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题库
单选题(共1500题)
1、在一堂鉴赏课上,老师让学生将梵·高的作品和列维坦的作品同时展示。请学生体会和感受两幅作品的不同,这种做法体现了( )。
A.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创设情境
B.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
C.运用对比的方式加强了学生对不同作品特色的理解
D.教师运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开展美术教学
【答案】 C
2、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常备复方丹参滴丸,其药物组成为丹参、三七、冰片,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
A.河北
B.河南
C.云南
D.广东
E.安徽
【答案】 C
3、美术课程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也要重视( )。
A.实践能力的培养
B.绘画潜能的培养
C.合作能力的培养
D.理论知识的培养
【答案】 A
4、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 )。
A.教学目标
B.学生发展
C.教学任务
D.教学实施
【答案】 A
5、对《中国山水画技法》一课教学目标表述较为合适的是( )。
A.学会画中国山水画。熟练掌握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
B.欣赏中国画艺术,了解中国画的人文精神与审美观念
C.了解中国山水画艺术精神,体验中国山水画用笔用墨的方法
D.提高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认识.传承中华艺术,弘扬民族精神
【答案】 A
6、圣礼拜堂的建筑风格属于( )。
A.罗马式
B.拜占庭式
C.哥特式
D.巴洛克式
【答案】 C
7、“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句话凸显了教学情境中应注重( )。
A.创设问题情境
B.情感性
C.借助多媒体
D.故事性
【答案】 B
8、崔老师在上《走进抽象艺术》一课时,提前布置收集相关资料,课上组织大家进行分组讨论,并提出一些有引导性的问题,让大家交流探寻答案,鼓励小组发言,最后给予总结。以下哪一个选项不符合崔老师的做法?( )
A.自主学习
B.接受学习
C.探究学习
D.合作学习
【答案】 B
9、摄影作品在( )上可分为:人物摄影、风光摄影、动物或静物摄影等。
A.形式
B.题材
C.技法
D.功能
【答案】 B
10、在义务教育中,初中二年级美术课程所属的学段是(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答案】 D
11、现代教学设计在实施教学之前,依据( )原理为学生创设优化环境的准备过程。
A.学习论和教学论
B.教学目标
C.教学实施
D.教学设计
【答案】 A
12、槐花为豆科植物槐树的干燥花及花蕾,花部分习称槐花,花蕾部分习称槐米。槐米含有芦丁、槲皮素、皂苷、白桦脂醇、槐二醇以及槐米甲、乙、丙素和黏液质等。
A.18.0%
B.20.0%
C.15.0%
D.10.0%
E.8.0%
【答案】 B
13、李老师为《美术与环保》一课设置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开展美术活动,宣传环保理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这一目标所属的目标维度是
A.过程与方法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C.知识与技能
D.空间与想象
【答案】 B
14、具有地域性特征、针对性特征、时代性和现实性特征、探究性和实践性特征的课程是( )。
A.校本课程
B.地方课程
C.艺术课程
D.美术课程
【答案】 B
15、“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具体体现为( )
A.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B.关注每一位学生
C.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学习成效
D.关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答案】 B
16、下列选项中,适合作为“造型·表现”领域内容的是( )。
A.古代雕塑欣赏
B.剪纸创作
C.标志设计
D.装帧书籍
【答案】 B
17、朗香教堂的设计者是( )。
A.密斯·凡德罗
B.理查德·罗杰斯
C.格罗皮乌斯
D.柯布西耶
【答案】 D
18、阿尔塔米拉洞穴绘画所在的国家是( )。
A.法国
B.西班牙
C.英国
D.智利
【答案】 B
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在美术教学全过程中要贯穿的基本理念是( )。
A.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B.理解祖国优秀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C.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D.强调个性的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
【答案】 D
20、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石膏造型工艺制作”一课的教学重点的是( )。
A.了解石膏的性质,掌握操作方法
B.自由形体的造型设计制作
C.石膏造型的制作步骤
D.利用石膏塑造形体比例
【答案】 D
21、南齐谢赫“六法论”将( )定位为中国画的造型方法。
A.骨法用笔
B.气韵生动
C.经营位置
D.传移模写
【答案】 A
22、下列对教学策略的基本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构功能的全局性
B.对教学行为的指向性
C.知识点的层次性
D.应用实施的灵活性
【答案】 C
23、张老师在上“纤维艺术”课时,由于学校无法提供材料,因此他在课前搜集了废旧的衣裤、麻袋、报纸等多种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废物利用的价值,开拓了思路,创作了多件创意十足的纤维艺术作品。这种教学体现的是
A.教学机智
B.教学评价
C.教学技术
D.教学理想
【答案】 A
24、陈老师在“篆刻创作”教学中,设计了“为自己的格言刻印”的活动,每人刻一方自己励志格言的印章,最后完成一本全班的《格言印语集》,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篆刻的热情。这一教学创意属于( )。
A.教学模式
B.教学技术
C.教学策略
D.教学手段
【答案】 C
25、《中国山水画》这一课的教学中,山水画的创作技法“勾、皴、擦、点、染”是教学重难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也不容易灵活运用,于是王老师选择了示范法进行教学。王老师是根据( )选择教学方法的。
A.教学内容
B.教学环境
C.教学过程
D.自身素质
【答案】 A
26、在普通高中美术课程中开设中国画课程,该课程是属于( )内容系列。
A.美术鉴赏
B.绘画·雕塑
C.书法·篆刻
D.造型·表现
【答案】 B
27、“壁薄如蛋壳,表面黑亮如漆”的蛋壳黑陶属于( )文化的代表。
A.半山文化
B.马家窑文化
C.大汶口文化
D.龙山文化
【答案】 D
28、义务教育阶段“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延伸到高中课程标准后变为( )内容系列。
A.现代媒体艺术
B.绘画?雕塑
C.设计?工艺
D.书法?篆刻
【答案】 B
29、依据《标准》,在美术教学全过程中要贯穿的理念是( )。
A.艺术观念与美术术语的学习和运用
B.绘画基础和绘画技能的学习和运用
C.美术欣赏和美术表现的学习和运用
D.艺术思维和学科语言的学习和运用
【答案】 A
30、下列选项中,属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班牙现实主义画家的是( )。
A.戈雅
B.伦勃朗
C.波提切利
D.卡拉瓦乔
【答案】 A
31、关于教学方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教学方法是教师对教学认识与实践经验总结的产物
B.教学方法对实现教学目标有重要的作用
C.教学方法是完成美术教学任务时,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教授方法
D.教学方法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独立性
【答案】 C
32、版画是通过制版来印制作品的一种绘画样式,制版的材料和方式有多种。依据印刷方式,最常见的类型是( )。
A.凸印版画
B.凹印版画
C.平印版画
D.漏印版画
【答案】 A
33、下列对酒剂与酊剂的叙述正确的为
A.酒剂的溶媒为酒,酊剂的溶媒为规定浓度的乙醇
B.酒剂.酊剂中常常加入防腐剂
C.酒剂多为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复方制剂
D.酒剂应检查乙醇含量和甲醇含量
E.含毒剧药酊剂每100ml相当于原药材10g,其他酊剂相当于原药材20g
【答案】 A
34、学习方式与学习方法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类似战略与战术的关系
B.学习方法大于学习方式
C.学习方式是学习方法的具体化
D.学习方法较之于学习方式更为上层
【答案】 A
35、17世纪“荷兰小画派”常表现的题材是( )。
A.宗教故事
B.历史故事
C.贵族生活
D.市民生活
【答案】 D
36、李老师上课时,在讲到中国画的工笔人物画时,把各个朝代画家及作品进行了分析、比较,李老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运用了( )。
A.分析法
B.总结法
C.板块并列法
D.循序渐进法
【答案】 A
3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教学方式发展趋势的是( )。
A.启发式教学
B.注入式教学
C.探究式教学
D.情感式教学
【答案】 B
38、法国新古典主义画家大卫的作品( ),表达了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
A.《苏格拉底之死》
B.《马拉之死》
C.《荷加斯兄弟宣誓》
D.《塞内克之死》
【答案】 B
39、在美术教学设计中,选择美术学习活动与学习方式的主要依据是( )。
A.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
B.教学评价与学生人数
C.教学环节与教学时间
D.工作报酬与劳动强度
【答案】 A
40、( )是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A.教学目标
B.教学过程
C.教学设计
D.教学评价
【答案】 A
41、对教学设计具有调节作用的是( )。
A.教学评价
B.教学目标
C.教学重点
D.教学方法
【答案】 A
42、《斜倚的人体》是英国雕塑家( )的代表作品。
A.亨利·摩尔
B.康定斯基
C.毕加索
D.达利
【答案】 A
43、最能代表我国古代宗教壁画艺术特色的是( )。
A.敦煌石窟壁画和山西永乐宫壁画
B.敦煌石窟壁画和山西大同石窟壁画
C.内蒙古和林格尔墓室壁画和山西永乐宫壁画
D.敦煌石窟壁画和内蒙古林格尔墓室壁画
【答案】 A
44、李老师在上《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一课时,将现代中国画作品与古代中国画作品放在一起,让同学们体会不同时代背景下美术作品的特点。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
A.比较法
B.演示法
C.讲授法
D.发现法
【答案】 A
45、下列对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多以鼓励或奖励的方式,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做出反馈
B.学习内容应该注意满足学生的需要,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C.多做些强化训练,让学生的专业水平达到新高度
D.使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愉快和积极的体验
【答案】 C
46、根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下列选项中属于美术课程基本理念的是( )。
A.面向有深造意愿的学生
B.面向喜欢美术的学生
C.面向有美术专长的学生
D.面向全体学生
【答案】 D
47、下列选项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非常重要,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
A.“不错,你的作品很有特色!”
B.“这幅作品的毛病太多了,赶紧改!”
C.“画得很不错,如果再加上自己大胆的想象,将会更加出色!”
D.“你的这件作品太有想象力了!”
【答案】 B
48、青铜器《虎食人卣》是一种( )。
A.祭器
B.礼器
C.酒器
D.食器
【答案】 C
49、下列对平行透视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客观物象的前面与画面平行,底面与地平面平行
B.有两个消失点
C.客观物象的任何一个面都不与画面平行
D.第三个消失点为高度空间的透视表达
【答案】 A
50、单选题对“扬州八怪”表述正确的是( ) 。
A.明代八位扬州的艺术家,为院体画代表
B.清代扬州画坛一批艺术个性鲜明的画家
C.对清初“四王”与“四僧”的统称
D.明代文人画家代表,融合院体与文人画风
【答案】 B
51、标志着早期文艺复兴的来临的三位佛罗伦萨大师不包括( )
A.布鲁内莱斯基
B.提香
C.多纳太罗
D.马萨乔
【答案】 B
52、美术教科书应充分展现美术学习的有关过程与方法,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 )。
A.兴趣和感受
B.愿望与兴趣
C.感受和体验
D.效率和感受
【答案】 C
5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手臂骨骼的是( )。
A.肱骨
B.尺骨
C.桡骨
D.股骨
【答案】 D
54、1859年,( )在其巨著《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
A.马克思
B.席勒
C.泰勒
D.弗雷泽
【答案】 A
55、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教师教的本质在于主导教学,是教学中的执行者
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C.教学方法的技术化、多媒体化、网络化是教学方法的新主流
D.积极与消极的情感对认识都具有动力功能
【答案】 B
56、王老师在上《纸板的创想一一成型方法》一课时,设计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合理
A.了解纸板造型的基本方法
B.感悟设计与生活
C.体验动手的乐趣并领会造型设计的美感
D.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答案】 A
57、《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 版》中,学习领域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是( )
A.目标、教学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
B.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评价要点
C.目标、教学实施建议和评价要点
D.目标、学习活动建议和教学要点
【答案】 A
58、《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实施建议包括( )、( )、教材编写建议与( )。
A.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B.教学建议目标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C.目标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D.教学建议目标建议评价建议
【答案】 A
59、 顾恺之提出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针对的是()。
A.人物画
B.花鸟画
C.肖像画
D.风俗画
【答案】 A
60、苏轼评论书法有“意态自足,号称神逸”之语,此话褒奖的是( )。
A.张旭
B.王羲之
C.颜真卿
D.黄庭坚
【答案】 A
61、 米兰大教堂的建筑风格是( )
A.罗马式
B.拜占庭式
C.哥特式
D.文艺复兴式
【答案】 C
62、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是( ) 。
A.学业质量
B.学业评价
C.美术教学评价
D.美术学习总结
【答案】 B
63、下列不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基本理念的是( )。
A.时代性
B.基础性
C.全面性
D.选择性
【答案】 C
64、根据反思的主体,教学反思可分为自我反思和( )
A.教学后反思
B.横向反思
C.纵向反思
D.集体反思
【答案】 D
65、教学设计具有指导性、统整性、可行性和( )。
A.创造性
B.预见性
C.科学性
D.系统性
【答案】 A
66、课程标准注重质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成长记录主要有过程性成长记录和( )两类。
A.研习记录
B.成就性成长记录
C.学习过程成长记录
D.作业成长记录
【答案】 B
67、绘画用语“三庭五眼”中的“五眼”指的是
A.头部正面的大小比例关系
B.头部正面的宽度比例关系
C.头部侧面的长度比例关系
D.头部侧面的宽度比例关系
【答案】 B
68、新古典主义的代表画家有()。
A.拉斐尔
B.安格尔
C.德拉克洛瓦
D.米开朗基罗
【答案】 B
69、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的结果应用到自身所从事的教育实践中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是( )。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答案】 D
70、孟老师在《原始美术》鉴赏教学中,针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用相关的音乐、视频、角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美术文化的感悟。这一教学行为的主要动机属于( )。
A.增强教学难度
B.创设教学情境
C.注重学生合作
D.运用网络资源
【答案】 B
71、在《追寻文明的足迹》这堂课中,李老师让学生自由选择并组成绘画、雕塑、建筑三个不同的研究小组。这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中对学生( )的激发。
A.兴趣
B.个性
C.创新
D.自主探究
【答案】 A
72、某教师期末总评时,将学生平时学习态度按照30%的比例纳入学生总成绩,这种评价方法是( )
A.表现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答案】 A
73、《阿克罗勃特之舞》是( )的作品。
A.柯罗
B.米罗
C.克利
D.达利
【答案】 B
74、新课标对美术的评价体系提出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强化( )。
A.集体评价方式发展民主意识及积极参与意识
B.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
C.双向评价方式,学习与人合作,提高学习质量
D.单向评价,发挥自主能力,促进创意能力
【答案】 B
75、绘画用语“三庭五眼”中的“五眼”指的是
A.头部正面的大小比例关系
B.头部正面的宽度比例关系
C.头部侧面的长度比例关系
D.头部侧面的宽度比例关系
【答案】 B
76、在篆刻课上,美术教师用“切刀法”刻制印章局部,然后让学生用“切刀法”刻制一枚印章,此教学方法是( )。
A.呈示法
B.示范法
C.练习法
D.展示法
【答案】 B
77、设计教学目标应注意的事项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
【答案】 B
78、滴眼剂的质量要求中,哪一项与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不同
A.有一定pH
B.与泪液等渗
C.无菌
D.无热原
E.澄明度符合要求
【答案】 D
79、霍去病墓前的主体雕塑是( )
A.《辟邪》
B.《马踏匈奴》
C.《羽人骑天马》
D.《牵牛像》
【答案】 B
80、荷兰著名的画家马奈的代表作是( )。
A.《舞蹈上的舞蹈》
B.《草地上的午餐》
C.《桥上的少女》
D.《大浴女》
【答案】 B
81、下列哪幅作品被认为是欧洲油画史上第一件重要的作品 ( )
A.《蒙娜丽莎》
B.《阿尔诺芬妮夫妇像》
C.《农民的婚礼》
D.《根特祭坛画》
【答案】 D
82、秦始皇兵马俑所代表的秦代大型雕塑所具有的特点是()。
A.写实逼真
B.写实生动
C.诙谐幽默
D.手法简洁
【答案】 A
83、新印象派又叫点彩派,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和西涅克等。
A.修拉
B.塞尚
C.莫奈
D.马奈
【答案】 A
84、“了解设计的主要门类和基础知识,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形式原理以及各种材料和制作方法,进行创意设计和工艺制作”是“设计·应用”哪一学段的目标?( )
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答案】 D
85、园林被称为“城市中的山林”。下列选项中,属于皇家园林的是( )。
A.寄畅园
B.留园
C.拙政园
D.颐和园
【答案】 D
86、清代瓷器在颜色釉方面有更多创新和发展,下面不是素三彩中常使用的颜色是( )。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紫色
【答案】 A
87、雕塑杰作《昼》《夜》《晨》《暮》的作者是( )。
A.吕德
B.罗丹
C.米开朗基罗
D.多纳泰罗
【答案】 C
88、下列关于尼德兰文艺复兴美术的特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主要流行壁画
B.存在着明显的细密画和镶嵌彩色玻璃的痕迹
C.盛行的是祭坛画
D.不受古代希腊的影响,有着较深远的哥特式美术传统,中世纪还没有完全褪去
【答案】 A
89、黄河流域的马家窑文化的代表作品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三鱼纹彩陶盆》
C.《舞蹈纹彩陶盆》
D.《鹳鱼石斧彩陶缸》
【答案】 C
90、按照设计的目的不同,可将设计分为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和( )。
A.服装设计
B.园林设计
C.环境设计
D.室内设计
【答案】 C
91、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与能力不包括( )。
A.独特的人格魅力
B.多样的美术知识与技能
C.基本的教育知识与技能
D.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答案】 D
92、油画是在( )年进入中国的。
A.1586
B.1567
C.1581
D.1658
【答案】 C
93、委拉斯贵支与毕加索都有作品《宫娥》,画风差异很大,毕加索的属于(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代主义
D.后现代主义
【答案】 C
94、吴老师以“学生不愿动手表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从教学环境、教学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反复试验、反思、改进,这种研究方法是( )。
A.田野观察法
B.调查研究法
C.文献研究法
D.行动研究法
【答案】 D
95、对教学设计具有调节作用的是( )。
A.教学评价
B.教学目标
C.教学重点
D.教学方法
【答案】 A
96、在“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下列选项不合适的做法是( )。
A.对教学中所有作品都予以讲解
B.对作品讲解同时关注鉴赏方法
C.选择教科书中部分作品进行深度讲解
D.适当增加教材以外的优秀作品进行讲解
【答案】 A
97、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和方法,进行练习。此学习行动属于()学习领域。
A.“造型·表现”
B.“设计·应用”
C.“欣赏·评述”
D.“综合·探索”
【答案】 A
98、对教师行为评价的内容不包括( )。
A.教师的教姿教态
B.教师的教学能力
C.教师的专业能力
D.教师的评价语言
【答案】 C
99、“唐三彩”中的三主色是( )
A.赭、蓝、红
B.白、绿、黄
C.红、白、朱
D.紫、黄、白
【答案】 B
100、欧阳老师在《千人千面》泥塑教学中,用浮雕方式塑造人物形象,呈现制作的方法和步骤,并要求学生按此展开练习。该教学方式属于( )。
A.演示
B.呈示
C.示范
D.展示
【答案】 C
101、下列选项中,运用了美术教育调查研究方法的是( )。
A.对美术教育史料进行梳理
B.查找并分析美术教育文献
C.发放问卷了解学生对美术课程的态度
D.通过教学实践验证新教学方法的效果
【答案】 C
102、王老师在讲到中国古代建筑的时候,没有在教室上课,而是带领着学生参观了北京故宫、天坛等建筑。这是美术教学中哪种组织形式 ( )
A.室内授课
B.室外授课
C.参观活动
D.写生教学
【答案】 C
103、李老师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开设“微电影”课,让学生组成“微电影拍摄小组”,通过分工合作,创作出富有校园文化特色的微电影作品,这种教学方式属于( )。
A.接受学习
B.合作学习
C.掌握学习
D.个别学习
【答案】 B
104、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学生身心发展水平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使学生成为优秀艺术家
D.激励学生改正不足之处
【答案】 B
105、以下关于表现性评价说法错误的是()。
A.对学生的作业成绩的评价属于表现性评价
B.将学习态度纳入评价项目中
C.表现性评价是对学生美术学习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D.表现性评价是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答案】 A
106、高中一年级入学伊始,美术老师王老师便通过各种渠道,深入了解班上每个学生的情况,并据此指导学生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这种做法表明王老师关注( )
A.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B.学生发展的互补性
C.学生发展的平衡性
D.学生发展的顺序性
【答案】 A
107、画像石是兼( )与雕塑两种形式的艺术。
A.绘画
B.帛画
C.建筑
D.书法
【答案】 A
108、微电影在《标准》中属于( )。
A.电影·电视模块
B.网络·摄影模块
C.电脑·设计模块
D.摄影·摄像模块
【答案】 D
109、以下不属于当代美术学科教育功能的一项是( )。
A.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
B.传递与交流美术文化的功能
C.教育陶冶人格的功能
D.社会宣传舆论的功能
【答案】 B
110、下列有关教学评价的叙述中,阐述合理的是( )。
A.形成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用于把握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B.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和教学功能
C.定量评价是对评价作“质”的分析,对获取资料进行思维加工
D.从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
【答案】 B
111、在用笔的技法上,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的是()。
A.顾恺之
B.吴昌硕
C.吴道子
D.曹仲达
【答案】 C
112、铜版画又称为( )。
A.孔版画
B.凹版画
C.凸版画
D.平版画
【答案】 B
113、新课程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强调( )。
A.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
B.发现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C.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D.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
【答案】 C
114、在鉴赏活动中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从中品味优秀作品的艺术魅力的方法是( )。
A.情境法
B.比较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答案】 A
115、下列对“帕特农神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供奉雅典娜女神
B.位于现今的希腊共和国
C.建于古罗马时期
D.其柱式风格属于多利亚式
【答案】 C
116、北魏后期龙门石窟的代表洞窟有()。
A.宾阳洞
B.古阳洞
C.莲花洞
D.石窟寺洞
【答案】 A
117、《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要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 )。
A.形成性评价
B.自我评价
C.教师评价
D.表象评价
【答案】 A
118、留存至今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是( )。
A.圆明园
B.拙政园
C.个园
D.颐和园
【答案】 D
11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的社会功能的是( )。
A.认识功能
B.教育功能
C.审美功能
D.表现功能
【答案】 D
120、在《中国山水画的意境》一课教学设计中,合理的教学重点是( )。
A.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B.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的作品风格意趣
C.著名的山水画家及艺术风格
D.中国山水画的各种技法技巧及表现形式
【答案】 A
121、对美术学习的认识应从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上升到( )的新层面。
A.美术文化学习
B.探究性学习
C.绘画创作学习
D.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
【答案】 A
122、蒋老师在美术鉴赏课中,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自主备课并扮演“小老师”上课,其他小组则从学科知识、语言表达等方面对“小老师”教学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法是
A.自评
B.互评
C.师评
D.测评
【答案】 B
123、德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是( )。
A.维登
B.凡·代克
C.丢勒
D.波斯
【答案】 C
124、在直观或思考的基础上对美术作品的价值、意义、艺术成就等进行评论和判断称作( )。
A.美术表现
B.美术创作
C.美术批评
D.美术行为
【答案】 C
125、古罗马拱顶建筑中的杰出代表是( )
A.万神殿
B.罗马高架引水桥
C.凯旋门
D.圣索菲亚大教堂
【答案】 A
126、教师往往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扮演了多种角色,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师角色的是( )。
A.美术文化传递者
B.学生人格塑造者
C.教材内容代言者
D.教学活动组织者
【答案】 C
127、美术教学应注重( )
A.美术术语
B.创设情境
C.社会文化
D.美术理论
【答案】 B
128、美术欣赏的一般过程包括感知、分析、理解和( )。
A.共鸣
B.想象
C.评价
D.欣赏
【答案】 C
129、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2011年版)要求,课程目标按照三个维度设定。张老师在讲绘画技法中,要求学生们积极参加美术活动,激发创意思维,了解绘画技法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这属于课程目标中( )维度。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技能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答案】 A
130、法国画家米勒以其质朴平凡的笔调,深刻地表现了田间劳动者的生活面貌,他的代表作品有( )。
A.《红色的房间》《牧羊女》
B.《向日葵》《亚威农少女》
C.《鸢尾花》《春》
D.《拾穗者》《晚钟》
【答案】 D
131、从视觉形式上来划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分类的是( )。
A.超现实主义美术
B.意向美术
C.抽象美术
D.具象美术
【答案】 A
132、体验动手过程中认识事物的乐趣,体验动手表现的成就感。这属于教学实施的()原则。
A.视觉性
B.审美性
C.实践性
D.创新性
【答案】 C
133、药用部位为带叶茎枝的药材是
A.鱼腥草
B.荆芥
C.槲寄生
D.蒲公英
E.半枝莲
【答案】 C
134、王老师在《写意花鸟画小品》一课中亲自为学生现场画了一幅写意花鸟画,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水墨淋漓的独特魅力。王老师在此课中运用的解决教学难点常用的方法是()。
A.直观演示法
B.温故知新法
C.分解组合法
D.重点启发法
【答案】 A
135、( )属于孔版画或漏印版画,是通过丝网网孔将颜色刮漏到纸或布上而完成的
A.丝网版画
B.木刻版画
C.石版画
D.铜版画
【答案】 A
136、在《江山如此多娇》一课的欣赏教学中,不适合作为教学重点的是( )。
A.了解傅抱石的艺术风格
B.重点讲解作品创作的心路历程
C.分析作品的背景与艺术价值
D.学生感受作品的气势磅礴
【答案】 B
137、普通高中课程美术教学评价,其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学生身心发展水平
B.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C.成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
D.激励学生改正不好的缺点
【答案】 B
138、下列选项中,设计师与其建筑作品搭配正确的是
A.赖特——《流水别墅》
B.贝聿铭——《朗香教堂》
C.柯布西耶——《悉尼歌剧院》
D.伍重——《蓬皮杜艺术中心》
【答案】 A
139、《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强调“学习计算机平面设计的基本操作方法,初步认识计算机三维立体设计的基本过程”属于( )系列内容中的学习活动建议。
A.绘画·雕塑
B.美术鉴赏
C.设计·工艺
D.书法·篆刻
【答案】 C
140、( )是构思典型或具有典型性艺术意向的过程和方法。
A.典型化
B.意象化
C.艺术化
D.形象化
【答案】 A
141、在《几何形体的联想》一课的教学中,合理的教学重点是( )。
A.对相关作品进行欣赏
B.几何形体经过变形创作出新的形象
C.了解几何形体的透视
D.分辨生活中的几何形体
【答案】 B
142、教学实施过程中,美术学习任务应该( )。
A.提倡多练习、多画
B.不用布置作业
C.难易适度、分量适当
D.以上说法都对
【答案】 C
143、郭老师在上《纤维艺术》一课时,由于学校没有提供设施,于是他在课前收集废报纸、包装袋、旧磁带等多种材料,为教学提供了方便,使学生能有更多的选择,开拓思路,出现了许多有创意的纤维艺术作业。这种教学行为体现的是()。
A.教学理念
B.教学策略
C.教学智慧
D.教学模式
【答案】 C
144、体验动手过程中认识事物的乐趣,体验动手表现的成就感。这属于教学实施的()原则。
A.视觉性
B.审美性
C.实践性
D.创新性
【答案】 C
145、李老师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开设“微电影”课,让学生组成“微电影拍摄小组”,通过分工合作,创作出富有校园文化特色的微电影作品,这种教学方式属于( )。
A.接受学习
B.合作学习
C.掌握学习
D.个别学习
【答案】 B
146、张老师在《学画中国画》一课的作业评价环节,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掌握中国画的绘画技巧并认识到自己作品存在的不足,运用了相对评价的方式。以下属于此评价方式的是( )。
A.总结并点评学生作品中存在的问题
B.以优秀学生作品为基准,对其他作品进行比较点评
C.对学生作品进行分析,然后给出建议
D.让学生相互评价后,教师再进行评价
【答案】 B
147、在《收集与交流——标志设计》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中,“根据标志的用途,通过观察和分析,进行标志的搜集与整理”所属的目标维度是( )。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理解与感悟”
【答案】 B
148、下列不是教师评价美术作业注意点的是( )。
A.知识与能力的进步与发展是作业评价的重心
B.有弹性和灵活性,通过纵向比较的方式,比较学生的过去与现在
C.激励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