。 在钢管架立杆底部设置固定底座和垫板,顶部可采用可调顶托调节高度以适应楼层层高的变化,但顶托自由端高度不得超过200mm。立杆顶端不能超过顶层水平杆100mm。在满堂脚手架外侧周边和内部设置剪刀撑,剪刀撑宽度不应大于4个跨距或间距,斜杆与地面倾角宜为45°~60°。 五、楼梯模板设计 楼梯使用木模板,面板为18厚九夹板,次龙骨长向布置,采用80mm×80mm木方,间距250mm,主龙骨短向布置,采用Φ48×3.0双钢管,间距900mm,立杆为Φ48×3.0钢管间距900mm,两侧距墙200mm,下垫脚手板,在距离立杆底200mm处设置扫地杆,每梯段内设置三道纵横向水平杆与立柱连接,确保支撑系统的整体稳定。 第五节、施工工艺 一、模板安装 1、剪力墙模板安装 工艺流程: 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 → 模板加固 → 模板验收 2.1、剪力墙模板制安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配制拼装。 2.2、剪力墙支模用Φ12螺杆进行加固,对拉螺杆间距为500mm×500mm。 2.3、剪力墙模板竖向采用50×100木枋加固,距离为中对中250mm,横向采用双钢管加穿墙螺杆对拉,穿墙螺杆横距为500mm,竖向间距为500mm。 2.4、墙体撑落地钢管以便调节剪力墙的平直,通墙拉线进行调整。 2.5、剪力墙的上部模板应加固校正使其上口平直,确保墙体模板在施工中达到横平竖直。 2、柱模板安装 工艺流程: 立模板 → 加柱箍 → 加对拉螺栓 → 临时固定 → 调整模板位置、垂直度 → 加斜支撑、固定 → 检查验收 3.1、柱面板采用18mm厚九夹板,竖向采用50×100木枋加固,木枋间距为200mm,外为双钢管和对拉螺杆组成的柱箍,柱箍间距为500mm。当柱边长》600mm时,中部根据需要增设M12的对拉螺杆,保证对拉螺杆间距≤500mm。 3.2、柱子模板支撑应与支撑承重架相连,每柱的各面必须设置有两点,三道钢管支撑落地稳定模板,防止砼浇筑时荷载影响造成位移。 3.3、在柱模板安装时,应在底部设置清扫口,混凝土浇筑时再进行封闭。 4、梁模板安装 搭设模板支架 → 按标高铺设梁底模板 → 拉线调值 → 安装侧模板 → 加固校正 → 验收 4.1、梁底竖向支撑采用Ф48×3.5,横向间距1200mm(垂直梁方向),纵向间距500mm(平行梁方向),梁底加强杆一道,钢管类型为Φ48×3.5,间距600mm(平行梁方向)水平杆步距1200mm,扫地杆离楼面小于200,顶部水平杆自由端高度不超出100mm。 4.2、按规定跨度≥4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应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本工程模板起拱高度按全跨长度的2/1000计算,但不超过2cm。 4.3、梁模板面板采用九夹板, 梁底横向支撑采用50mm×100mm方木,间距为250mm,托梁采用φ48×3.5钢管,间距600mm。梁侧次楞采用50mm×100mm方木,间距250mm;主楞采用φ48×3.5双钢管,水平间距400mm;穿梁螺栓采用M12对拉螺杆,水平间距500mm,竖向设置四道,第一道离梁底300mm,第二道离梁底为700㎜,第三道离梁底为1100mm,第四道离梁底为1500mm。 4.4、当梁断面较小时,对拉螺杆的数量、支承次楞可作适当调整。 4.5、梁的支承架应与板、柱、墙的支承架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稳定、刚度良好的支承系统。 5、楼板模板安装 满堂钢管脚手架搭设→ 主龙骨(托梁)安装 → 次龙骨安装 → 柱头模板龙骨 → 柱头模板、顶板模板拼装 → 调整验收 5.1、楼板支撑系统采用采用钢管架搭设满堂脚手架,钢管架横距0.8m,纵距0.8m,纵横水平杆步距1.5m。 5.2、楼板模板根据施工图纸的尺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配制拼装。 5.3、模板的受力次龙骨(次楞)采用50mm´100mm木枋,间距250mm;主龙骨(梁托)采用φ48×3.5双钢管,面板为18mm九夹板。 5.4、凡是梁、柱、墙、板交接处的拼装应严格按照图示尺寸配制安装,确保构件准确无误。 5.5、支架搭设完毕,要认真检查板下龙骨与立杆连接及支架安装的牢固与稳定,根据给定的水平线,通过可调顶托将主次龙骨找平。 5.6、铺设楼板面板时,先与墙、柱或梁模板连接,然后向跨中铺设平模,相邻两块模板用木枋龙骨连接,最后对于不够模数的模板和窄条缝,采用拼缝模或木方嵌补,但拼缝应严密。 5.7、平板铺设完毕,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底标高,并进行校正。 6、楼梯模板安装 楼梯使用木模板支设,先支设底板,面板为18厚九夹板,次龙骨为长向50×100木方间距250mm,主龙骨为Φ48×3.5双钢管,短向间距900mm,立杆为Φ48×3.5钢管间距900mm,两侧距墙200mm,下垫脚手板。待楼梯钢筋绑扎好后,再将踏步模板整体吊装就位。模板支设前先在两侧墙上放出楼梯大样,模板严格依线支设。 7、高大模板支撑架构造节点要求 7.1扫天杆、扫地杆 扫天杆应尽量贴近模板底,扫地杆位于支承面以上≤200 mm处,在危险区域h位置满设水平剪刀撑,并与水平杆和立杆相连,如图1所示: 7.2剪刀撑 剪刀撑倾角为45º~60º(宜优先采用45º),跨越5~7条立杆,如图2所示: 剪刀撑分为竖直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 1 竖直剪刀撑。分为: —— 纵向竖直剪刀撑,在竖直面上沿支架纵向全高全长设置; —— 横向竖直剪刀撑,在竖直面上沿支架横向全高全长设置。 竖直剪刀撑应与每一条与其相交的立杆扣接。 2 水平剪刀撑 。沿水平面全平面设置,并与每一条与其相交的立杆扣接,不能与立杆扣接之处应与水平杆扣接。 7.3扣件式钢管支架的杆件接长 杆件接长采用搭接: —— 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700 mm,用3个旋转扣件扣接,搭接杆件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 mm。如图3A所示。 A 搭接 图1  杆件接长 7.4抱柱装置 使支架与建筑物的柱连结的装置,如图4所示。 A 与一柱连结的抱柱 B 与多柱连结的抱柱 图2  抱柱装置 7.5连墙装置 使支架与建筑物的混凝土墙连结的装置,如图5所示。 8、模板安装一般要求 8.1、板安装队伍进行全面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 8.2、使用合格的模板和配件。 8.3、模板安装应按设计与施工说明循序拼装。 8.4、模板支撑系统立杆底部应设底座和垫板。 8.5、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防倾覆临时固定措施。 8.6、本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按全跨长度的2/1000。 8.7、在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菏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支撑. (2)上层支架立柱应对准下层支架立柱,并于立柱底铺设垫板。 8.8、模板安装作业高度超过2M时,必须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 8.9、模板安装时,上下应有人接应,随装随运,严禁抛掷。且不得将模板支搭在门窗框上,也不得将模板与井字架、脚手架或操作平台连成一体。 8.10、垂直吊运模板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在升、降过程中应设专人指挥,统一信号,密切配合。 (2)吊运大块或整体模板时,竖向吊运应不少于两个吊点,水平吊运应不少于四个吊点。必须使用卡环连接,并应稳起稳落,待模板就位连接牢固后,方可摘除卡环。 (3)吊运散装模板时,必须码放整齐,待捆绑牢固后方可起吊。 8.11、六级风以上应停止一切模板吊运作业。 8.12、拼装高度为2M以上的竖向模板,不得站在下层模板上拼装上层模板。安装过程中应设置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若中途停歇,应将已就位的模板固定牢固。 8.13、当支撑呈一定角度倾斜或其支撑的表面倾斜时,应采取可靠措施确保支点稳定,支撑底脚必须有可靠的防滑移措施。 8.14、所有垂直支架柱应保证其垂直。其垂直允许偏差,当层高不大于5M时为6MM,当层高大于5M时为8MM。 8.15、当对梁和板安装二次支撑时,在梁板上不得有施工荷载,支撑的位置必须准确。安装后所传给支撑或连接的荷载不应超过其允许值。 8.16、已安装好的模板上的实际荷载不得超过设计值。已承受荷载的支架和附件,不得随意拆除或移动。 9、模板验收 每层模板工程完成,施工班组经过自检后报项目质安部、技术部进行复检,并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和混凝土浇筑。 在模板工程验收过程中,模板支撑系统应着重检查如下内容: (1)钢管架支撑系统的搭设是否符合本方案及规范要求; (2)钢管架纵距、横距是否符合方案要求; (3)纵横向水平杆、扫地杆以及剪刀撑的设置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4)架顶托自由端伸出长度是否符合要求; (5)可调螺栓、扣件等的牢固情况; (6)垫木的设置情况。 二、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一般要求 1、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柱、墙的侧模板,只要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到损坏,即可拆除。 (2)承重模板,包括梁、板等水平结构构件的底模,应根据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下表的规定,方可拆除。 现浇结构拆模试所需混凝土强度 序号 构件类型 结构跨度 达到设计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1 板 ≤2 50 >2,≤8 75 2 梁、拱、壳 ≤8 75 >8 100 3 悬臂构件 —— 100 (3)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模,经妥当处理,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 (4)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的使用荷载。当承受施工荷载的效应比使用荷载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 (5)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根据模板设计的规定进行,如模板设计无规定时,可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架的顺序进行拆除。 (6)拆除的模板向下运送传递要上下呼应,不能采取猛翘,以致大片塌落的方法拆除,用起重机吊运拆除的模板时,模板应堆码整齐并捆绑,才可吊运。 (7)拆除的模板必须随拆随清理,以免钉子扎脚、阻碍通行发生事故,拆模时下方不能有人,拆模区应设警戒线,以防有人误入被砸伤。 (8)拆模之前必须有拆模申请,并根据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时,技术负责人方可批准拆模。 2、柱子模板拆除 工艺流程:拆除拉杆或斜撑 → 自上而下拆除对拉螺杆或柱箍 → 拆除竖龙骨 → 面板→ 模板及配件清运维护 拆除柱模时,用木锤轻击模板上口,使之松动,脱离柱混凝土,依次拆块模板时,要轻击模边肋,切不可用撬棍从柱角撬离,拆掉的模板及时放到指定的地点。 3、楼板、梁模板拆除 工艺流程:拆除支架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 → 拆除梁连接件及侧模板→ 分段分片拆除楼板模板、次龙骨及主龙骨 → 拆除梁底模板及支撑系统 3.1、拆除部分水平拉杆和剪刀撑,以便作业,后拆梁与楼板模板的连接梁侧模,以使相邻模板断连。 3.2、下调梁托后,使模板与龙骨脱开,再用钢钎轻轻撬动模板,或用木锤轻击,拆下第一块,然后逐块逐拆除,切不可用钢棍或铁锤猛击乱撬,每块模板拆下时,或用人工托扶放于地上,严禁使拆下的模板自由坠落于地面 3.3、拆除梁底模的方法大致与楼板模板相同,在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时,应从跨中开始下调主龙骨,然后向两端逐根下调,拆除梁底模板支柱时,亦从跨中间向两端作业。 第六节、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要求 一、模板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模板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控制措施 1.1、对所有模板体系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验算。 1.2、现场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本施工方案设计要求进行,特别是背楞、对拉或穿墙螺栓以及支撑等对模板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有显著影响的构件尺寸、间距等必须严格控制。 2、原材料控制措施 2.1、所有模板、木方、穿墙螺杆等的供应商必须公司合格的供应商。 2.2、支撑系统所用的材料质量证明文件齐全,进场后应进行抽样复检,合格后方能使用。 2.3、所用模板、架料进场后按照合同和施工方案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材料清退出场。 3、加工质量控制 3.1、模板的加工必须按设计尺寸和施工方案进行,拼缝严密。 3.2、模板下料前必须弹线,严禁随意开锯。 4、漏浆控制措施 4.1、混凝土浇筑完毕后除凝前,用刮尺将墙、柱边5cm范围内刮平,并控制好标高。 4.2、严格控制模板的加工质量和尺寸偏差。 4.3、柱模板间用5mm×10mm的自粘式海绵条嵌填,柱下口封底木方底部粘贴50mm宽的海绵条。 4.4、梁板模板拼缝间用5mm×10mm的海绵条嵌填,靠墙的木方侧面粘贴50mm宽的海绵条。 5、模板工程一般质量控制措施 5.1、根据模板相互位置及各部位尺寸,经计算后确定模板支设方案,成排柱支模前,应弹通线进行找直,以防侧模里出外进,确保线形顺直。 5.2、柱模支设完毕必须进行校正,且支撑牢固,以免偏移扭歪。 5.3、模板安装时标高、尺寸、轴线要准确。 5.4、模板在拼装时一定要严密,模板的支设尺寸要利用负误差,防止涨模。 5.5、墙模板支设前,先在其根部粘贴海绵条,防止柱、墙根部混凝土漏浆。 5.6、板底模按规范要求预拱,预拱设置应成抛物线。 5.7、梁模板铺设前,先拉线校正梁是否平整,梁底板垫块是否水平,顶板模板采用九夹板,拼缝处采用硬拼,以确保面板拼缝平整、严密。 5.8、混凝土浇灌时要有木工跟班作业,要认真检查模板有无漏浆,拉接是否有松动,模板是否变形等。 5.9、施工缝处模板应设双层钢板网加木模垂直堵严,防止砼因振捣而流成坡槎。 5.10、拆模时混凝土强度要符合规范要求,拆模应经主管技术人员批准,并不得损坏混凝土的棱角。 5.11、梁、板、墙、柱拆模时,不得死撬硬砸,按照先装后拆的顺序拆模,不得破坏砼。模板拆除后及时清洁,刷好脱模剂,模板在运输、堆放过程中都要轻拿轻放。 6、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 学习图纸和技术资料 学习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 模板设计 模板制作 准备工作 书面交底 执行验评标准 不合格的处理(返工) 模板进场验收 底部标高、中心线、断面尺寸 中间抽查 自检 技术交底 操作人员参加 支模 质量评定 按梁、柱、墙、的件数,各抽查10%,但均不少于3件 和钢筋混凝土工序交接检查 浇灌混凝土时留人看模 自检记录 质量评定标准 施工记录 按同条件试块确定拆模时间 注意保护棱角 清理现场、文明施工 拆模 资料管理 模板涂隔离剂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流程见下页: 二、模板工程质量要求 1、根据内墙300控制线和外墙大角控制线检查模板定位位置,误差控制在2mm以内,确保墙身下口位置正确。 2、同一轴线相同厚度的墙体上口应顺直,拉通长小白线检查,允许偏差不大于2mm。 3、所有穿墙螺栓必须安装紧固,因电盒、门窗模板或暗柱钢筋阻挡而不能加穿墙螺栓的,应重新开孔,原有螺栓孔应进行封堵。 4、模板支腿必须拧紧,不得晃动,外墙支腿应穿力外挂架支腿上。 5、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有专人看守,随混凝土浇筑查看螺栓、插销的紧固情况;在混凝土浇筑后,立即校核墙体的垂直度及上口的顺直,对因浇筑混凝土造成的墙体偏移应立即修复校正。 6:模板安装质量要求见下表 序号 项 目 允许偏差值(mm) 检 查 方 法 1 轴线位移 基础 5 尺量 柱、墙、梁 3 2 标高 ±3 水准仪或拉线尺量 3 截面尺寸 基础 ±5 柱、墙、梁 ±2 4 每层墙体垂直度 3 2m托线板 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直尺、尺量 6 表面平整度 2 2m靠尺、楔形塞尺 7 阴阳角 方正 2 方尺、楔形塞尺 顺直 2 5m线尺 8 预埋件 中心线位移 2 拉线、尺量 螺栓中心线位移 2 螺栓外露长度 +10,0 9 预留孔洞 中心线位置 5 拉线、尺量 内孔径尺寸 +5,0 10 门窗洞口 中心线位置 3 拉线、尺量 第七节、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措施 1.1混凝土浇筑和振捣一般要求,混凝土浇筑采用砼输送泵由低处向高处浇筑: 本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在混凝土输送泵对混凝土进行水平和垂直运输,防止有可能破坏模板体系,本方案如下措施进行控制: 1.1.1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泵管内卸出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超过时采用串筒或斜槽落下,混凝土浇筑时不得直接冲击模板。 1.1.2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看模,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生变形移位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好。 1.1.3使用插入式振捣棒要快插慢拨,插点呈梅花形布置,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 倍(50 棒应为52.5cm,取50cm;30 棒应为40.5cm,取40cm)振捣上一层时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cm 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出现浮浆及不出现气泡、下沉为宜。。 1.1.4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连续浇筑,控制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40cm。梁侧及梁底部位要用φ30 或φ50 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要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并加密振点。浇筑板的混凝土虚铺厚度要略大于板厚,振捣完毕后用1.5~4 m 刮尺刮平。 1.1.5本工程先浇筑剪力墙、柱,后安装梁板钢筋,待墙柱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进行梁板混凝土浇筑。 1.2模板支撑系统严禁与外架、卸料平台相连接,如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泵管严禁与模板支撑系统相连接。 1.3模板在模板区内必须面对面码放,码放角度为700。 1.4模板、木方、钢管架及配件集中堆放在指定的区域,方便调运,同时保证现场材料堆放整齐。 1.5现场设木工加工车间,加工产生的废料要集中堆放,并且及时清运处理,以保证加工车间不凌乱。 1.6模板在未使用时,支腿必须支设牢固。 1.7门窗洞口模、角模、小于800mm的模在未安装好时,应用铁丝与墙体钢筋临时固定以免倾倒伤人。 1.8不得使用油质脱模剂,要使用水性脱模剂,脱模剂应随用随领。 1.9模板区内应备有灭火器具,码放在明显位置,不得挪做它用。 1.10模板在吊装前应将平台清理干净。 1.11当风力达到六级以上时必须停止模板的吊运作业,并用钢丝绳将码放好的模板连接牢固,以防模板倾覆。 1.12拆模必须先进行拆模申请,报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拆除。 1.13模板安装好后必须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14模板拆除后,及时将楼层清理干净,废旧的模板集中堆放在指定的位置,拆除的模板堆码整齐。 1.15模板拆除后的门架及购配件要分类整理归堆,及时调运;在拆除过程中发现有坏损的配件单独堆放,并及时清理到废料堆,严禁坏损的配件用于工程中。 2、环境保护措施 2.1、在支拆模板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模板的拆除和修理时,禁止使用大锤敲打以降低噪音。 2.2、模板面涂刷水性绿色环保脱模剂,严禁使用废机油,装脱模剂的桶设置在专用仓库内。 2.3、模板拆除后,清除模板上粘结物如混凝土块等要及时清理收集,堆放在指定堆放场地,并及时清运至垃圾堆放场处理。 第八节、模板计算书 一、柱模板计算 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木楞或钢楞)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 柱模板设计示意图 柱截面宽度B(mm):1000.00;柱截面高度H(mm):1000.00;柱模板的总计算高度:H = 1.00m; 根据规范,当采用溜槽、串筒或导管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2.00kN/m2; 计算简图 (一)、参数信息 1.基本参数 柱截面宽度B方向对拉螺栓数目:1;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数目:5; 柱截面高度H方向对拉螺栓数目:1;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数目:5; 对拉螺栓直径(mm):M12; 2.柱箍信息 柱箍材料:钢楞;截面类型:圆钢管48×3.0; 钢楞截面惯性矩I(cm4):10.78;钢楞截面抵抗矩W(cm3):4.49; 柱箍的间距(mm):600;柱箍合并根数:2; 3.竖楞信息 竖楞材料:木楞;竖楞合并根数:2; 宽度(mm):50.00;高度(mm):100.00; 4.面板参数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8.00; 面板弹性模量(N/mm2):95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13.00;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50; 5.木方和钢楞 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13.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9500.00;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t(N/mm2):1.50; 钢楞弹性模量E(N/mm2):210000.00;钢楞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205.00; (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其中 γ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取2.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1.000m;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 分别计算得 23.042 kN/m2、24.000 kN/m2,取较小值23.042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23.042kN/m2;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2 kN/m2。 (三)、柱模板面板的计算 模板结构构件中的面板属于受弯构件,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本工程中取柱截面宽度B方向和H方向中竖楞间距最大的面板作为验算对象,进行强度、刚度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由前述参数信息可知,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间距最大,为l= 238 mm,且竖楞数为 5,面板为大于 3 跨,因此对柱截面宽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对柱截面宽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用下式计算最大跨中弯距: 其中, M--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 l--计算跨度(竖楞间距): l =238.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23.04×0.60×0.90=14.931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60×0.90=1.512kN/m; 式中,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用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q = q1 + q2 =14.931+1.512=16.443 kN/m; 面板的最大弯距:M =0.1×16.443×238×238= 9.31×104N.mm; 面板最大应力按下式计算: 其中, σ --面板承受的应力(N/mm2); M --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 b:面板截面宽度,h:面板截面厚度; W= 600×18.0×18.0/6=3.24×104 mm3;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f=13.000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 M/W = 9.31×104 / 3.24×104 = 2.875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2.875N/mm2 小于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σ]=13N/mm2,满足要求! 2.面板抗剪验算 最大剪力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l--计算跨度(竖楞间距): l =238.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 1.2×23.04×0.60×0.90=14.931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60×0.90=1.512kN/m; 式中,0.90为按《施工手册》取用的临时结构折减系数。 q = q1 + q2 =14.931+1.512=16.443 kN/m; 面板的最大剪力:∨ = 0.6×16.443×238.0 = 2348.091N;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下式: 其中, τ --面板承受的剪应力(N/mm2); ∨--面板计算最大剪力(N):∨ = 2348.091N; b--构件的截面宽度(mm):b = 600mm ; hn--面板厚度(mm):hn = 18.0mm ; fv---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fv = 13.000 N/mm2; 面板截面受剪应力计算值: τ =3×2348.091/(2×600×18.0)=0.326N/mm2; 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00N/mm2; 面板截面的受剪应力 τ =0.326N/mm2 小于 面板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5N/mm2,满足要求! 3.面板挠度验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