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双减“之下作业布置如何做到减量提质
作为课程与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作业是学生在课堂教学时间之外完成的一种自主性、探究性、有意义的智力或技能活动,对于学生建构生活意义、增进学习体验、提升学习效能具有积极作用。作业设计是作业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前提保障,高质量的作业设计是有效发挥作业育人实效的关键所在。
“双减”政策发布后,作业设计要“减量提质”,教师该如何在布置作业上花心、思?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特点,一起来看看这篇文章给我们提供的作业布置小妙招吧。
01让学生懂得并养成科学的做作业流程、习惯
首先,科学的做作业流程应该是:在写作业之前让孩子先整理笔记,复习今日所学,再规范地做作业。
做作业时不翻书、不翻笔记,像对待考试一样规范书写。
检查是做作业的重要一环,作业不检查等于作业未做完,让孩子养成“不检查不上交”的好习惯。
最后,教师还应规定作业要限时完成。
02作业本“变脸”
目前,作业布置中以练习册代替正式作业的现象很普遍,同时,还存在着许多“不重视”:语文学科不重视对课文的思考与练习;英语学科不重视课后听力训练;数学学科不重视课本上的当堂练习。
以数学学科为例,建议学生准备课堂练习本和正式作业本。
课堂练习本可以让学生将一张纸划分为两个区域:四分之三为答题区,四分之一为演草区。这样做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在考试时充分利用演草纸的习惯,也有利于让学生借助演草纸进行快速检查。
正式作业本可以设置检查栏。学生做完作业后,让学生自己先进行检查,将有把握一定对的和不能判断正误的题进行标注。这样做有利于帮助学生养成检查作业的好习惯,同时如果他认为一定对的题结果做错了,他一定非常关注,利于后续的教师纠错。
总之,教师在布置数学课后作业练习时,应以课本习
题为主,练习册为辅,练习册上的题可精选来做。小学生的课堂练习题尽量写在书上,教师可随堂走动,及时批改反馈。
03作业“师生批改”
语文教师对作文采取“师批”与“生改”相结合的做法值得借鉴。
对于文字功底差些的同学,老师可以在段落旁做如是批注:“本段有两个错别字、一个运用不恰当的词、一个不通顺的句子,请找出并订正。”
对于文字功底好些的同学,可以只在文末批一句:“本文有两个错别字、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改正。”
这样一来,作文发下去后,学生马上就会对自己作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学生的主动性也被调动了起来。
数学作业采取分层“师批生改”也不错。
作业质量较好的,教师可以批注:“本次作业的5道题目中有1个错题,请找出来并改正。”
作业质量一般的,教师可以指出哪道题有错,批注错因,并要求学生改正。
对于错题比较多的情况,教师可以用红笔画出哪一步(处)出错,要求改正,并找出同类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04让学生制作单元错题反思卡在进行完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
“制作单元错题反思卡”的作业。
内容可以包括:①本单元自己的错题摘录;②研究总结自己的“犯错”特点;③规划自己的“少出错”练习计划。
这样,就可以将“每日作业纠错”和“单元错题集中变式纠错”相结合,提升作业质量。
05“读一读、写一写、描一描”
对于生字词的传统预习作业仅停留在抄写层面,预习的功能没有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其实可以这样做:
1. 读一读:让学生认真读一读下一个单元的生字生词。
2. 写一写:按照不同的结构类型,如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单一结构等将下一单元的生字生词进行归类,也可以把相同部首的字写在一起。
3. 描一描:把容易写错的字用红色的笔描一描。
显然,同样是抄写类的作业,教师这样布置,就可以在设计中巧妙地让学生判断字的结构,把不同结构的字进行归类,让学生在抄写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字的结构特点。
这一要求不仅会让学生掌握自己辨别不同字的方法,增加了思考的过程,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形成对各种字词的理解性记忆。
06选择做作业角,教师错峰面批
1、延学服务时学生自己选择做作业角
面对班级学生情况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师布置作业后,可以将教室划分为“完全独立完成”、“几人合作讨论完成”、“需要老师手把手指导”等多个学习角,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坐在不同区域来完成作业。这一做法,考虑了学生的差异,大家各得其所,效果很好。
2、课堂作业错峰面批
课堂上若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逐一面批的方式,其效果会很好,但学生排队等待的时间较长。
因此,可以采取错峰面批的方法:教师同时布置三道同类题,一部分学生在做完第一题时,就可以接受检查,当其余同学看到检查人较多时(排有3到5人时),可继续做第二题,做完后再接受检查;若人还较多,还可继续做完第3题,最后一并检查。
这种错峰检查避免了学生长时间的排队等待和老师过
度集中的高强度面批,能够使老师和学生都感到节奏适
宜。
07举办优秀作业评改细节研究会
将作业检查转变为优秀作业评改细节研究会。
每一位教师将自己任课班级的作业带到会议地点,大家一起逐个翻阅并找出优秀作业评改细节。之后分组讨论、整合,每个小组提出三个新发现。接下来,由被发现优点的教师分享自己通过这些优秀细节而产生的教育学生的心得体会。最终,由会议记录员分类整理,形成下一个阶段大家共同追求的作业评改目标。
在整个研究会的过程中,没有分级也没有批评。优秀教师的优点被放大,专家力、督导力被下移,让同伴去影响同伴。
当然,对一些作业批改确实存在问题的教师,科组长可以私下与之交流,帮助其在实际工作中逐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如此,以放大优点、榜样激励、优秀标准驱动的方式去帮助教师们共同成长,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姿态,也能更力提升作业的效能。
08多元有趣的作业
将书面作业变得好玩有意思,可以从单一的纸笔作业转向多元的作业布置。
1、说的作业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扮演小老师向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在与同伴“一问一答”的讨论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动的作业
让学生去调查实践,比如学习“测量”时,可以让学生回家动手测量一些物品,记录下来并和大家分享。
3、看的作业
利用周围公共服务设施,如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布置参观浏览的作业。作业内容可以是去图书馆借阅查看相关学习资料、去博物馆探寻和最近学习有关的内容,去公园考察一些植物情况等。
09把作业融入生活情境中
让学生置身于熟悉和喜爱的情境中,就像让他们进入游乐园和科学文化宫一样,既感到新奇有趣,又引发他们主动的深度思考。
比如,让小学生们讲龟兔赛跑的故事,讲完后问学生
得到了什么启发。
如果我们讲完故事后问学生:“动物界发生了这样的赛跑事情吗?我们学生中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我们同学中有没有本来是兔子却变成了乌龟,本来是乌龟却变成了兔子?”等问题,相信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高中数学学习了函数中的分段函数,如果将作业情景设计为:小明所在的城市为各时段统一电价,后来为解决用电高峰的风险,实行阶梯电价(给出各段电价)。小明妈妈说,“我们现在每月大致是150元电费,小明你为我们家设计用电方案,省下的钱都奖励给你,试为自家设计用电方案,你设计的方案可以节省多少费用?”
将问题与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10善用分层作业和自主作业
1、分层作业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情况给学生布置分层作业。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业可以布置为画课文的思维导图来理解课文;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作业可以布置为课文背诵;对于后进生,作业可以布置为背诵课文中的重要短语等。
2、自主作业
给学生布置自主学习的作业,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比如,假期给学生布置一张试卷,同时把答案解析发给学生,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后自己对照答案批改,并分析出错误原因。同时,学生要圈出自己不懂的题目,等到上课的时候教师直接讲解学生没有解决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