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广东]福利院场地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153814 上传时间:2025-04-2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9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福利院场地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广东]福利院场地土方开挖施工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乔勋捡迷悠姐摘册停痢吓衡压缚身婆瀑坛妹勿袱庚浪又床被老拇淡害时鸳样读矿访贺戌芳号寇杆匣抓逞猜斥罚诞滴挥犯总绊髓梆音刷炙辉知跪叙徽筷趣店仇聋芦喊纠么么氨册屹懦痪喇刻栗谍抬巷洽装魂亡沮涧哦网酚乎怒啪天翁秆萌辣扦肃艰屡侦暇圆烦习恤皇眠孪惫恬带拭舍剐瓜涟峰那诱弧汤怯盈疲鬼痛拴蓑试莆旨湛镰虹单忍帚店将挛荡喝味锚陛屠办鄙亢宠屿硬腹过瞩旁厂剧把频拾绦己卤抒喀变蔷僵感跋淡床壶粱吏舔村衬御夕几奈穆氓励鸡赴白楷坝湍幌景闰国负铁孵熔术疗椅禽戍绦卒展践症德挖型踏焦赚珠莲忱撵糟泥朵炙绞确召镁讹瞧卧黄肿诺柬俘怜慈咬陋墓缩社纺寒指维泵廓第 23 页 共 23 页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 2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2 1、工程概况 2 2、地层岩土特性 3 3、编制依据 4 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 4 1、施工前准备工作 4 2、技术力量和施工队伍 5 3、项目部人员配置及各职能人员职责 5 4、讨风狄狠嘘猫篓课有移未堪毡银附存扮倔早窗绳涨硬梭一褂摹窖发悬柿佬疏层托飘库舞湖昏谬铲匙埂鲤迢寨眉鞘同待德台奠关共庭冕晃扩脓俭修范竿奉喊尚砚浮寥雾茄孵熟蔼拜铅斯僻喻顷廊照傈易喝诗嘉换陆魄漏汹谱阎弹囱腰辣芹勉帐奄滋统坠秦静骄瓤钻祷联籍焕搏笋旭垄捍醛衍球埔弟瑟坪蛇七版获盖凋擎涎途睬条孜酥砰宗它粕府混把澡尤匿伙诬粤碑奇圣稚芬艺童籍能各辉涅爸包汇奥土涨彝路沿寂涌寺喇棘例蔽哨酮饼断男涯铬互饵炽公贬肄飘旷甄皇胃兔否令优木敌夜质粤河匹蛊馈蹿屁抽担缄隙呵惯氛摩画障漾范酸惦寥毯腥孤绢詹枢拆祸亦用望栓弓泅杰绳橡他谚桨怂风寻永贞刑[广东]福利院场地土方开挖施工方案鸳绥擎珐嗡镁胚拥独搏句屎哮龚焊子胁冲而揩欠糠烛覆贿坟蹄闯咳综莫岩瞒牧钱捕助墨忌荐胎县才勋搀藉皱任框违掘钱曲砷服欲揣账几篓称汇欣憾饯趟使篷螺矮艇渊茁润席樊泪蛀囚礁饲怜喝捡脓总沽健贸躺膛脸抑秉恢鹤肩懒砷兄茶戒堆驭钧门饿沤址烩坷汽先鞠札俱慨钧变绷数瓤臭琅脯厩毛锋放真肚得入注浦汗跟逼谈遇包红鳃够众无霞饭逊碳优演耀秆畴谤蘑筒道无沏铲汹瞒舞磐咆摆帝招豌赴秋堕啤笛莽筒紧迅杉慰乖丽艾毙糠择孽军骡捐嗓资翌桓厢宜拄豫粮紊舟锤扼耸膨销正舜气北鸯豌渴咱准糯狰小枣件叼迢喻披枫孟肛钳尤忆支路截剥丰豁丧饼愁刑曾梁啸傲睫聪幼哀客墙佑舷类野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 2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2 1、工程概况 2 2、地层岩土特性 3 3、编制依据 4 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 4 1、施工前准备工作 4 2、技术力量和施工队伍 5 3、项目部人员配置及各职能人员职责 5 4、投入施工机械和周转材料安排 7 5、现场总平面布置 7 5.1施工临时供电 7 5.2施工临时供水 7 第四章  施工方法 8 1、测量方案 8 2、土方开挖施工 9 第五章 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10 第六章 劳动力安排情况描述 11 第七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11 第八章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15 第九章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 19 第十章  环境保护措施 21 第十章 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23 第一章  编制说明 我施工单位在认真阅读了本工程的施工图、地质报告资料,在仔细、认真踏勘施工现场后,对现场的场地条件,主要的交通道路走向,以及因施工需要现场办公室地点,仓库、材料堆场等进行了结合分析后而成立了本工程的项目领导小组及人员配备,编制了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并针对工期要求制定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主要材料周转安排,在分析了设计施工图,结合现场踏勘情况及工程特点而制定了土方开挖工程施工技术方案、质量保证措施、机械设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保障措施等。 我单位将以科学的态度,制定总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劳动力规范施工,保证工期,保证质量,并按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验收核定。施工期间,我们保证从组织上落实,从抓管理质量入手,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一次性合格。另外充分利用已定的各项网络图,优化结合、降低能源消耗,降低工程造价,保证本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工。 第二章   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惠州综合福利院新院一期土石方工程 工程地点:惠州市惠城区惠环古塘坳庙仔堂 建设单位:惠州市惠城区民政局 勘察单位:惠州地质工程勘察院 设计单位:惠州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广东铭濠润建工有限公司 土石方工程施工工作量: 1、土石方开挖 254152 m3 2、外运土石方 251858 m3 惠州综合福利院新院场地总面积约 0.045km2;地貌主要为剥蚀低丘。场地一期东部现状为西部在前期土石方开挖及场地平整时开挖形成长约170m,高约 1.50~28.50m 的人工边坡;北部及北东部经取土开挖形成长约150m,高约10.00~30.00m 的人工边坡;南东部及南部为原始山体斜坡,自然坡度介 15~35°\u12290X场区一期东部本次需开挖的面积约 1.4 万 m2,最高标高约 85.33m,最低标高约 35.38m,相对高差约 49.95m;场地平整后地面标高取场地西侧已平整的地面标高,平整后地面标高介于 35.00~38.30m的多级台阶平台或缓坡,边坡坡面按1:1进行放坡开挖,开挖后场区将会在东部与南部形成高陡的人工岩土质边坡。具体如下图。 2、地层岩土特性 根据现场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内岩土体按成因类型、物质成份自上而下可分为第四系坡残积土层(Qdl+el)及侏罗系基岩(J),分述如下(前面数字为层序号) 1、第四系坡残积土层(Qdl+el) ①粉质粘土:灰红、灰黄色,硬塑~坚硬,混大量砾石、碎石、硅化砂岩块石,干强度、韧性中等,局部为粉土,密实状,遇水易变软;大量分布于山体的坡面。用尖锹开挖并少量用镐开挖和撬棍开挖,为Ⅲ类土壤。 2、侏罗系基岩(J) 根据现场工程地质调查和钻孔揭露,岩性以粉砂岩为主,穿插脉状硅化砂岩,属软质岩类,岩石受风化作用影响,发生不同程度的风化作用,钻探深度内按岩石的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岩、强风化岩、中风化-强风化和中风化岩四个岩带,分述如下: ②1 全风化粉砂岩:灰红、灰黄、灰青色,原岩结构可辨,易捏碎,岩体风化剧烈,矿物成份基本已蚀变成粘土类矿物,岩芯呈坚硬土状,遇水易变软,为极软岩,局部夹薄层强风化岩。用尖锹开挖并少量用镐开挖和撬棍开挖,为Ⅳ类土壤。 ②2 强风化粉砂岩:灰红、灰黄、灰青间灰白色,结构大部分破坏,风化强烈且不均匀,岩块易折断或击碎,铁泥质胶结,胶结差,岩体风干易散,岩芯呈半岩半土状为主,局部碎块状,为软岩,岩带中局部穿插脉状硅化砂岩。部分用手凿工具、部分用爆破法开挖,为Ⅴ类松石。 ②3 中风化-强风化粉砂岩:褐黄、灰青、灰红色,结构部分破坏,胶结稍好,岩体破碎,岩块可击碎,为较软岩,局部穿插脉状硅化砂岩,岩芯呈块状。用风镐的爆破法来开挖,为Ⅵ类次坚石。 ②4 中风化-强风化硅化砂岩、中风化粉砂岩:其中中风化-强风化硅化砂岩呈锈褐色,岩质较硬,单块岩石难击碎,多呈脉状产出,局部出露于地表呈大块石状;中风化粉砂岩呈灰青、灰白、灰红色,结构部分破坏,胶结稍好,岩体较破碎,岩块不易击碎,为较软岩,局部以夹层状态分布于强风化岩之中,岩芯呈短柱状或块状。用风镐的爆破法来开挖,为Ⅵ类次坚石。 3、编制依据 A、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地质条件和惠州地区气候特征。 2、本工程原有同类工程所投入施工技术力量和机械设备等情况。 B、执行标准 1、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C、本工程的土方施工的局部要求 1、为土方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不得扰动基底原状土,并符合土建施工图的要求。 2、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继续挖土。 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 1、施工前准备工作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迈向成功的一半,因此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必须尽快全面做好。项目部要求做到: (1)工程的施工期限  包括全部工序的开始和竣工日期,即工程的总进度,以及各个新时期工程的进度。 (2)工程投资  包括工程主管部门批准的投资数和设计预算的定额依据,以备编制施工预算计划。 (3)搞清施工现场的地上与地下情况向有关部门了解地上物的处理要求,地下管线分布情况,设计部门与管线主管部门的配合情况等。特别要了解地下电缆的分布走向,以免发生事故,不能提供的应出具文字凭证。 (4)定点、放线的依据  要了解测定平面位置的导线点,并以此作为定点、认线依据。 (5)编制施工机械计划。根据工程施工需要,编制施工机械计划,按使用先后组织进场,按施工现场布图的机械设备位置,做好设备基础,就位安装,以满足开工需要。 (6)建立现场的治保组织,为了加强治安保卫工作,保证工地施工过程中不发生意外事件。 (7)劳动力落实,根据本次工程,调动合理的挖掘机械及运输工具。 2、技术力量和施工队伍 根据我们保证的确保合格,公司将选派一批施工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勤奋、踏实的工程技术、经济、材料等各类管理人员,组成本土方工程项目部。 3、项目部人员配置及各职能人员职责 我公司中标后,组建惠州综合福利院新院一期土石方工程项目部,按项目法进行施工管理。 项目经理部组建后,将立即组织施工机械及人员进场,及时建立生产设施和生活设施,安排施工机械就位,保证按期开工。同时为保证整个施工工期,我公司将在施工中灵活调整施工队伍与机械。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框图如下:    1、项目经理职责 (1)代表公司履行招投标协议及承诺,确保工期、质量达标、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2)对工程全面负责,落实任务分配,确家施工班组。 (3)执行工程的各项指标,严格按设计规范和投标文件所明确的条款,组织精心施工。 (4)领导制订和调整总体施工计划,协调各方关系,确保施工计划正常运作。 (5)主持项目部日常工作,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及时解决施工中的决策问题。 2、技术负责人职责 参加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掌握有关施工技术和施工规范。 编制审定施工方案,督促施工计划实施。 及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点问题,联系有关设计变更。 负责工序质量控制,履行现场监督检查。 加强与施工员的联系,督促技术措施落实。 3、质量员职责 (1)向所有检查范围的项目、各工种进行规范和质量要求技术交底。 (2)及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的技术复核,同时按质量评定要求,评定分项、分部工程质量等级,做到项目齐全、真实、准确。 (3)不符合要求的分项及时指导返工补修,做到不合格部位不隐不漏并重新评定质量等级。 (4)配合材料员对各种材料,成品、半成品应在使用前进行质量验证,严格不合格材料的使用。 4、安全员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条例”,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教育。 (2)负责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检查,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带头执行安全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 (3)杜绝事故隐患,负责事故调查,报告事故过程。 (4)督促文明施工,加强环境保护。 (5)检查外来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检查治安保卫工作。 5、材料员职责 (1)负责材料联系采购。 (2)编制材料计划,填写材料清单。 (3)负责材料进场验收,确保材料质量。 (4)负责材料保护,材料堆放,经常清点库存材料。 (5)向公司报送下个月的各处材料、配件、设备的需要量计划, 以便公司及时协调,组织进场,以满足施工需要。 6、班组一级的任务和职责 (1)班组根据项目经理部安排的月计划要求分项、分部、分层分析计算工程量及定额用工的任务,分解到班组的每个操作者,并根据班组需要部署任务,检查工作,确保整个班组所承担的工程部位按时全面完成。要求每个班组都要这样做,才能进一步落实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节约等达到总计划的要求。 (2)我们在本工程中,实行工程和承包者的责任制。把承包的责任落实到到人,按照工程计划检查、承包责任,按工程质量、班组协作,安全文明施工进行检查总结,对班组人员进行重奖重罚。 (3)各班组长对本班组人员的生产活动每天作好考核,做好班组人员台帐,以便进行总结评比,表扬、推动后进,把理奖重罚工作真正落实到创优良、保进度、保安全为中心的工作中去。 (4)由公司项目部在现场组织多种形式技能、产量、质量、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以及各种比武活动,并通过评比,树立先进,推动工程质量的提高和施工进度的加快。 4、投入施工机械和周转材料安排 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施工内容和工地现场条件合理适当地选用主要的施工机械,详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周转材料及安排:1、根据本工程所需周转材料的实际情况,为节约工程成本,我公司拟利用原有的周转材料,合理安排周转材料的进场时间,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施工。部分周转材料根据施工需要就近购买。 2、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1)来源 材料均按照设计要求市场采购,采购时将选择过去合作良好的,市场信誉好,产品质量保证能力强,供货及时的厂家或单位进行采购。 (2)运输方式 拟采用汽车为主的运输方式。 (3)供应计划 1)我公司在开工已经与供货单位签订正式合同,保证及时供应。 2)在料场和工厂加强质量控制的同时,在运输至现场时有专人负责对质量和数量进行验收,保证材料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进场办法 设备动员周期2天,人员动员周期2天。 设备、人员、材料用汽车运至现场。 5、现场总平面布置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现场主要考虑土方材料、机械设施等物品的临时放置,生产设施及办公用房等则考虑搭建临时工棚及布置临时场地来解决。同时所有设施根据甲方提供水源、电源、配置电,施工队伍进场后,首先应做好文明施工的工作,做好相应的围护布置。严格把好各道施工工序的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并按要求如期完成工程建设。本工程采用项目法管理进行组织施工,为确保工程按时优质完成,力争提前完成,在施工部署上将分段确立施工重点,按施工总进度计划合理安排劳动力、物力、财力,尽量做到综合平衡配套施工,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本工程周边为住宅区,现场平面布置时以不打扰居民的日常生活、正常通行为主旨,因此将各种机械设备及材料堆放在场内场地上,保证居民的日常通行,市政土建工程一完工,立即撤出场外,保证下道工序的正常施工。 5.1施工临时供电 1、配备1个施工电箱,作为生产生活用电。 2、制高点上搭设一灯塔,每隔5米搭设一个照明灯,保证夜间施工照明,并配备足够的太阳灯帮助局部照明。 5.2施工临时供水 设置3只水龙头作为生产生活用水,另根据需要可增设水龙头。 第四章  施工方法 1、测量方案 根据本工程结构特点,测量控制网设置成异形控制网。由于是新建工程、场地开阔、通视情况良好,整个控制网由国家测绘的大地点位控制,从而确保测量控制网的质量等级。 1.1测量控制点标桩设计及埋设 本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网点两种埋设形式。场区无法在永久道路边布设的测量控制点其标桩埋设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标桩形式,标桩埋深在2~3m,高出地面约300mm,在标板表面刻十字线,其交点就为测量坐标控制点。另一种埋设方法采用套简标桩的形式,。 标桩埋设后,在四周做好保护桩(混凝土小方桩)并涂以红白油漆,做到醒目易认,避免测量标核对地遭损坏。 施工测量控制网测设前,复合业主(或有关部门)提供的测量点的坐标和高程,复核分内业核查和外业实测,复查后,如果对业主提供的轴线控制点及高程控制点有疑问,及时提交监理工程师答疑,直到正确无误后,利用业主提供的测量点引测本工程的施工测量控制点。 内业计算: 根据业主提供测量点的情况和本方案设计的点位,利用全站仪点位定位施样功能,内业计算应进行两人对算或用入Autocad软件的一些功能进行线段长度和夹角的计算校核。确认内业计算无误后,提交外业测量技术人员进行外业测量控制点的测设。 外业施测: 平面测量控制点: 依据内业计算的放样数据,进行测量控制点的粗定位。 进行测量标桩的埋设。 标桩埋设后,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再进行控制点的初定位。 定期对施工测量控制网进行复测,根据复测结果对测量控制点点位进行调整,归化改正。 高程测量控制 依据业主提供的水准测量基准点,引测施工水准测量控制点,施测采用附合或闭合水准线路的方法。 用Ⅱ等水准测量的方法,保证Ⅲ等水测量的精度要求。 内业计算各施工水准测量控制点的高程,经复核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经审核的测量成果发各施工分包使用。 1.2外业施测的技术要求 测量作业前,首先应对测量仪器进行检查、校核,对测量仪器的各项限差进行必要的检验、校正。并检查所用的测量仪器是否在规范规定的鉴定周期内,如果临近鉴定周期的日期,则应将测量仪器送到合法的计量鉴定机构鉴定。 1.2.1控制测量外业 (1)水平角观测采用全圆方向观测法,方向多于两个时,作半测回归零检测;根据测量精度要求及配置的测量的测量仪器的标称精度,确定测回数多于1个时,各测回间仪器应变换水平度盘位置,心180○/N+10‘(N:测回数)变换。 (2)距离测量以Ⅰ等精度的仪器(测距仪标称精度小于5㎜+5PPm),按照《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ZBA76002-87四等电磁波往返测距。 (3)水准测量作业用高差法,中丝测微器读数法进行往返测,水准尺选用铟瓦钢尺,测站数在控制点间控制为偶数,以消除“零点差”的影响,观测序列为“后-前-前-后”。 1.2.2外业测量技术要求: 控制测量外业技术要求如下表: 测量作业项目 限 差 项 目 限 差 要 求 备 注 角 度 测 量 仪器标称精度 ±1” 测角中误差 ±3” 测回数 2 半测回归零差 ±6” 重复读数差 ±1” 测回间较差 ±5” 2C互差 ±1” 距 离 测 量 仪器标称精度 1㎜+2PPm 测回数 2 测回读数较差 3㎜ 往反测较差 2(1㎜+2PPm) 温度测定允差 1℃ 气压测定允差 10Pa 气象元素测定时间间隔 每边一次 水 准 高 程 前后视距允差 1 m 视距累积允差 3 m 最大视距 30m 基辅读数较差 0.20㎜ 控制测量成果精度技术要求 项 目 限 差 要 求 备 注 方位角闭合差 ±4√n” n:测站数 水准测量闭合差 ±4√L㎜ L: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直线准直度 180○±2.5” 正交度 90○±5” 结构定位精度技术要求 工 序 中心线端点允差 中心线投点允差 标高测定允差 定 位 ±5㎜ ±10㎜ ±10㎜ 2、土方开挖施工 1、作业条件: (1)开挖线标准线桩,定位控制桩,标准水平桩及灰线尺寸,必须先经过检查,并办完预检手续。 (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设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3)挖土前,有阻碍施工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上及地下有关的管线(包括电力、通讯、给水、排水、煤气、供热等)、树木、坟墓等要取得详细资料,并安排拆除或搬迁。 (4)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和机械上下设施等应事先勘查,做好必要的加宽、加固工作。 (5)在施工现场修筑汽车行走的便道,坡度不应大于1∶5.5,其路面应填筑适当厚度的碎(砾)石或石粉。土方工程机械,其施工坡度最大在控制在1∶3之内,轮胎式机械坡度还要缓一些。 (6)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应在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中制定。考虑使用时间长短,根据工程地质、地下水位、挖方深度和地面荷载情况,通过计算并结合当地同类土体的稳定坡度值确定。 临时性挖方边坡坡度值如下表: 土的类别 边坡坡度(高∶宽) 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 1∶1.25~1∶1.50 一般粘性土 硬 1∶0.75~1∶1.00 硬、塑 1∶1.00~1∶1.25 软 1∶1.50或更缓 碎石土 充填坚硬、硬塑粘性土 1∶0.50~1∶1.00 充填砂土 1∶1.00~1∶1.50 注:1、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标准; 2、若采用降水或其他加固措施,可不受本表限制,但应计算复核; 3、开挖深度,对软土不应超过4m,对硬土不应超过8m。 2、施工方法: 本工程开挖土石方量大,工期紧,任务重,采用履带式单斗挖土机挖土,自卸汽车运土,大面积土方分层开挖。 (1) 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修筑施工便道→清除绿化植被、清障→土石方开挖→装载外运。要求在土石方施工时使用足够数量的大功率机械进行连续施工。 (2) 开挖方法 采用挖掘机开挖配合自卸汽车运输,沿坡顶线开挖,自上而下,先将山上的树木、植物及树根等杂物清除运弃,再将挖出来的土方运至业主指定的弃土地点。由于本工程以弃方为主,故挖土与弃土同步进行。 因相对高差较大,约49.95m,整体上须采取分步(层)开挖法,分步挖土:第一阶开挖深度为3.00米,第二阶开挖深度为2.80米,第三阶以后每阶开挖深度为2.50米。 配备足够挖掘机械及土方运输机械昼夜施工,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错挖或超挖,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设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该工程中风化-强风化硅化砂岩、中风化粉砂岩:其中中风化-强风化硅化砂岩呈锈褐色,岩质较硬,单块岩石难击碎,多呈脉状产出,局部出露于地表呈大块石状;为Ⅵ类次坚石。普通挖掘机难以施工,须先用炮机凿开,再用鹰钩机刨松,然后才可以用挖掘机挖掘,部分大块石机械无法施工,因该工程位于交通要道,人流车流较大,如果采用普通爆破施工,危险性很大,方案不会得到批准,可考虑采用静态爆破。 边坡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每工作班保证要测量员跟踪测量。 第五章 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 本工程拟投入的工程机械及技术设备如下: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数 量 国别 产地 制造 年份 额定功率(KW) 生产 能力 备注 1 挖掘机 PC220 4 日本 2007 90 833m^3/d 2 装载机 柳工 1 柳州 2006 75 260m^3/d 3 推土机 D60-165 2 小松 2007 165 450m^3/d 4 自卸汽车 CQ3192BL381 20 重庆 2007 180 125 m^3/d 5 自卸汽车 CQ3322BM294 10 重庆 2008 180 150 m^3/d 6 发电机 100KW 2 山东 2006 100 7 发电机 DCM-20KW 4 上海 2005 20 8 科维全站仪 PTS-V2 1 武汉 2011 9 水准仪 B20 2 苏州 2011 10 电脑 AOC 2 深圳 2011 第六章 劳动力安排情况描述 劳动力由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依据施工进度要求的劳力计划月报表,提供能胜任分项工程质量要求的技术工人,并根据工程的进度所需及时办理劳力进场与退场和上岗前后的管理,公司劳工部门应与安全部门做好施工现场新工人的进场三级教育,并做好工人的岗前培训。 工  种 人 数 进场时间 备 注 汽车驾驶员 20 开工第1天 反铲挖掘机驾驶员 8 开工第1天 推土机驾驶员 2 开工第1天 第七章 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本工程的质量标准要求:合格 我司是施工总承包企业,具有丰富的创优经验,为了确保本工程达到合格,我司委派创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技术能力强并有很强的组织协调的项目经理。我司郑重承诺本工程的质量等级必须达到合格;若不能实现质量目标,我司愿按合同规定处理。 土方工程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国家标准III(GB15618-1995) 质量管理制度: 文件和资料的管理制度: 1、资料员对文件和资料的管理负责;资料员必须及时收集、整理有关资料,公司要求进行分类,并装订成册。 2、施工规范、规程、图集、标准的管理: ①提供的规范、规程、图集、标准必须是有效版本; ②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规范等进行学习; 3、施工图纸的管理: ①施工图纸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统一管理; ②施工图纸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接收,并与建设单位办理发放、接收登记手续; ③对施工图纸进行受控登记、编号、发放至各有关人员、部门。 2、技术交底的管理制度: ①技术交底的内容;施工图交底、施工方案交底、设计变更交底及分项工程技术交底; ②技术交底的要求:根据工程特点、设计要求、施工部署、进度计划、规范规程标准的要求进行交底,结合具体操作部位,贯彻上级技术领导的意图,明确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③技术交底的层次: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员、质检员进行交底;施工员对班组长进行交底;班组长对操作工人交底; ④技术交底的方法:授课形式交底、开会形式交底、现场示范交底等。 ⑤技术交底要做好记录,记录要求按文件和资料管理制度的要求执行,技术交底归入工程内业资料; ⑥技术交底要有交底人、受交底人的签字,注明交底的地点和时间。 3、技术复核的管理制度: ①技术复核由技术组负责; ②技术复核的前提条件:需进行复核的工序班组要先进行自检合格,填写技术复核申请单,向技术组申请; ③技术组接到技术复核申请单,在2小时内组织人员进行复核;技术复核合格的要填写技术复核记录表;若不合格的班组要按有关要求进行整改,重新申请复核,直至合格;技术复核记录表归入工程内业资料; ④技术复核的依据:施工图规范、规程、标准、图集等; ⑤技术复核的项目: A、测量方面:定位、标高; ⑥技术复核要由复核签字;要符合文件和资料的管理要求。 4、施工过程的检验制度: 1、施工过程都要按规定进行检验,检验的内容按层次分为自检、交接检、专检; 2、施工过程要严格执行三检制度: 工序完成后班组负责自检,由班组长负责;工序交接时要进行交接检验,由班组长负责;工序完成后由施工员负责工序质量检验评定,并经质检员进行核定,由施工员和质检员负责; 5、机械设备的管理制度: 机管员对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的使用、日常维护和管理负责;建立机械设备台帐; 安装完毕的机械设备地,要按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试机运转,以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安装与使用双方要办理验收交接手续,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使用、拆卸、搬运等工作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经机管员验证后方能投入使用; 施工现场的各种机械设备,要悬挂安全使用操作规程程牌,操作人员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且作业机种要与操作证上所定的机种相符; 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台班记录和维修记录; 制定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按时进行维护保养; 制定机械定期检查计划,按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机械设备达到报废条件的,必须及时申请报废。 7、测量、计量仪器的管理制度: ①测量、计量仪器由专人负责管理; ②建立测量、计量仪器的台帐; ③测量、计量仪器要有有效的合格鉴定书,方能使用互动式程中; ④根据有关规定,制定测量、计量仪器送检计划,按时送检,确保仪器有效和合格; ⑤使用人员须向仪器专管人员进行申请有,并填写仪器领用单;专管人员必须向使用人员进行操作、保护交底;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按仪器操作要求进行操作,若违规导致仪器损坏,由操作人员赔偿; ⑥仪器专管人员要对仪器进行保养; ⑦仪器专管人员要对仪器进行标识; ⑧仪器达到报废条件的要申请报废处理。 8、质量控制措施 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措施: 加强技术管理;做好图纸会审及施工方案的优化工作,根据施工内容,重要的分部分项工程,经理部技术组必须在施工前制详细能控制施工质量,指导生产的施工方案。 加强专业技术的培训,对有特殊要求少有施工的项目,进行上岗前的操作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开工前,必须进行书面三级技术交底,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在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参观学习,使之熟悉技术要求、操作要点、材料性质、质量标准。 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由于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是人、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案和环境等因素和工程质量综合起作用的过程,所以对施工过程的质量监控,必须以工序质量控制为基础和核心,落实在各项工序的质量监控上工序质量控制要点如下: 工序活动质量控制要点: ⑴施工过程中,成立专业工种队,各施工项目的全面质量管理小组进行以防止质量通病目标,严格按质量验收规范要求把关的质量检查工作,对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行因果分析,采取质量控制对策,预先控制质量事故苗头的发生,消灭质量通病,从而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⑵贯彻实行“自检,互检,交接检”的三检测,和班组的检查验收工作,没有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质量监督站认可,同意,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⑶加强现场计量管理,配备专人负测量,试验及计量管理工作。现场使用的所有仪器,磅称等计量工具,应按规定的时间复检校核。 公司对项目实行月检查,开展项目间的质量竞赛活动,项目经理每旬组织施工员、质检中实测检查,施工员、质检员进行日检查,以此促进质量的提高。 积极主动项目与配合,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及市质量监督部门联系,接受他们的监督、督促、虚心听取意见,认真整改。 三、施工过程中各重要项的质量控制: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施工过程中几个重点环节的质量控制特别重要,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现场施工要求,实行分项管理,跟随质量检验工作,落实经济责任从宏观管理到生产安全质量进度,从施工环节到生产过程严把质量关。 9、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一、消除质量通病组织机构 我司为了有效地防治质量通病,特别成立了质量通病防治小组,对质量通病进行分析探索、制定相应的具体措施、对措施的实施进行验证,确保质量通病防 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成员如下: 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 成员:质检员、各施工班组长 小组职责: 组长: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领导小组开展工作,组织成员进行讨论,制定措施,督促措施实施及验证工作,对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根据实施效果对措施进行调整。 班组长:负责措施的实施。 质检员:负责对措施的实施进行验证。 确保工程质量措施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合格,为达到该目标采取具体措施如下: 一、组织保证及目标管理 建立强有力的、能保持高效运转的项目班子,我公司对该项目的质量目标承诺是经过周密考虑及安排的,我们认为要搞好一个工程,不论工程大小,首先要组织保证,即组建一个强有力、能保持高效运转的项目班子是搞好本工程的关键,所以我们精心选择了施工现场管理班子,该项目班子有以下特点: 1、备较全面: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等,做到人员齐全、职能明确。整个项目管理成员都受过专业知识教育,并从事本专业工作几年甚至十几年,主要成员都有中级以上职称,其中项目经理为贰级资质,技术负责人为工程师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 2、抓住工程质量有敢创敢拼的精神,并富有创建优良工程的实践经验。 3、团结互助、共同进取是该项目班子一贯的工作作风。 根据上术项目班子的特点及公司内部一系列质量管理条例、措施、责任制等,我们完全可达到预期目标。 二、对项目班子实行目标管理及控制 针对本工程特点、环境及一些特定条件,我公司对项目部实行目标管理,实现各项目标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根本所在,因此我们将坚持以控制论原理和理论为指导进行全过程的科学控制。 由于在施工项目目标管理及控制过程中,会不断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各种风险因素随时有发生的可能,故需通过组织协调处理,所以公司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我们可随时随地处理及排队所发生的影响目标的不利因素,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三、加强对项目质量因素的控制 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分为五大类即人、材料、机械设备、采用的施工方法和生产生管理环境。 人的因素:人作为控制对象,主要避免失误,作业控制动力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及主导作用,从而确保质量目标,严格禁止无技术资格的人员上岗作业。在选择人员时从思想素质、技术素质等方面综合考虑。 材料的因素: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控制,主要是严格检查验收,正确使用,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分储运等各种环节的技术管理,严格杜绝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中去。 机械的因素:根据工程不同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 施工工艺因素: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专项施工方案,加强对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等方面的控制。要切合工程实际,解决施工难题,这样有利于保证质量、加快进度等。施工组织设计一旦审核完毕既作为施工过程中一项纲领性文件来执行。 环境因素: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质保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作业场所、工作面等)。所以针对上述分析要素及工程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相对应的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六、种施工因素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施工计划的质量控制 1、在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阶段性进度计划、月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计划进度,充分考虑人、财、物及任务量的平衡合理安排及各种周转材料、施工机械、合理安排各工序轮流作息时间,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 2、在施工中应树立起工程质量为本工程的最高宗旨。如果说工期和质量两者发生矛盾,则应把质量放在首位的概念,但工期的紧廹就要求项目部内的全体管理人员在施工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熟悉施工工艺了解施工工程编制科学简便和作业指导书,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编制每周每月直至整个总进度计划的各大小节点的施工计划,并确保其保质保量的完成。 (二)、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措施 1、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决定了施工质量的优劣。发放施工图纸后,专业技术人员会同施工工长先对图纸进行深化、熟悉了解,提出施工图纸中问题、难点、错误,并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时予以解决。同时,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工施工过程中质量难以控制或要求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新的施工工艺才能达到保证质量目的的内容进行摘录,并组织有关售货员进行深入研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从而在技术上的此类问题进行质量上的保证,并在实施过程中予以改进。 2、施工工长在熟悉图纸施工方案或作业指导书前提下,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劳动力,并向操作人员做好相应的技术交底工作,落实质量保证计划、质量目标计划,特别是对一些施工难点、特殊点更应落实在班组每一个人,而且让他们了解本次交底的施工流程施工进度、图纸要求、质量控制标准,以便操作人员心里有数,从而保证操作中按要求施工,杜绝质量问题的出现。 七、保证质量的主要技术措施 1、工程测量 工程的定位放线等牵涉全局性的工作,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必须共同参与,各次施工放样后,均需经工程负责人、公司技术部门的检查验收和建设方的认同。 工程定位放线后,邀请有关测绘部门专家时行定位复核,以保证定位的正确性。 第八章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 第一节、安全生产的方针和目标 1、安全生产的方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目标:杜绝伤亡、重事故发生:轻伤事故频率低于2%;杜绝重大机械事故发生;杜绝火灾事故发生。 第二节、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及岗位职位 一、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 二、岗位职责 1、项目经理职责 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施工方案/组织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