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成本管理》机考第二套真题题库及答案
盗传必究
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
客观题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 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额是指()。
【答案】Z (实际产量X上年实际单位成本)-(实际产量X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2. 把综合性指标分解为各个因素,研究诸因素变动对综合性指标变动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是()。
【答案】因素分析法
3. 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 )
【答案】变动成本
4. 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因选取某一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所付出的代价,称为( )o
【答案】机会成本
5. 作业成本计算法下间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为()o
【答案】订购量越大,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单位成本越低
6. 产品成本实际包括的内容称为()。
【答案】成本开支范围
7. 以某一先进单位产品成本作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称为( )o
【答案】选择测算法
8. 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与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之间的关系是()。
【答案】同方向变动
9. 在成本决策中,零部件自制较外购所增加的成本,属于( )o
【答案】差量成本
10. 成本报表属于()o
【答案】对内报表
11 .计算可比产品成本实际降低率的分母是可比产品按()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
【答案】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12. 已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每件3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000元,产品单价为5
元,则保本销量为( )件。
【答案】30000
13. 下列对作业成本计算法不正确的表述是()o
【答案】成本动因有着严谨的判断方法
14. 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影响在产品成本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是()。
【答案】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15. 把质量成本的核算和正常的会计核算截然分开的方法称为()o
【答案】双轨制
16. 在大量生产的企业里,要求连续不断地重复生产一种或若干种产品,因而管理上只要求而且也只 能按照()。
【答案】产品的品种计算成本
17. 那些由于过去的决策所引起,已经发生并支付过款项的成本,称为()。
【答案】沉没成木
18. 企业对于一些主要产品、主要费用应采用比较复杂、详细的方法进行分配和计算,而对于一些次 要的产品、费用采用简化的方法进行合并计算和分配的原则称为()。
【答案】重要性原则
19. 最基本的成木计算方法是()o
【答案】品种法
20. 填制商品产品成本表必须做到()。
【答案】可比、不可比产品须分别填列
二、多选题(共10题,共20分)
1.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在不同时期、不同产品以及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正确分摊费用,应分清有关 成本的几个界线包括()o
【答案】分清本期成本和下期成本的界线
【答案】分清各种产品成本的界线
【答案】分清在产品成本和产成品成本的界线
【答案】分清计入产品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界线
2. 作业成本计算法与传统成本计算法的主要区别体现在()0
【答案】成本计算对象不同
【答案】成本计算程序不同
【答案】费用分配标准不同
【答案】提供的成本信息不同
3. 本量利分析模型确立的前提条件包括( )
【答案】成本性态分析假定
3/6
【答案】相关范围假定
【答案】线性假定
【答案】基本模型假定
4. 产品单位成本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
【答案】直接材料成木分析
【答案】制造费用项目分析
5. 选择适当的成本动因通常应考虑的因素有()o
【答案】成本动因资料是否易得
【答案】与作业实际消耗的相关度
【答案】成本动因引发的人的行为
6. 由多个方案共同负担的成本,属于( )o
【答案】沉没成本
【答案】共同成本
7. 要素费用的分配原则是()。
【答案】直接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答案】间接费用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8. 编制全厂成本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答案】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
【答案】商品产品成本计划
9. 分步法的适用范围是()。
【答案】大量大批生产
【答案】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10. 保本点的表现形式包括( )o
【答案】保本额
【答案】保本量
三、判断题(共20题,共20分)
1. 可比产品是指以前年度或上年度未正常生产过的产品。()
F X
2. 直接材料三因素分析法,在将影响材料成本差异的因素分为数量和价格差异的基础上,将数量差 异进一步区分为产出差异和耗费差异。()
3. 企业进行亏损产品是否停产决策的依据就是分析该产品是否亏损,发生亏损就应停产。(
F X
4. 质量成本趋势分析,就是通过分析质量成本与有关指标的关系,以便从一个侧面大体反映质量经 营的状况及其对质量经济效益的影响,借以说明企业进行质量成本核算和管理、开发质量成本的重要性。
()
F X
5. 成本核算的分期,不一定与会计制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
T V
6. 在总额分析法中不需要区分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
T V
7. 作业的目的不同于某一项具体工作目的,作业的划分是循着成本动因展开的,这为按照成本动因 分配费用提供了基础。()
T V
8. 质量成本分析,就是通过分析产品质量与成本升降因素及其对经济效益影响程度的分析。()
T V
9.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固定成本越高,保本量越大。( )
T V
10. 作业分析是作业成本计算法的核心。()
T V
11. 成本动因与作业之间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F X
12. 倒扣测算法是在事先确定目标销量的基础上,首先预计产品的售价和销售收入,然后扣除价内税 和目标利润,余额即为目标成本的一种预测方法。()
F X
13. 责任成本和产品成本是一致的。()
F X
14. 可比产品降低率等于可比产品降低额与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之比。()
F X
15. 企业进行亏损产品是否停产决策的依据就是分析该产品是否亏损,发生亏损就应停产。()
F X
16.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不能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
F X
17. 安全成本控制一方面可以减少安全成本的开支,另一方而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T V
18. 在几种产品共同耗用几种材料的情况下,材料费用的分配应采用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进 行分配。()
T V
19. 最佳订货批量是指使存货总成本最低时的订货批量。( )
F X
20. 相关成本越小,说明企业所费成本越低。()
T V
主观题
四、计算分析题(共2题,共40分)
1. 某企业每年需用A零件2000件,原由金工车间组织生产,年总成本为19000元,其中,固定生产 成本为7000元。如果改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元,同时将剩余生产能力用于加工B零件,可节约外购 成本2000元。
要求:为企业作出自制或外购A零件的决策。
(试题分值:20分)
解:自制A零件
变动成本19000-7000=12000 (固定生产成本生不生产都会发生,与决策无关)
机会成本2000
相关成本合计14000
外购A零件
变动成本8X2000=16000
机会成本0
相关成本合计16000
因为14000元<16000元,所以应自制A零件,这样可以使企业节约2000元成本
决策结论:应自制A零件
2. 根据下列表中资料,运用因素分析法计算确定各有关因素变动对材料成本的影响。
甲产品材料消耗资料表
项目
计量单位
计划指标
实际指标
产品产量
吨
200
190
材料单耗
千克
300
320
材料单价
元
15
20
(试题分值:20分)
解:材料计划成本=200X300X15=900 000 (元)
材料实际成本= 190X320X20=1 216 000 (元)
分析对象:1 216 000-900 000 = 316 000 (元)
计划指标:200X300X15=900 000 元
第一次替代:190X300X15=855 000 元
第二次替代:190X320X15=912 000 元
第三次替代:190X320X20 = 1 216 000 元
由于产量减少,使材料成本下降了 45 000元;
由于单耗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 57 000元;
由于材料单价上升,使材料成本上升了 304 000元。
以上三个因素共同影响,使材料总成本上升了 316 000 (-45 000+57 000+304 000)元。
7/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