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淡水养殖珍珠染色技术研究,051024,杨松,1,课题背景,我国淡水养殖珍珠产量多,但普遍质量较差,很多珍珠不适合用做饰品佩戴,而只能被磨成珍珠粉论斤买卖,价格低廉。倘若经过改色处理,这些珍珠因鲜艳的颜色观赏性大幅提高,本来只能磨成珍珠粉论斤出售的珍珠经改色处理后成了工艺品,价值倍增。因此珍珠的改色处理显得很有必要。,2,改色处理的几种方法,辐照处理,银盐染色,3,化学染色,4,毕业论文主要工作,查询相关文献资料,收集样品和实验试剂,样品的前处理:,膨化、漂白、脱水、干燥,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与直接冻黄,G,对应的珍珠较优染色工艺,重现性实验以及猜想,染色珍珠的增光处理和固色处理,固色效果评价,5,膨化,膨化处理试剂,时间,膨化处理效果,苯,+,氨水,+,蒸馏水,5,天,无变化,苯,+,氨水,5,天,颜色略变浅,光泽无变化,膨化液略变黄,不清澈,6,漂白,7,淡水养殖珍珠优化处理工艺研究,董铁铮,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8,前言,我国淡水珍珠的生产与质量现状,国内外珍珠漂白技术概况,珍珠的结构构造及基本性质,珍珠优化处理实验,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致谢,9,前言,我国淡水珍珠的产量及其质量,提高我国珍珠优化处理技术水平的意义,10,毕业论文主要工作,收集国内外关于珍珠优化处理的文献资料,结合具体实验条件对淡水养殖珍珠进行了漂白优化处理,对淡水养殖珍珠的收缩纹进行了处理实验,实验结果的分析讨论,漂白珍珠的鉴别特征分析,11,国内外珍珠漂白技术概况,过氧化氢漂白技术,以表面活性剂等助剂漂白技术,光促漂白技术,低温漂白,固体漂白技术,12,珍珠的结构构造特征,13,珍珠优化处理实验,试验样品,14,不同试剂的预处理效果对比,15,预处理效果检验,16,不同试剂的漂白效果对比,17,漂白剂的选定,对珍珠的漂白效果良好,但腐蚀性太强,浸泡24小时后,在容器中可见许多由珍珠表面剥落的珍珠层薄片,珍珠结构被严重破坏,珍珠表面已无光泽,1 白猫漂白水,18,虽然可减轻珍珠的腐蚀现象,但对珍珠的光泽影响还是比较严重,而且不易控制,2 漂白水加蒸馏水稀释,19,乙酸具有非常好的使珍珠表层腐蚀膨胀游离珍珠的功能,在乙酸中浸泡24小时,珍珠呈灯笼状外观,即在原珍珠的外表出现一层透明的外壳状薄膜,薄膜将珍珠整个笼罩着。,3 乙酸,20,过氧化氢对珍珠的漂白结果,可见对珍珠的腐蚀也是比较严重,虽然不象漂白水那样使珍珠表层严重剥落,但对珍珠的光泽影响较大,经24小时浸泡后,珍珠表面几乎与毛玻璃一般,珍珠光泽已荡然无存,4 过氧化氢,21,5 乙酸+过氧化氢+溶剂 (以下称,G,漂白液),本实验优选的乙酸过氧化氢溶剂的漂白试剂,具有较理想的漂白效果,珍珠颜色得到有效漂白,珍珠光泽保持良好状态,经48小时浸泡,珍珠表面结构并没有得到破坏,22,不同漂白剂的漂白效果对比。,23,不同溶剂对漂白试剂功能的影响,24,不同溶剂和,pH,值调节剂对,G,漂白液的漂白效果影响,25,不同稳定剂对,G,漂白液漂白效果的影响,26,溶剂,G,漂白液在不同表面活性剂中的漂白效果,27,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认为比较理想的淡水珍珠漂白组合液和预处理用试剂为:,预处理试剂:蒸馏水膨化剂,漂白液:过氧化氢乙酸溶剂,溶剂:甲醇乙醚+苯,pH,值调节剂:三乙醇胺,稳定剂:碳酸氢钠,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消泡剂:乙醇,28,试验结果分析,“微孔”理论分析,漂白机理分析,pH值变化的影响分析,29,淡水养殖珍珠收缩纹的处理工艺探讨,30,收缩纹的消除处理实验,31,收缩纹消除处理试验结果,32,珍珠直径的减小量(,d),与溶液的浓度(,v),和浸泡时间(,t),存在密切的关系,从上述数据分析表明存在下列关系:,d,K v,n,t,m,式中:,K、n、m,均为待定常数,估计,n,的取值在11.5之间,,m,的取值约为2。,珍珠直径减小与溶液浓度和浸泡时间的关系,33,珍珠及其饰品漂白处理前后的鉴别特征,34,结论,1 过氧化氢+乙酸添加稳定剂和表面活性剂等有机溶剂的组合漂白液,对淡水珍珠的漂白效果最为理想,且漂白后珍珠表面洁白,珍珠光泽良好。,2 漂白液的,pH,值是一个直接影响珍珠漂白质量的关键性问题,漂白液,pH,值低于6.5时,,CaCO,3,晶体容易脱落,珍珠表层受到溶蚀。漂白液,pH,大于8时,漂白反应过于激烈,珍珠表面容易出现麻点损伤,,pH,控制在6.57的微酸性状态时,漂白效果较好。,3 三乙醇胺添加碳酸氢钠的稳定剂可以有效地控制漂白液的,pH,值,4以适量减小珍珠直径尺寸来消除淡水养殖珍珠表面收缩纹构造是可行的。,5 珍珠表层的微观结构变化是鉴别漂白处理珍珠的主要特征之一,35,谢谢,Thank you,3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