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液碱安全操作规程.doc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137459 上传时间:2025-04-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碱安全操作规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液碱安全操作规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碱安全操作规程 一、液碱分类与特性概述: 外观与性状 纯品为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中文名 氢氧化钠;烧碱 分子式 NaOH  CAS号 1310-73-2 危险性类别 :8.2 类 碱性腐蚀品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 健康危害:本品有激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危险特性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 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二、液碱储运条件及方式: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合格的库房,注意防潮和雨淋。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85%。包装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雨天不宜运输。 三、装卸液碱的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必须经过上岗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卡。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必须佩戴头罩型电机动送风过滤式 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耐酸碱橡胶胶靴,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 戴耐酸碱橡胶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四、废碱处理方式: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由于呈碱性,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对植物和水生生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中和、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废弃注意事项:注意防止发生环境污染。 五、出现紧急状况处理预案 1、人员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马上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假设有灼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马上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马上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应急 :120 2、消防措施: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 灭火措施:最早发现者应马上向生产部报警〔并播119〕,并马上组织本部门车间人员灭火;生产部接到报警后,马上通知指挥部成员和各救援队伍迅速赶到现场,并将本岗位的灭火器材送至着火车间;医疗救护队到达后将重伤人员转送医院或现场进行紧急救护;要迅速控制现场治安,分散人流,保护好重要物资。 灭火注意事项: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 应急 :119 3、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隔离泄漏污染区,四周设警告标志,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消除方法: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应急 :119 六、其他:见烧碱液《安全技术说明书》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