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十四《短文两篇》检测卷
出卷人:黄白明
一、给加点字注音。
隅〔 〕 祎〔 〕 深邃〔 〕 巃嵸〔 〕
檐〔 〕 闼〔 〕 井邑〔 〕 绝壑〔 〕
槛〔 〕 憩〔 〕 啾唧〔 〕 碧窈〔 〕
二、解释以下词语中的加点字。
西南隅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遂以名楼 耸构 巍峨
巃嵸 倚 河汉 重檐
翼 闼 霞敞
坐窥井邑 形胜之最也
瓜洲步 所园 非显者刺
到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 缘坡
后厅临大池 绝壑 槛外
蒙丛 颓然 碧窈
诸 俱以假山显 可无憾矣
三、解释以下每组中加点字的意思。
遂以名楼 事列《神仙》之传
以 以空奇 之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俱以假山显 主人到处款之
上倚河汉 尝驾黄鹤返憩于此
上 于
人不得上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观其耸构巍峨 非显者刺
其 者
坐其中 有黄鹤楼者
四、翻译以下句子。
1、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
2、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
3、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
4、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5、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
6、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7、四围灌木蒙丛,禽乌啾唧,如深山茂林。
8、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五、正确划分以下句子的朗诵节奏。
1、尝 驾 黄 鹤 返 憩 于 此 2、亦 荆 吴 形 胜 之 最 也
3、一 壑 旋 下 如 螺 蛳 缠,以 幽 阴 深 邃 奇 4、富 人 于 五 所 园 也
六、填空。
1、《黄鹤楼》节选自 ,作者 代 。黄鹤楼与 、
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有 之称。本文抒发了作者
的感情。
2、《于园》节选自 ,作者 ,字 、 ,号 ,
〔朝代〕文学家,著有 、 、 。
3、费祎,字 , 〔时期〕蜀汉大将军。
4、清王士禛《瓜洲于园二首》诗:“ , 。
七、阅读。
〔一〕黄鹤楼
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嵸,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1、黄鹤楼故址在今天的 。
2、黄鹤楼的美景由“ 〞字总领。
3、交代黄鹤楼命名由来的句子是:
4、这篇短文句式多变,多用对偶。强调黄鹤楼名称的由来依据充足,用了
“ , 〞一组对偶;为了特别黄鹤楼的高大雄伟,又用了“ , 〞一组对偶句。
5、文中与“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一句所用修辞相同的一句是“
, 〞。“ , 〞一句则是实际收入它的优美造型。“ , 〞写登楼人的惬意。“ 〞是对黄鹤楼的由衷赞美。
6、短文用了 、 、 的修辞手法,特别黄鹤楼的
的特点。
7、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交代了黄鹤楼名称的由来。
B、文章重点写了黄鹤楼的高大巍峨和作者的所见所感。
C、作者在前面对黄鹤楼的外形以及所见所感写得不够细致,所以后面应更加细致地介绍。
D、黄鹤楼因“仙〞而得名,因“上倚河汉〞而临仙境,“仙〞字可谓贯穿全文。
8、仙人跨鹤,本属虚无,而作者却以无作有,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9、为本文划分层次,并概述各层层意。
〔1〕
〔2〕
〔3〕
10、古往今来,歌咏黄鹤楼的诗词佳作很多,请你写出两句(出处不同的)诗。
〔1〕
〔2〕
〔二〕于园
于园在瓜州步五里铺,富人于五所园也。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葆生叔同知瓜洲,携余往,主人到处款之。
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乌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1、文章按照由 到 的 顺序来介绍于园,文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有 。
2、于园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特点的?
3、课文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有 和 。
4、这段文字运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和 。
5、于园得名的原因是 。
6、总写于园特点的句子是: ;表现关于园构思精巧,景色优美的赞叹的句子是: 。
7、描写于园水阁及四周景色的句子是:
。
8、文章开头交待园子主人的身份为“富人〞,并强调只有有名声、有地位的人才干进这座园了,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9、举例说明文中用比喻说明的好处。
10、文段最后一句话运用了 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1、文章第二小节采纳了怎样的写法?用一句话概括此段的内容。
12、给选文第二节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