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引言
1.1编写目的
1。2背景
1.3定义
1。4参考资料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2。2运行环境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2。4结构
2。5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2。6人工处理过程
2.7尚未问决的问题
3接口设计
3。1用户接口
3。2外部接口
3。3内部接口
4运行设计
4。1运行模块组合
4.2运行控制
4.3运行时间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6.1出错信息
6.2补救措施
6。3系统维护设计
概要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概要设计的目的在于:准确、无误地用计算机处理过程来表达用户的各项要求,以此作为详细设计的纲领性文件;考核系统总体质量的重要技术文档;作为软件设计的第一阶段,日后的设计均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本文档的编写是为了完善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途径和应用方法。以求在最短的时间高效的开发图书管理系统。
1.2背景
本项目的名称:图书管理系统开发软件。
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及开发者是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小组,用户是高校图书馆借书。
本产品是针对电脑管理图书的需求设计的,可以完成读者登记、购入新书、读者借还书、等主要功能。
1。3定义
在我们进行正式软件设计之前,要先了解一些概念: (1) 模块化:模块是数据说明、可执行语句等程序对象的集合,模块可以单独被命名而且可通过名字来访问,例如,过程、函数、子程序、宏等都可以作为模块; (2) 抽象与逐步求精:软件工程过程的每一步都是对软件解法的的抽象层次的一次精化.逐步求精与抽象是紧密相关的。 (3)模块独立性:模块独立性是指系统软件中每个模块只涉及软件的具体自功能,而和软件系统的其他的模块接口是简单的。 (4)耦合:是对一个软件结构内各个模块之间互连程度的度量。耦合强弱取决与模块间接口的复杂程度,调用模块的方式,以及通过接口的信息。
1。4参考资料
(1)。数据库系统教程/史嘉权,史红星,李博编著,-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Delphi软件工程案例精解;王业龙,范朝辉,李育龙编著;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
2总体设计
2.1需求规定
主要输入输出项目:
图书信息:(书名,ISBN,出版社,数量,是否可借)
用户信息:(ID,姓名,年龄,性别,开户时间)
借阅信息:(ID,ISBN,数量,借出日期)
2。2运行环境
用SQL server 2000做后台数据库设计,因此要有SQL server 服务器来支持。再者,航空管理系统的业务比较复杂,数据库涉及范围比较广泛,所以支持此系统的操作系统的硬件配置应该高一些,CPU速度快,内存要大。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用户提示信息
图书检索程序
图书信息数据库
身份确认程序
用户资料数据库
图书借还程序
图书借阅数据库
读者借还图书处理流程
2。4结构
图书管理系统
用户子系统
管理员子系统
管理员子系统
维护图书资料
维护用户资料
添加
删除
修改
添加
删除
修改
用户子系统
图书检索
用户信息库
更新个人资料
图书借阅
图书归还
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书管理系统
管理员模块
维护图书资料
维护用户资料
用户模块
更新个人资料
图书归还
图书借阅
图书检索
插入
删除
修改
创建
修改
注销
2。5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本条用一张如下的矩阵图说明各项功能需求的实现同各块程序的分配关系:
程序1
程序2
……
程序n
功能需求1
√
功能需求2
√
……
功能需求n
√
√
2.6人工处理过程
在本系统中用人工的操作就是输入书籍及用户的各种信息.
2.7尚未问决的问题
(1)能自动对各类输入的信息分类、整理;
(2)自动对电子文稿筛选和摘要;
(3)增加网络QQ聊天功能;
(4)能够对磁盘文件进行监控;
(5)增加项目活动和日程安排提示功能;
(6)拥有公共数据库;
(7)支持语音组件;
(8)暂未考虑
3接口设计
3。1用户接口
向用户提供命令
软件回答信息
检索书目
匹配检索关键字的书目信息
修改用户资料
修改后新的用户资料
借阅图书
借阅成功的图书信息
归还图书
归还成功的图书信息
3.2外部接口
接口
传递信息
硬件接口
与打印机接口
图书信息,用户信息,借阅信息
与读条码机接口
图书ISBN,借阅号
软件接口
与数据库接口
图书信息,用户信息,借阅信息
3。3内部接口
接口
传递信息
维护图书资料
添加图书
图书信息(书名,ISBN,定价,出版社,数量,是否可借)
维护图书资料
修改图书信息
图书信息(书名,ISBN,定价,出版社,数量,是否可借)
维护图书资料
删除图书信息
图书信息(书名,ISBN,定价,出版社,数量,是否可借)
维护用户资料
添加新用户
用户信息(ID,姓名,年龄,性别,开户时间,)
维护用户资料
修改用户资料
用户信息(ID,姓名,年龄,性别,开户时间,)
维护用户资料
删除用户资料
用户信息(ID,姓名,年龄,性别,开户时间,)
用户主模块
更新用户资料
用户信息(ID,姓名,年龄,性别,开户时间,)
用户主模块
借阅图书
借阅信息(ID,ISBN,数量,借出日期)
用户主模块
归还图书
借阅信息(ID,ISBN,数量,借出日期)
4运行设计
4.1运行模块组合
创建模块
查找模块
修改模块
删除模块
管理员添加新用户
管理员修改用户
管理员删除用户
管理员添加图书信息
管理员修改书目信息
管理员删除书目信息
用户借阅图书
用户归还图书
4。2运行控制
新用户的添加:管理员根据用户填写的信息写入系统,该用户信息将在系统用户信息表中存在;
修改用户信息:图书管理员根据要求将需要修改的用户信息修改提交,系统会更新信息;
删除用户信息:图书管理员根据要求将需要修改的用户信息修改提交,系统会更新信息;
图书书目信息的添加:管理员填写图书目录并提交,系统会自动在图书目录信息表中生产新数据;
图书书目信息的修改:图书管理员根据要求将需要修改的书目信息修改提交,系统会更新信息;
图书书目信息的删除:图书管理员根据要求将需要删除的书目信息删除,系统中将不再有该信息;
用户借阅图书:用户通过查找找到所需要的书借阅,系统将该书标志为以借阅并添加借阅信息及该书所剩数量;
用户归还图书:系统删除对该书借阅的信息,并修改该书的所剩数量;
4.3运行时间
修改用户信息:2s
删除用户信息:1s
图书书目信息的添加:2s
图书书目信息的修改:1s
图书书目信息的删除: 2s
用户借阅图书:3s
用户归还图书:3s
5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5.1逻辑结构设计要点
给出本系统内所使用的每个数据结构的名称、标识符以及它们之中每个数据项、记录、文卷和系的标识、定义、长度及它们之间的层次的或表格的相互关系.
本系统需要三个数据表:乘客数据表,飞行时刻表,航班信息表,他们的数据结构设计如下所示:
5。2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采用线性表结构
数据结构
数据项
类型
长度
是否主键
图书基本信息
ISBN
CHAR
20
是
书名
CHAR
20
否
定价
FLOAT
6
否
出版社
CHAR
20
否
数量
INT
4
否
是否可借
BOOL
1
否
用户信息
ID
CHAR
10
是
姓名
CHAR
8
否
年龄
INT
2
否
性别
CHAR
4
否
开户时间
DATA
否
余额
MONEY
否
累计金额
MONEY
8
否
是否VIP
BOOL
1
否
借阅信息
ID
CHAR
10
是
ISBN
CHAR
20
否
数量
INT
2
否
借出日期
DATA
否
押金
MONEY
否
5.3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说明各个数据结构与访问这些数据结构的各个程序之间的对应关系。]
[程序1]
[程序2]
[……]
[程序m]
[数据结构1]
√
[数据结构2]
√
√
┇
[数据结构n]
√
√
6系统出错处理设计
6.1出错信息
输入用户名不存在:说明数据库没无此用户名,需开户。
密码错误:说明用户名和密码不匹配。弹出警告信息后需重新输入密码,一天内输入十次错误密码,将对此帐户进行冻结,需持身份证解冻。
由于管理员没有及时保存数据造成的数据丢失:可通过数据还原,还原成最近的数据备份.
6。2补救措施
说明故障出现后可能采取的变通措施,包括:
a. 后备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当原始系统数据万一丢失时启用的副本的建立和启动的技术,例如周期性地把磁盘信息记录到磁带上去就是对于磁盘媒体的一种后备技术;
b. 降效技术说明准备采用的后备技术,使用另一个效率稍低的系统或方法来求得所需结果的某些部分,例如一个自动系统的降效技术可以是手工操作和数据的人工记录;
c. 恢复及再启动技术说明将使用的恢复再启动技术,使软件从故障点恢复执行或使软件从头开始重新运行的方法。
6.3系统维护设计
说明为了系统维护的方便而在程序内部设计中作出的安排,包括在程序中专门安排用于系统的检查与维护的检测点和专用模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