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是指治疗护理过程中以及医院运行过程中,任何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并可能引发护理纠纷或护理事故,以及影响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和护理人员人身安全的因素和事件。
1. 各级护理人员要按规定的报告时限主动上报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对警讯事件,护理部要及时向全院科室发出预警信息。逾期未报者,按隐匿不报处理,按照医院管理规定给予处罚,与评优评先挂钩。
2. 科室定期组织召开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分析会,制定整改措施,必要时请护理部参加。
3. 护理部接到科室上报的不良事件,调查核实,协助解决,并跟踪证。
4.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需其他部门协助解决的,护理部及时沟通解决。
5. 护理部实行全院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监控,定期进行汇总,并组织召开护理安全(不良)事件讨论会,分析事件原因,寻求解决办法,制定改进措施,并进行追踪评价。
6. 护理部对于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给予鼓励和表扬。对于未增加
患者痛苦、未影响患者治疗与预后的、不可预防所致的护理不良事件,将不影响个人、集体的评功评奖、晋职、晋级。根据上报事件的种类,对首先报告的科室于季度考核中加 分。
7.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及科室存档。
附:报告的范围
1.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导管滑落、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
2. 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非正常死亡、严重功能障碍、住院时间延长或住院费用增加等事件。
3. 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输血不良反应。
4. 因医疗器械或医疗设备的原因给患者或医务人员带来的损害。
5. 因陪护人员的原因给患者带来的损害。
6. 严重院内感染。
7. 门急诊、保卫、信息等其他相关不良事件。
不良事件等级划分及报告时限
I级事件(警讯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护理部对发生的警讯事件,应主动及时向医院相关职能部门报告。
II级事件(不良后果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永久患者机体与功能丧失。在采取积极措施的同时,当事人需立即通知护士长、上级医生和科主任,同时报告护理部、医务科(总值班),事后在 小时内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III级事件(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了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或有轻微后果而不需任何处理可完全康复。当事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在了解情况后,周内及时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上报护理部。
IV级事件(隐患事件)-由于发现及时,错误在对患者实施之前被发现并得到纠正,患者最终没有得到错误的医疗护理服务。鼓励护理人员主动上报,护士长每月进行记录并审核,对共性问题及时向护理部报告。
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二)
停弦渡镇中学护校队工作制度
为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责制,努力打造“平安校园”,为科学、迅速、有效地处置学校突发性安全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性安全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特成立瓯北镇中心小学护校队:
一、领导机构队长:祁贵生
副队长:于生涛黎源
二、工作宗旨
成立护校队,以加强我校的安全防范工作为目的,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财产、人身安全为宗旨,树立“质量立校、安全第一”意识,保证教学秩序正常进行。
三、护校队—
队长:祁贵生于生涛黎源
队员:吴兰平王叔平赵传祥
余功杰王小琰卢开孝值班时间
上午:8: —12:
下午:15: 0—21:
(注)。在轮流值班期间发现问题及时向队长报告解决。
四、工作职责及方法(总则)
1、在主管部门领导下,配合学校搞好安全防范工作,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维护学校师生的安全。
2、对学校发生的一切 及时处理,采取应急措施,保证教育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如火灾、水灾、打架等)。
3、处理好师生内部的矛盾,解决外在矛盾,排除一切不良因素对学校教学秩序的干扰。
4、发现校内有不安全因素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具有防范意识。
5、当师生的安全、生命、财产、人身安全受到不法分子侵害时,护校队成员挺身而出,见义勇为,采取正当防卫手段制止恶劣事件进一步扩展。
6、对不法人员在校内外进行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迷信宣传或销售不健康刊物和其他非法出版物的要坚决制止。
7、严禁学生携带管制刀具、危害,一经发现立即没收。及时制止校园周围及校园内学生之间的打架斗欧事件及破坏校产事件,并将有关当事人移交学校教务处处理。
8、值班人员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勤,值班期间不得善离岗位。
9、值班时队员间要团结互助,友好相处和交流,不要发生一些伤害队员之间感情的事。
10、工作中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批评,日常行为要讲究修养。
11、护校队队员的工作范围包括教室、校园生活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