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颅内血肿的诊疗及护理
颅内血肿,是由于头部遭受外力损伤后,导致颅内血管破裂出血而形成。一般可分为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和脑室内血肿四个类型。
【主要表现】
(1病史:有明显的头部外伤史,有时儿童患者玩耍时自行摔倒,外伤史并不明确,需注意分析。
(2症状体征:患者伤后昏迷,清醒后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随着血肿的形成,可再次出现昏迷,呈典型的昏迷-清醒-昏迷的特点。若脑损伤重或出血速度快,可无中间清醒期。检查血肿较大时出现压迫体征,如对侧偏瘫或锥体束征;血肿侧瞳孔轻度缩小,对光反应迟钝,进而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最后双瞳孔散大固定;脉搏减慢,呼吸深慢,病情重者渐至呼吸浅而不规则,血压下降,脉搏速弱,如不及时进行抢救,最终呼吸心跳停止。
(3辅助检查:脑CT及磁共振检查可了解颅内血肿的类型、大小、颅骨情况,了解有无脑挫裂伤。随时复查可及时诊断迟发性颅内血肿。
【治疗与护理】
(1) 就诊导向,尽快住院治疗。
(2) 一般治疗: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少搬动患者。颅内血肿为严重的颅脑损伤,应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瞳孔和肢体运动的变化。
(3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最好进行气管切开,及时抽吸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呼吸道阻塞。
(4防治脑水肿:常用药物为20%甘露醇,0.5 1克/千克体重/次,34次/日,静脉滴注,于1530分钟内滴完;联合应用呋塞米,可增加脱水疗效,一般可用2060毫克/次,加人液体内,静脉滴注,812小时1次。必要时可适当应用地塞米松510毫克/次,肌内注射,6小时1次;或地塞米松2040毫克/日,加人液体内,静脉滴注,一般用药3日。
(5低温冬眠疗法:可降低脑组织代谢,阻止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
(6神经营养药物:一般可用三磷酸腺苷20毫克/次,12次/日,加人葡萄糖注射液5毫升内,静脉滴注;辅酶A50单位/次,12次/日,加人葡萄糖注射液5毫升内,静脉滴注。
(7预防感染:酌情应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等。
(8手术治疗:出血量多、压迫症状明显、情况危急者,应尽早手术,可采取颅骨钻孔引流术或开颅血肿清除术。
(9护理措施:①卧床休息,保持室内安静、清洁卫生,设立床档,防止坠床,应有专人看护,防止抽搐时窒息发生。②抽搐时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用木棍或牙垫置于内上下磨牙之间,预防舌唇咬伤,及时清除鼻分泌物。③用药护理,根据医生嘱咐及时进行各种治疗措施。④昏迷患者眼睑不闭合者,应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眼部,每3小时滴1次氯霉素眼药水。⑤不能进食者,每日腔护理2次,保持腔黏膜湿润。⑥预防压疮,每2小时翻身1次,并按摩骨隆突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