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幼儿园班级自主取餐流程表
环节
幼儿活动流程
教师工作流程
注意事项
餐前
预备
值日生:
1. 每桌放置抹布盘、抹布、餐巾纸、垃圾筐。
2. 将配餐桌放到规定位置。
3. 餐车到教室后,分发、摆放餐具,将饭盘分到每桌。
保育:
1. 餐前清洁桌面两遍(一遍洗洁精、一遍清水)
2. 指导值日生分工合作完成餐前准备工作。
3. 餐车到达后,测试菜、汤温度,合理分盛菜、饭、汤。
1. 保育老师餐前清洁桌面时,第一遍用洗洁精不能让幼儿代替。
2. 中班上学期值日生工作可让能力强的幼儿带动能力弱的幼儿。
3. 提前了解当天食谱,根据食谱需要提醒值日生合理摆放餐具。
4. 与其他晨间活动同步进行,餐前5分钟完成预备。
幼儿:轮流洗手、入座、玩餐前小游戏。
教师:
组织幼儿洗手、餐前游戏。
1. 幼儿洗手环节需分组,可截取、合成三段音乐提醒。
2. 餐前游戏多为手指游戏或坐在座位上动作幅度较小的游戏,忌大动作。也可介绍餐点,激发幼儿食欲。
分组
取餐
1. 按序排队取餐,知道在等待线后站,不推挤。
2. 取餐后按规定路线走,不互相碰撞。
穿上配餐服、带上配餐帽,洗干净双手。
保育:指导幼儿按序取餐,提醒排队的幼儿遵守规则。
教师:与保育老师配合,先组织在座位上等待取餐的幼儿保持安静,然后再关注取餐完毕回到座位的幼儿进餐。
1. 点心盘的使用:吃鸡蛋、鹌鹑蛋、汉堡、玉米等食品时必须要使用,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2. 中班幼儿所有菜、馒头、米饭、面条、水饺、馄饨、羊肉汤都要自己取。
3. 上学期教师盛第一碗汤,幼儿盛第二碗。下学期尝试自主盛汤。
温馨
进餐
1. 正确使用餐具,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2. 细嚼慢咽、适量进餐。
3. 不掉饭菜,保持桌面、地面清洁。
1. 播放进餐音乐,营造温馨的进餐氛围。
2. 根据餐点的种类不同示范正确的进餐方式(如:怎样掰开馒头夹肉酱?怎样吃汉堡?剥虾?挑鱼刺?)
3. 关注特殊幼儿的进餐量。
养成良好进餐习惯的小窍门:
1. 对挑食的孩子,可开展类似《鬼鬼盯着你》的集体教学活动纠正。
2. 对进餐习惯不好或生病不进食的孩子,多和家长交流情况。(新教师注意:告诉家长今天孩子吃的如何,是让家长信赖你的好办法)
3. 中班幼儿,可在主题活动中引导幼儿共同商讨、制定《进餐文明公约》。使进餐常规成为大家都知晓、并乐意遵守的规则。
餐后
清洁
1. 整理餐具、收拾食物残渣。
2. 将椅子放到指定位置,有序进行饭后擦嘴、洗手、漱。
3. 值日生进行桌面、地面的卫生清理。
保育:
1. 提醒进餐慢的幼儿。
2. 指导值日生收取餐巾纸、垃圾筐、抹布并进行桌面、地面的卫生清理工作。
教师:
1. 组织幼儿进行饭后擦嘴、洗手、漱。
2. 组织幼儿餐后散步或其它活动。
1. 值日生清理后的点心盘、抹布、垃圾筐需由保育老师再一次用洗洁精浸泡、清洗。并将点心盘装入布袋中随中午的餐车送伙房消毒。
2. 注意不用过湿的拖把擦地。
展开阅读全文