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缠溪中学2017年人教版春季学期七年级期末检测语文试卷.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148645 上传时间:2025-04-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缠溪中学2017年人教版春季学期七年级期末检测语文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缠溪中学2017年人教版春季学期七年级期末检测语文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缠溪中学七年级2017年春季学期期末检测 语文试卷 一、积存与运用 〔22分〕 1.以下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萦带yíng 羸弱léi 孤孀shuāng 忍俊不禁jīn B、哺育bǔ 亵玩xiè 污秽huì 毛骨悚然sǒng C、可汗hán 猥琐wěi 谰语 lán 锲而不舍qiè D、修葺qì 吞噬shì 校对jiào 屏息凝神píng 2.以下每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至死不懈 锋芒必露 B、妇儒皆知 群蚁排衙 绝然不同 气冲斗牛 C、深恶痛绝 诲人不倦 颠沛流离 悲天闵人 D、语无伦次 姗姗来迟 海市蜃楼 心有灵犀 3.依次在下面横线上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生命的季节,亦如四季的更替,有春的烂漫,有夏的 ,有秋的 ,也有冬的 。此乃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A、奔放 成熟 萧瑟 B、奔放 萧瑟 成熟 C、成熟 奔放 萧瑟 D、成熟 萧瑟 奔放 4.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语文课程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B、《写字》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目的是为了提升中小同学的汉字书写。 C、《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更有效地避免发生校车交通安全事故。 D、能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前提。 5.古诗文默写填空 〔6分〕 〔1〕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2〕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4〕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5〕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忧郁的日子里需要冷静: ,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6.名著阅读。〔3分〕 祥子的生活多半仗着这种残存的仪式与规矩。可是,连做这点儿事,他也不算是好手。他那么大的个子,偏争着去打一面飞虎旗,或一对短窄地挽联;那较重的红伞与安静牌等等,他都不肯去动。和老人、小孩,甚至于妇女,他也会去竞争。他似乎听不见那施号发令的锣声,更永远不看前后距离的停匀不停匀,几乎所有人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你他妈的看齐!〞他似乎还没有闻声。他留神地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这些都不算什么,为了让自己活得更体面些,更舒适些,祥子甚至背离自己的良心和原则去做事。 上面这段文字选自《 》,小说的主人公祥子从一个 的青年变成了 的行尸走肉。 7.综合性学习。〔5分〕 〔1〕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现在还普遍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把它们配对,使之重新变得完整,比如A——d。〔3分〕 寒 D、风吹不动天边月 d.一间陋室透书香〔2分〕 B——〔 〕 C——( ) D——〔 〕 〔2〕关于广告商用的“默默无蚊〔闻〕的奉献〞类改动成语的广告,你赞成还是反对?请发表你的看法。〔2分〕 二、阅读与理解 〔38分〕 〔一〕阅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完成8——9题。〔4分〕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8.这是一首吊古怀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中的“古人〞“来者〞指的是 。〔2分〕 9.这首诗采纳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河中石兽》节选,完成10——19题。〔13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列句中加点的字词。〔2分〕 (1)山门圮于河 圮: (2)阅十余岁 阅: (3)曳铁钯 曳: (4)湮于沙上 湮: 11. 解释以下句子。〔4分〕 (1)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关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推断其 ;讲学家推断其 ,理由是 ;老河兵则推断其在上游,是因为 。(用原文填空)(4分) 13.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2分) 14.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2分〕 〔三〕阅读《驿路梨花》选段,完成15——18题。〔11分〕 我们正在劳作,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瑶族老人马上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正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 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插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 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经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抬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这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经常趁砍柴、拾苗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顾这小茅屋。 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 “前几年出嫁到山那里了。〞 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 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到处开〞。 15.那群哈尼小姑娘中为首的一个有什么特点?〔2分〕 _ 16.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3分〕 17.揣摩下以下语句,分析加点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4分〕 〔1〕“瑶族老人马上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 〔2〕“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经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顾这小茅屋。 18.请分析最后一段中的“梨花〞对全篇结构的作用。〔2分〕 〔四〕阅读短文《温暖心窝的话语》,完成19—23题。〔10分〕 温暖心窝的话语 包利民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乡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旧难以入眼。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够。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我就经历了好几次。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同学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在那天际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慢慢地爱上那里。天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灿烂得一片深情。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模糊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埋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瞬间间又濡湿了。〔选自《做人与处事》,有删改〕 19.关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2分〕 20.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涵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 21.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3分〕 22.依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2分〕 三、作文〔40分〕 23.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心里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让;在别人触犯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碰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怀;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请以“我学会了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 ③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⑤字数不少于5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