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水质目标及期限
1、本项目采用水质改善治理目标总承包制,养护管理期24个月.
2、本项目治理目标中水质改善必检指标为:透明度、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氧化还原电位,标准按《地表环境水质量标准》GB3838-22执行.
1>南中心河:藻类得到抑制、构建立体生态体系,水体改善、水景观与周边环境相适应;施工完工后3个月内水质优于V类,透明度、溶解氧优于IV类.
2>樊泾**段:藻类得到抑制、构建立体生态体系,水质明显提高、水体景观绿化明显改善;施工完工后3个月内水质优于V类,透明度、溶解氧优于IV类.
3>海运堤小河:藻类得到抑制、构建立体生态体系,水体景观与周边环境相适应;施工
完工后3个月内水质优于V类,溶解氧优于IV类.
溶解氧
氧化还原电位
氨氮
溶解性颗粒物
项目
<mg/L>
<mg/L>
<mg/L>
〕Mg/L〔
实测 标准
实测标准
实测
标准
实测 标准
南中心河
3.76 0.22.0
121-250
8.401
815
437
海运堤小河
〕轻度〔
0.32<0.2
〕轻度〔
164<-2
2.305
〕轻度〔
>15
374/
樊泾**段
1 m 〕重度〔
1.46
〕重度〔
116
4.933
〕重度〔
379.4
项目
总氮<mg/L>
总磷<mg/L>
氨氮<mg/L>
高锰酸盐指数
<mg/L>
实测 标准
实测 标准实测 标准
实测
标准
南中心河
11.96
1.5〕IV
〔
0.955
0.3〕IV
〔
8.401
1.5〕IV
14.88
10〕IV
〔
海运堤小河
13.746
0.669
2.305
〔 2.0〕V
17.28
2.0〕V
〔
0.4〕V
〔
〔
15〕V〔
樊泾**段
6.9
0.315
4.933
12.16
三条河流水质指标与黑臭水体标准值
二、设计依据
1. 《地表环境水质量标准》<GB3838-22>
2.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
3. 《进出环保用生物菌剂环境安全管理办法》<2010>
4.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54-92>
5. 《工业与民用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52-92>
6. 《环保用生物菌剂检测规程》
7.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
8. 《太仓市城区部分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9. 现场实地勘测资料及相关法律法规
三、维护管理措施
1曝气设备养护措施
喷泉曝气机,曝气机等设备的易损部件和现场需要材料,仓库内备有足够存货,用于保障项目的材料和设备供应保障
核心设备及材料供应方与我公司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有售后服务承诺书,可保障材料、设备、及技术更新
本项目材料、设备的维护工作主要是对建设期内实施的各项措施的检查与维护,主要内容包括:
<1 >每周两次定期巡检曝气机及供电线路巡检内容主要有:
a. 观察设备是否正常启动;
b. 观察运转是否正常<声音是否正常,水流水花是否正常,有无拥堵现象>;
c. 仔细观察裸露或外置的电器电缆有无破损或异常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d. 观察设备的固定有无松动情况;
e. 及时清理曝气机周围漂浮物和垃圾,以免堵塞曝气机进水,影响其正常工作.
<2>每两月一次检查并校准控制箱内的时间继电器,及时更换电池,确保其保持自动运转控制功能.
<3>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关联事项:
a.电器部分出现故障需立刻停机检修;
b.涉水的维护管理作业应立即停止,以防漏电等问题出现安全事故.
<4>定期保养和维修:
增氧机每年<或累计运行25h>应维护保养一次,内容包括:拆开增氧机主体部分潜水电泵,对所有部件进行清洗,去除水垢和锈斑,检查其完好度,及时整修或更换损坏的零部件;更换密封室内和电动机内部的润滑油;密封内放出的润滑油若油质混浊且水含量超过50mL,则需更换整体式密封盒或动、静密封环
<5>运行时间: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运行时间且不对附近居民生活造成影响
2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施管理措施
建立一套定期保养制度,主要易损件是风机和水泵,风机转向不能搞反,如进入污水,必须清理,更换机油后方能使用,风机启动前必须注意空气闸门是否打开,风机每运行1小时必须保养一次,水泵每运行50-80小时必须保养一次,以保证系统长期正常运行.
设备常见故障检查
1>、不正常出水:
检查接触氧化池、沉淀池、消毒池、污泥池联通管道是否堵塞〕堵塞物一般为脱落的生物膜和损坏的弹性立体填料〔.
2>、接触氧化池曝气不均匀:
检查曝气风机出阀门是否在正常位置,曝气头是否损坏.
3>、生物挂膜接触效果不明显
A、检查接触氧化池曝气是否均匀,二沉池污泥是否泵提至该池;
B、如果以上情况正常,则向该池投加适量的营养〕白糖、尿素等〔.
4>、出水水质不达标
A、进水过大;
B、接触氧化池曝气不均匀或长时间停运〕此时必须重新培养生物膜〔;
C、沉淀池污泥过多〕必须彻底清除污泥〔;
D、消毒装置停运和长期对出水不进行消毒.
5>、自动控制出现故障
A、检查自动控制柜电源是否正常;
B、检查配套提升泵和曝气风机是否损坏〕此时可形成电流过大,短路开关自动断开〔.
3生态浮床管理措施
生态浮床的各项结构管理在于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延长浮岛使用年限.任何细微的损坏或裂缝,都会因不断的污水流动,造成损坏不断扩大,每月对生态浮床池体如坝、泄洪沟及其它控制水流的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
植物是生态浮床处理核心,也是生态浮床后期管理最重要工作主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植物栽种初期为了使植物的根扎得比较深,需要通过控制浮床的水位,促使植物根茎向下生长.
生态浮床植物一般生长较快,根据不同的植物类型,在其生长茂盛、成熟后应对植物进行及时收割,并处理和利用.一般的植物收割时间为上半年的3〜5月份和下半年的9〜11月份.
防止浮床内其它杂草滋生,对已生长的杂草应及时清除;需及时清除植物的枯枝落叶,以防止腐烂等污染.
暴风雨后,浮床上植物发生歪倒,要及时扶培,排除积水.
4植物管理措施
(1) 挺水植物
枯萎枝叶的整修清理是挺水植物养护管理的重要内容.残枝败叶堆制沤肥或深埋焚毁能减少病虫害,使植株保持美观、整齐的姿态,同时,植物残体在水中积存会分解产生H2S等气体,使水质恶化,并导致水体营养素的循环而使水体保持富营养化状态,所以这是防止水体污染的必要措施
冬季清除植株地上枯萎部分,整剪留茬要低矮整齐.生长期修剪则结合疏删
弱枝弱株,达到通风透光.
挺水型植物无性繁殖能力强,如果超过设计需要的范围不予控制,便会造成过度蔓延的状况.在生长期需要结合修剪进行整治,切除多余根蘖,防止种子散播,以及使用围护、切边等措施进行土壤隔离.一、不同环境条件条件下的日常养护
挺水型植物的环境适应性一般较强,但对光照、温度、土壤、水体及其他环境、生物因子的要求也有差异,应根据不同情况,满足各自需要,并进行相应的使用和养护管理.
具体内容如下:
1>、日常巡查:每周巡查两次,及时修剪枯黄、枯死和倒伏植株,及时清理滨岸带挺水植物周围的杂物或垃圾.
2>、生态浮岛种植植物后,每半月检查一次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及时补植缺损植株.
3>、定期去除杂草,除草时注意不要破坏植被根系;对于生态浮岛上种植的挺水植物,注意不要破坏浮岛单体;在生长季节,每月至少除草一次.
4>、冬至后至立春萌动前应对枯萎枝叶进行删剪.
5>、植物更换:生态浮岛上种植的挺水植物一年更换2次,时间为7月和11月;更换时将种植蓝内的植株连根取出,再用利刀分出一株,重新植入种植蓝内<种植方法:采用海绵将植株根系包裹密实后放入种植蓝〉;植物更换后每周检查1次,如有坏死及时将根系全部取出并补种同种植物;更换下的植株要及时清除.
6>、对于滨岸带种植的挺水植物,在春、夏季每月修剪一次,去除扩张性植物和死株,并适当修剪、挖除过密植株,以维持系统的景观效果.修剪下的植株要及时清除,防止蚊蝇滋生和影响景观.
7>、对于因病虫害等原因造成某个或某些植被死亡时,应将植被撤出,并进行相应的补种;当植物有严重病虫害时,应撤出后再喷洒杀虫剂处理.
(2)沉水植物
1>、及时清除水体表面的植物及非目的性沉水植物.
2>、沉水植物长出水面影响景观时,应进行人工打捞或机割.对于浮出水面的死株,应及时清除.
3>、对于成活率不能达到设计要求的要进行补植,补植方法同设计种植方法.
4>、根据沉水植物种类的不同,一年收割1次,收割时间为枯萎1周内开始收割,收割方式为机收割或人工打捞.
5>、台风、大风大雨天气及强泄洪后2-3天,检查沉水植物的冲毁情况,如有冲毁,及时补植.
(3)浮水植物
1>、日常巡查:每周巡查一次,及时打捞枯黄、枯死和倒伏植株,及时清除浮水植物上的枯枝落叶.
2>、对于生长扩张出种植网框外的浮水植物,视超出网框外围情况,每月修剪1次;每月定时打捞一次种植网框内的浮水植物,打捞面积为网框面积的1/5;修剪、打捞出的植物残体及时运走.
3>、冬季霜冻后部分枯死植株及时打捞清理.
4>、台风、大风大雨天气及强泄洪前后2-3天检查浮水植物种植框的固定情况,固定绳应留有足够的伸缩长度.恶劣天气过后及时检查,如有冲走,及时补种.
5>、及时清除岸边浅水区的挺水类杂草,如双穗雀稗、糠秕草等,以及采用人工打捞方法去除水面非目的漂浮植物.
6>、对因各种原因造成成活率较低、覆盖水面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需要补植,补植方法同种植方法〈浮水植物种植方法:将种苗均匀放到水体表面,要做到轻拿轻放,以确保根系完整,叶面完好,种植时植物体切忌重叠、倒置〉.
7>、浮水植物发生病虫害一周内,及时喷施农药.
8>、浮水植物控制在适当量,一年四季,保证三季开花,冬季不枯萎.
(4)水生植物病虫害防治
1>、有害生物防治原则
根据水生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立地环境特点,加强对有害生物的日常监测和控制.
根据不同水生植物种类、生长状况确定有害生物重点防治的对象.禁止使用菊酯类等对鱼虾敏感的农药.
提倡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2>、水上虫害防治
常见种类:刺吸类害虫<蚜虫类、叶螨类、蓟马类、蚧虫类、叶蝉类、网蝽类、飞虱类、木虱类等〉和食叶类害虫<叶甲类、象甲类、夜蛾类、螟蛾类、刺蛾类、蝇类、软体动物类等〉.
为害特点:刺吸或锉吸水生植物水上部分植物组织汁液或取食水生植物水上部分植物组织,造成植物组织破坏,植株生长势衰弱.
识别方法:
看叶片有无卷曲,叶片表面有无结网<叶螨类>,叶色有无失绿的灰白斑或失绿变灰白;看植株叶片上有无害虫分泌的蜜露<发亮的油点〉,叶片正面有无煤污分布;看叶片正面或反面有无灰白的蜕皮壳<蚜虫类、叶蝉类、叶螨类、飞虱类等>;看植物叶片有无食叶害虫取食造成的孔洞、缺刻,叶面有无失绿的潜道<潜叶蝇、潜叶蛾、潜叶甲等>,有无拉丝结网;看植物叶面上有无虫粪,叶片背面有无发亮的粘液干燥膜和黑色分泌物颗粒<蜗牛、蛞蝓 >等.
防治方法:
食叶害虫成虫期用高压纳米诱虫灯诱杀、性信息素诱集;食叶害虫幼虫期喷药防治,如灭幼脲、高渗苯氧威、甲维盐等;刺吸性害虫喷药防治,如苦参碱、蚜虱净、机油乳油等;叶螨类害虫喷药防治,如克螨特、哒螨灵等;软体动物害虫喷药防治,如嘧达等.
3>、水下虫害防治
常见种类:水叶甲<鞘翅目 >,潜叶摇蚊<双翅目>.
为害特点:群集地下茎节部危害,吮吸荷花等根茎的汁液,致使荷叶发黄.或幼虫蛀入荷花的浮叶叶背,潜食叶肉,致全叶腐烂,枯萎.
识别方法:
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发黄,缺少光泽,大叶明显减少,严重的整株浮出水面<水叶甲 >.或荷花的浮叶叶面上布满紫黑色或酱紫色虫斑<潜叶摇蚊〉.
防治方法:
根施辛硫磷颗粒剂或茶籽饼粉<水叶甲>;叶面喷施蝇蛆净或灭蝇胺<潜叶摇蚊>.
4>、病害的防治
常见种类:白粉病、炭疽病、诱病、叶斑病、煤污病、病毒病等.
识别方法:看植株叶片正反面有无灰白色的病斑和白色粉状物<白粉病〉;植物病部有无呈轮级状排列的小黑点〈炭疽病〉;叶片病部有无黄色或褐色粉状物<锈病>;叶片病部有无黑色粉煤层覆盖〈煤污病〉;植株有无花叶、斑驳、矮缩、丛枝等〈病毒病〉.
防治方法:
水生植物休眠期,结合清理植株上的枯枝和病叶,喷洒晶体石硫合剂等进行病菌预防控制;水生植物发病初期用药防治如烯唑醇、氟硅唑〈黑星病、锈病〉;氟菌唑、丙环唑<白粉病、锈病、叶斑病>;炭特灵、咪鲜胺<炭疽病〉;病毒清、盐酸吗啉月瓜〈病毒病〉.
5河道保洁措施
通过河道保洁长效管理,进行经常性打捞保洁,确保河流水面洁净,达到河面无杂草、无漂浮废弃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总目标.
管理具体目标为:
<1>保持河道畅通,河中无障碍物;
<2>河面无影响水生态的杂草,岸顶、岸坡无因治理导致的垃圾;
<3>水面无漂浮废弃物,干净整洁水面漂浮垃圾停留时间不允许超过30分钟;
<4>河道管理范围内无垃圾;
<5>河道管理范围内无违章建筑;
<6>水环境保持良好,水质感官好〈水清、无异味>.
我公司将建立河道管理保洁队伍,确定专职管理人员和保洁员,并签订保洁合同,保证责任落实到人;每天一次对河面进行打捞,开展日常的保洁工作,在秋冬季节对河边落叶杂草进行集中清理.
每条河道合理配置保洁船1条,打捞器具有投标人自行配置,及时清理水面漂浮物及水草,做到日产日清,合理布置临时堆放点,做到堆放点垃圾日产日清.
四、应急预案
4. 1应急预案编制的技术路线
4. 2响应时间
设技术支持热线<固话、手机〉,接到采购人通知后要即时响应,如响应无法解决的,2小时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理,8小时内处理完毕.如8小时内无法解决,则必须采取应急措施,不得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4.4常备应急菌剂
长期储备应急使用的菌剂作为水污染应急治理使用的物资以便及时调用.
4.5运营维护期可能遇到的应急情况
根据项目河段的具体情况我们确定了本项目的最主要突发性的污染风险源有:
•未截污的工业区或环保设施处理能力不足的超标排污情况
• 未纳入监管系统的**企业的**偷排行为
• 未经处理的养殖业超标排放污水现象
•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如台风、暴雨等造成局部或较大法务的工厂污水处理设施、有毒有害化学品仓库的破坏、倒塌,进而使污染物的泄漏形成的突发性污染
• 以及突发性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污水管网设施、污水厂的破坏造成的污水直排和雨污合流现象
在整个施工过程及项目维护期,为了及时处理这些突发性事件制定了以下应急事件的预防措施:
•协助政府相关部门的河流突发污染事件预警系统的建设
• 我们针对本项目的治理河段设置了 1个专职的环保巡查员的岗位,加强治理河段的人工巡视、监测
•协助政府相关部门针对本项目治理范围内的截污工程及配套区域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工作;
•协助政府相关部门针对本项目治理范围内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及污染处理;
•协助政府相关部门针对本项目治理范围内工业企业员工生活污水治理与管理力度;
在整个施工过程及项目维护期,为了及时处理各种突发性事件本方案已经规划设计了以下应急预案,作为补救措施,避免污染蔓延,影响环境及市民的安全:
• 微生物技术应急方案
•物理增氧技术应急方案
•危险化学品污染应急方案
•重金属污染应急方案
•电力供应应急方案
•防洪排涝应急方案
•地质灾害应急方案
•物理拦截应急方案
•吸附抗生素处理应急方案
•活性炭处理应急方案
•生物化学法处理应急方案
•化学中和法处理应急方案等
•异位处理设施应急方案
•避免治理河段二次污染的应急方案
本公司在能力许可范围内,可对以下几种突发状况作出应对,并作出应急方
案:
<1>应急微生物菌剂使用方法
配备5kg的复合脱氮菌〈常温菌〉及1片降氨氮超浓缩型片剂用于突发事件使用.就直接把底质净化剂投放到水中.
<2>危险化学品污染应急方案
区安监局负责危险化学品企业的检查,严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单位报请政府关停
常备活性炭作为化学品污染应急材料,活性炭可吸附处理含氰废水、含汞废水、含酚废水、甲醇废水.
活性炭应用于处理含氰废水的文献报道越来越多,CN_、HCN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容量,一般为3mgCN/gAC〜8mgCN/gAC<因品种而异〉.
<3>电力供应应急方案
1、制定原则
<1>快速反应原则.电力应急要坚持做到"反应快、报告快、处理快、恢复快".
<2>协同作战原则.在市电力有序供应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职责,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做好电力生产突发事件的应急错峰和供电平衡工作.
<3>平衡缺原则.电力系统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供电部门要尽快通过实施对工业、商业错峰、避峰等手段做到供用电平衡.
<4>有保有限原则.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重要单位的用电需求.突发事件解决后,优先恢复上述单位用电.启动应急预案前先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负荷.必要时可要求工业用户动力生产全停.
2、组织保障
①电力有序供应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
<1>贯彻国家、省、市对电力供应应急的决策和部署.
<2>领导和指挥全市电力供应应急工作,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3>根据负荷变化情况决定启动<或解除>相应的电力供应应急预案.
<4>协调各有关部门做好电力供应应急的各项工作.
<5>负责向市政府和省经贸委报告电力供应严重短缺的情况.
②电力有序供应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落实电力有序供应应急领导小组的各项决策和部署.
<2>根据电力缺情况,会同有关单位制定全市错峰用电方案.
<3>负责各项应急措施的监督落实.
<4>负责对错峰用电情况的收集整理,并向市电力有序供应应急领导小组汇报工作.
<5>负责向有关部门、媒体披露有关应急信息
<4>防洪排涝应急方案
<1>为了保障防汛抗洪工作的顺利进行,项目部应好急救援设备、物资储备.
<2>对防汛设施定期进行全面巡查,做好记录,同时做好工程施工地段的安全查工作和现场管理,及时清理作业现场,同时严格落实防汛保障措施.在汛期加强对配电柜设施等的安全栓查工作,使之处于良好运转状态.
<3>项目部所有人员及现场作业队及其他作业队的人员在汛期时刻处于战斗状态,发现险情立即进入战斗状态.
在防汛抗洪应急期间用纺织袋装土对堤坝,便道等处出现的小型溃,泄露等进行封堵泄洪前,撤离现场的物资、设备;在需要进行土方挖除泄洪时迅速组织防汛设备、物资、人员对河中的围堰进行开挖泄洪
在应急救援突击抢险过程中,突击抢险队员一定要穿好救生衣才能到现场进行突击抢险工作,以免在抢险过程中不慎落水造成淹溺等事故.
当汛期结束后,项目部着手开展污染物收集、清理与处理.对于应急响应中为泄洪而开挖的便道进行重建,尽早恢复施工.
五、安全保障措施
1)每月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加强员工安全生产意识.
2)做好现场各工作安全防护措施,并每月检查防护设施有效性,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3)在危险地段悬挂明显警示标志.
4)制定安全可靠的操作规程,杜绝生产过程中因人为操作错误造成人、财、物的损失.
5)建立安全保障小组,在进行危险作业时必须有保障小组成员在场监督作业,发现违规操作应立即制止,出现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降低人、才、物的损失.
6)建立紧急事件的应急预案,出现突发紧急事件立即启动该预案.并及时将现场发生的各类事故立即汇报相关领导.
六、水质检测、监测方案
1、项目施工阶段结束,经监理、招标人对完工内容进行验收
2、验收阶段水质的检测由招标人与中标人指定的具有国家资质认证的检测机构进行,主要在主河道区域进行采样,每月进行一次,由检测单位派人采样,采样时采购方、中标方必须在场,费用中标方承担,在连续降雨量超过20mm时,为避免降雨对河道水质数据的影响,采样检测工作需延后一星期进行
3、设置多个水质检测点位的,每次随机抽取其中1个点位作为最终评判该指标是否实现目标的依据
监测间隔<日常观测期〉:每月对水质指标进行监测一次水样应该在水面以下30cm处抽取.
监测分析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及各项检测国标中规定的有关方法进行.
七、人员、设备、材料配备方案
为本项目在维护运营期中达到的水质能长期达标保持,成立本项目维护运营小组,为本项目服务.
养护工人经相关职业培训后,具备生态修复、水面保洁2项上岗证书,人数合理布置.
7. 1人员安排及职责分工
序号
机构
人员
职能、责任
1
项目负责人
1人
负责项目维护运营小组的管理统筹工作,协调于业主间的相关工作.
2
设备管理人员
1人
负责对河道内的日常巡查,及项目措施设备装置的维护管理,及时汇报河道巡查结果.
3
质量管理人员
1人
负责对河道水样采集、及水质指标分析检测,包括和到位水生动植物、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分析检测,及时将检测结果告知相关负责人员.
4
项目技术负责人
2人
负责汇总本项目维护运营期间河道内相关的信息资料,通过相关信息的分析制定应对方案,及落实应对方案的实施,保障本项目运营期间的技术支持.
5
养护人员
2人
负责河道垃圾,杂草、树叶等杂物的打捞,水生植物收割,保证河面无杂物.植物的收割,修剪,病虫害防治.
6
施工管理人员
1人
负责植物更换,微生物投加等施工工作.
7
合同管理人员
1人
负责合同签订,保管,执行等事宜.
8
安全管理人员
1人
负责整个项目期间人员工作安全及安全保障措施的监督,安全教育.
7. 2材料设备配备
序号
名称
数量
用途
备注
1
船
3条
日常巡查、水样采集、维护
每条河一条
2
水上作业安全用品 <安全帽、水裤、救生衣、救生圈道等〉
3套
作业安全防护
3
水样采集设备
2套
水样采集
4
微生物菌剂
应急使用
7.3保障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1)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管理人员,采取每天安排人员现场执勤.
2)做好河道日常保养维护工作,制定详细设备保养计划,确保水质保持合格稳定的状态.
3)水情发生变化后,半小时内组织专业人员对水质进行检测分析,并安排人
员对原因进行跟踪分析工作,保证水质在短时间内修复.
4)现场管理员随时对水质状况进行检查,发现工艺问题立即采取有效调控手段,保证出水质达标.
5)做好备品备件管理工作,及时采购关键物料,确保水体发生恶化时做到及时抢修,保障水质达标、合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