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XX中学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危险源与危险分析
1.1安全风险
通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学校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过程中,存在以下安全风险,可能会导致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1.1.1孔洞无盖板;
1.1.2临边无栏杆;
1.1.3高处作业点防护设施不全;
1.1.4设备或工具有缺陷;
1.1.5个体安全防护用品有缺陷;
1.1.6其他行为性、管理性和装置性违章;
1.2发生事故的条件
1.2.1安全设施不齐全;
1.2.2作业人员没有接受过专项培训;
1.2.3作业环境不能满足安全要求;
1.2.4个体学生的极端行为;
1.2.5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1.2.6其他违规行为。
2. 组织体系
领导机构
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工程现场突发环境事件 的应急处置工作。
应急救援队伍成员工作通讯联系电话
职务
姓名
所属部门
手机号码
固定电话
备注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总指挥
XXX
校长
副总指挥
XXX
副校长
成员
XXX
副校长
XXX
党委副书记
XXX
党政办公室
XXX
德工部
XXX
体卫艺部
XXX
教学管理部
XXX
安保部
XXX
后勤保障部
抢险救援组
组长
XXX
副校长
副组长
XXX
高一级部
成员
XXX
高二级部
XXX
高三级部
医疗救护组
组长
XXX
体卫艺部
副组长
XXX
体卫艺部
成员
XXX
体卫艺部
通信联络组
组长
XXX
党建办
副组长
XXX
党政办公室
成员
XXX
党政办公室
XXX
党政办公室
物资供应组
组长
XXX
副校长
副组长
XXX
后勤保障部
成员
XXX
后勤保障部
XXX
后勤保障部
XXX
后勤保障部
警戒疏散组
组长
XXX
副校长
副组长
XXX
安保部
成员
XXX
安保部
XXX
安保部
事故调查组
组长
XXX
副校长
副组长
XXX
安保部
成员
XXX
教学管理部
XXX
安保部
XXX
安保部
学校24小时值班电话:XXX
3. 应急准备
3.1应急电话及公告:施工现场应安装电话,无条件安 装电话的施工现场应配置移动电话,电话可安装于办公室、 值班室、警卫室内。在施工现场明显位置设置公告栏(牌) 标明本工程应急领导组、联系人及联系电话、社会急救电话 等提示标志,以便现场人员在应急时能快捷报警求救。
3.2现场应急中心:现场设置急救站并有专业的医护人 员,急救站配备的急救药品、器械应以简单适用的原则,保 证现场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增减,定期 检查补充,确保随时可供急救使用。
3. 3防高处坠落措施
3. 3. 1搭设脚手架所用的架管和扣件等满足规定要求。
3.3.2个人安全防护用品佩戴齐全且使用正确。
3.3.3在操场、走廊级窗户以及其它危险的边沿,临空 的一面装设有安全网或防护栏杆。
3.3.5孔洞有盖板,临边有栏杆,密目安全网和水平安 全网设置到位。
3.3.6高空作业人员做到持证上岗,作业前进行安全技 术交底。
3.3.7日常安全督查工作到位,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能及 时得到整改.
3.3.8组织进行模拟演练,对应急处置方案进行有效性 评价,必要时对应急响应的要求进行调整或更新。
3.3.9教育学生课间不要打闹,不到危险边缘去,不采 取极端行为。
4. 应急处置
4.1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后,现场知情人应当立即采取措 施,切断或隔离危险源,防止救援过程中发生次生灾害。
4.2切断或隔离危险源后,现场知情人员应当立即开展 现场急救工作,同时请求应急救援和上报事故信息工作。
拨打电话时要尽量说清楚以下几件事:
4.2.1说明伤情和已经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让救护 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
4.2.2讲清楚伤者(事故)发生的具体地点。
4.2.3说明报救者姓名(或事故地)的电话,并派人在 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同时把救护车辆进事故现场的路上 障碍及时予以清除,以利救护车辆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4.3现场知情人员应做好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工作。如 受伤人员出现骨折、休克或昏迷状况,应采取临时包扎止血 措施,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尽量努力抢救伤员, 将伤亡事故控制到最小程序,损失降到最小。
4.4应急人员赶赴现场后,应当立即采取措施对事故现 场进行隔离和保护,严禁无关人员入内,为应急救援工作创 造一个安全的救援环境。同时,应立即组织开展事故调查, 为尽快事故恢复创造条件。
4.5急救人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现场,迅速对患 者判断有无威胁生命的征象,并按以下顺序及时检查与优先 处理存在的危险因素:呼吸道梗阻,出血,休克,呼吸困难, 反常呼吸,骨折。
4.6在对患者病情做出评估后,应在最短时间内建立静
脉通道,保护重要的器官,维持受伤人员的基本生命活动, 并提出下一步医疗建议。
4.7在伤员转送之前必须进行急救处理,避免伤情扩大, 途中作进一步检查,进行病史采集,通过询问护送人员,事 故目击者了解受伤机制,以发现一些隐蔽部位的伤情,做进 一步处理,减轻患者伤情。
在伤员转送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瞳孔、意识、体温、脉 搏、呼吸、血压、出血情况,以及加压包扎部位的末梢循环 情况等,以便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做出相应的处理。
4.8当事故有可能出现扩大、恶化苗头时,应当立即向 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应急领导小组提出申请,请求必要时社会 支援。
4.9常用的救治处置方法
4.9.1出血的处置方法:
4.9.1.1伤渗血,用消毒纱布或用干净布盖住伤, 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扔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 加压止血或用布带等止血。
4.9.1.2伤出血呈喷射状或鲜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 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 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有条件用止血带止血后再送 医院。
4.9.2骨折处置方法
4.9.2. 1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杆等将断骨上、 下方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
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
4.9.2.2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应先止血,固定, 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 断骨推回伤内。
4.9.2.3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 其它替代物)放在头部两侧使颈部固定不动,以免引起截瘫。
4.9.2.4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椎 躯干及二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动时应数人合作, 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4.9.2.5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 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 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
4.9.3颅脑外伤
4.9.3.1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管通畅,若有呕 吐,扶好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窒息。
4.9.3.2耳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塞,只可轻 轻拭去,以利降低颅内压力。
4.9.3.3颅脑外伤,病情复杂多变,禁止给予饮食,应 立送医院诊治。
4.9.3.4搬走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 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走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 下坡时头部在上。
4.9.4穿透伤及内伤
4.9.4.1如有腹腔脏器脱出,可用干毛巾、软布料或搪、 瓷碗加以保护。
4.9.4.2及时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袋中的硬物。
4.9.4.3禁止将穿透物拔除,应立即将伤员连同穿透物 一起送往医院处置。
4.9.4.4有条件时迅速给予静脉补液,补充血容量。
5. 信息收集、报告
5・1信息收集
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接到高处坠落事 件相关信息后实行首接负责制,并负责收集、汇总突发人身 伤害事件信息。
5.2信息报告
发生一般轻伤及以上事件时,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应 在1小时内上报公司人身伤害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组。
6. 后期处置
6.1善后处置:应急处置结束后,做好对受伤人员,以 及紧急征用的设备、物资按照规定给予补助或补偿,并协助 做好正常施工秩序恢复等工作。
6.2事故调查及报告:
6.2.1应急处置结束后,协助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 组做好事故现场的勘查、警戒和事故原因的调查取证工作。
6.2.2将有关文件上报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组,为 事故处理提供事实依据。
7. 附则
7.1应急预案修订:应急结束后,结合事故调查报告和 应急能力评估报告对本处置方案进行审查,必要时进行修订。
7.2预案解释部门:本处置方案由安全生产应急领导小
组负责制订与解释。
7.3应急预案实施:本处置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迅速将伤员脱离危险地方,移至安全地带。
(2)保持呼吸道畅通,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 呼吸机能障碍,应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鼻、咽、 喉部的异物、血块、分泌物、呕吐物等。
(3)有效止血,包扎伤。视伤情采取报警或简单处 理后去医院检查。
(4)伤员有骨折、关节伤、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 伤要进行简易固定。若伤员有断肢情况发生,应尽量用干布 包裹,转送医院。记录伤情,现场救护人员应边抢救边记录 伤员的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第一手资料。立即拨打120向 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受伤程度、 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接应。
(5)通知有关现场负责人。维护现场秩序,严密保护 事故现场。
(6)注意事项:事故发生后要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 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通知有关负责人。重伤员运送应 用担架,胸部伤者一般取半卧位,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 或侧卧位,以免呕吐误吸。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 分析事故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