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通风消毒制度
为确保开学后师生能够拥有安全无毒的校园环境,指导和规范教职人员有效的进行消毒工作,提高消毒处置能力,防控疫情的发生,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和《疫源地消毒总则》,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疫情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一、消毒范围与对象
全校各处校舍设施及其他可能存在病毒的附属物
二、消毒方法的选择
针对消毒对象和消毒现场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具体以84消毒液主要消毒手段,并按照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进行消毒,以确保消毒效果。同时辅以通风等自然手段加强消毒效果。
三、个人防护要求
消毒人员在进行消毒时,需佩戴好罩及消毒用一次性手套(乳胶或丁腈),必要时需要穿着连体防护服、脚套等。
四、具体实施细节
(一)消毒用具分配:
学校消毒人员每人配备大型消毒喷雾器、罩、乳胶手套等。各功能室负责老师配备小型喷雾器、罩、乳胶手套。
(二)具体消毒分工:
每日学生离校后,各班级尽量在3: 40分之前离校,离校之前,请班主任老师将窗户密闭,学校负责消毒人员领取消毒器材后根据分工对所分管区域进行喷洒工作。学校负责消毒人员在完成一个班级的消毒任务后需要填写班级消毒记录单中消毒部分(集体消毒记录单放传达室,班级消毒记录单放教室)。
班主任老师在送走学生之后,戴好手套、罩等防护措施后,用抹布浸泡消毒液,擦拭教室桌椅、窗台。并利用专用拖把(区别于其他拖把)蘸取消毒液拖地面。整个流程结束后密闭窗户30以上方可达到消毒作用。同时填写班级消毒记录单中的擦拭部分内容。此项班级工作有班主任负责。若班主任外出研究,请搭班老师负责本项工作。消毒结束后,班级器皿请在班主任老师离校前送回总务处办公室(临时指挥办公室),以便总务处负责第二天的消毒液的准备工作。
各功能室及活动室(图书馆、医务室、各类器材室、微机室、音乐教室、美术书法教室、科学实验室、少先队活动室、体育馆、操场广播室等)消毒工作由本功能室负责教师或处室完成,每日功能室使用后,负责教师利用分配的小型喷壶完成本功能室的空气消毒,桌面和地面消毒同样要参照班级消毒的方式进行,消毒后也要密闭窗户至少30分钟以上。非管理处室或管理员使用的一定要提前和负责处室或管理员打好招呼,以便于及时消毒。疫情期间,若没有必需使用功能室的需求,暂停使用。
学校传达室当日值班人员负责传达室内部、学校大门、校门及门厅区域、学校各楼一楼大门的消毒工作。其中传达室内部桌椅、伸缩门、各楼大门需利用抹布浸泡消毒液擦拭。传达室地面需用拖把浸泡后清理。每日至少一次对负责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对于外来人员及车辆进入校园,在符合进入的条件的前提下,必须对其进行消毒及车辆的消毒后,方可进入校园。
学校厕所因流量大,消毒工作由总务处统一安排人员负责。消毒流程除了空气消毒之外,还要对厕所地面进行消毒液拖洗,对小便池冲水阀、洗手盆手龙头、蹲便冲水阀、蹲便隔断门等进行擦拭消毒,消毒后也需要密闭30分钟以上。
餐厅消毒要求,学校餐厅整体消毒工作由学校餐厅托管方餐饮有限公司全面负责,除做好员工消毒、餐具消毒、就餐环境消毒等之外,每日就餐结束后,对餐厅各处楼梯、栏杆、地面、设施、门窗等进行消毒处理。具体消毒方法由托管方根据公司规定流程制定,流程需上报学校审核通过后可执行。
1. 食堂工作人员每天岗前必须进行体温测量并保留检测记录,统一佩戴手套、帽子和罩。采购人员、送货人员及查验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2. 严格卫生清洁,配备消毒洗手液、肥皂等设施,餐具
严格按规定消毒玫保管,加工环节严格生熟分开。
3. 食堂对炊具、餐具,坚持每次用餐后,用消毒水清洗。每一天对餐具用开水蒸煮10—20分钟。对消毒后的炊具要有保洁措施。
4. 采购回来的肉、菜必须要洗干净。菜要洗3次,做到无杂物;食物要煮熟,坚持不出不卫生食品。
5. 生熟食物严格分开,盛放及使用不一样的用具,盛放要加盖,防止蚊蝇等叮、爬及污染。
6. 每餐后对食堂的地板、水沟用漂消毒。消毒池不洗食品和污物,溲水桶应持续清洁,并加盖。
7. 采购灭鼠、灭蚊、灭蝇的药物,加强除“四害”工作,清除有害生物的繁殖的场所。
8. 使用药物消毒时,务必使用经国家批准使用的药物,正确的配制使用,保证消毒有效。
(三)个人卫生消毒:
班主任通过疫情培训,对全体学生进行个人消毒培训,并做到时刻提醒。
1. 学校在洗手处配备充足的消毒肥皂或洗手液等物资,督促学生在触摸公共物品、餐前便后及打喷嚏等立即使用肥皂用流水洗手(总务处负责)。
2. 学生应做到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防止病从入;日常生活中要勤洗澡、勤换衣服,持续清洁卫生。学生应做到勤剪指甲、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3. 学生饮水必须自带水杯,不喝生水、凉水,不吃生菜、凉菜。
4. 培养学生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等捂住鼻,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
5. 个人及班级的防护罩废弃物以及鼻分泌物用纸包好投放于学校专设的垃圾废弃桶。
6. 门卫、保洁工作人员要每日按时更换防护用品,工作时必须佩戴罩。工作服要及时清洗更换。
(四)注意事项
1. 针对不同消毒对象,应按照上述使用浓度、作用时间和消毒方法进行消毒,以确保消毒效果。
2. 氯消毒剂过量使用或长期接触可能会致人体灼伤,调配及使用时必须佩戴橡胶手套。过氧乙酸消毒液使用前必须根据使用说明进行稀释,操作要轻拿轻放,避免剧烈摇晃,防止溅入眼睛、皮肤和衣物上。皮肤沾染消毒剂原液时,必须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溅到眼部时要用清水或生理盐水连续冲洗,并迅速送至医院救治。
3. 所使用消毒剂应为经卫生安全评价报告的正规产品,应在有效期内,过期产品一律不得使用。
4. 总务处会发放各处室、功能室、教室消毒记录表格式,负责人需打印张贴显著位置,每日消毒后填写相关记录以备查验。
5. 具体人员调配可能根据开学后的实际情况可能有调整
6. 若发生疫情,原负责人员不得自行进入消毒,需通知学校,根据学校安排进行处理。
小学体育工作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委、国家体委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成长,提高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和主要方面,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在增长知识、培养品德的同时,锻炼和发展身体的各项素质和能力,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努力使我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
二、工作目标
1. 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办学行
为,坚定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 结合学校实际,落实《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
3. 逐步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监督和评价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保障措施
1. 提高认识,健全组织,强化领导。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各中层领导
2. 学校加大资金和器材投入,确保体育课效果,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效果。
3. 强化督查评估,对认真上课,认真组织开展活动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对于组织不得力,活动效果不理想的班级通报批评。
四、具体要求
1.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1-2年级每周四节体育课,3-5年级每周3节体育课。严禁以任何理由挤占、抢占体育课。
2. 任课教师要正常时间下课,不拖堂,保证学生课间体育活动时间,要提醒学生适当放松、适当活动、眺望远
处。
3. 由大队委组建课间巡逻小队,提醒学生进行课间松弛神经活动并注意安全。
4. 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规定,没有体育课的当天,班主任组织课后集体活动,保证形式多样,效果良好。
5. 体育组负责学校体育设施、器材的维护和管理、分工到人,确保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6. 体育教师要加强对体育教学标准、教材、教法的研究和研究,要努力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对备课、上课,辅导等工作纳入量化考核,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7. 体育组要坚持组织学生做好眼保健操和课间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