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云梦秘叶
卷_天道
夫天地之道久,而人世之道促,故虽有汤武,不过百年;虽有桀纣,祸害一世。
故知,生、长、成、藏,万化之基,天地之道,而为万物之主,故天地之道久,人世之道促。兵家知此道,而商贾鲜谋,故撰秘叶十卷,赋予后人,以正世道。
卷二天机
夫道者,万化定基,谋者慎之。
故言:“生、长、成、藏也,知之者谋于庙算。而夫用于商贾之道,在于形势,心也。”形势者,市场,行业,体也,敌也,法也;心者,欲望,谋虑也。
言:“不知形势者,不足以谋大事;不能御心者,不可成大业。”
知之而为之,设计而守之,则为不可胜,是谓握机也。握机者制人,进可攻,退可全,守可固,取人者信,用人者死。
形势,计之;心者,定之,可也。
市场拓之,计于虚位;行业趋之,计于科技;体者固之,计于赏罚;敌者残之,计于贻误;法者明之,令行禁止;欲者使之,趋利避害;谋而用之,算于未发,知此六者,可为商贾也。
因事而成势,因势而成业,此天道也。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以定人世,谓之神
明。故上可以治国,中通人世,下可为商贾。
卷三严位
机在于谋,行在于果;战在于治气,攻在于意表,守在于外固,胜在于得机,此战之机也。
商贾之道,有四得也:以仁为本,以信为取,以礼为用,以义为守。施之以仁,得众之道也;施之以信,取心之术也;施之以礼,无败之地也;施之以义,却乱之道也。
故陶朱用人,先济与人,却之后顾;而后以义结之,是故可信;以赏劝之,而后可用;以法令之,而后无忧;以邢告之,所以无败。故商贾之道,天地之大道也。此治本也。
战于市,欲立于不败之地者,先占地利,后取人和。故守者于市,施之以利,结之以信,获固而守之;齐之以科技,此奇兵也。占地利者,以一当十,故明者占之而不废也;取者人和,则立于不败之地也。施之以利,则市可得;施之以信,则市可久;获固而守之,则握机;齐之以科技,出之以奇兵,则百战百胜,而无祸患。此治身也。
夫商贾之道有五危:人多势众而不能坚固;散乱无章而自行其是;阵容齐整而不能持久;安守常位而不知变通;治理有道而不能善用,此商贾之大害。是故击敌之道,于此也,人多势众而不坚固,则以十击一,迫其胆寒,挫其锐气,此气胜也;散乱无章而自行其是,则以利诱之,此智胜也;阵容齐整而不能持久,则速进速退,疲惫敌计,此勇胜也;安守常位而不知变通,则多方以误之,此谋胜也;治理有道而不能善用,则获固而待机,此变胜也。
故商贾之道,市之夺,有五不取:人多势众而坚固无比;散而有度能分合自如;阵容齐整而相持长久;安守常位而静能应变;治理有道而善攻善守。凡见此五者,市虽大,利虽厚,前景虽广,亦慎之,退之。此保身之道也。
卷四主道
安、徐、正、静,此天之德也,是以商贾以之知纷乱变化也。安则无祸,徐则定人,正则守身,静则知实。能为此四者,则上可以治国,下可以齐家,中可以聚财。此主之体也。
夫知人者,主道也;知事者,臣道也。是故,圣王以知人为贵,明臣以能事为宝。商贾用人以道,故成事而不劳,此明道也。陶朱之富,吕氏之财皆聚众人之能而为之。
自古,治国为兵,首推用人,用人之道,三纪为本。何谓三纪,德、法、术也。德者,德众之才,故而为众之主;法者,百技之基,故而遵法者能够用众;术者,谋略之才,成事之能也。三者,才能之本,商贾之用,无出于三者之右者也。此用人之三纪也。
守主位,已知人,何以为用?言:“以礼招之,以利用之,则人才至,此得人之道也。智者亲之,勇者用之,忠者信之,欲者使之,愚者蔽之,谗者殚之,满者挫之,反者毁之,以网罗之,此御人将将之道也。”与天同道,则为天神;与人齐心,则成大业。故同志相辅,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智相谋,同利相争,同害相助,与天下同之者,天下与之同,与市籍同之者,市籍与之利,由此可知道之用一也,不在于大小。此天人之道也。
卷五地利
夫成事之法,先取地利,次谋人和。得地之佐者,可为胜势。
以人为市,以市定谋,以谋攻取,先算变数,而后大事可定。
市之分者有四:生、长、成、藏也。生者,空旷之所;长者,可攻可守;成者,获固而守,失机则远之;藏者,守之不固,衰退之市也。商贾之道,生者,则攻之,掠之,获之,守之;长者,争之,谋之,乱之,取之;成者,固之,谋之,齐之以科技;藏者,却之,退之。
故大贾于市,必识先机,谋定而后动。能使敌人前后不相济,左右不相应,斗志不起,军心不固。
凡握机之谋,在主之手,不在客之心也。故夺市必求主,获利而固守,谨心养气,勤练军卒,结信于人,是谓定基也。夺市不以主则难成,获利而不守则危,心气不养则殆,士卒不练则散,与人不信则叛,五者不占则亡。
是故,谋定之机,在于主帅之手,主帅得人,则事必成;主帅失人,则事必败。主帅之机在于四道:以赏使之,以刑齐之,以言劝之,以事与之,此主帅之道,商贾大略也。众人知其事,主帅知其谋,胜则众人称道,机则潜藏于心,环转与此,众人知我胜,不知我取胜之道。天地之道,在高与深,主帅之道,在静与极。法天地之道,则无敌于世。
卷六 治乱
商贾之身有七体也。见之者,可以为治乱之道。七体者:
众人知礼,和而不同,各尽其职,此理之体也;
礼法不一,法令不齐,众人安位,此衰之体也;
众人争利,以至相构,此离之体也;
上贪下恶,以私废公,此乱之体也;
信谗为忠,刚愎自用,此叛之体也;
上下隔阂,内外相疑,此危之体也;
上不知情,下不匡扶,意气用事,此亡之体也。
知此七体,可以知兴衰也。
问之:“即已知体,何以治之?”
答曰:“治乱有其根源,辅佐有其三术:赏,刑,名也。赏以劝之,刑以协之,名以正之,此治乱之术也。”问之:“治乱以其术,以何为用?”
答曰:“先声明号令,而后加之以名,劝之以赏,而后治之可也;若遇犯法,则刑而用之。务由近及远,由大及小,由表及里,由己及人,此励志笃行之道也。”明主之道,安禄贪位者远,阿谀无功者逐,奸邪进谗者毁,结党营私者诛,蔽主视听者覆,是谓却乱也。
才高德深者重,勤政扶主者用,谋略深远者亲,奉公守法者信,此转丸之机也。
故以三术之略,携却乱,转丸之机,乱而不治者,吾所未闻也。
卷七攻道
攻取之道在于治气。以法御气,以气御众,以众御胜也。
攻取之术有六:利、害、色、亲、信、谗。利而诱之,害而胁之,色而惑之,亲者离之,信者疑之,谗者用之,此攻伐之道也。
计出于谋,乃定三略,前、中、后也。前者,察市场,行业,敌情,欲望,谋虑也,而后以计谋探道路曲折险要与否;中者,辅前者之谋,定后者之机;后者,乃实之所在,谋略精髓也。此战之谋也。
可击之道有九:主帅愚而信人,可诈诱之;贪而不知,可贿赂之;轻变无谋,可劳困之;上骄下怨,可离间之;进退多疑,无所依靠,可震走之;进道易,退道难,可使来之;进道难,退道易,可轻击之;将士懈怠,久而不动,可偷袭之。九道在手,万化在心,多方以误敌,敌误则我明,则以明击暗,焉有不胜之理?
卷八守道
凡守之道,以德守之则圣,以谋守之则明,以力守之则耗。
三王以德守天下,则无为而治;五帝以谋守天下,则国富兵强;五霸以力守天下,则虽霸民耗。故诸葛亮治南蛮,以蛮人治之,施之以德,得保长久;不屯兵而耗国力,此德之道也。
国之本者,贤人也。任贤使能,此帝王之道。故国有贤人者昌,国有奸人者殃,明君慎之者长,昏主暴之者亡。故商汤求尹伊,文王访吕望,汉兴张良,宋有赵
曰。
故明守之道,以德镇之,以贤用之,士卒练之,分而治之,则无为而治也。
守之术有七:获利而据之,分众而守之,以贤而用之,去敌之可攻,兴之以科技,结人以真情,施之以仁义,此守之术也。获利据之,以利犒赏众人,则人心固也;分众而治之,则反客为主,握机也;以贤而任之,则栋梁定也,无虑也;去敌之所攻,敌人无所依,则我守者固也;兴之以科技,是谓战于不争也;结之以情,施之仁义,则久也。
故大道之守,天地之谋,古者明君成就帝业之道,今者商贾为富之谋。
卷九云梦问对
秘叶问清平道:“攻市之中,敌合纵而围我,使我进退两难,为之奈何?”
清平曰:“速战则生,缓慢则败。以精锐合力拓一方之市,则士气振奋,而后必出重围。”
秘叶问清平道:“与此之时,想要取胜,为之奈何?”
清平曰:“众分为三,以二队左右割据险要,以精英重归旧市,而后左右合力,轮番进攻,则可定。”
秘叶问清平道:“攻掠市场,以何为贵?”
清平曰:“攻有三宝,众人才能,科技,士气。此三者,商贾之命也,不可不慎。众人之才能可以倚仗,科技是为奇兵,士气可以取胜。”
秘叶问清平道:“若遇地不利之市,难以攻取,为之奈何?”
清平曰:“此困地也,敌人必少防范。故攻则以力,否则自去,久则有害。”
秘叶问清平道:“敌我两军,共谋一市,彼此双方势均力敌,互可图谋,我欲攻必取,守必固,为之奈何?”
清平曰:“兵分三路,一路扼守我之要害,一路待敌攻市之后抄袭后方之市,待敌阵脚已乱,以精锐击之,可胜。”
秘叶问清平道:“我已入敌之市,敌我相当,为之奈何?”
清平曰:“若欲取胜,则选精锐分为数队,各击敌之力量薄弱之处,且留一精锐在手,攻势一起,则各队同时而起,敌则左右不相救,上下不相应,前后不相及,待敌重整旗鼓之时,则以保留精锐,出奇兵,则战可定,市可夺也。”秘叶问清平道:“若敌来攻我之市,各击我之弱,为之奈何?”
清平曰:“我则兵分三路,各击敌之部,以战对战,以强对强,速战速决,依托地利而用之,则敌必败。”
秘叶问清平道:“若我率军掠市,与敌相持,敌扼各处险要,而后攻击我后方,
为之奈何?”
清平曰:“攻掠市场,必先察天时、地利以为后备之军守卫后方;而后谨慎出师,
如此则敌无法偷袭我后方,不能置我于绝境。”
秘叶问清平道:“若我军受间,误入圈套,攻掠市场,敌人扼险要,我攻之不得,
后方遭袭,为之奈何?”
清平曰:“凡攻掠市场,必保情报畅通,故而未进战场,已知虚实;或已经攻掠,而后方遭袭,则应速战,而后速退以固后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