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重机械设备安全管理起重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机械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现代化施工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对施工项目的进度、安全、质量均有直接影响。起重机械设备因结构庞大、机构复杂、载荷多变、运行空间广、危险性大而被列为危险性较大设备,因此,必必须由一个主管部门进行统一监管,以强化对起重机械设备的专业化管理,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1 建立起重机械设备档案,完善技术资料 起重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档案是设备安全状况的原始记录,是管理部门制定规章制度、分析设备的安全状态、安排检修计划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建档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对起重机械设备进行监控的一种有效手段。 各使用单位的设备管理部门应把每台起重机械设备都
2、逐一立卷归档,设备档案应包括:设备出厂的技术文件;安装地点;起用时间;日常使用、保养、变更,检查和试验记录等;设备、人身事故记录;设备存在的问题及评价;设备电器原理图、设备结构图、设备易损件图等。关于使用时间较长或因产权交接过程中资料损失或不全的设备,使用单位应组织人员进行实物测绘,尽量使档案资料完整、准确。 2 提升基层起重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素养 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进行操作,是确保项目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应落实“人机固定原则,执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操作人员必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出现安全事故。 基层设备管理人员是起重机械设备最直接的
3、一级管理者,也是上级主管部门获得设备运行状况和有关信息的直接提供者,因此,基层设备管理人员的责任心直接影响着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对该设备的重大决策。基层设备管理人员对能直接解决的问题要尽量解决,对不能解决的重要问题应马上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上级主管部门和领导对设备管理人员应建立奖惩制度,每年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对各自所管理的起重机械设备综合评定一次,确定相应的等级,然后确定对基层设备管理人员的奖罚,对那些优秀的负责任的设备管理人员应重奖,相反,则应重罚。 起重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是设备的直接驾驭者。 作为操作人员,应认真做好天天的运行记录、交接记录;应爱惜自己的设备,认真做好平常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
4、设备健康正常的运行。 3 起重机械设备使用、操作要求 起重机械设备在使用中,要尽量避免发生故障,尤其是预防事故损坏(非正常损坏),即指人为的损坏。造成事故损坏的主要原因有:操作人员技术不熟练或麻痹大意,或违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保养规程;机械设备保养、修理不良,或运输和保管不当;施工使用方法不合理和指挥错误;气候和作业条件的影响等。必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纳措施,严加防范,随时要以“五好标准予以检查控制,即: (1) 完成任务好:要做到高效、优质、低耗; (2) 技术状况好:要做到机械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工作性能达到规定要求,随机工具部件及附属装置等完整齐全; (3) 使用好:要认真执行以岗位责任
5、制为主的各项制度,做到合理使用,原始记录要齐全准确; (4) 保养好:要认真执行保养规程,做到精心保养,随时搞好清洁、润滑、调整、紧固、防腐; (5) 安全好:要认真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制度,做到安全生产,无机械事故。 只要调动人的积极性,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技术规定,就能提升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和使用效率。 4 强化起重机械设备的修理和保养 修理和保养是决定起重机械设备能否保持后续生命力、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在对基层起重机械设备的检查过程中,发现各使用单位的修理资金未完全落实到位,造成许多设备该修的未修,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作为使用单位的领导,应高度重视设备的
6、修理和保养,在设备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把资金投入到设备的修理和保养工作中去,以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5 强化起重机械设备的定期检验工作和监管力度 由于起重机械设备的特别性,国家规定必必须对此类设备进行定期检验,检验工作必必须由取得资格的部门进行。通过检验,可更好地掌握设备的实际安全状况,提升各使用单位对设备管理、使用的重视程度。 在检验部门查出安全隐患后,对这些隐患进行分类,确定必必须马上整改的关键项目,限期予以完成,并对整改状况进行跟踪;而关于一时确实难以整改的,则依据状况区别对待,一方面采纳补救措施,另一方面该停止使用的就停止使用,决不姑息迁就。这样,就使整改率大大提升,设备的安全状况也得到了改善。 定期检验工作的展开,促进了各使用单位对起重机械设备的修理和保养,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事故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