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何消除劣质煤对锅炉安全经济运行的影响
近期由于煤炭市场的变化,锅炉煤质恶化,锅炉运行频发灭火,在电力供应日趋紧张的状况下,频发的灭火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对外限电,更重要的是在目前五大公司竟价上网的形势下,对企业树立合格的形象带来极其不利的负面影响。同时,煤质变差对锅炉经济运行和安全运行带来诸多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煤质变差对锅炉安全运行的影响:
1.1煤质差锅炉容易灭火:
〔1〕 当锅炉燃煤挥发份含量低时,必需要的着火温度就越高,煤粉就不易着火,煤粉着火前的准备阶段将不充分,燃烧不稳定,极易灭火。
〔2〕 煤质差,为满足负荷必需要,相应给粉机的转速要比原来额定出力下转速大的多,才能满足负荷的必需要,而长时间的高转速、超额定出力运行,在一次风压增加受到限制的状况下,一次风管内易出现积粉,具体表现在现场的状况就是来粉忽多忽少,导致炉膛负压大幅度波动,尤其是在一次风管瞬间被吹通的状况下容易导致锅炉正压灭火。
〔3〕给粉机来粉中断:1〕在相同负荷工况下,煤质差时耗煤量比正常工况下增加近1/4,而原给粉机电机功率是按标准煤制定出力计算的,现燃用劣煤一直在大负荷下运行,时间长,电机过热,〔变频器控制〕频繁跳闸,导致来粉中断。2〕燃用劣质煤时,由于煤质灰份大,流动性差,在给粉机上部容易形成蓬粉现象,造成给粉机不来粉。
〔4〕燃煤灰份大:含硫高,灭火保护火检探头积灰清理不及时,推断不准确,导致火检动作。
〔5〕燃煤煤种突然变化:正常燃烧过程中,当炉突然出现大幅度掉压,炉膛抽负压现象,往往是煤质突变的先兆,推断不准,处理不及时,极易灭火。〔在2021年13次灭火中,有8次是因为煤质突变引起的〕。
〔6〕人员方面的因素:1〕运行人员调整不及时或调整不当;2〕从灭火时间来看,多发生在交接班前后30分钟内或夜班期间,说明人员思想重视不够。
2、防范锅炉灭火的措施:
2.1煤质差时:锅炉燃烧首先第一反映是主汽压力难顶,给粉机转速比相同负荷工况下显然增大,〔平常500r/min,劣质煤600-700r/min〕,一次风压大幅度摆动或给粉机电流随炉膛负压大幅度波动,压力忽高忽低。假设出现此类现象,应马上联系值长,压低机组负荷,〔将来粉不稳的给粉机停运〔〕否则极易发生正压灭火〕,投入该角小油枪稳燃,待主汽压力回升,炉膛负压稳定后,再将停运吹通的一次风管投入运行。
2.2给粉中断:依据生产现状,来粉中断有三种状况:
①给粉机对轮断销子。
②给粉机电机过负荷跳闸。
③来粉过多、煤粉结块或给粉机上部蓬粉等现象。
前两种原因,均为给粉机电机超过制定出力运行,电机过热〔就地测量跳闸电机外壳温度达80℃〕导致给粉机电机跳闸。为确定这一因素是否正确,我们采纳的方法是:将原经常容易跳闸的上排对角两给粉机2.2KW的电机全部改换为3.0KW。经过10天时间观察,在负荷相同、煤质相同、给粉机转速相同的状况下,再未出现频繁跳闸现象。针对实验结果,果断将其余10台给粉机电机全部改换为3.0KW,彻底解决了给粉机频繁跳闸的现象,大幅度减少了因给粉中断造成的限负荷,以及因来粉中断导致的燃烧不稳造成的助燃烧油量,排除了锅炉灭火诱因,取得了相当大的经济效益〔未改电机以前,由于给粉机跳闸原因,半年燃油近300吨,还不包括少发电量的损失〕。后一种原因采纳的方法:关小给粉机挡板,对粉仓下部进行敲打以及活动〔开、关一次风挡板〕,基本解决了来粉不稳的现象。
2.3灭火保护火检动作的防止:在锅炉灭火中,灭火保护火检动作占3次,针对此类状况,采纳了热工定期将火检探头抽出清扫的办法,假设遇煤质特别差的状况,增加清扫次数。另外,在燃煤灰份特别大,灭火保护火检不稳的状况下,及时投入小油枪助燃,有效的防止了灭火保护火检动作。
2.4燃煤突变后的应对措施:一方面,积极联系燃料公司,提前了解掌握煤种变化趋势,另一方面,炉前配煤,即三套制粉系统其中一套制粉系统始终保留一仓较好的煤,遇煤质差时,启动此套制粉系统进行炉前配粉。
2.5针对交接班30分钟内值班人员思想、精力不集中的特点,分场制订出:交接班前后30分钟两人监盘的措施;同时要求运行人员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保证夜间上班期间精力充沛。当班期间作好防止煤质突变的防范措施,避免减少了这一时段的灭火。
3、煤质变差对锅炉经济运行的影响
〔1〕 锅炉助燃烧油量增加
〔2〕 制粉出力满足不了负荷要求,辅机电耗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