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同学进行德育教育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注意和兼顾到一些思想品质教育,是数学〔教师〕应尽的责任。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教师要正确把握好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不能主次不分,本末倒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同学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教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的,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同学进行探究讨论,共同思索和总结。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同学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德育的教育,然后再做同学学习的对话者。只有与同学平等交谈,才干在对话中发现同学的思想,在对话中感受同学的感受,在对话中拉近与同学的距离,促进同学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其学习的内趋力,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师德是教育之魂,是同学形成优良思想品德之根本
教师要用人格来培养人格,用灵魂来塑造灵魂。在教学中让文明的言行举止成为同学的表率,从而对同学的发展产生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教师要从日常行为中做到严于律己,不以同学家庭地位,状况来偏倚同学,也不以同学成绩和表现来薄厚待之,要针对每个同学具体状况,严而有格、严而有度、严而有恒和严而有方地面向全体同学赋予具体的教育,在尊重保护教育同学的基础上,使同学健康地、生动活泼地健壮成长。教师要用过硬的知识基底和教学技能,认真严正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同学优良品德的形成。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同学的影响是直接的,往往一个好的教师给同学的影响是长远的,甚至是一生。
教师的教学态度制约同学的学习情绪。同学的学习目的确实立,学习兴趣的产生,都与教师有关系,所以教师要以充沛的热情备课和上课。要爱优生,更爱差生,让自己在解题过程中迸发的理智感去感染同学,相反,教师如在攻克数学难题,辅导差生时表现出腻烦的情绪,就会动摇同学的自信心与意志力。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着同学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仪表端庄、教态和气、举止自然、语言简练、幽默、板书规范、字迹美观等,让同学受到美的熏陶。
2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抓住德育因素自然、适量地进行渗透
数学教学是以教学数学知识为主,因此只能结合教学过程抓住德育因素有机自然、适时适量地进行渗透。在熟悉东南西北后,介绍一些北极星、树的年轮、指南针的相关知识,使同学知道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以此激发同学的爱国主义情感。再如:教学时、分、秒时,在同学初步建立了时、分、秒的概念后,通过让同学数脉搏、读书、写字、跳绳等,让同学感受1分、1秒有多长,到底可做多少事情。从而适时地教育同学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在教学元、角、分时,可教育同学人民币是国家的财产,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我们应该爱护好人民币。希望全班同学在平常的生活中都能做到勤俭节约,合理地使用人民币。使同学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引导同学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学习也是学习数学不可缺少的部分,同学们关于学习总是兴趣索然。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生性活泼,喜爱游戏,对自己的行为约束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如何提升他们的兴趣并坚持住他们的兴趣,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要充分利用孩子们好奇心,〔制定〕形式多样的、有趣味性的学习,激发同学的参加兴趣,寓教学与游戏,使同学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让孩子们始终在心情愉快地状况下学习。其次,要在孩子们产生厌倦情绪时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师可以常常给孩子们讲一些古人勤奋学习,努力读书的故事,让孩子们慢慢养成勤奋学习的习惯。
为同学培养明确的学习目的和优良的学习习惯
众所周知,数学不仅与我们日常生活休戚相关,更是关于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的重要学科。我们在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合适他们这个年龄阶段和特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同时,我们还要将这些方法不断结合实际教学的内容来对同学加以实际教学的应用,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光靠课本上的东西和死板的知识体系,要更好地将理论应用在现代化实际当中。对同学进行这些现代化的目的性教育能够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意识。这关于我们的教育有着莫大的好处。
举个例子来说,在进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这一阶段的教学时,我在上课之前要求同学自己进行调查,先自己掌握一些数据和资料,像是关于总住户数量、总安装 数量等等诸如此类的资料。在实际的课堂当中,我通过多媒体影像教学为同学播放适当的记者采访记录,使得同学对自己的调查和百分比的用法有了更深的掌握和了解,让他们明白百分数在生活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这样就激发了同学的自我学习愿望和意识。大纲要求的课程结束后,我们还可以为同学组织课外小组活动,让同学主动在生活中寻找和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百分比。这样身临其境的教学可以反复刺激和强化同学对知识的应用,使得他们对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学方法
一、挖掘教材内容、搜集新的信息,对同学进行思想教育。数学是用数据和统计材料来说明问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例题与习题中包涵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具有说服力的统计材料,只要努力钻研、认真备课、就能利用这些材料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对同学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如世界上第一大河是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全长6480千米,我国长江是世界第三大河,全长仅比亚马逊河短1/36,长江的长是多少千米?另外,在某些教材中利用"你知道吗?'的小栏目,介绍古今中外数学著作、数学家、数学发明与应用等知识,对同学进行爱学习、爱科学的教育。
二、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同学进行启蒙教育。数学凭借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本身充满辩证关系,数学中的曲与直、形与数、加与减、乘与除都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体现,数学解题过程中不断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正是事物联系发展变化的客观过程。 在新版的北师大版课本中,就很注意同学的思想教育。几乎每一册的内容都与德育有关,特别是社会公德、好人好事。让同学在数学课堂上通过社会小施行,经过德育熏陶,又能借助小施行学习知识,让人们一直认为"数学烦'的学习态度有了改观,正是一举两得。
三、针对小同学心理特点,对同学进行学习目的及优良学习习惯的教育同学进行学习为一定的学习动机所支配。刚入学的儿童,为了得到父母、老师、亲友的赞扬而认真学习。此时教师可依据低年级儿童好表扬的特点采用奖红花、奖五角星等办法激发学习兴趣。但随着同学年龄的增长,世界观逐步形成,其学习的动机逐步与社会必须求相适应,再采用奖红花、奖五角星等办法就行不通了,那么怎样对中、高年级同学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我认为,首先可以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联系起来。
如:讲科学家的故事,激励同学向他们学习;讲人类的伟大发明,提升学习积极性;讲数学在日常生活与生产劳作中的应用,产生学习数学的必须要。其次,激发同学的求知欲。小同学对一切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都有探究其奥秘的激烈欲望,教师可利用不断发展、按部就班的数学知识在同学脑海中产生的疑问,激发其探究学习的兴趣。再次,教师对事业的热爱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同学,教师的以身作则是同学身边最近、最真、最好的榜样。
4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巧妙地渗透德育
(一)在课堂教学优良氛围的创设中渗透德育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感染同学,以自己严谨的教学风格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来影响同学。我们老师必须身体力行,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用我们和气的目光、慈爱的笑容影响他们,用我们温柔的话语感染他们。到处做同学的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和言论感化同学,让同学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不断建立中渗透德育
同学的个性应该得到充分尊重,教师不再是主观地传授知识,而是与同学一起探究知识,一起游戏,一起交流,其乐融融。师生对话是十分平常的,但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对话却有着多层内涵,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谈话和交流。它追求的是平等、民主、公正的交流和〔沟通〕。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多元互动、对话交流,尊重同学的个性差异和独特体验。同学在课堂中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升,真正地促进了同学个性发展和可继续发展,这便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课堂。
(三)利用数学的应用价值渗透德育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学时可依据同学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同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四)在讲解数学家的成长故事中渗透德育
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一些我国的发明创造,如"九九口诀'和"七巧板'的发明、"珠算'的历史,以及我国历史上祖冲之的辉煌成就,等等。从而加强同学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树立长大后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雄心壮志。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