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七章 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7。1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在项目经理部实行三级质量管理制度。项目经理部设专职质量 检查工程师二人(中级以上职称),每个项目队配专职质检员一人,每个班组设兼职质检 员一人。质量检查工程师直接对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负责,行使监督权、检查权和质量 检查否决权。
2. 质量保证体系
经济保证
经济责任制
质量保证组织机构框图
1 F
工程技术
施柬制保证
匚
质量安全监察部术
一~1 一保
证
工地试验室
单位工程优良率95%
施工控制
推
组织学习
各工班(
操作人员自
技
术
弘、
新
工
艺
质: 测 量
掌握规范组验标
、
优质优酬、优奖罚劣
执行质量风险抵押
加强施工现场试验控制充
施工过程中进行自
接受甲方人员检查各分项
严格按施工工序
计戈
书
匚
下道工序是用户
思想保证措施
提高思想意识
为用户服务
中标后,成立质量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项目经理及总工程师任正、副组 长,成员由质量、施工、技术、物资、设备、计划、财务等部门负责人及各施工队长组 成。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下页。
3。建立健全自检制度
项目经理部建立三级质量管理体系,设质量安全室,配专职质检工程师,施工队设 专职质检员,班组设兼职质检员,在施工过程中自下而上按照“跟踪检查”、“复检”、 “抽检〃三个检测等级分别实施检测任务,并认真接受建设单位质量监督与考评监理单 位的监理,接受社会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并自始至终密切配合,严格服从.
2%以下。
一消灭:消灭重大责任死亡事故。
一创建:创建安全文明工地。
2. 安全保证组织机构
安全保证组织机构框图
3.安全保证体系
安全保证体系
项目经理
注:五同时是指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施工生产工作的同时要进行计划、
安全保障小组
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
4. 规范安全检查制度I
群众活动
安全管理手段
群众活动、职工安全教盲’十安全管理手段
项目经理部建立三级濯管理体系,自觉接受各级监督
安全生产监查手段
百日安全
无事故活动
班长安全讲话
安全生产
制”
——* 1安全保障检查程序图|
上岗安全教育五同时|
-——五同时
各施工班组
安全技合格 施
每周安全活动
各项目队领工员程的.
安全合格证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新项目重点
安全教育
合格
整
重点部位安全验收制改
2. 挖孔桩
3. 张拉施工
4. 隧道施工
5. 架梁
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日
累计挂牌各项目队技术室
安空群管网各项目事不放程处富二
岗位责任制
合格 -
各级人员安全生产
单位工程
安全负责人制
安全奖惩兑现制 经理部安检工程师
合格目标:同意施产无事故
*
项目队队长或主管工程师通知施工
工地领工员
7。3保证安全的措施
1。安全管理保证措施
每道重点工序开工前,作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实施措施,做好技术交底,并在施工 过程中督促检查,严格落实执行。严格贯彻执行颁布的有关“安全技术规则”和各项“规 定〃 “规范”.认真执行“一日三检制”“交接班检查制”,及时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解决,坚决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前。
2。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1)钻孔桩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
钻机、钻具和吊钻头的钢丝绳,均符合设计要求,使用时设有专人检查维修。凡未 施工的孔,均加防护盖。
(2)梁体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
所有施工辅助结构均按设计施工,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加施工的作业人员均遵 守高处作业的有关规定。
张拉工作架等处均安装防护栏杆、上下梯子、人行道等安全设备。夜间作业有充 足的照明设备。
3。机械设备安全保证措施
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持有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人操作与操作证 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给无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建立档案、专 人管理。
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转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 记协或重物时,人员远离钢丝绳。
4。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高空作业严格按照规范和安全作业规则配戴安全帽、安全带、设置安全网。大风、 大雨等不良气候条件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吊装作业严格按安全规则进行施工。吊装作业时,墩身附近严禁人员、机械进入停
留,并设立明显的作业和禁入标志
从事架子施工的人员,限制特种作业操作证方能持证上岗;对于模板施工,高度超 过2m的架子由架子工去完成。
5。执行事故报告制度
项目经理部每十天一次,工程队每一周一次,分队日检查。检查时领导带队,组织 有关人员参加,发现问题认真填写“安全质量大检查记录表〃,项目经理部、工程队、 分队各一份,明确改进人、改进日期、监督人,对重大问题发安全通知书和指令书,并 填写《对策表》,将安全问题纳入全面质量管理P、D、C、A循环之中.
工程发生安全事故,事故部位或工点技术人员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抢救人员,防止 事故扩大,并保护事故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