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校园绿化养护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浇水排水
1、原则:根据工程设计的不同植物的品种、生物学特性、土壤结构、干湿程度、树木年龄、季节、气候状况确定。做到适时、适量、不漏项。每次浇水要浇足浇透。“定根水”现栽现浇,禁止栽植后浇水脱节。
2、浇水次数:乔木不少于4次/年;灌木不少于6次/年;绿篱不少于6次/年;草坪不少于24次/年;盆草花不少于48次/年。
如遇天旱年份,视土壤干湿程度和植物需水状况增加浇水次数。
反季节栽植的植物和失水严重的植物增加叶面喷水。
3、浇水量:乔木不少于40公斤/株/次(胸径10cm以下);灌木不少于30公斤/株/次;色块灌木、绿篱不少于30公斤/次;草坪不少于20/次;盆草花不少于2公斤/次。大树依据当时天气状况和树木失水程度确定。地栽宿根花卉的土壤不干燥为准。
如有喷灌系统浇水,每次开启时间不少于30分钟,以地面无径流为准。
4、浇水时间:一般集中在12月至次年6月,以“过冬水”、“发芽水”和4月至6月“抗旱水”为主。夏天高温季节应在早晨和傍晚进行;冬天宜午后进行。
5、雨季应注意排涝,及时排出积水,保证绿地不因积水过多而造成涝灾。
(二)、施肥
1、原则:为确保园林植物正常发育,园林产品达到最优。定期对园林植物施肥,确保园林植物所需养分。
施肥原则根据植物种类、土地条件、树龄、植物生长势、肥料种类确定。
2、施肥对象:生长不良的园林植物。
3、肥料种类:分为基肥和追肥两大类。基肥一般采用有机肥,以充分腐蚀的有机颗粒肥最好,如厩肥。追肥用复合有机肥或化肥,如现有尿素、磷酸二氢钾及新型花木复合肥。
4施肥时间:基肥在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植物休眠期内进行。追肥在每年3月至9月生长期内进行。花灌木在开花后,施一次以P.K为主的追肥,补充花芽分化所需养分。
5、施肥方式方法:基肥与土伴合后埋入土层下并覆土。树木采用环状沟施法。追肥采用撒施或溶解后喷施。
6、注意事项:花灌木追肥不使肥水溅污花、叶;化肥应根据说明书规定的用量充分溶解后施用;新栽植物受伤根系未愈合前,不施肥;草坪修剪一周后才能施肥;追肥施用后要及时浇水,避免因肥过多造成肥害;施肥结合松土、浇水进行。
(三)、病虫防治
1、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正确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发生规律,在预测、预报信息指示下做好植物病虫防治预防工作。勤检查、勤观察,已发生过的病虫及时治理,防治蔓延成灾。力求将病虫害发生率控制灾10%以下。
2、病虫防治方式:药物防治,根据不同园林植物种类、病虫种类和危害程度以及环境条件,正确选用农药种类、剂型、浓度和使用方法。
以低污染高效率的农药为主,使之既能充分发挥药效,又不产生药害,同时减少对人和环境的污染。
3、施药方法:喷药成雾状,做到向植物施药由内向外,由下向上。
叶面叶背喷药均匀,不留空白。对药械难以喷到顶端的高大乔木或用树干注射法防治。地下害虫和药物难以防治的害虫,用人工挖除或刮除方法防治。
4、施肥时间:喷药在无风的晴天进行,阴雨或高温炎热的中午不宜施药。喷药防治病虫选择病虫造成危害前进行。害虫在孵化期或幼虫三龄期前,真菌病害在孢子萌发或侵染初期施药。
5、施药注意事项:
(1)注意行人安全,避开人流高峰,同时施药人员穿戴防护用具;
(2)喷药范围内有食品、水果等存放物,待移走或遮盖后进行;
(3)喷药后立即清理药械,禁止乱倒残液;
(4)人工刮除树干虫体,要求彻底干净,不损坏树皮,病虫枝及时销毁;
(5)农药妥善保管。
(四)、修剪
1、原则:依据园林植物书中习性,设计意图、养护季节、景观效果确定。以达到均衡树势、调节生长、姿态优美、花繁叶茂未目的。
2、修剪种类:包括除芽、去檗、摘心摘芽、疏枝、短截、整形。
冠等技术。
3、养护修剪:分为常规修剪和造型(整形)修剪两类。
常规修剪以保持自然树形未基本要求,按照“多疏少截”的原则及时剥芽、去檗,合理短截并疏剪内膛枝、重叠枝、交叉枝、下垂枝、腐枯枝、病虫枝、徒长枝、衰弱枝和损伤枝,保持园林树木内膛通风透光,树冠丰满。
造型修剪的剪、锯、捆、扎等手段,将树冠整 成特定或要求的树形,达到外形轮廓清晰、表面平整、圆滑、不露空缺、不露枝干、不露捆扎物。
(1 )乔木修剪:只进行常规修剪,对主侧枝尚未定型的树木采用短截技术,逐年形成三级分枝骨架。庭荫树分枝点随着树木生长逐年提高。行道树在同一路段分枝等低,树高、冠幅大小基本一致。
(2) 灌木修剪:以保持自然姿态,疏剪过密枝,保持内膛通风透光。对丛生灌木的衰老主枝,本着“留新去老”的原则培养徒长枝或分期短截老枝进行更新。观花灌木和观花小乔木的修剪掌握花芽发育规律,对当年新稍上开花的花木于早春萌发前修剪,短截上年的已花枝条,促使新枝萌发。对当年花率低的老枝进行逐年更新。在多年生枝上开花的花木,保持培养老枝,剪去过密新枝。
(3) 绿篱和造型灌木(含色块灌木)的修剪:按照造型修剪的发放进行,按照规定的形状和高度修剪。每次修剪保持形状轮廓线条清晰、表面平整、圆滑。修剪后新稍生长超过10cm时,进行第二次修剪。若生长过密影响通风通光时,进行内膛疏剪。当生长高度影响景观效果时进行强度修剪,强度修剪宜在休眠期进行。
(4 )腾本修剪:腾本每年常规修剪一次,每隔2-3年理腾一次,彻底清理枯死藤蔓、理顺分布方向,使叶幕分布均匀、厚度相等。
(5)盆草花的修剪:掌握各种花卉的生长开花习性,用剪稍、摘心、等方法促使侧芽生长,增多开花枝数。不断摘除化后残花、黄叶、病虫叶,增强花繁叶茂的观赏效果。
(6)草坪修剪:草坪修剪高度应保持在6-8cm,当草高超过12cm时必须进行修剪。混播草坪修剪次数不少于20次/年,结缕草不少于5次/年。
4、修剪时间:落叶乔木、灌木在冬季休眠期进行,常绿乔木、灌木在生长间歇期进行,亚热带植物在早春萌发前进行。绿篱、造型灌木、色块灌木、草坪等按设计要求及时进行。
5、修剪次数:乔木不少于1次/年,灌木不少于2次/年,绿篱、造型灌木不少于12次/年,色块灌木不少于8次/年。
6、修剪的剪或锯平整光滑,不得劈裂、不留短桩。修剪残留物及时清运。
7、修剪应按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注意行人和自身安全。
(五)、松土、除草
1、松土
(1)时间:4月-10月,在浇水后地面板结时和夏季大雨后进行松土,保持土壤疏松。
(2)松土机具:锄头或打孔机
(3)松土深度:5-8cm
(4)松土次数:乔木1次/年,花坛2次/年,草坪打孔1次/年。
(5)注意事项:松土不伤树根,不留空白。
2、除草
(1)原则:“除早、除小、除了”。
(2)方式:人工清除,即用锄头挖松表土,清除杂草或人工扯走杂草。药物除草,即使用化学除草剂清除杂草。
(3)注意事项:捡除草根,斗掉土,刨平地面;花坛除草不损坏花枝;除掉的杂草集中堆放,并及时清运;化学除草现经过小规模试验,成功后大面积应用,并正确掌握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不造成药害。
(六)、补植
1、随时保持绿地植物种植数量,缺株少苗适时补植。
2、补栽使用同品种,基本同规格的植物。
3、补栽后按特殊养护加强管理,确保成活,达到景观效果。
4、草坪秃斑随缺随补,保住草坪的覆盖度和密度,以点栽、补播或铺装等方法补栽。
(七)、支柱,扶正
1、扶正,乔木倾斜度超过10度,进行扶正,落叶树在休眠期进行,常绿树在萌芽期进行,如遇自然灾害或人为损坏及时扶正。扶正前先疏剪部分技术或短截,确保扶正乔木的成活。
2、支柱新栽大树和扶正后的树木进行支柱。
(1) 支柱材料,同一路段或区域内应尽量统一。
(2) 支柱方式,规范整齐。
(3) 支柱着力点与树干接触处铺垫软质材料,减少树皮损伤。
(4) 支柱着力点》树高的一半以上,以牢固不松动为准。
(5) 勤检查,平时对树木的支柱勤检查,每年雨季前对支柱进行一
次全面检查,对松动的支柱及时加固,对嵌入树皮的捆扎物及时解除。
(八) 、绿地容貌
1、随时保持绿地清洁、美观,做到全天候清扫保洁,重复地段或人员活动频繁的区域于当日9时前完成普扫。
2、及时清除垃圾、砖头、瓦块、枝叶等废弃物,做到日产日清。
3、园林小品等设施每周至少擦洗2次,如有水池景观,随时打捞水面漂浮物。
4、及时清除绿地设施上的乱涂乱画。
5、及时清运维护管理清除的废弃物,现场堆放时间不超过当时晚。
6、如因天旱树木枝叶积尘较多,防止积尘堵塞植物气孔和影响绿地
容貌,将对园林植物进行冲洗。
(九) 、绿地设施维护
1、绿地设施包括园路、花台、花架、亭廊、园灯、栏杆、标志牌、垃圾箱等园林小品及供水阀门、喷头等设施。
2绿地设施保持完好无损。
3、勤检查,发现缺损及时修补、更换。雨季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组织管理措施
四、雨期施工技术措施
五、质量要求
六、雨季施工措施
一、编制依据
9.
9.
LQ
L5.
L5.
1、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施工图纸、地勘资料等相关文件
2、国家和行业现行施工验收规范、规程、标准以及省、市关于
建筑施工管理的有关规定。
二、工程概况
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临工路(信邦生物科技-沃尔沃路)路面改造工程,全长4.8公里,宽29米,双向六车道,本标段为老路改造,改造方案先挖补,最后统一后罩面4cm(AC-13)厚改性沥青混凝土。
三、组织管理措施
1、本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及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为组员的领导小组:
组长:殷学明
副组长:石绍柱
成 员:张文韬、张登涛、周宗艳、李桂华等
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本工程沥青摊铺适缝雨季施工,所以在按排生产任务时,要考虑到雨季施工的不利因素,合理安排,做好各工作面的排水工作(尤其是路面的排水工作),抓紧时间抢工期争取沥青工程提前完成。
3、及时收集天气预报信息,并结合公司工程管理处,提供的中长期及短期天气预报信息,合理安排生产,搞好预防工作。
4、雨季施工主要是解决雨水的排除问题,施工现场必须做临时排水的规划,要充分组织计划好阻止场外水流入施工现场和将场内水及时排出。
5、现场准备
雨季施工前整理施工现场,清理施工现场的排水沟,保证排畅通。
检查排水设施。确保排水设备完好。以保证暴雨后,能在短时间排出积水。
四、雨期施工技术措施
1、温度控制措施
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是沥青路面强度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合理有效地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温度是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关键点之一。
(1)、拌和温度控制
拌和温度取决于矿料(集料进入烘干筒后一般称之为矿料,因含有天然集料和加工集料,但矿粉不参与加热)烘干温度和沥青加热温度,而拌和温度又决定着沥青混合料后继的出厂温度、运输温度、摊铺温度及碾压温度等,因此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显得十分重要。在雨季,集料的开采、加工、运输、堆放等环节均会受到雨水不同程度的侵入,加上某些环节防雨水措施不当,矿料在进入烘干筒时含水量变化会很大,影响着矿料的加热温度,而加热温度在烘干筒里主要取决于加热时间的长短。间歇式拌和楼一般从烘料、拌和到出料一个循环时间约需40-55S,其中拌和时间占循环时间的50%-55%,其余45%-50%的时间用于烘料,在保证足够的拌和时间前提下,实际操作中延长烘料时间等于延长了 一个循环时间,因此控制拌和时间在30S左右,烘料时间视集料干湿程度一般控制在30S左右,这样一个循环时间保证在60S左右。但是延长烘料、拌料一个循环时间的同时增加了一个循环内的上料时间,导致个别或全部热料仓出现溢仓现象,鉴于这种情况,应当在确保各个冷料斗按目标配合比出料的前提下,微调控制室内冷料斗出料总流量表,适当降低拌和楼的生产率。实践证明集料的平均含水量每升高1%,沥青混合料的生产率约降低10%。
(2)、运输温度控制
影响运输温度的因素有:空气温度与湿度、风速、车厢隔温程度、车厢尺寸、运距、车速、覆盖程度、交通延误等。挑选额定吨位大于20T的自卸汽车(俗称“后八轮”)组成沥青混合料专运车队,施工前对全体驾驶员进行岗前培训,加强对车辆的维护,避免运料途中车辆抛锚而延长运输时间;每辆汽车配备覆盖蓬布,出厂时由专人负责覆盖缚牢,以免途中蓬布被风掀起;及时修复施工便道,减少不必要的交通阻塞,缩短运输时间。本项目拌和场靠近施工主线(吉安南互通旁),交通便捷,交通延误小,因此拌和楼场地选址靠近施工主线值得提倡。
(3)、摊铺温度控制
根据拌和楼的生产能力,合理安排运料车的运输能力,保证摊铺机在合理的预定摊铺速度内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前提下,在摊铺机前方确保至少3-5辆运料车等候卸料,决不能因待料使摊铺机停顿;等候卸料时,运料车不能过早地揭开蓬布;加大摊铺机熨平板振实力度,避免混合料因摊铺松散而迅速散热,温度骤降。
(4)、碾压温度控制
碾压是沥青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工序之一。在雨季非晴朗天气,气温不高,湿度较大,碾压温度应比规范要求高10°C左右,即初压温度不低于120°C,终压温度不低于80°C;确保碾压长度为30-50m;初压采用钢轮压路机,钢轮预先升温,碾压过程中如有粘轮现象,尽量使用铁锹刮掉或钢帚扫掉,尽量不用湿拖把蘸水润滑,必要时配制有机油和水(1: 4)混合液涂擦钢轮。
2、接缝控制措施
(1)、横缝
每天施工结束时,摊铺机熨平板慢慢抬起,使离现场,用机械和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碾压,然后用3米直尺检查平整度,将端部平整度不好,厚度不够的部分垂直刨除预留立茬横接,以便第二天摊铺作业。继续施工时,摊铺前先用检测工具检查平整度和压实厚度不合格的部位仍继续切割清除。相邻两层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米以上,为加强新旧混合料的粘结,应在摊铺前在端部涂刷粘层沥青。
摊铺机就位后,由测量人员给出虚铺高度,用木板垫起熨平板,开始摊铺时挂微震,速度放慢,待摊铺一切正常后,可按设定的摊铺速度摊铺。碾压横缝一般先横压、后纵压,在施工中常采用纵向碾压后再横向碾压或是斜向“八字”压法,有一定效果。
(2)、纵缝
半幅施工或与旧沥青路面连接的纵缝,不能采用热接缝时,宜
加设挡板或采用切刀切齐。铺另半幅前必须将缝边缘清扫干净,并刷粘层沥青。摊铺时应重叠在以摊铺层上5-10cm,摊铺后用人工将摊铺在前半幅的混合料铲走。碾压时先在以压实的路面上行驶,碾压新铺层5-10cm,然后再逐渐移动跨过纵缝,将纵缝碾压紧密,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0cm以上。表层的纵缝应顺直,且位于车道的划线位置
3 现场控制措施
加强施工现场的控制,为雨季期间沥青路面由半成品转向成品提供了有利的操作平台。
(1)、雨季施工条件
雨季施工避开雨水、低温、大风等不利施工天气,现场作业面干燥无污染即可施工。
(2)、粘层的施工
粘层位于各沥青油面层之间,要求作业面干燥无污染。粘层油一般采用快裂乳化剂与沥青掺水配制而成,浓度比较稀薄。晴天施工注意清除污染物,雨天过后施工还应确保作业面不潮湿。
(3)、沥青砼面层的施工
下面层施工在透层、封层施工后的24h内进行,避免透层、封层受突降雨水淋湿,造成施工延误,而上面层在粘层油洒布后应该紧跟施工。雨季沥青路面的施工受季节气候影响体现在施工不能连续,施工接头缝多。接头缝是否平顺直接影响到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其施工方法为:根据天色辨断雨水即将来临,摊铺机提前停止作业,将熨平板稍稍抬起后驶离现场,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碾压;等待下次施工前,用切缝机切成竖直缝,清除端部斜坡下部分,将切缝泥浆杂物擦拭干净后涂刷一道粘层沥青;摊铺机将熨平板全部落在前铺的面层上,下垫均匀分布的三块木板,其厚度为松铺厚度与压实厚度之差,熨平板前端与切缝对齐,熨平板充分预热,于螺旋布料机下布满混合料后,摊铺机慢慢起步;用钢轮压路机在平接缝位置横向碾压密实后,再进行纵向正常碾压。
4试验与检测
试验与检测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生产、施工状态,为施工工艺参数的及时调整提供了可靠依据。
(1)、生产配合比试验
试验室做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试验的集料样品均取为干燥状态,而实际进入冷料斗的集料含水量却不尽相同,因此关键在于控制日产量的生产配合比。规范要求每生产20T沥青混合料做一组抽提试验,实际上应该确保每台拌和楼在正常日产量下每天上、下午各取热料样品做一组抽提试验,及时验证生产配合比,为拌和楼的热矿料流量设定提供依据。
(2)、集料含水量检测
雨季天气变化无常,集料特别是细集料的含水量往往每日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种集料在不同堆放层面含水量也往往不相同,因此必须选取有代表性的集料样品进行含水量检测,为拌和楼烘料时间的设定提供依据。
(3)温度检测
前面介绍的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种类繁多,空专门表格予以记录检测数据。出厂温度选用传感器接触式温度仪,摊铺温度、碾压温度选用红外线温度仪进行检测。
五、质量要求
1、沥青路面的面层,无论是用何种类型的沥青混合料,都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规定的气候分区来选择沥青的标号及混合料类型范围进行矿料级配的配制。
2、路面施工时,应尽量做到下面层在不被污染情况下连续施工,若不能连续施工或下承层表面已被污染,在继续施工时应喷洒适量的沥青乳液粘层,并组织好上面层的统一施工。
4、经试验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生产施工过程中不能随意改变,若进厂原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指标有偏差或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5、凡遇到接缝用无锯齿切割的剖面立茬,施工前必须涂抹一层沥青粘结剂。
6、日平均气温高于5°C时,可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六、雨季施工措施
1、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对混合料的温度控制是非常严
格的,低温、雨季施工要作好周密的施工准备,制定详细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2、注意气象预报,加强工地现场与沥青拌和厂的联系。
3、现场应尽量缩短施工路段,各工序要紧凑衔接。
4、汽车和工地应备有防雨设施,并做好基层及路肩的排水措施;
5、下雨、基层或多层式面层的下层潮湿时,均不得摊铺沥青混合料。对未经压实即遭雨淋的沥青混合料,应全部清除,更换新料。
6、施工人员每天应关注第二天的天气预报,尤其是雨季。雨天禁止施工作业。施工中如突然遇雨,要立即通知拌和厂,停止供料,同时现场加紧碾压,尤其是初压,尽量减少雨水的渗入。
7、机械设备要作好检修和保养,尤其是在施工前机械操作人员对自己设备的油、水、电及易损部件的检查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