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库存定额管理办法
目前销售公司库存管理方式,基本上停留在人工方式而不是借助计算机程序实施,具体产品的库存仍然是由备货计划员凭经验推断进行,同时各销售公司对同一产品的必须求受各区域经济结构的不同而差异较大。为完善库存管理,提升库存周转率,特制定库存定额管理的具体办法。
一、存货重点分类的方法
销售公司应依据产品耗用量,将存货分成A、B、C三类产品,即ABC分类法。ABC分类法分类标准如下:⑴A类是贵重的、大量交易的存货;⑵B类是大批量的、必须要适当关注的存货;⑶C类是相对低廉的、交易量小的存货。依据库存管理要求,加快库存周转率,核心是强化A类产品的管理,由于A类产品的品种数仅占总品种数的5-10%,而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80%左右。因此,严格对该类产品的管理来达到对整个库存结构的优化整体效益。
〔一〕A、B、C分类
〔1〕分类标准:按产品销售净额和产品品种数划分,即库存中各产品品种每年的销售量,乘上它的单价,即为每年的销售净额。一般可按各级产品在总销售净额中所占的比重来划分,参照数据如表所示:
库存产品ABC分级比重
级别
年销售净额〔%〕
品种数〔%〕
A
70-80
10-20
B
15-30
20-30
C
5-15
50-70
〔2〕依据统计资料进行分类
首先计算每种库存产品在一定期间〔如:2003年或2004年〕的供应金额及数量;再按每种产品供应金额的大小顺序,排出其品种序列。供应金额最大的产品为顺序的第一位,以此类推。然后计算各种产品的供应金额及品种数占产品总供应金额和品种数的百分比。最后按供应金额大小的品种序列计算供应额的累计百分比。下面以具体例子来说明如何进行分类。
依据产品价值报告的ABC分类
产品型号规格
单价
数量
累计占全部品种〔%〕
供应金额
供应金额所占比重
累计占供应总金额〔%〕
ABC分类
DDS666 220V 5(20)A 2级
2238
3.57%
156660
39.97%
39.97%
A
NM10-100/330 100A
633
7.14%
40805
10.41%
50.38%
A
DZ15LE-100/4901 100A 30mA
375
10.71%
29731
7.59%
57.97%
A
DD862-4 220V 5(20)A 2级
447
14.29%
28513
7.28%
65.24%
A
NL18-20 20A
2122
17.86%
27798
7.09%
72.34%
A
DD862-4 220V 2.5(10)A 2级
379
21.43%
24027
6.13%
78.47%
A
NM10-250/330 250A
145
25.00%
22190
5.66%
84.13%
B
DT862-4 220/380V 10(40)A 2级
129
28.57%
20704
5.28%
89.41%
B
CJT1-40 380V
360
32.14%
19029
4.86%
94.27%
B
DZ20Y-225/3300 225A
34
35.71%
7344
1.87%
96.14%
B
NM10-600/330 400A
19
39.29%
7207
1.84%
97.98%
B
42L6-A 1500/5A
140
42.86%
3276
0.84%
98.82%
B
DTSY666 220/380V 15(60)A 1级
1
46.43%
1050
0.27%
99.08%
B
1T1-V 450V
24
50.00%
642
0.16%
99.25%
B
LMZJ1-0.66 1500/5 0.5#A
8
53.57%
514
0.13%
99.38%
B
DZ47LE-32 3P4L(拼装) 20A 30mA#C
9
57.14%
450
0.11%
99.49%
B
ES63C63
2
60.71%
292
0.07%
99.57%
B
HS13-400/31 玻板
1
64.29%
262
0.07%
99.64%
B
JRS1-09~25/Z 13-18A
9
67.86%
261
0.07%
99.70%
B
JH6-4-1
154
71.43%
239
0.06%
99.76%
B
42L6-V 300V
8
75.00%
187
0.05%
99.81%
B
JS11S 1s~99s AC380V
2
78.57%
160
0.04%
99.85%
B
6L2-A 800/5A
6
%
140
0.04%
99.89%
C
NB1L-40 1P+N 25A 30mA#C
2
85.71%
111
0.03%
99.92%
C
DZ108-32/100 25A
1
89.29%
105
0.03%
99.94%
C
XJ3-D(XJ11) AC380V
1
92.86%
80
0.02%
99.96%
C
DZ158-100 4P 63A
1
96.43%
76
0.02%
99.98%
C
NM1-63S/33002 40A
1
100.00%
70
0.02%
100.00%
C
5539
391923
〔3〕A、B、C三类单价细分
各销售公司在A、B、C分类的基础上,依据产品单价凹凸细分五档,产品单价差距悬殊的特别状况可多分几档。按单价划分为:50元以下、50元~200元、200元~500元、5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
A类:单价高的、单价低的;依据产品单价凹凸细分A-1、A-2、A-3、A-4、A-5;
B类:单价高的、单价低的;依据产品单价凹凸细分B-1、B-2、B-3、B-4 、B-5;
C类:单价高的、单价低的;依据产品单价凹凸细分C-1、C-2、C-3、C-4、 C-5;
〔4〕A、B、C重要性分类
重要性因素:
1、 配套产品中的核心产品〔依据工程师测评〕;
2、 供货是否稳定〔调查历史数据〕;
3、 缺货后供应周期相对较长〔产品对原材料的敏感度〕;
4、 缺货后会影响经销商整体销售〔经销商评估〕;
由此A、B、C三类产品划分为:
A类:重要的、一般的、较低;代号为-1、-2、-3
B类:重要的、一般的、较低;代号为-1、-2、-3
C类:重要的、一般的、较低;代号为-1、-2、-3
二、销售公司补货规划
〔一〕补货规划的一般工作程序
现有库存水平检测
确定定购点
计算库存数量
库存量=现货库存量+在途库存量-延迟购买量
库存量≤定购点diandian 点
否
是
建立采购订单
⑴现有库存水平的检测
⒈检测方法确实定。销售公司为及时准确了解现有库存水平,应采用连续检测法 即要求备货计划员要及时、连续对产品的出入库作记录,每次产品出入库处理后都要检测各产品的现有库存数量。
⒉确定现有存货水平。首先要确定现货库存的数量。现货库存是指现有库存里实际存在产品的数量。然后再计算可得存货。可得存货是现货库存中减去销售订单已经得到确认但尚未发出的保留的产品,剩余部分用来满足新顾客的必须求。最后在途订货确实定,但要注意是在前置期,该部分产品不能马分配给急用或已经确定的销售订单的客户。
现有存货水平一般使用下面公式确定:
现有存货水平=现货库存量+在途库存量-延迟购买量
〔2〕确定订货点
订货点是依据现有库存水平必须要发出订货必须求的时点。订货点确实定要合计前置期库存必须求以及安全库存的必须要。订货点库存水平一般用下面公式确定:
订货点存货水平=前置期估计必须求量+安全库存
订货点存货水平确定的工作流程如下:
确定前置期
前置期必须求量猜测方法确实定
安全库存确实定
测算订货批量
1、确定前置期
前置期是指从补充定购得到确认的日期到货物接收、安排、记录,并可以用来销售的全部时间。〔即下转储订单到办理完成入库手续,可以销售的全部时间,包括订货时间、在途时间和入库时间〕
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影响订货点的存货水平有三种因素:销售速度、订货前置期及订货前置期销售量。
2、确定前置期必须求量猜测方法
在现实市场中具有稳定、不变必须求的产品几乎是不存在的,通过对一按时期内〔2003年、2004年〕历史必须求的观察,会发现一定的变化规律,随着时间的发展浮现出待续增长或降低的趋势、具有季节性变化规律。可以利用移动加权平均的方式〔或指数平滑〕来计算这种趋势〔2005年〕:
前置期必须求量=前置期×2005年日均销售额
3、安全库存确实定
安全库存是应对必须求和订货点发生短期的随机变动而设置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必须求量和前置时间的变化,设置安全库存是为缓冲随机因素变化的影响。安全库存水平的凹凸也受公司的服务水平的影响,计算方法如下:
第一步:计算库存必须求分布的标准差。计算时我们先算出各月必须求偏离均值的绝对离差,再应用下面公式求出标准差:
标准差σ= 〔n代表总月份〕
第二步:依据所期望的服务水平确定安全库存水平
服务水平=年缺货次数/年订货次数x100%
按服务必须求期望值和标准差计算安全库存
顾客服务水平
服务水平〔%〕
z
顾客服务水平〔%〕
z
第三步:依据确定的服务水平,安全库存量的计算如下公式:
安全库存量SS=ZxσD
其中:σD-——在提前期内,必须求的标准方差;
L——前期期;
Z——是与服务水平相适应下的安全系数。
三、实施方法
1、依据管理标准设立各种产品定购点。
2、存货计划员要及时对产品的出、入库进行登记,准确反映现货库存量。
3、A类产品库存,每月调整一次,B、C类产品每季调整一次。
4、具体实施依据上述公式测算后,以测算数据与经验数据进行比较和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