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物资管理部仓库规划制度
冶炼加工总厂物资管理部
物资仓库规划办法仓库规划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了规范仓库规范化管理,使仓库使用最大化,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适用范围
针对所有存放物料、产品的仓库。
第三条 权责
(一) 仓库组组长对仓库使用情况进行总体规划,并对仓库规划进行合理安排。
(二) 仓库管理员根据实际发生情况向仓库组长报告仓库利用情况。
第二章 仓库规划管理
第四条 仓库区域的构成
仓库区域根据其用途不同,可分为储存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生活区。各区域具体构成及用途如下表所示。
仓库区域构成用途表
仓库区域
内部区域构成
用途、要求
储存区
储货区
库房
储存货物的封闭式建筑,它主要用来储存受气候条件影响的物品或货物,如一般的消费品和大部分生产原材料等
货棚
储存货物的设施,可以用来储存受气候条件影响不大的货物
货场
货场是用于储存货物的露天堆场,主要用于储存基本不受气候条件影响的货物
铁路专用线路
由国家铁路部门直接引入企业,专供一些物流、采矿、大型制造业企业使用的铁路。通过铁路专用线路,运货的火车可以直接沿铁路将货物运到企业仓库
仓库内道路
仓库内外物品的主要运输通道,供运货的汽车或其他搬运工具行驶
装卸站台
单独站台
供火车或汽车装卸物品的平台,高度和宽度应该根据运输工具及装卸作业方式而确定
库边站台
辅助生产区
车库
物品储运保管工作服务的辅助车间或服务站,辅助生产区应尽量靠近生产作业区
变电室
油库
维修车间
包装材料间
行政生活区
仓库行政管理机构的办公地点和生活区域
第五条 储存区域规划要求
(一) 符合作业流程
仓库存储区域的划分要根据仓库作业的程序,保证货物的装卸、验收、入库、储存、出库、盘点、搬运等相对便利,从而提高仓储作业的效率。
(二) 减少搬运距离
仓库存储区域的划分要尽可能减少储存物资及仓库规划人员的运动距离,以提高仓储劳动效率,节约仓储费用。
(三) 减少无效工作
仓库存储区域的合理规划,要有利于出库作业时间的有效利用,从而避免各种工作无效重复,避免各种时间上的延误,使各个作业环节能有机衔接,尽量减少人员、设备的窝工,防止物资堵塞。
(四) 合理利用空间
仓库存储区域的合理布置要有利于充分利用仓库的面积和建筑物的空间,杜绝仓库面积和建筑物空间上的浪费,以提高仓库的利用率和仓库的经济效益。
(五) 安排配套设施
仓库存储区域的布置要-有利于仓库的各种设施、储运机具效用的充分发挥,提高设备效率及劳动效率。
(六) 注重仓库安全
仓库存储区域的合理布置要有利于包括仓储物资、仓储人员、仓储设施和仓储机具在内的整个仓库的安全。
第六条 各储存区域规划
在对仓库储货区进行规划时,首先应该考虑合理安排库房、货棚及货场的位置,然后再通过规划储货区的道路,将各种设施紧密地联系起来。
(一) 确定储货区的布局
(1) 确定库房的位置
库房位置的选择按照其储存物品的吞吐量大小、搬运的复杂程度和安全性质进行。例如,一般无火灾危险性、吞吐量较大和出入库频繁的库房,要布置在库区中央靠近出入处的地方;吞吐量不大、出入不频繁的库房,布置在库区的两翼和后部;有火灾危险的库房,宜布置在库区的下风侧面。
(2) 确定货棚的位置
货棚除了储存部分货物外,还可以作为卸货待检、出库待运的场所。因此,货棚的布置应紧靠库房。如果是站台库房,货棚与库房应连接起来,以便起到防雨的作用。
(3) 确定货场的位置
货场布置应充分考虑铁路专用线的走向,专用线应尽量贯穿货场。同时,应尽量利用行车(用于装卸物资的大型起重设备)的跨度,实行跨线作业,以减少装卸作业环节。
(二) 规划库区道路
规划合理的运输及搬运道路,可以减少货物装卸、搬运的时间,并防止出现物资堵塞的现象。要想规划好仓库的道路,规划时必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1) 道路要宽广
要尽可能地兼顾所有规格的货车,在不影响存储面积的情况下,规划出宽广的道路,从而便于库区内车辆的行驶。
(2) 安排好停车的位置
要考虑可能会出现因暂时停靠在库区的情况,并为这些车辆划出一定的停靠地点,避免因为车辆的胡乱停靠而造成道路的堵塞。
(3) 规划车辆的运行方向
为了使进入库区车辆能够顺畅的行驶,减少发生堵塞的可能性,仓库规划人员应该在规划道路时确定一定的运行方向,以保障车辆在库区内顺利行驶。
第七条 仓库布局规划
(一)了解有效存储面积
仓库的面积可以分为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和有效面积三种。各种仓库面积的定义及计算方法,仓库规划人员按照下表进行计算。
仓库面积定义及计算方法
仓库面积
定义
计算方法
建筑面积
库房所占用的土地面积
库房外墙线所围的水平面积
使用面积
库房内可供使用的面积
库房内墙所围城的面积,并除去库房的内立柱、电梯、消防设施、办公设施等所占的面积
有效面积
实际用来存放物资的面积,即货位和货架等所占的面积
使用面积减去过道、垛距、墙距及进行验收备料等区域后所剩的面积
(二)有效面积规划
(1) 仓库通道的规划与设计
仓库内的通道是除了货物存储面积外所占面积最大的部分,它的设计要求应保证货物能够有效地存取、搬运及装卸设备能够正常地运作,电梯、防火设施及服务区的设备能够便于使用。仓库通道的种类机器设计要点如下表所示。
仓库通道、种类与设计要求
通道类型
作用说明
设计要点
设计顺序
工作通道
货品防如或移出存储区的通道,可分为主要通道及交叉通道
主要通道通过库房中央,且尽可能直通,使其两端在出入口,同时连接主要交叉通道约米
首先设计
电梯通道
提供货物出入电梯的通道
根据电梯位置设置,接近工作通道
其次设计
设施通道
为公共设施、防火设备等所设的进出通道
根据公共设施及消防设施位置设置
人行通道
便于仓库规划人员及装卸人员进出的区域
在必要的情况下设计,尽量减少所占面积及其对主要通道的影响
最后设计
服务通道
为存货或检验提供大量物品进出的通道
尽量维持最小数目及占用面积。减少对主要通道的影响
(2) 其他非存储面积规划
仓库中其他的非储存空间主要包括仓库内的卫生间、楼梯、办公室、清扫工具室、消防设施等,它们应该尽量设置在保管区域的角落或边缘,一面影响保管空间的整体性,从而相应增加储存货物的保管空间。
(三)仓库存储区域布置
规划出仓库的有效使用面积后,仓库规划人员还需根据仓库作业的需要,将仓库中可存储物品的区域划分为待检区、待处理区、合格物品储存区及不合格物品隔离区,以放置处于不同状态的物品,各存储区域的作用与布置要求如下表所示。
仓库存储区域布置
仓库区域
标识方式
作用
位置要求
待检区
标识牌
暂时存放处于检验过程中的物品
在仓库入口附近,便于物品的卸载及检验
待处理区
标识牌
暂时存放不具备验收条件或质量暂时不能够确认的物品
在仓库入口与待检区附近,以方便对其进行检验
合格物品储存区
标识牌
保存合格的物品
仓库的主要存储区域
不合格物品隔绝区
标识牌
暂时存放质量不合格的物品
在仓库的出口附近,便于物品的搬运
仓库内除了需要设置上述基本区域外,还可以根据仓储业务的需要,在仓库内设置卸货作业区、流通加工区和出库备货区等。
第八条 仓位规划
(一) 仓位的布置方法
仓库仓位的布置方法主要有横列式、纵列式与混合式三种。
(1) 横列式,即货垛或货架与库房平行排列。
(2) 纵列式,即货垛或货架与库房垂直排列。
(3) 混合式,即横列式与纵列式混合在使用的库房布局。
(二) 布置仓位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根据物品的储备定额决定仓位为了保证物品有足够的空间存储,仓库规划人员需要根据物品储备定额,规划其在仓库中的仓位。对于储备定额量较大的物品,应该规划出较大仓位对其进行存放;对于储备定额量较小的物品,可以适当地规划较少的存储仓位。
(2) 根据物品的使用频率确定仓位为了加快物品的流转速度,对于那些使用频率较高、周转速度较快的物品,应该将其仓位确定在距离仓库进出口较近处,便于装卸及搬运,而对于那些使用频率低的物品,可以将其仓位确定在仓库的中央。
(3) 根据物品的保管要求划分仓位为了方便物品的保存及养护,仓库规划人员可以根据物品的保管要求对物品的仓位进行划分,将需要相同的温湿度、保养方法以及灭火方法的物品进行分类保存。
(4) 根据物品分类目录规划仓位为了便于仓库中储存物品的管理,仓库规划人员可以根据物品的分类目录对其进行仓位的规划。例如,对建筑材料仓库的仓位进行规划时,可以按照存储物品的属性将其分为五金交电水暖类、化工(油漆)铝钢材类、板(木)材建材(包括瓷砖)类、手动工具和机具及配件类、日杂防护劳保用品类,并对其进行分类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