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调度车间安全风险研判
防风险,控风险是指铁路在新形势下强化安全过程控制,特别是在风险岗位,影响铁路运输安全的作业环节强化控制,对可能出现的任何安全风险,不要让它发展成危机,甚至是事故。执行安全风险管理,基础是强化对安全风险的研判,通过对安全风险的科学管控和有效处理,强化安全风险过程控制,防止事故的发生;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不符合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的状况;对安全管理控制系统实时监测,随时掌握安全风险点的动态状况,及时发现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 "关键性、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不断强化安全风险过程控制,现就本车间具体岗位强化防风险,控风险研判。
一、计划系统的安全风险研判
1、计划系统风险原因分析
(1)安全意识淡漠,自我行为约束不强
存在一部分站助调对调车作业不够重视,预见性差,出现作业中注意力不集中、麻痹大意,甚至简化程序、违章违纪,随意变更作业计划,同时不及时通知相关计划执行者,调车作业通知单记事栏不完全,比如漏越区,扣修等注明事项,在衔接多方向的车场,列车开行车次与运行方向不符,漏发、错发施工限速命令等。
(2)现场管理控制薄弱,缺乏有力的监管措施
调度工作需要各工种的协调配合,而在很多生产现场中,各工种之间的衔接存在很大的缝隙,影响调度工作效率。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控制,出现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控制失效,我们必须做到事前控制的意识。在编制调车计划通知单时,缺乏对车流变化及交接口状况的准确掌握和缜密分析,以致运行秩序发生混乱,甚至有时造成违编,造成没必要的安全隐患。
(3)业务素养有待提升,高素养行车调度人员短缺。
虽然行车业务在理论方面可以通过死记硬背等方武进行强化,但缺乏现场实际操作经验,加之对规章一知半解,导致其实际作业能力不够,缺少对行车经验的积存,处理问题时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对客观实际欠合计,以及无法预见行车安全工作中各种危害的发生特点及发展趋势,致使其作业中有不少的盲目性。关于先进设备的操作也存在诸多不适应性,造成了对新设备掌握不好,旧设备一知半解的尴尬局面,很难进入新角色。
2、计划系统风险控制措施
(1)强化相关安全教育,加强调度人员的防范意识。
在思想文化层面,要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培养广大干部职工心中的安全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安全道德观和价值观,安全文化建设要特别人的观念,道德,情感,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把管理的有限性和文化的无限性结合起来,把管理的强制性和文化的能动性结合起来,用先进的安全观念,安全知识,行为方式,培育有现代素养的人,以此来保证行车安全。在施行中应常常性开展多种多样形式的安全教育,如安全例会、广播、视频、黑板报、简报、学习专题、经验交流会、事故现场会、展览,从视觉上对员工形成有力冲击,营造深厚的安全宣扬氛围。还要定期组织员工学习安全规程、各项管理制度、技术标准,使员工能全面熟悉、掌握安全知识。开展并巩固安全活动,强化调度人员的安全意识。
(2)健全工作现场监管体制,确立优良"事前控制'。
现场监管是保证相关政策落实的最后一道屏障,有效的现场监管措施需要不断革新的监管体制的保证,不同现场的工作环境不同。为了保证监管措施的时效性,监管部门应该依据现场的具体状况适时、适度的革新改善监管体制,彻底清除滞后性的经验型监管模式,从监管层面强化行车调度工作的安全基础,彻底戒除"形式主义'等非实际落实的监管现象,从而强化监管的催促作用,保证行车安全。正确掌握现在车,现在车是编制车站作业计划的一项重要资料。车站调度应随时掌握车站的现在车数及其停留地点,其中重车应分去向,空车应分车种。
〔3〕强化班与班之间的工作衔接。
前一班车站调度应为后一班的工作打下优良基础,创造有利条件。例如,应按计划完成规定的解体、编组、取送、装卸等作业,按照规定进行调车机车的整备作业等。做到调车作业计划清,站内停留车位置、空重去向、防溜措施清,装卸计划清,各种备品清,有关命令、注意事项清
二、调车作业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的研判
1、调度车间调车作业的风险原因分析
(1)联系不畅,违规操作
九调调车作业,是一个多方协作,紧密配合的过程。只有当车流助调、调车组和各专用线人员在确认一个作业阶段过程结束,并完成相关安全检查工作后,方可指挥移动车辆。但有些专用线人员人员为抢时间、赶进度,往往在车皮还未装卸完毕的同时,就 通知调车人员移动列车,他们主观上认为,从打完 到调车人员到达现场存在一个时间差,但调车人员的素养参差不齐,拿到作业计划,不去现场检查线路,货物装载的以及停留车状况直接对停留车实施牵出,造成损毁装卸工具刮碰待装货场,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
(2)追求片面,盲目求快
因为九调作业量相对比较固定,各别调车人员逞强好胜,认为高人一筹,为省时省力,争取更多间休时间,便习惯性违反操作程序,违反安全规定,冒险蛮干,给调车安全留下不小安全隐患。
(3)凭经验行事,抱侥幸心理
规章制度和安全规定是在吸取无数次事故教训的基础上,经科学认证与总结而成的,是员工在生产施行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但一些调车人员麻烦,图省事,抱有侥幸心理,一次两次侥幸成功,便形成了习惯,自认为技术好,经验丰富,常常这么干也没有出过什么大事,殊不知,这样操作的前提条件每次都不一样,一旦前提条件改变较大,就可能造成事故。
(4)职工安全意识淡薄,个人业务素养较低
有些年轻人安全意识淡薄,预见性差,作业中注意力不集中,麻痹大意、简化程序,违章违纪较多。
2、调度车间调车作业的风险控制
(1)以针对性的措施强化人的素养
搞好事故安全教育,对调车作业中的违章违纪行为进行分析,吸取教训。是从练精兵的目的出发,强化运转职工的学习和实作演练,尤其是要结合车站的作业实际,特别重点,强化职工交流。保持不懈地对职工进行反惯性违章的教育,从思想上提升对违章的熟悉,自觉抵制,只有通过全员性的安全教育与学习,使职工从心灵深处感觉到按照安全规程操作的唯一正确的,是对铁路还是对自己负责,才能从思想上彻底杜绝违章的发生。
(2)强化调车作业中的干部盯岗
强调盯岗,干部作用的发挥,要盯全面、抓重点。首先,上岗要了解参加调车人员的思想状态,保证每一名参加作业人员,没有任何思想情绪上岗作业。其次是认真检查调车组人员的服装备品,要认真检查调车作业计划的编制是否合理、完整。另外,违章行为大部分发生在班组,也就是说班组是反惯性违章行为的前沿阵地。强化关键作业,关键时段的把关,保证调车安全
(3)认真做好计划预想
在每批作业传达后要组织调车有关人员进行计划预想,除明确计划内容、人员分工外,重点确定防溜人员,对车批作业特性、关键点、注意事项、可能存在的隐患,都加以明确,保证每一位作业人员都能心中有数。
(4)抓住作业中关键
计划环节车流助调应正确及时地编制,布置调车作业计划,做好取送车计划; 联系环节认真执行"要道还道'制度,联系开通道岔; 检查环节包括作业前的检查,作业中、作业后检查; 确认环节确认调车进路开通是否正确,尖轨与基本轨是否密贴,防护信号是否开通; 信号环节调车作业时,调车人员必须正确及时地显示信号,准确和司机联系; 速度环节作业时要准确掌握速度,不准超过规定的速度,遇天气不良等非正常状况,应适当降低速度;了望环节调车过程中,调车组有关人员应对车辆运行前方加以了望,发现紧急状况马上停车,保证调车工作安全有序的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