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五章 纺织纤维的力学性质,1,纺织纤维的力学性质(或机械性质)是纤维及其制品在使用过程中的重要性质之一。纤维材料的力学性质的好与坏(优与劣)是根据它在受外力作用时,所表现的耐破坏性能(不一定拉断)来评价的。纤维在外力作用下遭到破坏的形式很多,其中以拉伸断裂为最主要的破坏形式。,2,第一节 纤维的拉伸性质,第二节 纤维的蠕变、松弛和疲劳,第三节 纤维的摩擦和抱合性质,3,第一节 纺织纤维的拉伸性质,拉伸指标,拉伸曲线,拉伸机理及影响拉伸的因素,4,一、表示纤维拉伸断裂的指标,指标有:断裂强力;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5,1.断裂强力(绝对强力),定义:纤维能够承受的最大拉伸外力。,单位:牛顿(N);厘牛(cN)。,对不同粗细的纤维,强力没有可比性,。,6,2.强度,拉伸强度是用以比较不同粗细纤维的拉伸,断裂性质的指标。,根据采用细度指标不同,拉伸强度指标,有以下几种:,7,(1)断裂应力,定义:指纤维,单位截面,上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单位:N/m,2,(帕);N/mm,2,(兆帕)。,其计算式为:,=P/S,式中:纤维的断裂应力(MPa),P纤维的强力(N),S纤维的截面积(mm,2,),8,(2)断裂强度(比强度),定义:每特(或每旦)纤维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单位:N/tex(cN/dtex);N/den(cN/den)。,其计算式为:,P,tex,=P/T,tex,P,den,=P/N,den,9,(3)断裂长度(L,R,),定义:纤维的自身重量与其断裂强力相等时所,具有的长度。,即一定长度的纤维,其重量可将自身拉断,该长度为断裂长度。,其计算公式为:,L,P,=(P/g)*N,m,式中:L,P,纤维的断裂长度(km),P 纤维的强力(N),g 重力加速度(等于9.8m/s,2,),N,m,纤维的公制支数。,10,纤维强度三个指标之间的换算式为:,11,3.断裂伸长率,定义:纤维拉伸至断裂时的伸长率称为断裂伸长率。,它表示纤维承受拉伸变形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L-L,o,)/L,o,式中:,L,o,纤维加预张力伸直后的长度(mm);,L,纤维断裂时的长度(mm);,12,4.湿干强度比,纤维在完全润湿时的强力占干态(标准大气下)时强力的百分率。,材料吸湿后强度的变化状况,绝大多数纤维100%,而棉麻等100%。,13,5.10%定伸长负荷,纤维拉伸10时所需要的负荷。,专用于棉型化纤,为混纺进行性能匹配时应用的指标。,14,二、拉伸曲线及有关指标,纺织纤维在拉伸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应变关系称为拉伸性质。,1、拉伸曲线定义,负荷-伸长曲线,:表示纤维在拉伸过程中的负荷和伸长的关系曲线。,应力-应变曲线,:表示纤维在拉伸过程中的应力和应变的关系曲线。,两个曲线所反映的纤维强伸关系规律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坐标的量纲。,15,16,一般纤维负荷-伸长曲线,17,上图所能反映的指标有:,1.断裂强力(或断裂强度),2.断裂伸长(或断裂伸长率),2.拉伸曲线反映的指标,18,3.初始模量E,定义:纤维负荷-伸长曲线上起始一段直线部分(或伸长率为1%时)的应力和应变比值。,纤维应力-应变曲线上起始段的斜率。,其大小表示纤维在小负荷作用下变形的难易程度,它反映了纤维的刚性。,E越大表示纤维在小负荷作用下不易变形,刚性较好,其制品比较挺括;,E越小表示纤维在小负荷作用下容易变形,刚性较差,其制品比较软,。,天然纤维:麻棉丝毛;,再生纤维:富纤粘胶醋纤;,合成纤维:涤纶腈纶维纶锦纶,19,4,.,屈服应力与屈服伸长率(屈服应变),屈服点:曲线坡度由较大转向较小(伸长由较小转向较大)部分的转折点。,屈服应力:屈服点处所对应的应力。,屈服应变:屈服点处所对应的应变。,20,21,纤维在屈服以前产生的变形主要是纤维大分子链本身的键长、键角的伸长和分子链间次价键的剪切,所以,基本上是可恢复的急弹性变形,。而屈服点以后产生的变形中,有一部分是大分子链段间相互滑移而产生的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屈服点高的纤维,不易产生塑性变形,拉伸弹性较好,其制品保形性好,不易起拱,起皱。,22,5,断裂功、断裂比功和功系数,(1)断裂功W,定义:指拉断纤维过程中外力所作的功,或纤,维受拉伸到断裂时所吸收的能量。,W是强力和伸长的综合指标,用来有效评价纤维的坚牢度与耐用性能。,W大,说明纤维的韧性好,耐疲劳性能强,能承受较大的冲击。,在负荷-伸长曲线上,断裂功就是曲线下所包含的面积。,对不同粗细和长度的纤维没有可比性。,23,(2)断裂比功W,a,定义:拉断单位细度、单位长度纤维外力,所作的功。,W,a,=W/(T,tex,*L,0,),纤维密度相同时,它对不同粗细和不同试样长度的纤维材料具有可比性。,反映应力应变曲线下的面积。,24,(3)功系数W,e,定义:实际所作功(即断裂功W,相当于,拉伸曲线下的面积)与假定功,(即断裂强力*断裂伸长)之比。,其计算式为:,W,e,=W/(P,a,*L),W,e,值越大表明这种材料抵抗拉伸断裂的能力越强。,各种纤维的功系数大致在0.36-0.65间。,25,(4)纤维柔顺性系数,C0,说明曲线是直线形的,柔顺性差,如刚性纤维和低延性纤维(玻璃纤维、苎麻纤维等),C0,曲线下凹,柔顺性好,如聚酰胺纤维;C0,曲线上凸,柔顺性较差,但可塑性可能较好。,26,三、常用纺织纤维的拉伸曲线,27,拉伸曲线可分为三类:,(1)强力高,伸长率很小的拉伸曲线(棉、麻等纤维素纤维),表现为拉伸曲线近似直线,斜率较大(主要是纤维的取向度、结晶度、聚合度都较高的缘故),(2)强力不高,伸长率很大的拉伸曲线(羊毛、醋酯纤维等),表现为模量较小,屈服点低和强力不高,(3)初始模量介于12之间的拉伸曲线(涤纶、锦纶、蚕丝等纤维),28,纤维开始受力时,其变形主要是纤维大分子链本身的拉伸,即键长、键角的变形。拉伸曲线接近直线,基本符合虎克定律。,当外力进一步增加,无定型区中大分子链克服分子链间次价键力而进一步伸展和取向,这时一部分大分子链伸直,紧张的可能被拉断,也有可能从不规则的结晶部分中抽拔出来。次价键的断裂使非结晶区中的大分子逐渐产生错位滑移,纤维变形比较显著,模量相应逐渐减小,纤维进入屈服区。,当错位滑移的纤维大分子链基本伸直平行时,大分子间距就靠近,分子链间可能形成新的次价键。这时继续拉伸纤维,产生的变形主要又是分子链的键长、键角的改变和次价键的破坏,进入强化区,表现为纤维模量再次提高,直至达到纤维大分子主链和大多次价键的断裂,致使纤维解体。,四纤维拉伸断裂机理,29,纤维拉伸断裂时的裂缝和断裂面,30,纤维断裂原因有:,大分子主链的断裂,大分子之间的滑脱,纤维伸长原因有:,大分子的伸直、伸长(键长、键角的变化),取向度改善,大分子之间的滑移,31,五影响纤维拉伸性能的因素,内因,:,(1)大分子结构(大分子的柔曲性、聚合度),大分子链的柔曲性纤维伸长,聚合度:大分子间不易产生滑移,所以强度较高而伸长较小,(2)超分子结构(取向度、结晶度),取向度:强度较大,伸长较小,结晶度:强度较高而伸长较小,但结晶度太大会使纤维变脆(结晶区以颗粒较小,分布均匀为好),(3)形态结构,纤维中的裂缝孔洞缺陷、形态结构、不均一性会导致强度下降,32,外因,:,(1)温湿度,温度:强度,伸长,初始模量,相对湿度:纤维回潮率(分子间结合力减小),所以强度,伸长,初始模量,棉麻例外(本身聚合度高、分子链长、分子间结合力小,吸湿后大分子张力均匀,受力大分子多),强度。,(2)试验条件,纤维根数:换算后的单纤维强力下降,纤维断裂的不同时性(试样中各根纤维的强力、伸长能力、伸直状态不同),试样长度:测得的强力偏低,弱环定律:,单纤维测试:试样长度10mm或20mm;束纤维测试:3mm,33,拉伸速度,:测得的强力较大而伸长较小,通常:100隔距长度/min,其他:,加负荷的方式:等速拉伸型(摆锤式强力仪),等加负荷型(斜面式强力仪),等速伸长型(电子式强力仪,现 在为国际推广方法),强力仪的量程:,夹持器的夹持情况:,预加张力的大小:,34,最单纯的形变形式有两种:理想弹性变形(虎克变形);纯粘性流动(牛顿变形)。,虎克变形:,牛顿变形:,对以高分子为主要组成物质的纤维来讲,它不仅具有弹性,而且也具有粘性,这种粘性与弹性的组合即为粘弹性,具有粘弹性的物体即为粘弹体。,第二节 纤维的蠕变、松弛和疲劳,35,粘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应力应变的关系随时间而变的性能。,36,一、纤维的拉伸变形与弹性,1.纤维拉伸变形的组成,纤维变形包括:可回复的弹性变形(急弹性+缓弹性)和不可复的塑性变形,急弹性变形,:加(或去除)外力后能迅速变形。,键长、键角的变化,。(一般515s),缓弹性变形,:加(或去除)外力后需经一定时间后才能逐渐产生(或消失)的变形。,大分子链屈曲伸展、滑移错位,。(一般25min),塑性变形,:纤维材料受力时产生变形,去除外力,不回复的变形。,链节、链段发生不可逆移动(粘性流动),绝对值,。,37,2.纤维的弹性,(1)定义:指纤维变形的恢复能力。,(2)常用指标:,a.弹性回复率R,e,(或称回弹率),R,e,=(l,急,+l,缓,)/(l,急,+l,缓,+l,塑,),=(L,1,-L,2,)/(L,1,-L,0,),式中:L,0,纤维加预加张力使之伸直但不伸长时,的长度(mm),L,1,纤维加负荷伸长的长(mm),L,2,纤维去负荷再加预张力后的长度(mm),38,b.弹性功率 W,e,图中:ec急弹性变形;,cd缓弹性变形;,do塑性变形;,W,e,=弹性恢复功/拉伸所作的功,=A,cbe,/A,oae,39,3.影响纤维弹性的因素:,(1)纤维的结构:分子链的柔曲性、分子间,力的大小,(2)相对湿度;,(3)测试条件;,纤维的弹性是织物获得好的尺寸稳定性与抗皱性的主要因素。,40,二、纤维的流变性质(或粘弹性质),定义:纤维在外力作用下,应力应变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包括蠕变和应力松弛,1蠕变,(1)定义:指一定温度下,纺织材料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其变形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41,(2)曲线:,42,(3)产生原因:,随着外力作用时间的延长,不断克服大,分子间的结合力,使大分子逐渐沿着外,力方向伸展排列,或产生相互滑移而导,致伸长增加,增加的伸长基本上都是缓,弹性和塑性变形。,43,2应力松弛(变形一定,F-t关系),(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拉伸变形保持一定,纺织材料内的应力随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小的现象称为应力松弛。,44,(2)曲线:,45,(3)产生原因:,由于纤维发生变形时具有内应力,使大分子逐渐重新排列,在此过程中部分大分子链段间发生相对滑移,逐渐达到新的平衡,形成新的结合点,从而使内应力逐渐减小。,46,3影响纤维流变性质的因素,纤维本身的结构:,分子量增加,分子链的极性、交联和结晶增加,蠕变松弛减少。,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增加,蠕变、松弛也增加,47,.应用,在纺织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必须注意不使纤维材料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以避免蠕变或应力松弛现象发生。,如:布机长期停车时,须使之处于综平状态,以避免经纱受力,产生应力松弛,纱线下垂,再开车时由于开口不清而形成织疵。,各种卷装或机上的半制品储存太久,也会因应力松弛而松烂。,提高温湿度可消除纤维材料的内应力,防止退捻和达到定形的目的等。,48,三、纤维的疲劳特性,1.定义:纺织材料在较小外力、长时间反复作 用下,塑性变形不断积累,当积累的塑性 变形值达到断裂伸长时,材料最后出现 整体破坏的现象。,疲劳破坏包括:分子滑移、分子断裂、裂缝的产生与扩散、应力集中。,49,疲劳破坏有,两种,。,一种,是指纤维材料在一不大的恒定拉伸力作用下,开始时纤维材料迅速伸长,然后伸长逐步缓慢,最后趋于不明显,到达一定时间后,材料在最虚弱的地方发生断裂。这是由于蠕变过程中,外力对材料不断作功,直至材料被破坏,也称为静态疲劳或蠕变疲劳。,另一种,是多次拉伸(或动态)疲劳,它是指纤维材料经受多次加负荷、减负荷的反复循环作用,因为塑性变形的逐渐积累,纤维内部的局部损伤,形成裂痕,最后被破坏的现象。,疲劳形式有:蠕变(静止疲劳)、重复伸长、重复压缩、重复弯曲及重复扭曲(动态疲劳)。,50,纤维的多次拉伸循环,51,纤维的重复拉伸疲劳图,52,2.指标,(1)纤维在一定条件下拉伸至断裂时,所经历的循环次数(耐久度或坚牢度);,(2)经过一定负荷、一定次数的反复作用,测其剩余伸长的大小。,3.纤维结构和性能与疲劳的关系,(1)纤维材料 拉伸断裂功大,弹性回复性好,耐疲劳;纤维的结构缺陷少,耐疲劳;材料的内耗越小,不易老化,耐疲劳。,(2)试验条件 反复加减小负荷,停顿时间短,卸负荷停顿时间长,耐久度提高。,53,第三节 纤维的摩擦性质,*,纤维的摩擦抱合性质与可纺性、织物的手感、起毛起球、耐磨和抗皱等有关,与纺纱工艺的关系:摩擦现象贯穿于整个纺纱过程;,与纱、布关系:有了摩擦力,纱、布才具有一定价值;,与磨损的关系:纤维、机件被磨损,降低了使用价值;,与发热的关系:高速缝纫可能达300C,使缝针弯曲,缝线熔融;,与静电的关系:摩擦起静电,静电聚集,干扰纺纱工艺正常进行,特别是化纤。,54,一纤维的摩擦、抱合和切向阻力,1.摩擦力F,2,定义:纤维之间或纤维与机件之间,在一,定,正压力作用,下,作相对滑动时所产生的阻力。,55,2.抱合力 F,1,定义:纤维间在,法向压力为零时,,做相对滑动时产生的切向阻力。(因为纤维具有卷曲、转曲、鳞片、表面粗糙凹凸不平,且细长 柔软;纤维必须具有一定的抱合力,棉卷、棉条才具有一定强力,纺纱工艺才能顺利进行),56,纤维的切向阻力:,切向阻力F=抱合力F,1,+摩擦力F,2,N=F,1,+,f,N,切向阻抗系数,=F,1,/N+,f,57,二纤维摩擦抱合性质的指标与测试,1.抱合力的指标与测定,(1)抱合系数h(cN/cm),定义:单位长度纤维上的抱合力。,测试方法:从没有法向压力的纤维条中夹取一根,纤维,测定出这根纤维所需的力F,1,(cN,即抱合力)和纤维的长,l,(cm),的比值。,h=F,1,/L,58,2)抱合长度L,h,(m),定义:纤维条的自身重力等于其强力(即抱合力)时所具有的长度。,方法:将纤维制成一定规格的没有法向压力的纤 维条,在强力仪上以大于纤维长度的适当上下夹持距离拉断,测得它的强力和纤维条的特数,L,h,=F,1,/N,tex,式中:F,1,纤维条的强力(gf),N,tex,纤维条的特数,59,影响纤维抱合力的因素:,纤维的几何形态(表面结构、纤维长度、卷曲度);,排列形状;刚柔性;表面油剂;,温湿度;,纤维卷曲或转曲多,细长而较柔软抱合力较大,60,几种纤维的抱合性能,纤维种类,纤维线密度(dtex),纤维长度(mm),20C时的抱合长度(mgf/tex),羊毛,直径23m,55,30,涤纶,4.4,70,65,腈纶,3.85,90,47,锦纶,3.3,70,95,61,2,切向阻抗系数的测定,绞盘法测定纤维与纤维,纤维与金属、,陶瓷等其它材料间摩擦的切向,阻抗系数,。,62,Y151型摩擦系数测定仪,63,影响切向阻抗系数的因素,1.纤维表面的性质,*截面为非圆形的纤维的 不易变形纤维的,64,2.化纤油剂的影响,化纤不上油,干摩擦时,切向阻抗系数,大,上油少(油膜在纤维表面形成单分子层),上油多(属液体摩擦,与油的粘度有关),因为与上油量有关在一定范围内,上油量,;超过一定量后,上油量,。,油剂不仅可降低纤维比电阻,改善抗静电性能,,还能增进纤维间抱合,增加平滑,降低纤维表面,的。,65,3.法向压力的影响,主体趋势下降,4.滑动速度的影响,由静到动,不稳定,而后随滑动速度,到一定的v时稳定。,合纤在低速时,存在,粘滑现象,,变化较大。,一般测,动,,希望3m/min以上。,66,67,5.温湿度的影响,温度:,T变化引起油剂变化纤维性能变化,随着T,;合纤到一定温度数值时,随着T,(油剂挥发)。,湿度:,RH%,则(v,E),当RH%=100%时,最大。(接触面积),加工中RH%必须加以控制,太湿,加工困难;太干,发脆,68,第四节 纤维的弯曲、扭转与压缩特性,一、纤维的弯曲,纤维弯曲时的变形与破坏,69,1.纤维弯曲时受力情况,:,外侧受拉,伸长,内侧受压,压缩,70,2.纤维抗弯刚度R,f,定义:纤维抵抗其形状发生弯曲变形的能力。,公式:R,f,=Er,2,f,/4,式中:r实际截面积折算成正圆形时的,半径(mm),E纤维的弯曲弹性模量(cN/cm,2,),f,截面性状系数(它等于实际的惯性,矩与正圆形截面惯性矩之比),71,R,f,大纤维不易弯曲,不易成圈编织,耐磨性差,特别是曲磨,其织物较挺爽,有身骨。,R,f,小纤维易产生弯曲,易于成圈编织,其织物较软糯。,常用纤维R,f,由大到小的次序为:,苎麻玻纤涤纶富纤腈纶维纶蚕丝棉锦纶羊毛,72,纤维种类,截面形状系数,f,密度(g/cm,3,),初始模量E(cN/tex),相对抗弯刚度R,f,(10,4,.cN.cm,2,),长绒棉,0.79,1.51,872.1,3.66,细绒棉,0.70,1.50,353.1,2.46,苎麻,0.80,1.52,2224.6,9.32,亚麻,0.87,1.51,1166.2,4.96,细羊毛,0.88,1.31,220.5,1.18,粗羊毛,0.75,1.29,265.6,1.23,桑蚕丝,0.59,1.32,141.9,2.65,粘胶纤维,0.75,1.52,515.5,2.03,涤纶,0.91,1.38,1107.4,5.82,锦纶6,0.92,1.14,205.8,1.32,锦纶66,0.92,1.14,214.6,1.38,腈纶,0.80,1.17,670.3,3.65,维纶,0.78,1.28,596.8,2.94,玻璃纤维,1.00,2.52,2704.8,8.54,73,3.纤维的钩接和打结强度,纤维的断裂伸长率越大,其钩接和打结强度越大。,74,二、纤维的扭转,75,抗扭刚度R,t,:纤维抵抗扭转变形的能力。,R,t,=E,t,*I,p,式中:E,t,剪切弹性模量;,I,p,截面极惯性矩。,R,t,大加捻时阻力较大,易遭到破坏或产生塑性变形,且有较强的退捻趋势,。,76,各种纤维的扭转性能,纤维种类,扭转截面形状系数,t,相对剪切弹性模量E,tl,(gf/tex),相对抗扭刚度R,f,(10,-4,gfcm,2,/tex),棉,0.71,165,7.9,羊毛,0.98,85,6.7,桑蚕丝,0.84,168,10.2,柞蚕丝,0.35,230,6.0,苎麻,0.77,109,5.6,亚麻,0.94,87,5.8,普通粘胶纤维,0.93,74,4.7,涤纶,0.99,65,4.7,锦纶,0.99,45,4.0,腈纶,0.57,99,5.2,维纶,0.67,75,3.6,玻璃纤维,1.00,1640,64,77,三、纤维的压缩,单根纤维沿轴向的压缩性能,由于测量方面的困难,至今研究不多。,纤维集合体的压缩主要表现在横向的受压。例如:在纺织加工中加压罗拉间的受压,经纬纱交织点处的受压,纺织制品打包时的受压。,纤维受横向压缩后,在压缩方向被压扁,在受力垂直方向上则变宽。,78,79,纤维集合体在受强压缩条件下,纤维相互接触出现明显的压痕,压力严重时出现纵向劈裂。,纤维集合体加压再去除压力后,纤维集合体体积逐渐膨胀,但一般不能恢复到原来的体积。,因此棉花打包有密度限制。,80,总结,纤维拉伸指标,纤维拉伸机理及影响因素,纤维的力学性质,作业,81,作业:,1.名词解释,应力松弛、疲劳,2.试分析影响纤维拉伸断裂的因素。,3.纤维被拉伸后会产生哪三种变形?其特征如何?,82,试样,V,P,(%),E,高强锦纶,1/60,0.55,16.7,3,5000,0.67,14.7,5,强力粘胶,1/60,0.56,5.4,14,2000,0.80,5.2,22,玻璃纤维,1/60,0.42,1.8,22,1000,0.54,1.8,28,低速和高速之比,返回,8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