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唯嘉 文档编号:10134626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DOCX 页数:553 大小:176.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3页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每日一练试卷B卷含答案 单选题(共1500题) 1、以()为主的教学方法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直接性和真实性的特点。 A.语言传递 B.直观感知 C.实际训练 D.探究活动 【答案】 B 2、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以下实行中央与地方合作教育制度的国家是( )。 A.加拿大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答案】 D 3、(2021年上半年真题)学校教育制度一般是指一个国家 A.各级各类学校内部的各种制度 B.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 C.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体制 D.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答案】 D 4、“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A.整体性 B.选择性 C.层次性 D.动力性 【答案】 C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表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 A.内部学习动机 B.外部学习动机 C.社会交往动机 D.自我提高内驱力 【答案】 A 6、对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是( )。 A.冯特   B.詹姆斯   C.桑代克   D.杜威 【答案】 C 7、下列属于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成长作用的论述是()。 A.性相近,习相远也 B.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C.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 A 8、(2020年真题)要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编制好三个文本,这三个文本是(  )。 A.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C.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内容 D.课程方案、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答案】 B 9、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说:“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变坏。”由此可见,卢梭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外在目的论 【答案】 A 10、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A.发展学生个性 B.促进温故知新 C.加强“教学相长” D.坚持“循序渐进” 【答案】 A 11、完形—顿悟说认为,学习的实质是() A.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 B.有意义学习 C.形成新的完形 D.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答案】 C 12、谭老师为了在班级上采取分组方式进行教学,在新学期第一堂课就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学科测试,并将学科测试的结果作为分组的重要依据。谭老师的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答案】 A 13、白墙在阳光和月色下看都是白的,煤块在阳光和月色下看都是黑的。这体现了(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不变性 【答案】 B 14、教师不仅掌握了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而且还能分析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策略的密切关系,这主要体现了李老师的哪种教学能力?() A.教学监控能力 B.教学操作能力 C.教学认知能力 D.教学反思能力 【答案】 C 15、(2021年下半年真题)于老师在讲台上把一张纸揉成团,把另一张纸烧成灰,由此让学生来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于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参观法 【答案】 B 16、据《论语·述而》记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诗、书、礼易、乐、春秋”属于”四教”中的()。 A.文 B.行 C.忠 D.信 【答案】 A 17、“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指导实践法 D.陶冶教育法 【答案】 B 18、提出“百科全书”的教学内容观,并首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的西方著名教育学家是( )。 A.卢梭 B.昆体良 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齐 【答案】 C 19、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答案】 D 20、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是通过( )实现的。 A.培养人才   B.传播思想   C.丰富知识   D.发展科技 【答案】 A 21、2013年单项选择: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 B.个人修养法 C.情感陶冶法 D.榜样示范法 【答案】 A 22、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答案】 B 23、“心不在焉,则黑自在前而不见,擂鼓在侧而不闻”说明人的心理活动过程离不开( )。 A.感知 B.记忆 C.注意 D.思维 【答案】 C 24、采用一种专门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或某方面的心理品质作出测定、鉴别和分析的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属于()。 A.观察法 B.实验法 C.心理测验法 D.调查法 【答案】 C 25、奥苏伯尔提出可以通过设计一种引导性的材料来提高有意义学习的效果,这个材料被称作( )。 A.学习动机   B.先行组织者   C.认知结构   D.学习迁移 【答案】 B 2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个人修养法 【答案】 D 27、新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我们首先确立( )。 A.先进的教学观念 B.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念 C.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D.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答案】 B 28、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杨贤江 D.晏阳初 【答案】 C 29、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A.开始部分 B.结尾部分 C.中间部分 D.开始和结尾部分 【答案】 D 30、某教师上一堂诗歌欣赏课,学生要求逐字解释,老师就请学生一一解释并加人探讨。但又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并以参考书为依据,老师激发学生讨论。科代表说不同的版本是会有不一致的解释,有分歧是允许的。”这个教学片段体现了教学互动方式的()。 A.单向性 B.双向性 C.多向性 D.成员性 【答案】 B 3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 A.安全需要 B.归属与爱的需要 C.尊重需要 D.审美的需要 【答案】 D 32、桑代克总结的三条主要的学习规律不包括( )。 A.准备律 B.练习律 C.实用律 D.效果律 【答案】 C 33、在英国,曾经不同阶层的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分——资产阶级和贵族的子女有权上质量较高的公立学校,毕业后进人剑桥和牛津等大学接受世界上最优秀的学术教育:而工人的孩子只能接受职业教育,进而继续成为工人。这种教育制度属于()。 A.单轨制 B.双轨制 C.并列结合制 D.分支制 【答案】 B 34、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 A.巩固知识 B.运用知识 C.检查知识 D.领会知识 【答案】 D 35、下列关于复式教学叙述正确的是( )。 A.复式教学就是对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B.复式教学适用于学生多、教室少的情况下教学 C.复式教学课堂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或做作业同时进行 D.复式教学情境下的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自学能力相对较弱 【答案】 C 36、关于新课程理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学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B.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C.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 D.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答案】 A 37、下列对于教育测量法的缺点,说法错误的是() A.编制测验难度大,费时费力 B.研究过程松散、随意,缺乏系统性 C.教育测验通常是间接测量,测量的结果往往是相对的 D.灵活性差,难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答案】 B 38、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 A.联想 B.幻想 C.想象 D.理想 【答案】 C 39、在高年级运用得比较多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发现法 D.读书指导法 【答案】 B 40、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活动,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称之为() A.一般能力 B.创造能力 C.模仿能力 D.操作能力 【答案】 C 41、“相观而善之谓摩”是指在教学中要( ) A.互相观察,互相模仿 B.互相观摩、切磋 C.互相观摩,从而变得善良 D.注重教材教法分析 【答案】 B 42、体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规律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量力性原则 【答案】 B 43、2012年单项选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反映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法 B.说服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情感陶冶法 【答案】 A 44、( )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水平   C.生产力水平   D.文化发展程度 【答案】 C 45、“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这句话出自(  ) A.苏霍姆林斯基 B.凯洛夫 C.马卡连柯 D.乌申斯基 【答案】 C 46、在知觉、思维、记忆等认知活动中,往往强调速度而不是精度的认知风格属于(  )。 A.场独立型 B.沉思型 C.场依存型 D.冲动型 【答案】 D 47、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 A.分组教学 B.复式教学 C.个别教学 D.特朗普制 【答案】 B 48、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是这个国家政治制度的具体体现。以下实行中央与地方合作教育制度的国家是( )。 A.加拿大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答案】 D 49、有关环境与教育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 B.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被动的 C.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D.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 【答案】 B 50、德育目标必须落实到( )上,才能进行有效的德育活动,达到预期目标。 A.德育原则 B.德育内容 C.德育过程 D.德育途径 【答案】 B 51、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 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将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 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造成恶性循环,使得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 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 D.系统脱敏法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 【答案】 C 52、在课堂上,某教师注重创造自由气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该教师对课堂管理的领导方式属于()。 A.参与式 B.监督式 C.放羊式 D.控制式 【答案】 A 53、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 A.更新人们的教育观念? B.深化人们对教育的认识? C.揭示教育规律? D.分析教育现象 【答案】 C 54、在进行德育活动时,教师要关心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同时又要指出他们在发展中的不足,绝不降低要求,通过爱与民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这体现了德育的()原则。 A.知行统一 B.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C.疏导性 D.导向性 【答案】 B 55、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年。 A.1862 B.1902 C.1903 D.1912 【答案】 A 56、问题解决的关键阶段是(  )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验证假设 【答案】 C 57、为提高学习效果而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是() A.学习期待 B.学习目标 C.学习效能感 D.学习策略 【答案】 D 58、2013年单项选择:在一项暑期夏令营活动中,天气炎热,同学们都感到口干舌燥,此时,小丽会因自己还剩半杯水而高兴,而小悦则因只有半杯水而担忧。这说明情绪具有() A.主观性 B.感染性 C.客观性 D.两极性 【答案】 D 59、在教育目标的分类中,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就学生学习结果划分的三领域是( ) A.知识,技能和技巧 B.知识、理解和应用技能 C.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D.认知、应用和评价技能 【答案】 C 60、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充分说明了( )是教育的重要因素。 A.后天学习训练 B.遗传素质 C.教师教学水平 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 【答案】 D 61、(2021年上半年真题)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能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按福勒等人所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张老师的成长处于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结果阶段 【答案】 B 62、“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典型地表现了注意的()。 A.指向性 B.集中性 C.稳定性 D.分配 【答案】 B 63、关系转换理论强调( )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 A.个体对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理解 B.学习任务之间的共同要素 C.不同学习活动所具有的共同的原理和概括化的经验 D.认知结构变量的特性 【答案】 A 64、心理评估的对象是( ) A.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 B.学生的异常心理 C.学生的异常行为 D.学生的心理状态 【答案】 A 65、道尔顿制的首创者是(  ) A.克伯屈 B.伯克赫斯特 C.道尔顿 D.布鲁纳 【答案】 B 66、已有旧信息对新信息的学习的抑制作用叫做(  )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答案】 A 67、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现象。 A.关键期 B.依恋期 C.混沌期 D.最近发展期 【答案】 A 68、下列关于性格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 B.性格更多地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 C.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D.性格的生理机制是在后天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系统 【答案】 C 6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知行统一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D.疏导原则 【答案】 A 70、在教育学史上,教育思想家们第一次正式提出的教育起源说是()。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劳动起源说 D.交往起源说 【答案】 A 71、2011年单项选择:在以下选项中,卢梭关于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 D.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统一 【答案】 A 72、教师主导作用的正确和完全的实现,其结果必然是( )。 A.学生主动性的丧失 B.教师主动性的实现 C.学生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D.造成学生的被动 【答案】 C 73、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其不具备以下哪种属性?( ) A.社会性 B.继承性 C.特殊性 D.阶级性 【答案】 C 74、(2021年上半年真题)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普遍采用的教材是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凯洛夫的《教育学》 D.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 【答案】 C 75、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方针 B.教育规律 C.教育目的 D.教育制度 【答案】 C 76、“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 A.思想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连贯性原则 D.一致性原则 【答案】 B 77、教师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发展水平进行教学材料的组织的阶段是( )。 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命阶段 【答案】 B 78、问题解决被看作是思维活动的最普遍形式,突出地表明人的心理活动的智慧性和创造性,其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 ) A.分析假设 B.总结反思 C.解决问题 D.检验假设 【答案】 D 79、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 中。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答案】 B 80、2013年单项选择: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 C.主导作用 D.基础作用 【答案】 C 81、赵老师关心学生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各种愿望都是有求必应,其做法违背了德育原则中的( )。 A.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答案】 A 82、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 A.孟禄 B.沛西 能 C.达尔文 D.赫尔巴特 【答案】 A 83、小丽是一名热爱班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和诚实正直的学生。这主要反映了小丽的哪种性格结构特征() A.态度特征 B.情感特征 C.情绪特征 D.意志特征 【答案】 A 84、古希腊一些哲学家认为,人是理性动物,是理性的负荷者,教育的目的、理性和价值,就在于使人的本质规定和人的和谐发展得以实现。这属于()的观点。 A.外在目的论 B.内在目的论 C.个人本位论 D.社会本位论 【答案】 C 85、课程文本一般表现为()。 A.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C.课程主题、课程实施、课程评价 D.课程任务、课程主题、课程标准 【答案】 B 86、教师:“面粉可以做什么” A.精细性 B.流畅性 C.变通性 D.反思性 【答案】 C 87、( )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A.政治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水平 C.生产力水平 D.文化发展程度 【答案】 C 88、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 A.德育内容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 【答案】 A 89、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方式叫做( )。 A.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答案】 C 90、创作“美人鱼”的形象,运用的是想象的( )加工方式。 A.黏合 B.夸张 C.拟人化 D.典型化 【答案】 A 91、教育的发展受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等因素制约,但是教育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对社会政治经济的能动作用,这表明教育具有()。 A.永恒性 B.历史继承性 C.时代性 D.相对独立性 【答案】 D 92、教师应对学生现有的各方面情况、特点、原因等进行了解、分析、判断,这指的是教师的()角色。 A.诊断者 B.指导者 C.评价者 D.研究者 【答案】 A 93、下列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A.凯洛夫的《教育学》 B.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C.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 D.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答案】 A 94、小红性格活泼开朗,兴趣广泛,对老师同学彬彬有礼,任班干部期间也能尊重他人,团结同学,富有合作精神,她的家庭教养方式最可能是( )。 A.专制型 B.放纵型 C.民主型 D.集体型 【答案】 C 95、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全做成政治、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征?(?) A.生产性 B.永恒性 C.相对独立性 D.工具性 【答案】 C 96、2013年单项选择:反复出现自己不能控制的动作,表现的神经症属于() A.恐惧症 B.焦虑症 C.抑郁症 D.强迫症 【答案】 D 97、吉尔福特的三维结构理论将智力分为( )三个维度。 A.内容、操作、成果 B.记忆、思维、观察 C.编码、存储、提取 D.瞬时材料、短时材料、长时材料 【答案】 A 98、以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的国家是()。 A.古代印度 B.古代埃及 C.古代斯巴达 D.古代雅典 【答案】 D 99、我国古代墨子提出:“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它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巩固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 B 100、小燕近期非常苦闷,一提到学习就心烦意乱,焦躁不安,对老师有抵触情绪,成绩也明显下降,小燕存在的心理问题是( )。 A.焦虑症 B.神经衰弱症 C.强迫症 D.抑郁症 【答案】 A 101、( )是使教学有条不紊地进行的重要条件。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材   D.课程表 【答案】 D 102、吃了糖后再吃桔子会觉得桔子更酸是因为味觉的( ) A.适应 B.对比 C.感觉后效 D.感受性 【答案】 B 103、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力臂原理,再学习定滑轮的知识,理解了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学习属于(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结合学习 【答案】 B 104、情绪与情感是以()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A.需要 B.动机 C.态度 D.认知 【答案】 A 105、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洛克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答案】 D 106、2012年单项选择:王老师是数学老师,相当自信,他认为,只要他努力就能提高数学学习困难学生的成绩。这说明王老师的哪种心理特征较好() A.教学监控能力 B.教学应变能力 C.角色认同感 D.教学效能感 【答案】 D 107、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间接的、概括 B.直接 C.表象 D.内在联系 【答案】 A 108、( )即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既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又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课程整合 D.课程实施 【答案】 B 109、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最高级的需要是()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归属与爱的需要 【答案】 C 110、在一场篮球赛中,知道篮球比赛规则或在什么情况下罚球3次,涉及的是( ) A.情景记忆 B.程序性记忆 C.行为记忆 D.语义记忆 【答案】 D 111、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 )。 A.自觉性 B.独立性 C.创造性 D.主动性 【答案】 C 112、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这句话给我们的教学启示是教育必须要()。 A.抓关键期 B.量力而行 C.因材施教 D.循序渐进 【答案】 C 113、教师应对学生现有的各方面情况、特点、原因等进行了解、分析、判断,这指的是教师的()角色。 A.诊断者 B.指导者 C.评价者 D.研究者 【答案】 A 114、(2020年真题)20世纪后半叶美国出现了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在世界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小班讨论和个人自学按一定比例结合起来,这种教学组形式是(  )。 A.特朗普制 B.道尔顿制 C.文纳特卡制 D.贝尔一兰卡斯特制 【答案】 A 115、下列属于元认知监视策略的是( )。 A.设置学习目标 B.浏览阅读材料 C.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 D.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答案】 C 116、人的性成熟最快的关键阶段是() A.小学时期 B.中学时期 C.大学时期 D.婴儿时期 【答案】 B 117、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表明孔子很强调()。 A.启发式教学 B.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学习与行动相结合 【答案】 B 118、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哪方面的表现?(  )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答案】 C 119、小刘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则他的学习动机是( )。 A.高尚动机 B.内部动机 C.外部动机 D.低级动机 【答案】 C 120、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其不具备以下哪种属性?( ) A.社会性 B.继承性 C.特殊性 D.阶级性 【答案】 C 121、( )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A.实践活动法 B.实验法 C.发现法 D.参观法 【答案】 C 122、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于《四书》范围的是(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春秋》 【答案】 D 12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的是() 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C.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D.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答案】 B 124、教育实践中的“陵节而施”现象违背了人发展的(  )。 A.顺序性规律 B.互补性规律 C.不平衡性规律 D.个别差异性规律 【答案】 A 125、学生犯错误,学校给予警告处分,过段时间学生表现良好,学校取消了这个处分。这种现象表明学生受到的是()。 A.负强化 B.正强化 C.替代强化 D.自我强化 【答案】 A 126、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研究假设,探讨教育因果关系.揭示教育工作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A.调查法 B.问卷法 C.历史法 D.实验法 【答案】 D 127、关于道德与品德关系的说法,最全面的是() A.二者相互区别 B.二者相互联系 C.二者相互独立 D.二者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 【答案】 D 128、学生学习了杠杆的力臂原理,再学习定滑轮的知识,理解了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 【答案】 B 129、(  )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为: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两类。 A.马斯洛 B.韦纳 C.阿特金森 D.海德 【答案】 C 130、乐曲《茉莉花》不论用哪种乐器演奏,我们都能识别出来,这种现象属于( )。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恒常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知觉的整体性 【答案】 B 131、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组织文化 【答案】 B 132、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哪方面的表现?( ) A.广度 B.强度 C.时间 D.空间 【答案】 C 133、学生王某精力充沛,总有使不完的精力,爱冲动,点火就着。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抑郁质 B.黏液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答案】 C 134、“人是因为哭了才发愁.因为动手打了才生气,因为发抖才害怕”,这是( )的观点。 A.情绪的外周理论 B.情绪的丘脑理论 C.情绪的认知理论 D.情绪的动机一分化理论 【答案】 A 135、个体的动作发展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A.差异性 B.顺序性和定向性 C.不平衡性 D.连续性和阶段性 【答案】 B 136、 若有人给你起绰号,你不做任何反应,绰号就不会流传。这符合操作性行为的()。 A.正强化规律 B.负强化规律 C.消退规律 D.惩罚规律 【答案】 C 137、力求本学期考得好,争取得到本学期的奖学金。这种学习动机属于() A.远素的间接性动机 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C.高尚的动机 D.成就动机 【答案】 B 138、学生制订周末学习时间表属于学习策略中的(  )。 A.组织策略 B.认知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答案】 D 139、西欧中世纪.教会学校教授的“七艺“属于()。 A.活动课程 B.分科课程 C.综合课程 D.校本课程 【答案】 B 140、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有(  ) A.个别教学 B.复式教学 C.特朗普制 D.设计教学法 【答案】 A 141、研究表明,个体的智力在13岁以前是直线上升发展的,以后缓慢发展,到( )时达到最高峰。 A.25岁 B.30岁 C.35岁 D.30~35岁 【答案】 A 14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的特点是( ) A.主动性、阅读性和引导性 B.探索性、间接性和引导性 C.间接性、引导性和简捷性 D.间接性、引导性和复杂性 【答案】 C 143、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拥有九种基本智力,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提出这个理论的是()。 A.布鲁纳 B.赞科夫 C.杜威 D.加德纳 【答案】 D 144、(2021年上半年真题)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段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实际锻炼法 B.品德评价法 C.情感陶冶法 D.榜样示范法 【答案】 A 145、研究表明,个体的智力在13岁以前是直线上升发展的,以后缓慢发展,到( )时达到最高峰。 A.25岁 B.30岁 C.35岁 D.30~35岁 【答案】 A 146、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既定疑点 B.理论假设 C.刺激情境 D.给定途径 【答案】 C 147、在条件反射研究基础上,巴甫洛夫总结的学习规律不包括( )。 A.获得与消退 B.刺激泛化 C.分化 D.同化 【答案】 D 14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计划策略( ) A.设置学习目标 B.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C.考试时监控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D.浏览阅读材料 【答案】 C 149、当人们在观察某个人时,某一品质在观察者看来是极为突出的,从而对这种突出的品质有了清晰明显的知觉并掩盖了对其余品质的知觉。这种现象称为( )。 A.投射效应 B.晕轮效应 C.皮格马利翁效应 D.首因效应 【答案】 B 150、( )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知识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过程,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 A.传递一接受式 B.加涅模式 C.自学一辅导式 D.范例教学模式 【答案】 A 151、同一棵香樟树,植物学家把它看作一种双子叶植物,而木匠则常称之为优秀木材,这是( )的表现。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理解性 C.知觉选择性 D.知觉恒常性 【答案】 B 152、初二(3)班的许多学生在一次英语考试中成绩都不是很理想,情绪低落。班主任为了缓解这种气氛。带领学生去溜冰,学生在一次次的跌倒后又一次次地站起来,丝毫没有沮丧。班主任借机告诉学生:“学会溜冰尚且经历无数次的摔倒才能成功,更何况复杂的学习呢”于是学生们又信心十足地投入学习中。班主任主要运用了哪种德育方法() A.榜样示范法 B.实际锻炼法 C.道德修养法 D.品德评价法 【答案】 B 153、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成人感的发展 B.自我的分化 C.关心他人意识增强 D.自我评价趋于成熟 【答案】 C 154、郭阳同学最近总是不由自主地反复洗手,即便是洗了几遍仍然认为没洗干净。明知没有必要,却不能控制自己。这说明他可能患了( ) . A.抑郁症 B.焦虑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答案】 C 155、小李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对权威应绝对的尊敬和顺从。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李的道德发展处于(?)。 A.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 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D.遵守法则取向阶段 【答案】 C 156、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最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的动机水平是( )。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教师资格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