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9-2025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
单选题(共1500题)
1、下列不属于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的是( )。
A.根据课标要求、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和特点
B.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认知水平
C.根据学校的特点
D.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答案】 C
2、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学生、家长都参与的评价方式是( )。
A.多主体评价
B.量化评价
C.纵向评价
D.横向评价
【答案】 A
3、“落墨为蝇”这个成语的故事指的是我国魏晋时期的画家( )。
A.张僧繇
B.曹不兴
C.顾恺之
D.陆探微
【答案】 B
4、现存最大的喇嘛塔是( )。
A.妙应寺白塔
B.佛宫寺木塔
C.开元寺料敌塔
D.天宁寺塔
【答案】 A
5、下列选项中,对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理解运用不恰当的是( )
A.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
B.分组人数一般以3~5人为宜
C.应将学习能力比较接近的人组合在一起
D.同学之间要互相理解和信任
【答案】 C
6、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有()。
A.西涅克
B.达?芬奇
C.鲁本斯
D.高更
【答案】 D
7、美术教学中的演示法、参观法等属于以()为主的教学方法。
A.直观感知
B.实际训练
C.引导探究
D.言语传递
【答案】 A
8、在鉴赏活动中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从中品味优秀作品的艺术魅力的方法是( )
A.情境法
B.比较法
C.讨论法
D.演示法
【答案】 A
9、下列不是后现代主义美术潮流的是( )
A.未来主义
B.观念艺术
C.波普艺术
D.大地艺术
【答案】 A
10、下列选项中,( )不是《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
A.面向全体学生
B.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C.拓展校外美术资源
D.关注文化与生活
【答案】 C
11、用整座山凿成的巨大佛像是( )。
A.云冈露天大佛
B.乐山大佛
C.奉先寺大佛
D.麦积山大佛
【答案】 B
12、新印象派又叫点彩派,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和西涅克等。
A.修拉
B.塞尚
C.莫奈
D.马奈
【答案】 A
13、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下列选项中, 对美术课程总目标维度划分正确的是( )。
A.“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B.“知识与技能”“内容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人生观”
C.“知识与思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人生观”
D.“知识与思维”“内容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答案】 A
14、美术教学评价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评价,可以激发教师、
A.调控功能
B.激励功能
C.教学功能
D.诊断功能
【答案】 B
15、印象派画家在描绘物体时所追求的是( )。
A.形体结构
B.形体明暗
C.透视变化
D.光色变化
【答案】 D
16、以下哪种情况不适于分组合作练习的学习活动?( )
A.练习内容较多,单凭个人努力很难在特定时间内完成
B.课堂作业难度较大,一个人难以解决
C.需要交流与讨论.相互激励与启发的学习活动
D.学生水平较高
【答案】 D
17、下列选项中, 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鉴赏” 基础内容的是( )。
A.美术文化及表现方法
B.美术语言及鉴赏方法
C.美术教育及研究方法
D.美术收藏及分类方法
【答案】 B
18、印象派提倡户外写生,打破传统的棕褐色调,抛弃了( )观念,创立了现代写生色彩学。
A.固有色
B.环境色
C.光源色
D.棕色
【答案】 A
19、以下不适合作为高中“设计·工艺”学习系列评价要点的是( )
A.积极参加设计或工艺活动
B.建立初步的设计意识
C.恰当地使用专业术语、用自己的观点评述两件以上设计或者工艺作品
D.熟练、灵活、安全地运用工具
【答案】 D
20、透视中画者眼睛的位置被称为( )
A.视平线
B.余点
C.心点
D.视点
【答案】 D
21、教师对评价对象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情况在价值上给予判断,为改进和提高下一步活动提供依据的评价方法是( )。
A.诊断性评价
B.静态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定量评价
【答案】 A
22、在美术的创作中.主要是运用形象思维.形象思维主要的特点包括( )、想象性与直觉性。
A.多层性
B.情感性
C.直观性
D.形象性
【答案】 B
23、《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年修订)》,倡导的鉴赏程序是( )。
A.描述、观察、评价和创作
B.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
C.鉴赏,联系,比较和解释
D.鉴赏、构思、创作和展评
【答案】 B
24、吕德的雕塑作品《马赛曲》表现了历史上的( )。
A.法国大革命
B.法国七月革命
C.法国巴黎公社革命
D.俄法战争
【答案】 A
25、下列选项中,关于教师评价语言说法错误的是( )。
A.教师要体现评价言语的亲切性
B.教师要体现评价语言的自我性
C.教师要体现评价语言的准确性
D.教师要体现评价语言的激励性
【答案】 B
26、立体主义绘画的标志性作品《亚威农少女》的作者是( )。
A.康定斯基
B.莫奈
C.丢勒
D.毕加索
【答案】 D
27、各小组同学到台前介绍自己的设计构思和制作过程,然后进行相互评价,这是( )。
A.学生自评
B.同学互评
C.教师评价
D.家长评价
【答案】 B
28、改变同一种色相明度和纯度的调和方法是( )。
A.渐变调和
B.类似色调和
C.色彩调和
D.对比调和
【答案】 A
29、下面有关平行透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同样高度的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感觉近低远高
B.不同高度的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感觉近低远高
C.同样高度的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感觉近高远低
D.不同高度的物体,在视平线以上感觉近高远低
【答案】 C
30、古代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是( )
A.毛公鼎
B.四羊方尊
C.莲鹤方壶
D.后母戊大方鼎
【答案】 A
31、以下不适合作为高中“设计·工艺”学习系列评价要点的是( )
A.积极参加设计或工艺活动
B.建立初步的设计意识
C.恰当地使用专业术语、用自己的观点评述两件以上设计或者工艺作品
D.熟练、灵活、安全地运用工具
【答案】 D
32、美术课程评价中,应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目标,充分发挥评价的( )功能。
A.定性与激励
B.形成与反馈
C.定性与形成
D.激励与反馈
【答案】 D
33、以下不属于透视规律的是( )。
A.近大远小
B.近长远短
C.近宽远窄
D.近虚远实
【答案】 D
34、《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教学思想,这体现了教学中的( )。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答案】 D
35、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精神世界的艺术类型是( )。
A.抽象艺术
B.意象艺术
C.超现实艺术
D.立体艺术
【答案】 B
36、《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高中美术课程的选择性必修课程有( )个学习模块。
A.五
B.六
C.七
D.八
【答案】 B
3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教学设计注意的关键点的是( )。
A.环节设计是否在文本的多元中解读生成
B.教师引领是否在适度拓展中生成
C.情感态度是否在创造中生成
D.思维激发是否在学习创作中生成
【答案】 D
38、意大利佛罗伦萨画派的先驱是( )。
A.达.芬奇
B.乔托
C.贝尼尼
D.马萨乔
【答案】 B
39、下列不属于古希腊美术特点的是( )。
A.具有写实性和叙事性
B.为敬神、祭祀而创作
C.强调共性和民族精神
D.追求浪漫和幻想
【答案】 A
40、以下哪种学习模式不属于接受学习?( )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直接教学
C.真实性任务学习
D.模仿学习
【答案】 C
41、看到红色会想到太阳、火焰,使人感到温暖、热烈。这是因为色彩的( )。
A.具象联想
B.抽象联想
C.自身性
D.象征性
【答案】 B
42、美术教科书应充分展现美术学习的有关过程与方法,以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
A.兴趣和感受
B.愿望与兴趣
C.感受和体验
D.效率和感受
【答案】 C
43、王老师上《泥像体验——为“最爱之人”塑像》课,尝试项目化教学并设想了几种实施方案。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根据小组分到的主题,探究不同职业人群的着装特点
B.按照教师的要求,归纳泥像创作的基本步骤和技法
C.探究主题性泥像创作是如何构思、塑造并表达情感的
D.分析雕塑制作过程中人头像的结构特征和肌肉组成
【答案】 C
44、物体在视平线上随观察距离而产生的渐变消失的点叫做( )
A.余点
B.灭点
C.心点
D.视点
【答案】 B
45、对间色的正确表述为( )。
A.第三次色,有三原色的所有成分
B.第二次色,有三原色的所有成分
C.第二次色.有三原色其中两个色的成分
D.第三次色,有三原色其中两个色的成分
【答案】 C
46、伴随我国农历新年贺岁和驱凶辟邪活动而产生的绘画形式是( )。
A.年画
B.文人画
C.漆画
D.插画
【答案】 A
47、在教学活动中,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体验事物的真善美,陶冶性情、培养审美能力,这是以()为主的教学方法。
A.实践为主
B.直接感知
C.鉴赏活动
D.引导探究
【答案】 C
48、在《藏书票设计》一课教学中,教学难点的设计较为恰当的是( )。
A.了解版画制作的知识和技能
B.了解藏书票的历史及其文化
C.讨论藏书票的用途
D.认识藏书票的构成要素并完成创作
【答案】 D
49、在《陶罐制作》一课教学中,教学难点设计较为恰当的是( )。
A.了解陶艺的制作方法
B.感受陶艺的魅力
C.学习陶艺的基本工艺
D.掌握拉坯成型的技能
【答案】 D
50、新古典主义的代表画家有()。
A.拉斐尔
B.安格尔
C.德拉克洛瓦
D.米开朗基罗
【答案】 B
51、不属于《林泉高致》中提出的三远的是( )。
A.高远
B.深远
C.长远
D.平远
【答案】 C
52、中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学评价的目的是( )。
A.甄别与考核
B.选拔与考核
C.甄别与反思
D.发展与促进
【答案】 D
53、关于高中美术“绘画”模块教学,对学生学习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是( ) 。
A.对绘画技巧的掌握程度
B.课标中的“学业质量”
C.学生的兴趣及参与程度
D.作品的完整性和创意性
【答案】 B
54、在美术课堂作业辅导中,不适合的做法是( )。
A.任由学生作业
B.指出作业问题
C.启发学生思考
D.示范技法要点
【答案】 A
55、亨利·摩尔的作品《国王与王后》属于( ):
A.雕塑
B.绘画
C.工艺美术
D.新媒体艺术
【答案】 A
56、包老师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自主备课并当“小老师”上课,让全班其他小组从学科知识、语言表达、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教学技术等方面为“小老师”打分,这种评价方法是( )。
A.自我评价
B.同伴评价
C.教师评价
D.档案袋评价
【答案】 B
57、《阿尔卡迪牧人》的作者是法国画家( )。
A.普桑
B.凡代克
C.哈尔斯
D.鲁伊斯达尔
【答案】 A
58、某教师将七年级《鸟语花香》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学生能够使用毛笔、水、墨等工具材料表现出墨色层次。”此教学目标所属维度是( )。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认知与体验
【答案】 A
59、《最后的晚餐》是( )的代表作品。
A.杜尚
B.拉斐尔
C.达·芬奇
D.米开朗基罗
【答案】 C
60、某地以汉画像石闻名。因此,当地教育部在该地区普通高中推广汉画像石专题系列美术课程。该课程属于
A.职业课程
B.校本课程
C.地方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 C
61、郭老师在上《纤维艺术》一课时,由于学校没有提供设施,于是他在课前收集废报纸、包装袋、旧磁带等多种材料,为教学提供了方便,使学生能有更多的选择,开拓思路,出现了许多有创意的纤维艺术作业。这种教学行为体现的是()。
A.教学理念
B.教学策略
C.教学智慧
D.教学模式
【答案】 C
62、“唐三彩”中的三主色是( )
A.赭、蓝、红
B.白、绿、黄
C.红、白、朱
D.紫、黄、白
【答案】 B
6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一版多色版画》一课教学口标的是( )
A.欣赏并初步了解多色版画的艺术表现特点
B.欣赏儿童画比赛中获奖的不同表现形式的版画作品
C.初步把握一版多色版画的刻画、印制的操作要领
D.体验规范的操作过程,养成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答案】 B
64、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因为作业要求太高而为难时,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
A.降低作业要求
B.取消作业
C.重新布置作业
D.探明原因
【答案】 B
65、形成教学个性及教学艺术性的重要基础,促进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基本条件是()。
A.教师的教学经验、智慧和风格
B.学生的基础水平、智慧和性格
C.学校的教学水平、硬件和环境
D.教师的学历水平、能力和性格
【答案】 A
66、近代画家( )从中国画笔墨技法中概括出“五笔七墨”。
A.丰子恺
B.潘天寿
C.黄宾虹
D.张大千
【答案】 C
67、美术课程教学评价的主要目标是( )。
A.促进学生发展
B.促进教师发展
C.选拔人才
D.修满学分
【答案】 A
68、晚清案头泥塑的代表人物是天津的( )。
A.张长林
B.张兆荣
C.杨惠之
D.杨柳青
【答案】 A
69、含浆汁、淀粉或糖分多的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是
A.切片
B.蒸、煮、烫
C.熏硫
D.发汗
E.揉搓
【答案】 B
70、下列选项中, 适合作为《晋人风韵——王羲之赏析》 一课教学重点的是( )。
A.作品的书写技巧与文化内涵
B.王羲之的人生经历
C.晋朝的历史、 文化和社会风貌
D.《兰亭序》 的创作背景
【答案】 A
71、美术鉴赏模块的教科书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为( ),另一部分为鉴赏内容。
A.鉴赏方法
B.鉴赏技巧
C.鉴赏基础
D.鉴赏角度
【答案】 C
72、教学评价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功能。
A.诊断鉴定功能
B.导向规范功能
C.激励促进功能
D.反馈功能
【答案】 C
73、不属于雕塑艺术主要特点的一项是( )。
A.艺术形象的概括性
B.艺术形象的实体性
C.艺术形象的情节性
D.艺术形象的材质性
【答案】 C
74、谢老师在电脑绘画的教学中,每次课程结束后,都会对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拍照收藏,在肯定学生的制作方法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这一评价方式是()。
A.选拔性评价
B.诊断性评价
C.档案袋评价
D.过程性评价
【答案】 C
75、“我们宣告,由于一种新的美感,世界变得更加光辉壮丽了。这种美是速度的美。一辆快速行驶的汽车,如机关枪一般风驰电掣的汽车,比带翅的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像更美。”这是( )的宣言。
A.印象主义
B.立体主义
C.未来主义
D.后印象主义
【答案】 C
76、下列对高中美育的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把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
B.着眼于全面素质和艺术品位的提高
C.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D.提高学生的艺术敏感性
【答案】 A
77、编写教案要依据()。
A.教学目标
B.教材安排
C.学生和老师情况
D.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答案】 D
78、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高中生“用美术及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方法表达与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美术和其他学科的学习。”这一表述所体现的理念是( )。
A.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B.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C.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D.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答案】 B
79、唐代的染织工艺十分发达,更追求华丽的色彩效果,以织锦最著名,称为( )。
A.蜀锦
B.苏锦
C.唐锦
D.云锦
【答案】 C
80、《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规定检查重金属限量的药材是
A.地龙
B.蜂蜜
C.牛黄
D.鸡内金
E.蛤蚧
【答案】 A
81、以“永久性的褶皱”一举成名的服装设计师是( )。
A.乔治·阿玛尼
B.范思哲
C.裘海索
D.三宅一生
【答案】 D
82、对美术教学“演示法”不恰当的评述是( )。
A.能够增强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
B.能够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C.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技法要领
D.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答案】 D
83、以下哪一部关于绘画艺术的理论提出了“神、妙、能、逸”四品( )
A.《画品》
B.《画断》
C.《历代名画记》
D.《唐朝名画录》
【答案】 D
84、在篆刻课上,美术教师用“切刀法”刻制印章局部,然后让学生用“切刀法”刻制一枚印章,此教学方法是( )。
A.呈示法
B.示范法
C.练习法
D.展示法
【答案】 B
85、17世纪的欧洲流行( )美术。
A.拜占庭
B.巴洛克
C.洛可可
D.罗马式
【答案】 B
86、卢老师拜当地的彩塑艺人为师,把雕塑艺术引入课堂,指导学生结合当地的文化景点,集体创作有场景,道具和多个人物的雕塑作品。从课程管理的角度看,这是( )。
A.基础课程
B.校本课程
C.专业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 B
87、《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实行( )管理。
A.必修课
B.选修课
C.学分制
D.学年制
【答案】 C
88、美术教材既要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涉及现代艺术的观念和方法,以开阔学生的()。
A.眼界和思路
B.愿望与兴趣
C.感受和体验
D.效率和感受
【答案】 A
89、下列选项中,关于教学实施描述错误的是( )。
A.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是紧密联系的两个教学阶段
B.教学实施是教学设计的前提和保障
C.教学设计为教学实施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
D.教学实施就是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主客观条件组织安排教学活动的方式
【答案】 B
90、在《“旧书义卖”招贴设计》教学中,涉及招贴作品的“经典性”时,教师讲授的重点应放在哪个方面?()
A.招贴设计的构成要素
B.招贴设计的创意表达
C.招贴设计中的变体字
D.招贴设计的色彩构成
【答案】 B
91、义务教育阶段美术学科共分( )学段。
A.3个
B.4个
C.5个
D.不分
【答案】 B
92、雕塑的基本形式分为浮雕、透雕和( )。
A.圆雕
B.木雕
C.石雕
D.铜雕
【答案】 A
93、下列选项中,针对《色彩基础知识》一课“认识色相环”的教学内容,最有效率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探究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答案】 A
94、学习水粉画“厚涂接色法”时,下列选项中,教师最适合用的教学方法是( )。
A.讲授法
B.示范法
C.讨论法
D.头脑风暴法
【答案】 D
95、马踏飞燕为( )时期的雕塑作品。
A.东汉
B.西汉
C.南北朝
D.清朝
【答案】 A
96、李嵩是宋代著名的( )画家。
A.山水画
B.风景画
C.历史画
D.风俗画
【答案】 D
97、曾老师在上“意象美术”一课时,为了使得学生更好的区分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之间的不同,分别引导学生观察《亚威农少女》和《土尔其浴室》两幅作品之间的不同。该老师运用了( )教学方法。
A.讲述法
B.讨论法
C.比较法
D.情景法
【答案】 C
98、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一课的课程设计中,最适合做教学重点的是( )。
A.了解笔墨纸砚的基本属性
B.创作一幅中国人物画作品
C.通过中国画的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
D.理解中国画的历史发展
【答案】 B
99、 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 年)》规定,艺术学属于艺术学门类中的第几级学科?
A.一级学科
B.二级学科
C.三级学科
D.四级学科
【答案】 A
100、青铜器《虎食人卣》是一种( )。
A.祭器
B.礼器
C.酒器
D.食器
【答案】 C
101、( )属于孔版画或漏印版画,是通过丝网网孔将颜色刮漏到纸或布上而完成的
A.丝网版画
B.木刻版画
C.石版画
D.铜版画
【答案】 A
102、李老师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开设“微电影”课,让学生组成“微电影拍摄小组”,通过分工合作,创作出富有校园文化特色的微电影作品,这种教学方式属于( )。
A.接受学习
B.合作学习
C.掌握学习
D.个别学习
【答案】 B
103、某地以汉画像石闻名。因此,当地教育部在该地区普通高中推广汉画像石专题系列美术课程。该课程属于
A.职业课程
B.校本课程
C.地方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 C
104、运用的是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演绎、归纳等逻辑分析方法进行评价,这种教学评价是( )。
A.绝对评价
B.相对评价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答案】 D
105、《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强调要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
A.形成性评价
B.自我评价
C.教师评价
D.表象评价
【答案】 A
106、硝酸苯汞作为眼用制剂中的
A.渗透压调节剂
B.增溶剂
C.抑菌剂
D.助悬剂
E.黏度调节剂
【答案】 C
107、教师上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属于( )。
A.学情分析
B.教材分析
C.教法分析
D.教学评价
【答案】 B
10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美术新课程基本理念的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关注文化与生活
C.强调专业技术能力
D.注重创新精神
【答案】 C
109、法国画家达维特的艺术风格属于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表现主义
D.新古典主义
【答案】 D
110、《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采用生物效价检测方法控制质量的药材是
A.地龙
B.水蛭
C.蕲蛇
D.乌梢蛇
E.金钱白花蛇
【答案】 B
111、金老师上《环保时钟设计》时,在调查、设计、制作后,让同学、老师或家长对作品写“评语小条”,进行展示评价。这种评价属于( )。
A.质性评价
B.相对评价
C.量化评价
D.绝对评价
【答案】 A
112、下列选项中,较为适合学生篆刻技能的学习教学方法是( )。
A.讲授
B.讨论
C.展示
D.演示
【答案】 D
113、下列选项中,关于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否驾驭课堂上的突发状况
B.是否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
C.是否掌握一流的美术技能
D.能否恰当地调控课堂教学
【答案】 C
114、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学校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 )。
A.网络资源
B.信息资源
C.文化资源
D.本土资源
【答案】 A
11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这种能力是( )。
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答案】 D
116、王老师上版画创作课时,在上稿、执刀、刻制后,再安排学生参照老师的方法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A.讨论法
B.游戏法
C.讲述法
D.示范法
【答案】 D
117、美术课程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不包括( )
A.通过质疑
B.发现问题
C.调查研究
D.合作探究
【答案】 D
1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课程基本理念”的是( )。
A.面向全体学生
B.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C.培养艺术家
D.注重创新精神
【答案】 C
119、( )是普通高中阶段美术科目的一个内容系列,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
A.设计·工艺
B.绘画·雕塑
C.书法·篆刻
D.美术鉴赏
【答案】 D
120、下列不是教师评价美术作业注意点的是( )。
A.知识与能力的进步与发展是作业评价的重心
B.有弹性和灵活性,通过纵向比较的方式,比较学生的过去与现在
C.激励方法,在班上讲评环节中对美术作业表扬激励,对较差的同学,应纵向评价,看到其进步,增进学生学习的自信
D.学生绘画技法是否达到要求,是否完成作业
【答案】 D
121、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2011年版)要求,课程目标按照三个维度设定。张老师在讲绘画技法中,要求学生们积极参加美术活动,激发创意思维,了解绘画技法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这属于课程目标中( )维度。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技能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答案】 A
122、徐老师在《民间木版年画》一课中将木版年画作品及原版呈现给学生,要求大家探讨印制过程。学生仔细观察,集体讨论,发现并尝试解答问题。此学习方法是( )
A.研究性学习
B.表现性学习
C.自发性学习
D.接受性学习
【答案】 A
123、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高中生“通过美术学习活动,学会用艺术思维的方式认识世界,学习艺术表现和交流的方法”。这一表述所体现的理念是( )。
A.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
B.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C.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
D.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 C
124、炉甘石属于
A.砷化合物类
B.黄铁矿
C.菱锌矿
D.赤铁矿
E.硅酸盐矿
【答案】 C
125、关于“八大山人”的正确说法是( )。
A.清初画坛“四僧”之一
B.八位画家的统称
C.笔墨精致细腻
D.又名“石涛”
【答案】 A
12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学设计优越性的是( )。
A.教学设计充分注意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B.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C.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设计能力的提高
D.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一致性
【答案】 C
127、影响药物吸收的主要生理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A.pH低有利于碱性药物吸收
B.药物在循环系统(血液循环、淋巴循环)运行速度的影响
C.胃空速率减小时,有利于弱酸性药物在胃中吸收
D.影响胃空速率的因素有胃内液体的量、空腹与饱腹等
E.当胃空速率增大时,多数药物吸收快
【答案】 A
128、在引导学生欣赏一幅世界名画时,第一阶段是( )。
A.体验与想象
B.理解与创造
C.直觉与感知
D.领悟与净化
【答案】 C
129、下列选项中。对未来主义艺术特征描述不恰当的是( )。
A.歌颂当代生活中最新鲜的事物
B.反对模仿.反抗和谐与高雅
C.划分许多连续阶段来表现运动
D.客观真实地再现视网膜映像
【答案】 D
130、依据《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下列选项中不 属于对美术课程性质描述的是( )。
A.凸显视觉性
B.具有实用性
C.追求人文性
D.强调愉悦性
【答案】 B
131、《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一课中的教学难点是( )。
A.掌握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特点
B.如何运用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特点创作装饰画
C.熟悉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的作用
D.掌握色彩的搭配组合
【答案】 B
132、下列选项中,属于拉斐尔的作品的是()。
A.《大卫》
B.《岩间圣母》
C.《椅中圣母》
D.《摩西》
【答案】 C
133、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
A.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答案】 B
134、“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句话凸显了教学情境中应注重()。
A.创设问题情境
B.情感性
C.借助多媒体
D.故事性
【答案】 B
135、在《当代艺术欣赏》一课中,李老师基本上采用讲授的方法,对学生来讲,这种学习方式属于( )。
A.探究式学习
B.程序式学习
C.体验式学习
D.接受式学习
【答案】 D
136、复制法炮制法半夏所用辅料为
A.生姜、白矾
B.甘草、石灰
C.甘草、明矾
D.生姜、明矾
E.甘草、白矾
【答案】 B
137、下列选项中,拍摄剪影效果的照片,合适的光位是( )。
A.侧光
B.逆光
C.顺光
D.顶光
【答案】 B
138、美术课程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也要重视( )。
A.实践能力的培养
B.绘画潜能的培养
C.合作能力的培养
D.理论知识的培养
【答案】 A
139、在学习过程中投人情感,获得内在动力支持,并有情感体验,具有这样特征的学习方法是()。
A.合作学习
B.自主学习
C.探究学习
D.创新学习
【答案】 B
140、美术的基本特征是( ) 。
A.视觉形象性
B.材料工具性
C.技能性
D.人文性
【答案】 A
141、 下列卡通形象中没有运用拟人创作手法的是()
A.卡通人物
B.画板拟人
C.铅笔拟人
D.草莓跳绳
【答案】 A
142、下列选项中,不适合用于初中一年级《校园招贴》一课中对学生作品进行评测的是( )。
A.创意是否新颖
B.主题是否突出
C.要素是否完备
D.创作是否快速
【答案】 D
143、以下哪种学习模式不属于接受学习?( )
A.有意义接受学习
B.直接教学
C.真实性任务学习
D.模仿学习
【答案】 C
144、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画中白描的主要技法是( )。
A.皴擦
B.渲染
C.勾勒
D.点虱
【答案】 C
145、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教师是美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
B.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C.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答案】 C
146、顾老师在进行教学反思的总结后,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使自己的教学风格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这符合教学反思的( )原则。
A.自主性
B.及时性
C.真实性
D.个性化
【答案】 D
147、齐白石所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视觉形象特征是( )。
A.幻象
B.意象
C.抽象
D.具象
【答案】 B
148、17世纪的欧洲流行( )美术。
A.拜占庭
B.巴洛克
C.洛可可
D.罗马式
【答案】 B
149、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内容的分类方式是( )。
A.学习领域和学习单元
B.学习领域和学习科目
C.内容系列和科目
D.内容系列和模块
【答案】 D
15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色影三要素的是( )。
A.明度
B.色相
C.纯度
D.补色
【答案】 D
151、吴门画家中,职业工匠出身而跻身文人之林的画家是( )
A.沈周
B.文徵明
C.唐寅
D.仇英
【答案】 D
152、民间年画的谚语“画画好比造房子,要有门要有窗,没门没窗闷得慌”指的是绘画当中
A.布局
B.造型
C.构思
D.设计
【答案】 A
153、尼德兰文艺复兴时期,( )被称为“农民的画家”。
A.丢勒
B.扬·凡·爱克
C.胡·凡·爱克
D.勃鲁盖尔
【答案】 D
154、龚老师以“学生怎么更好拓展思维”为研究对象,从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师手段等方面进行了问卷式探究,这种研究方法是( )。
A.田野观察法
B.调查研究法
C.文献研究法
D.行动研究法
【答案】 B
155、法国画家塞尚在西方被尊奉为( )
A.后印象派之父
B.现代绘画之父
C.印象派之父
D.当代绘画之父
【答案】 B
156、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和()两类。
A.技能欣赏
B.技能鉴赏
C.创作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