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音乐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附答案(典型题)
单选题(共1500题)
1、下面谱例出自民歌《南泥湾》,其旋律发展手法是( )
A.重复
B.对比
C.模进
D.倒影
【答案】 C
2、下面谱例出自歌剧《卡门》,其体裁是( )
A.哈巴涅拉
B.玛祖卡
C.进行曲
D.谐谑曲
【答案】 C
3、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 )将德国浪漫主义歌剧发展至巅峰。
A.韦伯
B.瓦格纳
C.勃拉姆斯
D.舒曼
【答案】 B
4、“教师可弹奏(或播放)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进入教室,形成浓郁的艺术氛围。”这属于( )常规。
A.课后
B.课堂
C.课前
D.课外
【答案】 C
5、下列不属于清商乐伴奏乐器的是( )。
A.琵琶
B.箜篌
C.节
D.云锣
【答案】 D
6、蒙特威尔第的( )是歌剧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作品。
A.《尤丽迪茜》
B.《奥菲欧与优丽狄茜》
C.《奥菲欧》
D.《达夫尼》
【答案】 C
7、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是( )。
A.隋唐时期乐教主要由乐府组成和管理
B.孔子发展完善了东周时期的官学乐教
C.西周时期音乐的主要教材是《诗》,即《诗经》
D.魏晋时期阮籍提出了“声无哀乐论”
【答案】 C
8、格里格是( )音乐家。
A.挪威
B.英国
C.捷克
D.奥地利
【答案】 A
9、下列哪个速度术语适用于葬礼进行曲( )
A.Andante
B.Allegretto
C.Allegro
D.Presto
【答案】 A
10、下列欧洲国家与其民间音乐体裁对应正确的是( )。
A.波兰一波尔卡
B.意大利一玛祖卡
C.捷克一塔兰泰拉
D.奥地利一约德尔山歌
【答案】 D
11、魏晋名士嵇康临刑前所奏之琴曲为( )。
A.《酒狂》
B.《碣石调·幽兰》
C.《广陵散》
D.《声无哀乐论》
【答案】 C
12、声势练习是一种不受条件、环境、时间制约的,极其简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方法。包括有规律的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其中捻指对应四部合唱中的( )。
A.女高音
B.男高音
C.女低音
D.男低音
【答案】 A
13、李斯特的音乐创作集中在( )两方面。
A.艺术歌曲和钢琴音乐
B.清唱剧和钢琴音乐
C.钢琴和小提琴音乐
D.交响乐和钢琴音乐
【答案】 D
14、西方音乐史上“歌曲之王”指的是( )。
A.舒伯特
B.莫扎特
C.舒曼
D.勃拉姆斯
【答案】 A
15、如果奏鸣曲式主部主题在 e 小调上,则再现部时副部主题的调性可以是
A.E 大调
B.C 大调
C.G 大调
D.g 小调
【答案】 A
16、《让我们荡起双桨》是哪部影视作品的主题曲?( )
A.《风云儿女》
B.《祖国的花朵》
C.《马路天使》
D.《十字街头》
【答案】 B
17、班级合唱教学初级阶段最有效的形式是( )
A.齐唱
B.混声四声部
C.轮唱
D.童声二声部
【答案】 C
18、老师带领学生学习了《雪绒花》一课,课程临近结束时,老师请学生发挥想象力,根据歌曲内容以及创作背景,编排一个音乐剧,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其中。请问编排音乐剧这个环节属于哪一种活动?( )
A.强调比较
B.创编活动
C.小组合作
D.综合活动
【答案】 B
19、《跳蚤之歌》的体裁形式为( )。
A.诙谐歌曲
B.抒情歌曲
C.讽刺歌曲
D.叙事歌曲
【答案】 C
20、20世纪90年代初,鲍元恺以24首脍炙人口的中国民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组曲是( )。
A.《御风万里》
B.《纳西一奇》
C.《土楼回响》
D.《炎黄风情》
【答案】 D
21、“在音乐课上,成老师布置学生分组在课外分别搜集不同民族关于庆丰收的民歌,讨论归纳其人文与音乐特性,并在课监上进行展示报告。”上述教学过程主要体现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的哪个领域?
A.表现
B.创造
C.音乐与相关文化
D.识读乐谐习
【答案】 C
22、“老师将当地的豫剧艺术引入学校并开设相关课程,通过学唱、创编剧本和新曲等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当地音乐文化”,这一课程的性质是( )。
A.基础课程
B.专业课程
C.校本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 C
23、“作曲家所表现的理念,主要都是纯粹的音乐特性.而明确的情感或情绪不可能具体地表现在音乐中”,上述观点体现的美学观是()。
A.形式主义
B.指涉主义
C.表现主义
D.极简主义
【答案】 A
24、“在学唱舒伯特《摇篮曲》时.老师指导学生用“m”哼唱歌曲.并提示注意气息”,其教学目的是()。
A.提高分析能力
B.理解音乐要素
C.表述歌词内容
D.训练演唱技巧
【答案】 D
25、在西方音乐史上被誉为“圆舞曲之王”的音乐家是( )
A.(老)约翰·施特劳斯
B.舒伯特
C.(小)约翰·施特劳斯
D.肖邦
【答案】 C
26、功能平喘化痰,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的是
A.参贝北瓜膏
B.蛇胆陈皮胶囊
C.二陈丸
D.百合固金丸
E.桂龙咳喘宁胶囊
【答案】 A
27、20世纪20—30年代,在音乐理论研究方面最为重要的是( )。
A.黄自
B.丰子恺
C.王光祈
D.青主
【答案】 C
28、“A—B—A”三个乐段构成的结构属于( )。
A.重复式结构
B.再现式结构
C.部分重复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答案】 B
29、“同学们,刚才听了大家的演唱,我发现同学们有一个地方发音不太标准。接下来同学们看着我手打的节拍,跟着我一起巩固下。好,预备,开始……”以上对话属于音乐教学过程中的( )。
A.初听歌曲
B.新课导入
C.学唱歌曲
D.分段欣赏
【答案】 C
30、《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是现代京剧( )里面的一个唱段。
A.《红灯记》
B.《沙家浜》
C.《杜鹃山》
D.《红色娘子军》
【答案】 A
3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 1年版)》创造部分内容具体包括( )
A.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创作实践
B.即兴编创、创作实践、综合性艺术表演
C.探索音响与音乐、即兴编创
D.探索音响与音乐、创作实践、综合性
【答案】 A
32、中国古代音乐教育机构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有大乐署、教坊与“小部音声”的朝
A.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B
33、下列关于学校鼓号队乐曲编配描述错误的是( )
A.鼓号队以打击乐器为主
B.鼓号队乐曲的编配以节奏为主
C.小军鼓和小军镲多用于较密集的节奏?
D.鼓号队的大军鼓多用于弱拍
【答案】 D
34、中国地方戏曲种类繁多,其中豫剧、庐剧分别属于的省份是( )。
A.江苏、河南
B.河南、安徽
C.湖南、安徽
D.湖北、四川
【答案】 B
35、谭盾的弦乐四重奏《风·雅·颂》是以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三大部类《风》《雅》《颂》为标题创作的。《诗经》共305首,其中《风》共有160篇,它的内容是( )。
A.各国民歌
B.文人贵族作品
C.祭祀歌曲
D.巫风
【答案】 A
36、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主人公演唱的《智斗》选自( )
A.传统京剧《沙家浜》
B.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C.传统京剧《红灯记》
D.现代京剧《沙家浜》
【答案】 D
37、该患者应辨为何证 查看材料
A.食伤肠胃
B.肝郁脾虚
C.脾肾阳虚
D.脾胃气虚
E.湿热内蕴
【答案】 C
38、歌曲《打起手鼓唱起歌》的曲作者是( )
A.王立平
B.施光南
C.刘炽
D.谷建芬
【答案】 B
39、下列哪种音乐体裁起源于16世纪的牧歌?( )
A.清唱剧
B.康塔塔
C.艺术歌曲
D.声乐套曲
【答案】 D
40、“老师请学生在《阿细跳月》的欣赏卡上注明主题一共演奏了几次。”这一活动突出的课堂参与方式是( )。
A.歌唱
B.声势
C.律动
D.听辨分析
【答案】 D
41、下列音程中音数是21/2的是( )
A.增四度
B.小三度
C.增三度
D.纯五度
【答案】 C
42、京剧的伴奏被称为“场面”,它由哪两部分构成?( )
A.开场与终场
B.上场与下场
C.场外与场内
D.文场与武场
【答案】 D
43、以下哪首曲子旋律清新悠扬,优美抒情,表现了浓郁的江南色彩?( )
A.《中花六板》
B.《娱乐升平》
C.《锦鸡出山》
D.《滚核桃》
【答案】 A
44、“在“创作”模块的教学中,程老师先让学生欣赏《舟山锣鼓》,并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出其中的数列结构创作手法,然后, 教师提供一个节奏动机,让学生运用该技法进行节奏创编”,该音乐活动是
A.自由创作
B.采风创作
C.命题创作
D.模仿创作
【答案】 D
45、音乐课上,何老师给出“暴风雨”主题引导学生利用钥匙、笔盒、桌椅、易拉罐、水杯等物品,即兴敲击不同的节奏,体验不同的音响效果,上述音乐教学内容属于高中音乐课程的哪个模块( )
A.音乐鉴赏
B.音乐与舞蹈
C.音乐与戏剧表演
D.创作
【答案】 D
46、( )注重几个声部的纵向结合,其中只有一条具有独立意义的主要旋律线,其他声部是和声性的伴奏,起到陪衬主旋律的作用。
A.复调音乐
B.主调音乐和复调音乐
C.主调音乐
D.单调音乐
【答案】 C
47、20 世纪 30 年代是中国电影音乐发展的繁盛时期,下列哪首歌曲是当时的电影插曲?
A.《天涯歌女》(贺绿汀)
B.《红豆词》(刘雪庵)
C.《山在虚无缥缈间》(黄自)
D.《叫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
【答案】 A
48、咬字吐字属于十三辙中“发花”辙的是( )
A.爹、也、月、铁
B.来、在、爱、该
C.家、抓、把、呀
D.到、飘、高、跳
【答案】 C
49、下列属于民族管弦乐作品的是( )
A.《梁山伯与祝英台》
B.《乱云飞》
C.《御风万里》
D.《云南音诗》
【答案】 B
50、《沂蒙山小调》的旋律来自花鼓调《十二月调》,曾被填上《打黄沙会》的歌词,这首新歌总称“小调”,但是其旋律舒展,感情奔放,而且带有明显的( )风格。
A.民歌
B.童谣
C.山歌
D.信天游
【答案】 C
51、比才的歌剧《卡门》第一幕女主角卡门所唱的《爱情像只自由的小鸟》是运用了拉丁美洲音乐当中的()。
A.秘鲁舞曲
B.桑巴
C.哈巴涅拉
D.弗拉门戈
【答案】 C
52、患者,女,25 岁,怀孕5 周。因身体不适去医院看病。医生根据病情,结合妊娠用药禁忌开具处方。
A.三七
B.人参
C.薄荷
D.茯苓
E.鳖甲
【答案】 A
53、“在欣赏巴赫的《小步舞曲》的音乐课上,教师准备教3/4拍的节奏特点。教师在上课时以《小步舞曲》为背景音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跳起了简单的舞步,并走出各种队形,一场别开生面的“宫廷舞会”开始了。跳完之后,教师让学生谈谈刚才跳舞时对于节奏的感受,教师将大家的发言进行总结。随后介绍3/4拍节奏特点,介绍《小步舞曲》的相关知识。”教师进行合理的安排,体现了音乐课堂教学的( )。
A.学科综合
B.知识转化
C.愉悦气氛
D.协调整合
【答案】 A
54、红线女是下列那个剧中的代表人物?( )
A.京剧
B.粤剧
C.豫剧
D.川剧
【答案】 B
55、对于精、血、津液等物质具有防止其无故流失指气的
A.推动作用
B.温煦作用
C.防御作用
D.固摄作用
E.气化作用
【答案】 D
56、李老师在讲解切分节奏这一难点时采取了这样的解决方式:先进行语言节奏的体验,然后提取其中的“节奏基石”即最简单、最小的节奏,最后通过朗读词组进行解决。请问这样的解决形式属于以下哪种教学方法?( )
A.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B.奥尔夫教学法
C.柯达伊教学法
D.铃木教学法
【答案】 B
57、我国有许多地方剧种,如广东的粤剧、河南的豫剧等,可谓“百花齐放”。下列选项中发源于山东自剧种是( )
A.越剧
B.吕剧
C.黄梅戏
D.评剧
【答案】 B
58、完全用模仿技术写成的作品,其体裁是( )。
A.赋格曲
B.奥尔加农
C.卡农曲
D.创意曲
【答案】 C
59、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是()。
A.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B.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京剧
C.中国黄梅戏、意大利歌剧、印度梵剧
D.中国京剧、希腊悲剧和喜剧、中国豫剧
【答案】 A
60、初次学习吹奏口琴时,老师应指导学生从哪个音区开始?( )
A.低音区开始
B.中音区开始
C.高音区开始
D.次高音区开始
【答案】 B
61、20世纪90年代初,鲍元恺以24首脍炙人口的中国民歌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组曲是( )。
A.《御风万里》
B.《纳西一奇》
C.《土楼回响》
D.《炎黄风情》
【答案】 D
62、被誉为“20世纪的管弦乐色彩大师”的是( )
A.德彪西
B.拉威尔
C.圣-桑
D.格林卡
【答案】 B
63、近日气候骤冷,调摄不慎,患者出现了恶风畏寒,头痛时作,痛连项背,遇风尤剧,苔薄白,脉浮。证属风寒头痛,应选用的方剂是
A.桑菊饮
B.羚角钩藤汤
C.通窍活血汤
D.川芎茶调散
E.桑杏汤
【答案】 D
64、在介绍舞蹈《千手观音》时,陈老师发现后排的一个女生没有集中注意力听课。当播放《千手观音》视频时,她却很专注地模仿视频中的舞蹈动作,动作很到位,但是影响了周围同学安心听课。于是陈老师将她叫到前面来,进行了批评教育,并让她在前排空位处坐下听课直至下课。该教师的授课方式主要违背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哪一基本理念?( )
A.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B.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C.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D.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
【答案】 C
65、“在“创作”模块的教学中,程老师先让学生欣赏《舟山锣鼓》,并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出其中的数列结构创作手法,然后, 教师提供一个节奏动机,让学生运用该技法进行节奏创编”,该音乐活动是
A.自由创作
B.采风创作
C.命题创作
D.模仿创作
【答案】 D
66、多利亚调式为( )级音上构成的一种中古调式。
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 B
67、下列属于格鲁克最后一部改革歌剧的是( )
A.《奥菲欧与尤丽迪茜》
B.《阿尔切斯特》
C.《阿尔米德》
D.《伊菲姬尼在陶里德》
【答案】 D
68、下列戏曲剧目中,属于现代京剧的是( )
A.《十五贯》
B.《四郎探母》
C.《智取威虎山》
D.《牡丹亭》
【答案】 C
69、主张“音乐教学应该透过实际的音乐经验,唤起学生的音乐知觉和情感,发展学生的美感知觉与回应能力”的音乐教育学者是( )。
A.戴维·埃里奥特
B.哈里·布劳迪
C.贝内特·雷默
D.詹姆斯·默赛尔
【答案】 A
70、一个完整、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教学对象、行为活动、行为条件和( )
A.教师
B.学生
C.行为标准
D.活动环境
【答案】 C
71、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获得的( )
A.全部经验
B.部分经验
C.一定经验
D.学习经验
【答案】 A
72、一位老师在带领学生欣赏《森林狂想曲》这一内容的时候,为了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制作了精美的PPT,听的过程中,以大森林为背景,各种小动物依次蹦到画面上,学生们不时哈哈大笑,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是学生在对预设问题的回答上并不是很令人满意,整节课下来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但效果并没有预期中的好。这位老师在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时,忽略了下列哪一点?( )
A.科学性原则
B.辅助性原则
C.简约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答案】 C
73、在和声小调中,导音上方小六度是( )。
A.属音
B.升高半音的属音
C.下属音
D.升高半音的下属音
【答案】 A
74、吉尔伯特·海特说:“教学的最大乐趣之一,是来自你所说的都被听取了的时刻,而这些听众不是一个个惹人烦的恭维者,却是那些由你激活的、却反过头来又启发你的人。”这句话运用了教学艺术中的( )
A.知识转化
B.愉悦气氛
C.协调整合
D.陶冶情操
【答案】 B
75、在初中欣赏课《青春舞曲》中,在扩展延伸环节,老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乐曲编创舞蹈,并且请同学分组展示编创成果,并由老师进行评价并记录,这种评价方式是( )。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自评
D.他评
【答案】 D
76、京剧的伴奏被称为“场面”,它是由哪两部分构成?(
A.开场与终场
B.上场与下场
C.场外与场内
D.文场与武场
【答案】 D
77、下列哪一组力度记号是按照由弱到强排列的?()
A.p-mf-mp
B.mp-p-mf
C.mf-mp-p
D.p-mp-mf
【答案】 D
78、《军民团结一家亲》是哪部芭蕾舞剧中的选曲?( )
A.《红色娘子军》
B.《洪湖赤卫队》
C.《丝路花雨》
D.《白毛女》
【答案】 A
79、收集并分析每位学生音乐表演和作品集锦的评价方式是( )
A.测验评价
B.档案评价
C.表演评价
D.观察评价
【答案】 B
80、“人类的情感是音乐来源,而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体动作表现出来的,在人的身体中包括发展感受和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各种能力。因此,音乐学习的起点不是钢琴、长笛等乐器,而是人的体态活动。”这是哪位音乐教育家的观点?( )
A.达尔克罗兹
B.奥尔夫
C.铃木镇一
D.柯达伊
【答案】 A
81、在音乐鉴赏课《沃尔塔瓦河》的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引导学生感受交响诗中蕴含的深沉情感,感受斯美塔那在作品创作中融入的浓浓爱国热情。李老师的这种教学行为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 )方面的核心素养。
A.审美感知
B.艺术表现
C.文化理解
D.多元体悟
【答案】 C
82、某高中音乐课,上课不久,教师让学生欣赏了一段音乐后,就直接将问题抛向了学生。这种导入的形式体现了什么样的特性?( )
A.新颖性
B.简洁性
C.启发性
D.趣味性
【答案】 C
83、下列选项中,适合高中器乐模块教学活动的是( )
A.举办学生独奏、重奏、小合奏等班级演奏会
B.举办班级学生乐曲创编
C.举办班级学生歌舞表演
D.组织学生采集民间音乐
【答案】 A
84、在歌唱间歇处,由伴奏乐器演奏的音乐称为( )
A.前奏
B.间奏
C.引子
D.尾奏
【答案】 B
85、在新学年开始之际,音乐教师全方位地了解所教学段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音乐学习状况、基础,从而更好地安排、设计本学年的课程。这种方式属于( )。
A.教学策略
B.教学评价
C.教学反思
D.学情分析
【答案】 D
86、在初中欣赏课《游击队歌》中,教师为大家讲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我国冀中抗日根据地发起了大扫荡。高家庄的村长和当地的民兵小队,把山洞、地窖修建成了多户人家相同的地道,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一举歼灭进犯高家庄的敌人的故事。随后,教师引出本节课主题《游击队歌》。案例中所采用的是哪种导入方法呢?()
A.设疑导入
B.音频导入
C.创境导入
D.故事导入
【答案】 D
87、为了发现音乐与艺术以外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老师需要向学生布置一次作业。 下列哪种活动符合这一教学主题?
A.要求学生自选一个戏曲唱段, 模仿学习后在课堂上表演
B.要求学生将老师弹奏的单声部旋律用谱子记录下来并模唱
C.要求学生排练一首室内乐作品
D.要求学生自制简易乐器并说明发声原理
【答案】 D
88、唐宋两代盛行的一种戏剧表演形式是()。
A.俳优
B.角抵戏
C.参军戏
D.南戏
【答案】 C
89、含油脂成分易引起酸败的饮片有 查看材料
A.肉桂
B.白芷
C.樟脑
D.杏仁
E.天冬
【答案】 D
90、罂粟壳的使用注意
A.不宜常服
B.孕妇禁用
C.儿童禁用
D.运动员慎用
E.老年人禁用
【答案】 A
91、在识读乐谱方面,初中生应具备的能力是( )。
A.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B.能够随琴声视唱简单乐谱,具体初步的识谱能力
C.具备识谱能力,能够简单地识读乐谱
D.能够跟随琴声或录音视唱乐谱
【答案】 D
92、学校教育中,合奏、重奏等音乐活动最主要的价值是( )
A.个性发展
B.合作交流
C.创造性培养
D.技能训练
【答案】 B
93、“李老师喜欢选择经典的音乐作品作为其欣赏课的内容,特别是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优秀作曲家的作品,而很少欣赏流行音乐。”上述教学行为体现的哲学观是( )。
A.唯理主义
B.经验主义
C.折中主义
D.实用主义
【答案】 B
94、预防药物性肾损伤,需要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适应症,避免滥用。关于用药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含金属矿石成分的中药可小剂量长期服用
B.对某些有肾损害高危因素者,药物应慎用或减量
C.数种药物并用时,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D.因慢性病需长期服用可能蓄积的药物,应采用少量.间断服药方法
E.一旦发现有肾损害,应立即停药,根据不同药物种类及其临床应用给予相应处理
【答案】 A
95、乐队训练是学校课外音乐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在指导学生民族管弦乐队排练时可以用来定音的乐器是( )。
A.二胡
B.笙
C.古筝
D.琵琶
【答案】 B
96、世界著名的歌剧唱段《饮酒歌》是下列哪部歌剧的经典唱段?( )
A.《费加罗的婚礼》
B.《弄臣》
C.《茶花女》
D.《蝴蝶夫人》
【答案】 C
97、 下列哪个民族的传统民歌是单声部形式?
A.蒙古族呼麦
B.侗族大歌
C.壮族双声
D.飞歌
【答案】 D
98、与手太阴肺经相表里的是
A.足阳明胃经
B.足少阳胆经
C.手阳明大肠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手太阳小肠经
【答案】 C
99、陆老师准备在音乐课上进行音乐笔试。小君是轻度弱视的学生,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年版)》基本理念,陆老师对小君最合适的安排是( )。
A.与其他普通同学一样做答测验卷
B.不必参加测验
C.用放大字体的试卷参加测验
D.可自由选择是否参加测验
【答案】 C
100、贺绿汀创作的管弦乐作品()采用了复调的作曲手法和配器上的色彩变化来表现
A.《森吉德玛》
B.《民族解放交响曲》
C.《中国狂想曲》
D.《台湾舞曲》
【答案】 A
101、下列属于维吾尔族音乐形式的是( )
A.花儿
B.锅庄
C.木卡姆
D.堆谐
【答案】 C
102、某教师在教授《爱我中华》时,下列选项中,哪一个符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中的“弘扬民族音乐”?( )
A.播放了世界各国的民族风情视频资料
B.要求学生跟着录音听唱歌曲《爱我中华》
C.教师讲解中国的56个少数民族类别、风俗文化、服饰特点等相关知识
D.带领学生编配与少数民族歌曲相配的动作
【答案】 C
103、钢琴曲集《十二平均律》的作者是( )
A.亨德尔
B.巴赫
C.斯卡拉蒂
D.维瓦尔第
【答案】 B
104、1978年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曾侯乙编钟震惊了全世界,它出土于( )
A.山西
B.河北
C.湖北
D.湖南
【答案】 C
105、下列不属于民族管弦乐队乐器的是( )。
A.高胡
B.扬琴
C.竖琴
D.排鼓
【答案】 C
106、作为指挥,在排练新作品之前应做的工作是( )
A.仔细研读总谱
B.督促乐队成员练琴
C.与队伍成员讨论作品
D.和乐队成员聆听作品
【答案】 C
10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方法(观察、谈话、讨论、课堂提问、音乐表演、音乐创作等),尽量广泛地观察学生,记录学生的各种表现,及时采用积极的方式进行评价,以促进学生进步。
A.形成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标准性评价
D.导向性评价
【答案】 A
108、 16世纪意大利盛行的世俗音乐之一, 采用比较自由的描绘性语言,以声音展现某种气氛,精神状态或情景,这种体裁是
A.尚松
B.众赞歌
C.牧歌
D.叙事曲
【答案】 C
109、传统的音乐教学,尤其是在带有课桌椅座位的课堂形式中,教师往往因为怕动起来影响课堂秩序,而要求学生像其他学科那样正襟危坐,这样学生参与、体验、表现音乐的机会就会受到限制。这限制了学生的哪种体验?( )
A.内心体验
B.行为体验
C.音响体验
D.情感体验
【答案】 B
110、歌曲《南泥湾》的曲作者马可还作有歌剧( )
A.《兄妹开荒》
B.《牛永贵挂彩》
C.《夫妻识字》
D.《刘胡兰》
【答案】 C
11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教学内容的感受与欣赏领域包括(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②③⑤⑥
【答案】 D
112、大二度的下方音降低变化全音则变成( )。
A.大三度
B.增三度
C.倍减二度
D.倍增二度
【答案】 D
113、在某学期结束后,老师对班里的李晓同学点评道:“该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虽然歌曲演唱情绪把握不到位,但是善于与其他学生沟通。”该老师行为符合音乐教学评价原则中的( )。
A.整体性原则
B.导向性原则
C.科学性原则
D.可操作性原则
【答案】 A
114、《五洲人民齐欢笑》选自歌剧( )。
A.《江姐》
B.《白毛女》
C.《红珊瑚》
D.《刘胡兰》
【答案】 A
115、在学习《辽阔的草原》时,老师运用了如下导入方法引入本课:
A.温故导入
B.激趣导入
C.创境导入
D.故事导入
【答案】 A
116、霉菌易萌发的相对湿度是 查看材料
A.60%以上
B.65%以上
C.70%以上
D.75%以上
E.80%以上
【答案】 D
117、歌曲《孤独的牧羊人》出自电影( )。
A.《泰坦尼克号》
B.《魂断蓝桥》
C.《音乐之声》
D.《出水芙蓉》
【答案】 C
118、《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 1年版)》感受与欣赏领域中第一项内容是( )
A.识读乐谱
B.演唱
C.即兴编创
D.音乐表现要素
【答案】 D
119、下列作品中,哪一首是赵元任的合唱曲?( )
A.《卖布谣》
B.《也是微云》
C.《听雨》
D.《海韵》
【答案】 D
120、教育目的结构的核心部分是( )。
A.社会价值
B.个人价值的实现
C.身心素质
D.社会需要
【答案】 C
121、作品《汽车与飞机的集会》属于( )。
A.印象主义音乐
B.噪音音乐
C.表观主义音乐
D.古典音乐
【答案】 B
122、教师进行音乐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考虑( )
A.教学目标、教材内容
B.教学目标、学生特色
C.学生特色、教材内容
D.教材内容、教学策略
【答案】 A
123、 印度音乐受外来文化影响,有着自己特殊的音律、调式、旋律、曲式、体裁、乐器和乐队、演唱方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旋律中有很多滑音和装饰音
B.器乐中有很多持续音
C.歌声略带鼻音色彩
D.音乐中具有丰富、浑厚的和声
【答案】 D
124、传统戏曲行当中常有“大花腧“”二花腧”和“小花脸”之说,其中“小花脸”属于哪个行当()
A.生
B.旦
C.净
D.丑
【答案】 D
125、常规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除了弦乐组,还必须有哪些乐器组?( )
A.木管组、铜管组和弹拨组
B.木管组、铜管组和打击乐组
C.木管组、铜管组和键盘组
D.弹拨组、吹管组和打击乐组
【答案】 B
126、下列关于完满终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结束主和弦必须为强拍、根音旋律位置
B.根音为原位的属或下属到主,即四、五度进行
C.比不完满终止有更强的收束感,更适宜结束全曲
D.与正格终止、变格终止并称为结束的三种基本类型
【答案】 D
127、以bB为低音的增三和弦可能存在于下列()调式中。
A.g自然小调
B.g和声小调
C.d自然小调
D.D自然大调
【答案】 B
128、伊朗古典音乐是单旋律的音乐,其旋法体系被称作( )。
A.甘美兰
B.拉格
C.马卡姆
D.达斯特加赫
【答案】 D
129、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学评价要求不只评价学生的学,还要评价教师的教,既要注重音乐专业能力的发展,又要注重人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这说明了音乐教学评价的( )
A.科学性原则
B.可操作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
【答案】 C
130、1978年出土的战国曾侯乙编钟属于( )
A.秦晋音乐文化
B.齐鲁音乐文化
C.荆楚音乐文化
D.燕赵音乐文化
【答案】 C
131、下列选项中,与D角为同一宫调系统的是( )。
A.F徵
B.bG羽
C.B宫
D.bE商
【答案】 A
132、下列属于合唱中女高音声部的是( )
A.Bass
B.Tenor
C.Soprano
D.Alto
【答案】 C
133、《牡丹亭》是()代著名戏曲家汤显祖的作品。
A.宋
B.元
C.明
D.清
【答案】 C
134、下列不属于明代四大声腔的是( )。
A.昆山腔
B.海盐腔
C.皮黄腔
D.弋阳腔
【答案】 C
135、根据新课程要求的变化,在实践中,音乐教学评价没有采用( )。
A.静态终结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B.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C.自评、互评及他评相结合
D.评价对象的研究与交流
【答案】 A
136、 "在音乐课上聆听音乐《歌唱祖国》时,学生能够辨识A乐段和B乐段”,依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中认知领域层次的分类,这属于哪个认知层次?
A.评价
B.分析
C.理解
D.创造
【答案】 B
137、师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方法属于( )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讲演法
【答案】 B
138、下列关于捷克民族乐派作曲家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沃尔塔瓦河》将捷克的民族音乐发展到了新的水平
B.斯美塔那的《被出卖的新嫁娘》是一部极具捷克民族特点的正歌剧
C.德沃夏克的创作题材并不仅限于捷克,而是扩展到了整个斯拉夫民族
D.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第三乐章被改编成了歌曲《念故乡》,广为传唱
【答案】 C
139、组织了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春柳社”的音乐家是( )。
A.沈心工
B.李叔同
C.萧友梅
D.赵元任
【答案】 B
140、被称为“芬兰音乐之父”的是( )
A.格林卡
B.帕修斯
C.西贝柳斯
D.斯美塔那
【答案】 C
141、管弦乐前奏曲《牧神午后》的创作者是( )。
A.李斯特
B.门德尔松
C.肖邦
D.德彪西
【答案】 D
142、咳嗽声重,痰夕色白,口不渴,恶寒,或有发热,无汗,或兼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可用
A.银翘散
B.杏苏散
C.桑菊饮
D.桑杏汤
E.参苏饮
【答案】 B
143、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属于音乐新课程的特点的是( )。
A.加强人文教育、强调课程综合、注重学生体验、关注知识创新
B.变革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重建评价机制、实现民主管理
C.加强人文教育、强调课程综合、培养创新精神、实现民主管理
D.改变学习方式、培养集体精神、注重学生实践、关注知识更新
【答案】 D
144、“欣赏德彪西钢琴作品《月光》时,除了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王老师更关注引导学生感受、想象乐曲旋律、音响所表现的意境、氛围与形象。”这一教学形式体现哪一种音乐美学观点?
A.形式主义
B.所指主义
C.表现主义
D.自然主义
【答案】 B
145、下列哪项不适合作为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的课堂教学活动?
A.学生根据舞蹈的节奏和情绪选配适合的音乐
B.学生通过肢体动作表现舞蹈音乐的节奏情绪和情感
C.学生学习有代表性舞种的基本动作及动作组合,并随音乐进行练习。
D.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创专业舞蹈,参加社区组织的文艺活动
【答案】 D
146、教师在讲授《青春舞曲》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氛围。在整体聆听后,教师请学生结合歌曲进行声势练习。在教学过程中,该教师主要运用了哪种音乐教学法?( )
A.达尔克罗兹教学法
B.奥尔夫教学法
C.日本铃木镇一音乐教学法
D.柯达伊教学法
【答案】 B
147、创作有歌曲《游击队歌》和管弦乐小品《森吉德玛》等音乐作品的我国音乐家是( )。
A.贺绿汀
B.丁善德
C.冼星海
D.杜鸣心
【答案】 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