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反事故安全技术措施
一、防止人身伤亡事故的措施:
定期对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提升安全防护技术水平。对人员经常进行各种形式的安全思想教育,提升职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防护水平。
定期对工作许可人,工作监护人等进行正确执行安全规程制度的培训,使之熟练地掌握有关安全措施和要求,明确使命,严把安全关。
对人身伤亡事故进行认真具体分析,找出规律,从中积存经验采纳针对性措施,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
互相监督、杜绝违章现象。各级领导应做到不违章指挥、工作人员应做到不违章作业。对事故保持“三不放过〞,举一反三,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和“两票〞“三制〞,防止发生人身伤亡事故。把反违章做为安全工作的重点抓好。
认真抓好每周一次的安全活动,防止走过场,各值〔班组〕应结合本值〔班〕实际状况进行广泛、深入地安全意识教育,充分发挥三级安全网的作用。安全工作的重点在现场、在班组,必必需强化班组的安全管理。
二、防止水淹泵房的措施:
1、定期检查、切换各泵房排污泵,使每台排污泵都保持完好,运行正常。
2、对一、二泵房,灰泵房等零米以下部位排水设施、泵房电缆槽架孔洞以及一切可能进水的沟道进行防漏水处理。
3.切实落实交接班制和巡回检查制,及时发现水淹泵房的各种隐患。
三、防止锅炉灭火放炮的措施:
1、 当炉膛已经灭火或局部灭火频临全炉膛灭火时,禁止投油枪助燃。
2、 锅炉点火时要有专人看火,不着火的油枪应马上停运,不得向炉膛内喷油。雾化不好的油枪不能使用。油枪在运行中要对其运行状态经常进行检查,以防向炉内、外漏油。
3、锅炉启停过程中,坚决不一味追求节油,防止锅炉启停过程中灭火放炮。
4、停炉后及时隔离燃油系统。
5、按规程规定进行吹灰,防止炉膛结焦;各看火孔的结焦应及时清理,并严密监视、分析锅炉的结焦趋势。
6、对锅炉火焰监视器强化管理,做到锅炉运行必必需投入火焰监视器,任何人不得无故退出其运行。当炉膛火焰电视看不见火焰,且炉侧参数发生不正常摆动时。将马上打闸停炉
7、锅炉停炉后禁止向炉膛进行油枪吹扫和排放磨煤机积粉。
8、锅炉运行不正常或燃烧不稳或负荷小于210MW时,禁止吹灰;当吹灰过程中发生故障时,应马上停止吹灰。
9、锅炉启动前应检查炉前油系统正常,油枪无漏油现象,锅炉点火前必必需进行充分通风吹扫。
四、防止发生火灾事故措施:
1、运行部各值〔班〕要认真落实安全防火责任人。
2、各值班员认真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在巡回检查时重点检查防火部位。
3、各值班员认真执行工作票、操作票制度;工作许可人办理动火工作票时,应依据工作区域性质必需要测可燃气体浓度的必必需认真测量可燃气体浓度。
4、重点防火部位应督促消防部门设立标志。
5、认真执行消防泵的定期试验和切换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做好记录。
6、每年一次请消防部门给各值〔班〕传授消防知识,讲解消防报警器材的使用方法及灭火器使用注意事项。
五、防制粉系统火灾措施:
1.制粉系统停止前,严格按规程规定吹扫干净,大小修时应将磨煤机大罐中的煤粉烧完,煤仓烧空,给煤机走空。
2.强化巡回检查工作,发现磨煤机本体及制粉系统漏风、漏粉、漏油应及时联系检修处理,并要求检修人员及时将漏油及漏粉清理干净,发生磨煤机本体及一次风机管道上积粉自燃时及时将积粉清理干净。
3.对备用磨煤机应注意防止积粉自燃,随时监视磨煤机出口温度的变化;不管什么原因磨煤机停运后,只要不是须马上进行恢复,均应将磨煤机一次风尚动闸板关闭。
4.严禁在运行中的制粉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在停用的制粉系统进行动火作业时,必必需要求检修人员将此设备处积粉清除干净,并采纳可靠的隔离措施,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
六、防电气火灾措施:
1.强化电缆设备的巡视检查。所有地点的定期或不定期巡回检查,不分专业,均应包括电缆检查项目,特别是与高温管道堆叠交错布置的电缆,更要注意检查。在电缆集中敷设的地点,如电缆沟,电缆桥架和电缆夹层等处,电气专业人员必必需认真、负责地巡视检查〔注意不要漏过电缆竖井〕。
2.检查中注意电缆的外观有无变形、变色、受挤压和表皮破损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汇报领导,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3.注意检查电缆有无油浸、水浸,表面积灰、积粉尘,四周有无可燃物堆积,电缆沟的盖板是否完好,电缆的固定是否牢固,在电缆集中敷设的地点更要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值长,并告有关部门处理。
4.注意检查电缆穿过墙壁、楼板等处的隔绝措施是否完好,耐火堵漏是否封堵严密,还要注意电缆沟中穿过墙壁处有无隔绝措施,隔绝措施是否有效。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5.注意检查电缆集中敷设的地点的灭火设施,灭火器具是否完好,是否处于有效使用期限内,数量是否充足,存放地点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6.注意检查各配电室,电缆夹层的火灾报警和通风设施,火灾报警装置正常投入运行,通风机运行正常。
7.注意检查电缆表面的温度是否正常,必要时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电缆表面温度,发现电缆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应及时改变运行方式和采纳降温措施并汇报领导,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8.对220KV充油电缆,要经常检查其油压是否正常,电缆头处有无渗漏的迹象,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值长,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9.遇有电缆着火或爆炸时:
①马上切断故障电缆电源。
②用合适电气火灾的灭火器或干沙灭火。
③汇报有关领导。
④通知消防队灭火。
⑤联系检修处理。
七、防止汽轮机油系统火灾的措施:
1.运行人员应针对油系统失火原因做好事故预想,在巡视设备时,对具体设备系统进行针对性检查。
2.油系统有漏油现象时,必必需查明原因及时通知检修人员消除缺陷,并由检修人员将漏出的油擦试干净,运行中不能消除且能维持机组正常运行的漏油点应强化检查并责成检修人员采纳临时措施,防止油漏到高温物体上;关于可能引起火灾的漏油点,应汇报主管领导,尽快停机处理。
3.主油箱事故排油手动门四周不同意有妨碍操作的杂物。
4.运行人员应熟练掌握消防器材使用方法。
5.机组运行中发生油系统着火,如属于设备或法兰接合面泄漏喷油起火时,应马上打闸停机破坏真空,同时进行灭火,并马上进行发电机排氢充二氧化碳工作,防止火灾事故的扩大。
6.发电机氢气运行中,二氧化碳控制站必必需有足够的二氧化碳瓶与母管相连,当遇发电机氢气着火时要及时向发电机内充二氧化碳排氢。
八、防止燃油系统着火的措施:
锅炉大、小修后或燃油系统及四周高温设备和管道检修后,运行值班员检查验收时应注意:燃油管道经过的高温管道、一二次风管道、燃油管道等高温设备的保温应完整,保温层上应包裹铁皮,防止燃油喷漏到高温管道上引起着火。
锅炉运行时或停炉后燃油大循环时要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发现燃油系统漏油时应及时联系检修处理,检修人员接到通知后应马上到现场,防止延误时间引起着火。
燃油系统及设备检修时应严格执行工作票管理制度并采纳可靠的隔离措施。处理完毕后要求检修人员恢复保温并将漏油处理干净。
燃油系统及设备必需要进行动火时,应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票管理制度,并采纳可靠的隔离措施。动火前应将管道内积油放净,并用蒸汽将管道内吹扫干净。
燃油系统着火时应采纳以下措施:
当油管道泄漏,法兰垫破裂,喷油遇热源起火时应马上关闭阀门隔离油源,防止燃油继续喷向火焰和热源上。
可用泡沫、干粉等灭火器或用石棉布覆盖灭火。大面积火灾可用水喷射灭火,地面上着火可用沙子、土覆盖灭火。
四周有电缆有可能受到火势蔓延的危险时应迅速隔离火焰,防止火势扩大。
消防水泵要保持正常,并定期试验,水压在规定范围内。锅炉本体及燃油系统四周应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九、防止汽包满水和缺水事故的措施:
运行人员监盘时对发生的报警信号必必需认真地查看、确认,并采纳正确的处理措施,未通过确认不得随意消除音响信号。
运行人员必必需严格遵守监盘纪律,密切监视汽包水位、给水泵及水位自动装置的运行状况,对排污状况心中有数,发现异常及时分析推断,依规程采纳正确的处理措施。
当在运行中无法推断汽包确实实水位时,应紧急停炉。
锅炉汽包高/低水位保护要正常投入,退出时严格审批程序。汽包高/低水位保护退出运行时,必必需严格地监视汽包水位,并制定相应的运行措施,做好相应的事故预想。
按规程规定定期对汽包水位计进行零位校核和对就地水位计进行冲洗。
建议加装就地水位计电视摄像探头。
十、防止汽机烧瓦和大轴弯曲事故措施:
不具备机组启动条件时,如:盘车电流、主蒸汽温度、上下缸温差、大轴挠度、凹凸压缸差胀、振动值不符合规程规按时,严禁机组启动。
汽机冷态启动时,冲转参数必必需保持100℃以上的过热度,盘车必必需连续运行,高压主汽门前暖管要充分。
温、热态启动时,主蒸汽温度必必需高于高压内缸壁温最高点50-100℃,但最高不超过额定值,蒸汽过度不低于50℃,否则严禁启动。
正确使用法兰加热装置,防止法兰加热过度,应严格执行运行规程规定,使汽缸各部金属温度变化率、温差、胀差在同意范围内。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